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9588)
- 2022(7920)
- 2021(7156)
- 2020(6236)
- 2019(14024)
- 2018(13912)
- 2017(28146)
- 2016(14722)
- 2015(16279)
- 2014(15975)
- 2013(16371)
- 2012(15078)
- 2011(13322)
- 2010(13679)
- 2009(13300)
- 2008(13574)
- 2007(12472)
- 2006(11231)
- 2005(10039)
- 学科
- 业(87344)
- 济(77089)
- 经济(76999)
- 企(70614)
- 企业(70614)
- 管理(59320)
- 农(44787)
- 方法(37716)
- 数学(30145)
- 数学方法(30062)
- 农业(29862)
- 业经(28012)
- 财(25978)
- 务(20178)
- 财务(20174)
- 财务管理(20153)
- 企业财务(19226)
- 技术(15916)
- 制(15852)
- 中国(15043)
- 策(14424)
- 贸(12956)
- 贸易(12950)
- 划(12740)
- 易(12606)
- 体(12557)
- 和(11434)
- 理论(11014)
- 地方(10866)
- 经营(10853)
- 机构
- 学院(226589)
- 大学(218392)
- 济(105935)
- 经济(104405)
- 管理(100923)
- 理学(87924)
- 理学院(87303)
- 管理学(86519)
- 管理学院(86121)
- 研究(62899)
- 中国(54340)
- 财(48612)
- 农(48061)
- 京(42536)
- 财经(39348)
- 农业(36245)
- 经(35790)
- 业大(34595)
- 江(34525)
- 科学(33210)
- 经济学(31620)
- 中心(30904)
- 所(29841)
- 经济管理(29835)
- 经济学院(28960)
- 商学(28926)
- 商学院(28701)
- 财经大学(28652)
- 州(26681)
- 研究所(26278)
- 基金
- 项目(145364)
- 科学(118854)
- 基金(111004)
- 研究(109723)
- 家(93286)
- 国家(92322)
- 科学基金(83417)
- 社会(75784)
- 社会科(71735)
- 社会科学(71718)
- 基金项目(59866)
- 省(56736)
- 自然(52260)
- 自然科(51166)
- 自然科学(51157)
- 自然科学基金(50373)
- 教育(48118)
- 划(44893)
- 编号(44394)
- 资助(44283)
- 业(35609)
- 部(34150)
- 成果(33404)
- 创(33263)
- 国家社会(31743)
- 发(30965)
- 人文(30947)
- 制(30850)
- 重点(30452)
- 教育部(30196)
- 期刊
- 济(122972)
- 经济(122972)
- 研究(61847)
- 农(51468)
- 财(40150)
- 中国(38061)
- 管理(38044)
- 农业(34440)
- 科学(29191)
- 业经(27481)
- 学报(26326)
- 融(26000)
- 金融(26000)
- 大学(22375)
- 学学(21939)
- 财经(20399)
- 技术(19469)
- 业(17855)
- 经(17437)
- 经济研究(17425)
- 问题(17106)
- 技术经济(14834)
- 农村(14091)
- 村(14091)
- 农业经济(13579)
- 世界(13355)
- 商业(12600)
- 经济问题(11803)
- 贸(11689)
- 现代(11642)
共检索到331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王志刚
农地确权颁证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尚无定论。对此,本文先是构建了农地确权颁证影响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框架,进而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29省的大样本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主要通过提高地权安全性、地权可交易性以及信贷可得性三种方式,促进了农户农业投资。家庭和村庄特征会显著影响农户获得农地确权颁证的可能性。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时间以及农业经营投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其估计结果较稳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鹏鹏 罗必良
已有研究从农地产权安全感知的角度发现,农地调整经历会弱化确权农户的租金要价上涨效应。但笔者认为,由于农地无调整农户的特殊性,导致产权安全感知无法逻辑一致地解释农地确权的租金要价决定,并基于地权调整将诱发确权农户更加珍惜土地的逻辑主线解释确权农户的租金要价上涨效应。本文构建“农地确权—调整经历—租金要价”的分析框架,探讨不同类型的农地调整经历对确权农户租金要价的影响机理。本文使用全国9省调查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与农地调整经历均会诱发农户租金要价上涨,且租金要价分别上涨39.2%和16.9%;农地调整经历会影响确权后农户的农地转出要价,无农地调整经历和农地小调整经历均会诱发确权农户对土地的珍惜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租金上涨效应;而经历过激烈地权争夺的确权农户将更加珍惜土地并显著强化其流转租金上涨意愿。农地调整经历的强烈程度对确权农户租金要价的影响呈现线性上升的趋势。笔者强调,农地确权的租金要价决定具有情境依赖性,地权调整经历将诱导农民更加珍惜所获得的农地产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何学松 孔荣
本文阐释了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机理,并引入农地确权颁证变量,根据陕西90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流转选择及流转规模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民是否流转农地及农地流转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大于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证实,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通过提升农地产权强度和强化农地禀赋效应等抑制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出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增强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因此,需从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推进农地确权颁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改革措施等方面促进农民农地流转参与理性决策。
关键词:
金融知识 农地流转 农地确权颁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沃林 罗必良
已有研究缺乏从产权激励的角度,剖析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传导机制。为了进一步明确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文章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13 750名受访者的数据,分别使用Logistic、Probit、OLS以及T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投资在农地确权颁证情景下对农地抛荒的产权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农地确权颁证存在明显的产权激励效应,能够显著减少农地抛荒现象,而农业投资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在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时,应重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正向作用,出台相对应的农业投资政策,激励农户对抛荒地进行复耕或者流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许金海 陈文晖
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在学界引起了关注,但仍未见文献关注不同地权界定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利用广东省阳山县提供的"常规确权"和"整合确权"独特准实验场景,研究不同确权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异质性影响,运用PSM-DID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确权,整合确权促进农户农业服务外包行为更加显著,提高幅度达到30.41%;但整合确权对不同环节、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服务外包行为的影响不一致,主要提升了小规模农户的整地环节外包程度。本研究表明,农地确权方式选择对农业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有必要分离出不同确权方式影响的细致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许金海 陈文晖
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在学界引起了关注,但仍未见文献关注不同地权界定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影响。利用广东省阳山县提供的"常规确权"和"整合确权"独特准实验场景,研究不同确权方式对农业服务外包的异质性影响,运用PSM-DID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确权,整合确权促进农户农业服务外包行为更加显著,提高幅度达到30.41%;但整合确权对不同环节、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服务外包行为的影响不一致,主要提升了小规模农户的整地环节外包程度。本研究表明,农地确权方式选择对农业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有必要分离出不同确权方式影响的细致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沃林
土地产权趋于稳定将强化农户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进而激励农户改进农业生产行为,但这种激励具有情景依赖性:由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会因此而改进农业生产行为。采用2018年广东省"千村调研"数据,分析确权颁证对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虽然赋予农户实现农地价值的剩余权,但能否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取决于农户自身的获益能力和收益本身的效用。如果农户缺乏实现农业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低收入农户),即使土地产权趋向稳定,也难以产生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动力;如果实现农地价值的最优方式是"他用"而非"自用",即使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会带来农业生产超额利润,农户也不会积极采纳;如果农户具有实现农业超额利润的能力(高收入农户)和预期(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户),则确权颁证会促进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促进有着情景依赖性,因而,在农地确权颁证的同时要完善农地流转制度,通过土地产权稳定和流转稳定的双重激励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施行绿色生产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季焜 冀县卿
农地使用权确权是为维护农民土地权利采取的重要措施,其实际执行情况和对农户生产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正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目的是基于全国代表性的随机抽样农户调查数据,揭示农地使用权确权政策与实际贯彻执行情况的差异,并以农地有机肥投入为例,实证检验农地使用权确权对农户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到2008年还只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同时领到了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农地确权还任重道远;研究还发现,由于农地使用权确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从而激发了农户长期投资意愿,提高了有机肥的施用量。为此,本文认为农地确权不但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地确权政策的落...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确权 农户 长期投资 有机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江涛 纪月清 胡浩
本文理论分析了农地产权状况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在对江苏省3县(市、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度了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农户转出土地来看,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从农户转入土地来看,估计结果显示农地是否确权登记颁证这一政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两者的差异反映了随着确权政策的实施,农村机动地减少或农户承包地正流向外来种植大户、合作社与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 土地确权 土地登记 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何学松 孔荣
本文阐释了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并依据陕西省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非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variate Probit和分组回归模型,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及农民分化、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知识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而农地抵押贷款供给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分化、农地确权颁证均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农民分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钱龙 朱红根
在新一轮确权颁证收官之际,本文基于江西省的农户问卷,从农户主观感知、行为与意愿响应两个维度对新一轮确权颁证的政策绩效进行调查与研究。应用统计描述性方法对农户感知和响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验证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新一轮确权颁证有着较高的熟悉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且农地确权给农户带来了多个维度的福利改善感知,但后续改善空间较大。研究还发现,农地确权引发了农户多个维度的行为和意愿响应。农地确权提升了农户保护耕地质量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但确权对农户的劳动力投入行为和化肥农药投入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新一轮确权颁证运行绩效良好,基本达到了政策预期目标,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因而,后续要稳步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工作,有效释放确权颁证的红利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张路瑶 罗必良
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土地功能-收入结构-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人均消费和人均商品性消费;农地确权消费效应在兼职农民家庭中最为显著,但农地确权政策并未带来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出挖掘农户消费背后的产权含义将有助于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民消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张路瑶 罗必良
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土地功能-收入结构-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人均消费和人均商品性消费;农地确权消费效应在兼职农民家庭中最为显著,但农地确权政策并未带来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出挖掘农户消费背后的产权含义将有助于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民消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文声 王志刚
本文从地权安全性、地权交易性和信贷可得性三个维度构建了理论框架,采用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影响农户生产投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通过地权安全性和地权交易性两种渠道增加了农户农业经营投入和家庭务农时间,而信贷可得性的传导机制则尚未发挥作用。此外,对于拥有较多资源禀赋和较好信贷可得性的农户,农地确权更为明显地促进农户生产投资;与之相反,对于更适合农业规模化经营、农地租赁市场较为活跃的村庄,农地确权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连华 尤亮 霍学喜
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771个苹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考察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短期内对农地产出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产品市场激励,长期内对农地质量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地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长期保护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但对短期保护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农地确权在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地市场激励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政府应注重完善农地市场制度、农地价格机制以及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同时重视农地确权改革宣传和信息披露,有效发挥农地市场和农地确权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