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95)
- 2023(17938)
- 2022(14861)
- 2021(14117)
- 2020(11842)
- 2019(27059)
- 2018(26877)
- 2017(50828)
- 2016(27331)
- 2015(30555)
- 2014(30331)
- 2013(29758)
- 2012(26950)
- 2011(24137)
- 2010(24444)
- 2009(23293)
- 2008(22302)
- 2007(19836)
- 2006(17840)
- 2005(16117)
- 学科
- 济(108200)
- 经济(108063)
- 业(89216)
- 管理(86017)
- 企(68389)
- 企业(68389)
- 农(52459)
- 方法(44356)
- 数学(38578)
- 数学方法(38044)
- 财(35608)
- 农业(34985)
- 中国(32976)
- 制(31027)
- 业经(30644)
- 银(29708)
- 银行(29690)
- 融(29550)
- 金融(29546)
- 行(28404)
- 地方(25165)
- 务(22535)
- 财务(22468)
- 财务管理(22412)
- 企业财务(21351)
- 体(20542)
- 学(18539)
- 贸(18420)
- 贸易(18404)
- 易(17944)
- 机构
- 学院(373001)
- 大学(368609)
- 济(154062)
- 经济(150620)
- 管理(148473)
- 理学(125663)
- 理学院(124361)
- 管理学(122359)
- 研究(121831)
- 管理学院(121630)
- 中国(104742)
- 京(77117)
- 财(77025)
- 农(72952)
- 科学(71626)
- 中心(61024)
- 所(60075)
- 江(59597)
- 财经(58814)
- 业大(56742)
- 农业(55397)
- 研究所(53718)
- 经(53441)
- 北京(48016)
- 州(46955)
- 范(46737)
- 经济学(46324)
- 师范(46293)
- 院(44145)
- 财经大学(43407)
- 基金
- 项目(247606)
- 科学(195744)
- 研究(184385)
- 基金(180070)
- 家(155920)
- 国家(154536)
- 科学基金(133606)
- 社会(118402)
- 社会科(112060)
- 社会科学(112027)
- 省(97597)
- 基金项目(95544)
- 自然(84940)
- 教育(84148)
- 自然科(82901)
- 自然科学(82878)
- 自然科学基金(81355)
- 划(80791)
- 编号(75283)
- 资助(72627)
- 成果(60363)
- 重点(55576)
- 部(55388)
- 发(53322)
- 课题(51917)
- 创(51671)
- 制(50277)
- 国家社会(49148)
- 创新(48379)
- 教育部(47665)
- 期刊
- 济(179249)
- 经济(179249)
- 研究(110987)
- 中国(83672)
- 农(73293)
- 财(63571)
- 管理(55958)
- 融(55107)
- 金融(55107)
- 学报(54222)
- 科学(52254)
- 农业(48706)
- 大学(43915)
- 学学(41669)
- 教育(37932)
- 业经(33874)
- 技术(33525)
- 财经(29473)
- 业(25435)
- 经(25271)
- 经济研究(24871)
- 问题(23668)
- 版(19443)
- 农村(18035)
- 村(18035)
- 技术经济(17896)
- 理论(17723)
- 资源(17457)
- 现代(17402)
- 财会(17320)
共检索到583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乐芬 王步天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418名县乡村三级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对东海县试验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供给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东海县试验区政策环境良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运行初见成效。但由于试验区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范围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承包经营权证不随土地经营权流转、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基础尚待完善等原因,现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在贷款办理程序简洁性、风险控制能力和贷款产品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王步天
研究目的:揭示已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性不高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规模农户和小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具有差异性;(2)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户承包经营权证不随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尚未完成、信贷风险分摊机制等制度基石尚未完全确立等因素降低了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提高银行对抵押土地的处置能力,简化规模农户贷款手续,同时完善信贷风险分摊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 温涛 刘达
大力发展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可以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包容性缺失问题,是新时代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南沅陵、安徽金寨、河南兰考三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紧扣“信用合作、产业发展”两大主题,以降低金融准入门槛与创新合作金融扶贫机制相结合为手段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依托革新了合作金融管理体系和降低交易成本,以生产关系为纽带探索了多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也存在组织性质和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治理与互助机制有待优化、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有待完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新征程要促进乡村内生性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亟需强化顶层设计与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管理运营和治理体系、加大政府支持与多部门协同配合、以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风险防控升级、创新合作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智军
农村金融发展对"三农"问题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以及"三化"协调目标的顺利实现起重要作用。选择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探寻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发展不足和原因,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进行制度设计与政策构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涛 刘渊博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新的考验和更高要求。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4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乡村数字金融典型模式,系统剖析乡村数字金融发展模式的逻辑规律。通过对比分析4个地区乡村数字金融的改革成效,本文提出“协同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模式”“一站式服务模式”“智慧服务模式”4种乡村数字金融典型模式,并凝练出每个模式的特征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厘清了乡村数字金融的发展逻辑,为乡村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但乡村数字金融发展仍面临亟待突破的现实障碍,据此,本文提出乡村数字金融要从技术层面、数据层面、平台层面、产品层面、村站层面和风控层面实现突破,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研究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丽红 兰庆高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是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方,农村金融机构对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意愿对于农地抵押贷款的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视角,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探讨了金融机构面临的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居照
本文以赣州市"三权"抵押贷款试点为案例,深入剖析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革新带来的红利、未来市场空间以及推进障碍,据此提出赣南苏区农村金融改革路线及模式。
关键词:
改革红利 “三权”抵押贷款 赣州案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曙辉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为农村金融建设打开了新局面,然而一直以来金融与农业存在的一些矛盾性问题影响着改革的推进。本文针对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四个矛盾",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重构,扩大新型涉农金融组织发展空间,开拓和繁荣农村产权抵押信贷市场,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回流农村,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农村金融建设上新台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矛盾 深化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涛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此,本文以重庆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障碍,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定位与基本原则,并由此进行相关制度设计,旨在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理论支持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服务创新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艳玲 苏岚岚 廖泓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系统开展风险研究是化解农地抵押贷款风险、充分发挥抵押担保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基于风险分担视角,论文探索性将农地抵押模式划分为四类,并分类阐释不同模式及其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差异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对川、渝、宁三省(直辖市/自治区)试点县不同模式开展风险评估及分担效果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地抵押贷款风险具有结构多元、层次复杂的典型特征,且总体可控。因素分析显示,农产品与产权交易市场因素是最主要的风险因子;农地交易市场成熟度、土地政策稳定性以及地方政府对农地改革的支持力度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关键点,且其风险缓释贡献凸显模式差异。此外,不同模式对整体风险分担、信用风险化解以及农业风险缓释作用各有差异。据此,提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协同治理的宏微观策略以优化既有模式及其运行环境,加快其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复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保胜
中原经济区建设内容之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推动河南省整个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有资金保证,但河南省农村金融容量缺口较大:农村贷款难、放贷难情况严重。原因是农民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物,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无法规避。以物权确权颁证为突破口,发掘出农村产权应有的价值,促进资金流向农村地区,以加快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村金融 抵押贷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洪乐
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土地制度建设试验廖洪乐一、试验区土地制度改革试验的背景和特点从1985年起的连续几年里,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徘徊不前,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放慢。面对这种状况,有人动摇了,有的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潜力已尽,有的主张要用新的制度来取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晓鸣 廖祖君 王娟
全面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重构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与投资体系,更充分地发挥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功能,这既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都"试验区"已有改革成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成都"试验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背景、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及基本判断,指出当前成都市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突出挑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打造支持"三农"的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农村担保及保险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村金融 成都试验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南 许玉韫 刘俊杰 张龙耀
理论而言,精确记录且可转让的土地产权能够增加正规信贷供给。然而,理论预期的农地确权对信贷供给的正效应在国别研究中并不具备普遍性。本文利用江苏省9市18县(市、区)786户两期面板数据,结合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设置和不同县(市、区)之间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差异,采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正规信贷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仅单方面推进农地确权或允许农地抵押并不能改善农户正规信贷获得,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正的信贷获得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农地确权和农地抵押这两个前提条件同时得到满足。另外,信贷获得效应的大小还受到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存在规模偏好特征。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抵押 信贷获得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毛善华
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衍生金融信贷产品,其的施行拓宽了农村、农民融资抵押物范围,盘活了丰富的森林资源,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融资难的现状,但从推出到展开,历经九年实践,业务量呈下滑趋势。问题的原因系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延伸出抵押物——森林、林木及其林地的流转和处置难等问题。笔者借丽水成为中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区域的契机,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作一剖析,提出改革和完善的意见,与业者商榷,供决策层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