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2)
- 2023(16637)
- 2022(13923)
- 2021(12993)
- 2020(11159)
- 2019(25998)
- 2018(25877)
- 2017(50055)
- 2016(27277)
- 2015(30842)
- 2014(30750)
- 2013(30392)
- 2012(28131)
- 2011(25243)
- 2010(25950)
- 2009(24798)
- 2008(24921)
- 2007(22974)
- 2006(20325)
- 2005(18389)
- 学科
- 济(112133)
- 经济(111993)
- 业(95335)
- 管理(85683)
- 企(72713)
- 企业(72713)
- 方法(50035)
- 农(49598)
- 数学(44021)
- 数学方法(43360)
- 财(34791)
- 农业(32775)
- 中国(29976)
- 制(29085)
- 业经(28542)
- 地方(23000)
- 务(22789)
- 财务(22733)
- 财务管理(22680)
- 技术(21908)
- 企业财务(21640)
- 银(21036)
- 银行(21008)
- 学(20843)
- 行(19881)
- 体(19343)
- 贸(19317)
- 贸易(19302)
- 融(18873)
- 金融(18868)
- 机构
- 学院(391684)
- 大学(388003)
- 济(160350)
- 经济(156866)
- 管理(154497)
- 理学(132168)
- 理学院(130815)
- 管理学(128480)
- 管理学院(127757)
- 研究(126475)
- 中国(104660)
- 京(81575)
- 财(78702)
- 农(77667)
- 科学(76680)
- 江(65743)
- 所(64450)
- 中心(61409)
- 业大(60982)
- 财经(60937)
- 农业(59842)
- 研究所(57707)
- 经(55203)
- 北京(50707)
- 州(48953)
- 范(47891)
- 经济学(47729)
- 师范(47412)
- 财经大学(44931)
- 院(44736)
- 基金
- 项目(254659)
- 科学(201445)
- 研究(186776)
- 基金(184856)
- 家(160313)
- 国家(158921)
- 科学基金(137500)
- 社会(118803)
- 社会科(112334)
- 社会科学(112300)
- 省(102337)
- 基金项目(97822)
- 自然(89364)
- 自然科(87265)
- 自然科学(87245)
- 教育(86223)
- 自然科学基金(85711)
- 划(84204)
- 编号(76342)
- 资助(75898)
- 成果(61765)
- 重点(57363)
- 部(56897)
- 创(56413)
- 发(54162)
- 课题(52822)
- 创新(52137)
- 制(50125)
- 科研(48614)
- 教育部(48605)
- 期刊
- 济(183548)
- 经济(183548)
- 研究(115096)
- 中国(84475)
- 农(76392)
- 财(64223)
- 学报(58878)
- 管理(57050)
- 科学(55674)
- 农业(50693)
- 融(47949)
- 金融(47949)
- 大学(45804)
- 学学(43466)
- 教育(39984)
- 技术(35519)
- 业经(33909)
- 财经(30365)
- 业(26930)
- 经济研究(26280)
- 经(25783)
- 问题(24460)
- 技术经济(20815)
- 版(20309)
- 统计(19468)
- 策(18765)
- 科技(18698)
- 理论(18237)
- 世界(17735)
- 财会(17704)
共检索到599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本文以江苏沛县的农土公司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的经营目标、制度设计和贷款流程。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与普通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创新模式在信贷支持上更具有优势,并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降低融资门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二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创新模式的优势来源于其独特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使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中获益,本文对该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法律框架;二是建立健全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三是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本文以江苏沛县的农土公司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的经营目标、制度设计和贷款流程。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与普通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创新模式在信贷支持上更具有优势,并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降低融资门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二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创新模式的优势来源于其独特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使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中获益,本文对该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法律框架;二是建立健全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三是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国海 黄惠春 张辉 王维全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近年来农村金融领域出现的重要融资创新,对江苏13个代表性试点地区的调查显示,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地流转平台建设等前端基础工作正稳步推进,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方法,农地抵押贷款的授信条件也明显优于同等条件其他贷款,贷款支持对象多为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管如此,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三种风险分担及补偿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从消除法律障碍、拓展二级流转市场、建立更加科学的抵押价值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农地抵押贷款的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风险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润慈 石晓平 关长坤 蓝菁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奇才 谢璐 韩文龙
本文基于四川省首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案例分析得出,"确权颁证""还权赋能"和"三权分离"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产权基础,地方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组织和机制保障,以经营权为标的的权利担保和以地上附着物为标的的价值担保是实现农地经营权贷款的必要条件,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担保风险和租金损失风险是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健全经营权流转平台、形成复合型的抵押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降低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设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迅速,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涉农主体的抵押物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农地经营权作为融资抵押权益,成为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峰 黄惠春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对农村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在其试点初期面临诸多现实风险,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和金融机构抵押权的实现风险。对此,应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按照发展顺序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分析各个环节中的风险分担和调控手段,提出相应的风险分担模式,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实践提供优化建议。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风险分担 调控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文轩
本文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防控对策等问题。基于风险范围和主体的二维视角,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包括:微观层面农民面临的生计风险Ⅰ与生计风险Ⅱ及银行面临的第一还款来源风险与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宏观层面农民群体面临的农村社会风险和银行体系面临的农村金融风险。整个风险体系中的各类风险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处于核心地位。按相关性与可控性对风险影响因素分类得到的风险影响因素矩阵,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提供了政策启示。近年来的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实践,在应对风险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完善银行授信体系、加快农地经营权相关制度...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风险分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杨东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后,人民银行安庆市中心支行结合扶贫实际,选择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国家级贫困县宿松县的洲头、复兴、汇口3个乡镇,探索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精准扶贫试点,受到试点地区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5年9月末,累计发放18笔共计5600万元的农地抵押贷款,受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坤 徐慧丹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试点地区存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和"自下而上"市场主导型两种模式,且当前大多数试点地区均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来发展。本文重点关注抵押贷款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向市场主导型模式变迁的路径。结果发现:(1)模式选择取决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给量,当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度较低时,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反之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2)政府主导型模式下贷款易陷入"停滞"状态,且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意愿也偏低,该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文章进一步讨论政府主导型模式变迁至市场主导型模式的速度和路径,发现最优变迁速度随时间推进呈衰减状态且衰减力度递增,最优路径依赖于最优变迁速度且随变迁速度递增。最后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提出模式变迁的相关建议。除农村土地经营权外,上述结论与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其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凯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银行和农户的博弈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结果表明需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率,进一步完善农权交易市场,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权交易平台的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缪德刚 龙登高
土地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不仅可以深化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的有效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发展中国家农村资金短缺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抵押品不足阻碍了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贷款,而确权农村土地使之可抵押是解决对策。本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及开展农地抵押贷款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1936年中国农民银行的土地抵押贷款、1942年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业务、2016年《农村承包土
关键词:
资金供给 农村土地 抵押贷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丽红 池丽旭 兰庆高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发达国家乃至世界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为世界的金融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土地证券化的一种形式,作为一项创新的农村金融制度,它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长期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各种障碍,需要创造一个适合农地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在简单透明、风险可控的思路下循序渐进地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证券化。
关键词:
融资模式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证券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王磊玲
本文基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总体上讲,在控制了农户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变量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使农户农业收入平均提高7.99%,且该正向影响具有持续效应;进一步从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角度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内在根源,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资本要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劳动力要素投入无显著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会显著提高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但不会提高土地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此外,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要素投入产出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然
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的改革,为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破解农业经营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能。文章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博弈行为,探讨当前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规范农地经营权抵押借贷行为、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