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4)
- 2023(9401)
- 2022(8101)
- 2021(7690)
- 2020(6613)
- 2019(15530)
- 2018(15239)
- 2017(29882)
- 2016(16434)
- 2015(18675)
- 2014(18611)
- 2013(18665)
- 2012(17698)
- 2011(16106)
- 2010(16026)
- 2009(14989)
- 2008(14899)
- 2007(13695)
- 2006(12017)
- 2005(10489)
- 学科
- 济(71893)
- 经济(71827)
- 农(48242)
- 业(48007)
- 管理(36745)
- 农业(32048)
- 方法(28905)
- 数学(26053)
- 数学方法(25833)
- 企(25711)
- 企业(25711)
- 地方(19088)
- 业经(18341)
- 中国(17364)
- 财(15338)
- 学(14229)
- 制(13651)
- 贸(13553)
- 贸易(13549)
- 易(13144)
- 发(11333)
- 农业经济(10850)
- 环境(10273)
- 土地(10222)
- 体(9481)
- 村(9375)
- 农村(9361)
- 收入(9355)
- 银(9340)
- 银行(9317)
- 机构
- 学院(235499)
- 大学(229934)
- 济(96169)
- 经济(93907)
- 管理(87857)
- 研究(80369)
- 理学(75769)
- 理学院(74861)
- 管理学(73601)
- 管理学院(73166)
- 农(63123)
- 中国(61886)
- 科学(51789)
- 农业(48663)
- 京(48235)
- 业大(43586)
- 所(42033)
- 财(40982)
- 中心(39448)
- 研究所(38212)
- 江(37970)
- 范(32663)
- 师范(32410)
- 财经(32315)
- 农业大学(30260)
- 州(29667)
- 省(29472)
- 北京(29462)
- 经(29202)
- 经济学(28325)
- 基金
- 项目(157260)
- 科学(122002)
- 研究(116960)
- 基金(110896)
- 家(96426)
- 国家(95468)
- 科学基金(80424)
- 社会(72522)
- 社会科(68081)
- 社会科学(68055)
- 省(65732)
- 基金项目(60527)
- 划(52968)
- 教育(52093)
- 自然(51030)
- 编号(50274)
- 自然科(49655)
- 自然科学(49641)
- 自然科学基金(48707)
- 资助(43703)
- 成果(39784)
- 发(36244)
- 重点(35302)
- 农(35251)
- 部(34591)
- 课题(33886)
- 创(32155)
- 科研(30264)
- 创新(30079)
- 性(29370)
- 期刊
- 济(113471)
- 经济(113471)
- 农(66068)
- 研究(64788)
- 中国(48242)
- 农业(44716)
- 学报(39168)
- 科学(36200)
- 财(30821)
- 大学(29458)
- 学学(27924)
- 业经(25634)
- 管理(24176)
- 融(22974)
- 金融(22974)
- 教育(22308)
- 业(21937)
- 技术(19608)
- 问题(17075)
- 经济研究(15110)
- 农村(14698)
- 村(14698)
- 财经(14665)
- 农业经济(14451)
- 版(14434)
- 资源(14045)
- 经(12573)
- 世界(12377)
- 经济问题(12170)
- 技术经济(11818)
共检索到349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云奋 齐春宇
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必要途径。然而,我国的农地流转状况,特别是市场意义上的流转却差强人意。本文基于山东省临沂市和济宁市的调研,将农地分为三种类型:良田、山地和岭地。分析了农地流转困难的成因:不同类型的农地对农民的作用不同,其中,良田对农民的生活起到最基本的保障作用,而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的担心,导致了良田的流转极其困难。而良田流转的困难导致了其他两种类型土地的流转的困难,于是造成了所有农地流转困难的局面。因此,要加快农地流转,应该从良田的流转着手,只有解决良田流转后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才能清除土地流转障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1)江苏省农地流转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苏南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最高,而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增速最快,且已超过苏中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2)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都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鼓励和扶持农地流转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促进了农地流转的发展,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紧张的农村人地关系和与种植面积(承包面积)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菁 欧良锋
在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构建背景下,农地大规模流转成为必然。一方面,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农地流转具有典型的买方市场特征,同时集体内部农户阶层分化、农地产权异质性加剧,产权冲突不断。在市场特征与产权形态变迁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大规模农地流转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工商资本充分利用乡村社会正式资源与非正式资源,农地流转速度加快。在利益驱动下,村集体具有强制性流转路径依赖。加剧了资本对农地产权的侵蚀,形成农户自演化产权与强制性产权的激烈冲突,造就农地流转程序正义与实质不平等的矛盾,致使大规模农地流转演变成为优势农户阶层谋取自身利益的一个平台。而农地流转实质上是农村各阶层围绕农地产权所进行的持续性的定价博弈,农地流...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买方市场 产权侵蚀 定价博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鲁莎莎 刘彦随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和低碳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利用山东省利津县137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基于风险厌恶理论和生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进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利津县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利津县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强烈,64.86%的农户选择农地规模经营的生产决策;②户主就业类型、农地租赁行为、农地资源禀赋、收入非农化程度是影响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就业非农化程度越高、收入非农化比重越大、农地资源越为匮乏,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越弱;已经发生农地租赁行为的农户,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相对较强;③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为22.2亩,据此推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65.02%。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家庭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创新机制和政策是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
关键词:
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 农用地 利津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江一 秦范
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瓶颈并非供给不足,而是缺乏需求。因此,如何创造有效需求是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简称"新型主体")能否成为农地流转的需求引擎。研究发现,新型主体既能通过自身农地需求直接拉动农户出租土地,又能促进农户投资间接带动农户租入土地。但农户的农地流转决策与务农比较收益有关,非平原地区务农比较收益低,新型主体以直接拉动效应为主,而平原地区务农比较收益高,新型主体以间接带动效应为主。在各类新型主体中,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自身农地需求大而具有显著的直接拉动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助联合能带动农户之间的农地流转,而农业企业暂不具有显著的农地流转效应。最后,本文发现新型主体可通过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地整体利用率,并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户收入。研究表明,新型主体能成为破解农地流转需求困境,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户收入的有效抓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卞琦娟 周曙东 易小燕 王玉霞
本文在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77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浙江省东、中、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地流转的现状,以总结现阶段农地流转的新特点及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差异。在实证调研中主要了解3个方面的问题:被访问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户家庭农地经营与利用情况;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情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浙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浙江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呈现出浙东、浙中和浙北明显的梯度结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是出现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客观物质基础,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地流转市场逐渐健全;农户之间的流转还是主要用来种植粮食,农户与专业大户...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地经营 合同 区域差异 浙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东学 程久苗 费罗成 吴九兴 徐玉婷
[目的]正确认识安徽省农地流转工作成果,剖析不同地区农地流转绩效差异,探讨有效提高农地流转绩效措施,对改革和完善农地政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利用安徽省皖北、江淮和皖南3个区域农地流转情况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农地流转绩效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农地流转绩效区域差异表现及原因。[结果]研究表明:(1)3个区域的农地流转绩效主要与区域内农村社会发展是否得到重视、农户家庭是否全面发展和流转工作是否落实有关,三者形成的合力最终导致综合绩效的差异;(2)农地流转绩效的提升是一项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东学 程久苗 费罗成 吴九兴 徐玉婷
[目的]正确认识安徽省农地流转工作成果,剖析不同地区农地流转绩效差异,探讨有效提高农地流转绩效措施,对改革和完善农地政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利用安徽省皖北、江淮和皖南3个区域农地流转情况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农地流转绩效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农地流转绩效区域差异表现及原因。[结果]研究表明:(1)3个区域的农地流转绩效主要与区域内农村社会发展是否得到重视、农户家庭是否全面发展和流转工作是否落实有关,三者形成的合力最终导致综合绩效的差异;(2)农地流转绩效的提升是一项受多重因素影响的系统性工作,包括政策方针、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结论]研究认为安徽省农地流转工作成果值得肯定,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建议综合协调各方资源,借鉴成功工作经验,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推广土地整治工作、加强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永志
我国自由农地流转由于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较少、土地流转的市场性很低、土地流转的期限太短等原因,致使农地并没能形成规模经营,细碎化作业仍十分严重。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国际经验的考察之后,提出了我国农地流转、规模化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规模化 国际经验 困境 出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俊峰
文章采用激励理论、合约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缓慢的原因:农户土地转让激励不足、关系型合约限制了农地转让的发展。只有通过完善农户转让的激励机制,实现由关系型合约向规则型合约的转变,才能真正使农地流转起来。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转让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平 钟涨宝 颜其松
农户兼业化制约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使当前农地流转陷入了一个新的困境。本文基于农户兼业的分析,以农户兼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来探讨农地流转新困境的形成过程,并由此提出了破解新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兼业 困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陆文聪 朱志良
农地流转是农地使用权的市场交易,需同时具备农地使用权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本文以粮田和菜田为例,对上海郊区农地流转供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农地流转在供求关系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失衡状态,制约粮田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不足,而制约菜田流转的关键因素是农民缺乏土地供给意愿,以致影响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有关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供求关系 上海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郜亮亮 黄季焜
中国农地流转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近1/5,包括从亲属转入和非亲属转入的农地,而从非亲属转入的农地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农户对这两种类型转入农地的长期投资行为的差异,这对判断未来农业生产力的变动趋势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8年全国6省的随机抽样农户调查数据,建立并估计了农户有机肥投入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在从非亲属转入的农地上的有机肥施用概率和施用量显著低于从亲属转入的农地,这可能是由不同流转类型的农地使用权稳定性的差异导致的。因此,进一步促进流转农地使用权的稳定性,能够激励农户对转入农地的长期投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地使用权 有机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王晓海
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国家政策倡导的模式——农户间农地流转模式,在实践中对农户经营方式变革及其现代农业发展的效应。由此进一步思考:农户作为家庭承包的主体,是否一定是农地转入与农业经营的唯一主体?进而推演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构建中主体选择及其多样化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农户间的土地流转,既没有带来经营规模的显著改善,亦没有有效缓解农地细碎化的问题;既没有显著改善农户的组织化,也没有大力促进农户的市场化经营水平和专业化经营程度。更为严重的是,却引发了农户种植行为的普遍"去粮化"。这表明:如果仅仅以国家政策倡导的农户间流转方式为重点,那么,未来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将是...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流转 经营方式 流转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琳 冯开文 黄嘉鑫
[目的]农地流转制度发展至今近40年,其制度绩效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学界对农地制度变迁绩效的研究多集中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鲜有针对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绩效的分析。[方法]文章根据农民的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的相关性,采用农民的非农收入与家庭收入占比数据作为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制度指标,并对该指标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VAR检验。[结果]据脉冲响应分析,在农地流转制度产生初期就会对农业产值产生正向冲击,其影响路径呈现出先是逐渐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的一个倒"U"形的发展态势;随后采用方差分解的方式发现农地流转制度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作用滞后于农地流转制度发生的时间,但是正向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结论]该研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环境,坚持农地流转制度的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