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5)
- 2023(11992)
- 2022(9814)
- 2021(9280)
- 2020(7764)
- 2019(17537)
- 2018(17552)
- 2017(34974)
- 2016(18714)
- 2015(20889)
- 2014(20777)
- 2013(20393)
- 2012(18618)
- 2011(16531)
- 2010(17332)
- 2009(16518)
- 2008(16534)
- 2007(15109)
- 2006(13730)
- 2005(12441)
- 学科
- 业(91261)
- 济(83617)
- 经济(83515)
- 企(73720)
- 企业(73720)
- 管理(67050)
- 农(46776)
- 方法(36462)
- 农业(31108)
- 业经(30100)
- 数学(28663)
- 数学方法(28120)
- 财(26221)
- 中国(19948)
- 策(19467)
- 制(19152)
- 务(18985)
- 财务(18946)
- 财务管理(18928)
- 企业财务(17847)
- 技术(17399)
- 理论(15347)
- 贸(15200)
- 贸易(15188)
- 易(14816)
- 划(14582)
- 体(14054)
- 和(13911)
- 地方(13576)
- 银(12632)
- 机构
- 学院(272140)
- 大学(259953)
- 济(119347)
- 经济(117109)
- 管理(115090)
- 理学(98635)
- 理学院(97840)
- 管理学(96289)
- 管理学院(95814)
- 研究(82937)
- 中国(70190)
- 财(55467)
- 农(54753)
- 京(53409)
- 科学(46955)
- 江(43787)
- 财经(42739)
- 业大(41404)
- 农业(41304)
- 所(40716)
- 中心(40159)
- 经(38634)
- 研究所(36097)
- 经济学(33990)
- 州(33886)
- 北京(33238)
- 经济管理(33130)
- 财经大学(30834)
- 范(30750)
- 经济学院(30671)
- 基金
- 项目(172366)
- 科学(138645)
- 研究(131421)
- 基金(126165)
- 家(106927)
- 国家(105838)
- 科学基金(94029)
- 社会(85295)
- 社会科(80685)
- 社会科学(80665)
- 省(69837)
- 基金项目(66023)
- 自然(59656)
- 教育(59148)
- 自然科(58329)
- 自然科学(58319)
- 自然科学基金(57338)
- 划(55709)
- 编号(55444)
- 资助(51894)
- 成果(43089)
- 创(38602)
- 部(38461)
- 发(38047)
- 业(37879)
- 重点(37491)
- 课题(36726)
- 创新(35223)
- 制(34721)
- 国家社会(34473)
- 期刊
- 济(143709)
- 经济(143709)
- 研究(78211)
- 农(57523)
- 中国(54883)
- 管理(45511)
- 财(44754)
- 农业(38496)
- 科学(35370)
- 学报(32049)
- 融(31525)
- 金融(31525)
- 业经(30880)
- 技术(27048)
- 大学(26697)
- 学学(25779)
- 教育(23760)
- 经济研究(20911)
- 财经(20893)
- 业(20339)
- 问题(18685)
- 经(18013)
- 技术经济(16708)
- 农村(15165)
- 村(15165)
- 农业经济(14572)
- 世界(14488)
- 现代(14031)
- 统计(13908)
- 商业(13834)
共检索到415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拜茹
长远来看,农地确权有助于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加速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农地确权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受到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土地流转不规范的约束,在政策层面,需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配套政策,保障农地确权政策的精准落实。同时积极探索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的措施,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地流转的政策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陈小知 米运生
本文结合广东省阳山县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对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显著促进了农地地块规模扩张和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与此同时,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对农户获取农业外包服务难易程度和外包服务使用程度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由影响不显著转变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业兵 甘子东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人们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认识偏差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非农产业的不发达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体制障碍等,是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约束条件,政府的政策导向应是推动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误区 条件 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霞
在既定的生产力状况下,最优农地经营规模是一个常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地的产出效率。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农地经营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定。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路径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适度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芳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通过土地确权,农户的土地变成农户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顺利进行流通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抵押贷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因为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引起的土地转让纠纷和矛盾,可以让土地流转受到法律保障。
关键词:
土地确权 农业适度 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慧敏 刘旗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作为中国经济历史发展模式的"发动机",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以及土地和资本的利益分配结构始终是影响我国今后生产方式变革与要素产出效率的两大重要因素,所以农村土地是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心,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文章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314个农户种植小麦规模市为例,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和良性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东勃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思想的发生及其政策实践有着独特的历史路径与变迁逻辑。在回溯近现代思想家、特别是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农业规模经营的思想脉络后,重点梳理了1949年以来在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政策上的变迁逻辑,这构成了当下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由来及其经营规模的约束条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需要保护新兴的职业农民群体即真正耕者的合法权益,使其获得稳定的耕作经营权预期和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以持续释放农村改革的制度红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福建省委政研室课题组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界定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业劳动组织变迁过程中的一种形态,是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如果单从经济意义上界定,适度与否,表现在规模变化的边际效益上,当边际效益最大时,即为适度。由于边际效益受客观政策条件诸如价格、劳力等影响较大,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适度区间的确定各不相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丽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理性选择。剖析当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探索其实现的现实路径: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积极推进非农化和专业化进程,增强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土地流转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时代价值 现实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兴成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的深入改革,促进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商品生产的特点就是在分工分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基地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生产。这就要求逐步改变“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状况。家庭承包制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它的局限性在于规模过小,经营分散,在资金、技术、土地、信息等方面,都不适应商品经济的扩大再生产的要求。农村要进一步发展,就要从“小而全”到“小而专”,又从“小而专”到“大而专”的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志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