- 年份
- 2024(6473)
- 2023(9144)
- 2022(6957)
- 2021(6768)
- 2020(5390)
- 2019(12443)
- 2018(12585)
- 2017(25111)
- 2016(13567)
- 2015(15282)
- 2014(15070)
- 2013(14678)
- 2012(13161)
- 2011(11925)
- 2010(12282)
- 2009(11683)
- 2008(11345)
- 2007(10309)
- 2006(9358)
- 2005(8275)
- 学科
- 济(59922)
- 经济(59880)
- 业(47170)
- 农(46044)
- 管理(32824)
- 农业(30748)
- 企(26883)
- 企业(26883)
- 方法(24749)
- 数学(22622)
- 数学方法(22109)
- 业经(18385)
- 中国(14256)
- 制(13381)
- 财(11935)
- 地方(11159)
- 农业经济(10565)
- 发(10185)
- 策(10152)
- 贸(9913)
- 贸易(9909)
- 易(9705)
- 体(9604)
- 银(9557)
- 银行(9554)
- 土地(9272)
- 学(9117)
- 村(9114)
- 农村(9106)
- 行(9096)
- 机构
- 学院(192122)
- 大学(183396)
- 济(79703)
- 经济(78095)
- 管理(76616)
- 理学(66314)
- 理学院(65772)
- 管理学(64443)
- 管理学院(64141)
- 研究(59887)
- 中国(51464)
- 农(50781)
- 农业(38401)
- 京(37660)
- 科学(36191)
- 业大(34648)
- 财(33938)
- 中心(30112)
- 江(29921)
- 所(29855)
- 财经(26931)
- 研究所(26850)
- 经(24465)
- 州(23749)
- 经济管理(23630)
- 范(23434)
- 农业大学(23407)
- 师范(23260)
- 北京(23251)
- 经济学(22648)
- 基金
- 项目(127224)
- 科学(100658)
- 研究(96517)
- 基金(91424)
- 家(78923)
- 国家(78161)
- 科学基金(67653)
- 社会(61434)
- 社会科(57850)
- 社会科学(57829)
- 省(51994)
- 基金项目(48030)
- 教育(43846)
- 自然(42521)
- 编号(41939)
- 划(41891)
- 自然科(41499)
- 自然科学(41494)
- 自然科学基金(40736)
- 资助(37428)
- 成果(32442)
- 农(29509)
- 发(28554)
- 重点(28210)
- 部(28206)
- 课题(27770)
- 创(26781)
- 国家社会(24938)
- 创新(24851)
- 制(24849)
- 期刊
- 济(93780)
- 经济(93780)
- 农(55969)
- 研究(52492)
- 中国(39793)
- 农业(37178)
- 科学(27345)
- 学报(27285)
- 融(26291)
- 金融(26291)
- 财(24968)
- 管理(24213)
- 业经(23157)
- 大学(22433)
- 学学(21622)
- 教育(19346)
- 技术(18033)
- 业(17503)
- 农村(14817)
- 村(14817)
- 农业经济(14028)
- 问题(13418)
- 财经(12677)
- 经济研究(12203)
- 版(11149)
- 经(10773)
- 世界(10376)
- 经济问题(10187)
- 统计(10111)
- 技术经济(10079)
共检索到28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坤 徐慧丹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试点地区存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和"自下而上"市场主导型两种模式,且当前大多数试点地区均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来发展。本文重点关注抵押贷款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向市场主导型模式变迁的路径。结果发现:(1)模式选择取决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给量,当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度较低时,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反之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2)政府主导型模式下贷款易陷入"停滞"状态,且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意愿也偏低,该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文章进一步讨论政府主导型模式变迁至市场主导型模式的速度和路径,发现最优变迁速度随时间推进呈衰减状态且衰减力度递增,最优路径依赖于最优变迁速度且随变迁速度递增。最后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提出模式变迁的相关建议。除农村土地经营权外,上述结论与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其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迅速,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涉农主体的抵押物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农地经营权作为融资抵押权益,成为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杨东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后,人民银行安庆市中心支行结合扶贫实际,选择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国家级贫困县宿松县的洲头、复兴、汇口3个乡镇,探索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精准扶贫试点,受到试点地区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5年9月末,累计发放18笔共计5600万元的农地抵押贷款,受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惠春 徐霁月
从抵押品功能的视角,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以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模式。在当前法律环境和产权制度约束下,农地经营权可抵押性不足,出于应付政绩考核压力以及规避风险的需要,开展"间接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成为大部分试点地区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从江苏的实践来看,实行"直接型"模式需要试点地区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较强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等条件。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应该分阶段逐步推进,应鼓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类型的试点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丽琴 王熠
国家设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放宽了对农地抵押贷款的法律限制,在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解决融资增效的同时,试点地区也出现了诸如农地抵押贷款政策与法律协调等困境。对此,可以选择的解决路径有,建立土地银行,加大银行融资放贷能力;强化政府涉农政策扶持力度与协调能力;制定专门的土地融资法律法规,规范农地抵押贷款程序;建立长期低利息与税收优惠等政策,强化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卫民
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合作形式、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贵州省媚潭县、宁夏平罗县、重庆、山东等地也已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实践探索和实验试点。我国应该从修改完善立法,扫清农地抵押法律障碍;完善组织机构,组建农地抵押贷款银行;建立担保机制,创新农地抵押贷款模式;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农地抵押贷款程序;构建良好环境,培育农地抵押服务市场等方面入手,作为完善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制度构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王磊玲
本文基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总体上讲,在控制了农户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变量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使农户农业收入平均提高7.99%,且该正向影响具有持续效应;进一步从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角度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内在根源,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资本要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劳动力要素投入无显著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会显著提高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但不会提高土地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此外,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要素投入产出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文轩
本文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防控对策等问题。基于风险范围和主体的二维视角,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包括:微观层面农民面临的生计风险Ⅰ与生计风险Ⅱ及银行面临的第一还款来源风险与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宏观层面农民群体面临的农村社会风险和银行体系面临的农村金融风险。整个风险体系中的各类风险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处于核心地位。按相关性与可控性对风险影响因素分类得到的风险影响因素矩阵,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提供了政策启示。近年来的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实践,在应对风险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完善银行授信体系、加快农地经营权相关制度...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风险分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凯俊 张建平
2015年12月,陕西省宜川县被列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试点以来,人民银行宜川县支行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涉农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立足制度、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设施建设,助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杰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地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申请流程繁杂、贷款金额少、宣传不到位、农民财产性收益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大范围开展。应大力加强地方政府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强化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真正实现保障土地权利下的农民财产性收益的增加。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金融创新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莫江 李杰
2013年6月,陕西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设立汉中市南郑县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通知》,然而截至2015年2月末,全县仅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笔,金额90万元,这反映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推广慢、推广难的难题。存在问题法律障碍。地方政府部门虽然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推动创新试点,但这些文件的效力等级较低,一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出现违约风险,放贷主体难以通过法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永利 李静 李杰
南郑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总人口56.8万,其中农业人口41.12万,耕地总面积45.34万亩,是陕南经济强县、农业大县。2015年12月该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按照协同推进、坚守底线、农民自愿、风险可控的原则,多措并举,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主要工作成效加强领导,认真安排部署。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县上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秀江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授权在部分县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枣庄市台儿庄区被确定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截至2017年3月末,全区已发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8812万元,主要有以农地经营权为单一抵押物的"直接抵押"模式和附加其他担保、反担保条件的"混合抵押"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秀江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授权在部分县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枣庄市台儿庄区被确定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截至2017年3月末,全区已发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8812万元,主要有以农地经营权为单一抵押物的"直接抵押"模式和附加其他担保、反担保条件的"混合抵押"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星
2009年以来,辽阳市以辽阳县、灯塔农信社为业务主要承办行,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2016年3月《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出台,其中《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名单》中明确了辽宁省试点地区包括辽阳县等7县区,准予授权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辽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行以来,面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