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6)
2023(16895)
2022(14311)
2021(13050)
2020(11314)
2019(25466)
2018(25243)
2017(48807)
2016(26607)
2015(29440)
2014(29362)
2013(29107)
2012(26693)
2011(23967)
2010(23748)
2009(22111)
2008(21845)
2007(19679)
2006(16757)
2005(14630)
作者
(79714)
(67152)
(66448)
(63405)
(42056)
(32507)
(30282)
(26429)
(25272)
(23726)
(22795)
(22438)
(21024)
(20880)
(20821)
(20727)
(20541)
(19641)
(19264)
(19216)
(16776)
(16469)
(16262)
(15314)
(15296)
(15012)
(14867)
(14831)
(13656)
(13505)
学科
(108827)
经济(108707)
(79416)
管理(72954)
(57259)
企业(57259)
方法(52718)
(48888)
数学(47206)
数学方法(46575)
农业(32145)
(29180)
中国(25782)
业经(25654)
(23662)
(21054)
(20873)
贸易(20868)
(20389)
地方(19443)
(18704)
财务(18656)
财务管理(18611)
企业财务(17723)
(16974)
银行(16912)
技术(16824)
环境(15972)
(15968)
(15968)
机构
学院(380893)
大学(377566)
(154285)
经济(151200)
管理(146643)
理学(128372)
理学院(126954)
研究(126147)
管理学(124334)
管理学院(123671)
中国(97308)
(88895)
科学(82704)
(77784)
农业(69650)
(68619)
业大(68106)
(65463)
中心(61108)
研究所(60032)
(56390)
财经(55796)
(50946)
北京(47456)
经济学(47365)
(46703)
师范(46052)
(44839)
(44492)
农业大学(43856)
基金
项目(267010)
科学(209404)
基金(196044)
研究(184545)
(175149)
国家(173715)
科学基金(147781)
社会(117936)
社会科(111721)
社会科学(111686)
(105402)
基金项目(104130)
自然(99712)
自然科(97487)
自然科学(97454)
自然科学基金(95733)
(88890)
教育(84198)
资助(80643)
编号(72359)
重点(60399)
(58619)
(56784)
成果(56601)
(55377)
科研(52865)
计划(51936)
创新(51921)
国家社会(49628)
课题(49333)
期刊
(160706)
经济(160706)
研究(99584)
(86220)
学报(70433)
中国(68882)
科学(61713)
农业(57728)
(53549)
大学(52389)
学学(50456)
管理(47685)
(38129)
金融(38129)
业经(31693)
技术(31107)
教育(30004)
(28982)
财经(26642)
经济研究(24979)
(22797)
问题(22604)
(21771)
统计(20710)
业大(19552)
技术经济(18736)
(18735)
科技(18221)
资源(17488)
理论(17013)
共检索到539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美善  米运生  
基于我国9省小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双稳健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研究了农地确权对小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可以提升小农户信贷可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需求方面的影响路径是:确权提高了小农户的土地安全性,增加了农业长期投资,并提高了信贷意愿。供给方面的影响路径是:确权增加了小农户的财产权并使其拥有了可流转大额财产,传递了还款可能性增加的信号;而且可将农地作为抵押品获得农地抵押贷款,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不过,农地的信号传递作用大于抵押作用,农地抵押作用的发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制度和组织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润慈  石晓平  关长坤  蓝菁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浩  彭非  
倾向性得分是估计平均处理效应的重要工具。但在观察性研究中,通常会由于协变量在处理组与对照组分布的不平衡性而导致极端倾向性得分的出现,即存在十分接近于0或1的倾向性得分,这使得因果推断的强可忽略假设接近于违背,进而导致平均处理效应的估计出现较大的偏差与方差。Li等(2018a)提出了协变量平衡加权法,在无混杂性假设下通过实现协变量分布的加权平衡,解决了极端倾向性得分带来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协变量平衡加权法的稳健且有效的估计方法,并通过引入超级学习算法提升了模型在实证应用中的稳健性;更进一步,将前一方法推广至理论上不依赖于结果回归模型和倾向性得分模型假设的基于协变量平衡加权的稳健有效估计。蒙特卡洛模拟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法在结果回归模型和倾向性得分模型均存在误设时仍具有极小的偏差和方差。实证部分将两种方法应用于右心导管插入术数据,发现右心导管插入术大约会增加患者6. 3%死亡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彭非   张长   易丹辉  
处理效应用于分析处理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由于个体间异质性的存在,处理变量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可能不同,研究异质性处理效应有其现实意义。生存时间是一类重要的结果变量,估计生存结果下的异质性处理效应需要平衡不同处理水平上删失比例的差异。Simoneau等(2020)~([1])提出了估计生存结果下二值处理效应的加权最小二乘法,本文将这一方法拓展到多值处理效应的估计中。首先定义了多值处理变量的对比函数用于比较个体接受不同处理后平均结果的差异,然后基于倾向得分和删失逆概率构造权重,对观测数据进行加权,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无需指定对照处理;(2)不依赖独立删失的假设;(3)双稳健性一当结果回归模型和权重模型有一个正确时,异质性处理效应的估计是一致的。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和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处理效应估计上具有更小的偏差,在个体最优处理水平的估计上则有更高的准确率。最后,通过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Ⅰ)感染者的治疗数据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蒋妍  李怡忻  崔益邻  
研究目的:构建一个包含农户信贷需求和供给的理论框架,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供需的影响。研究方法: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从需求面看,农地确权对提升农户贷款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已完成确权村庄的农户贷款意愿比未完成的提升15.8%;(2)农地确权对农户贷款意愿的提升受农户投资需求的影响,农户投资需求越大,农地确权提升信贷需求的作用也越大;(3)从供给面看,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持有证书的农户申请农业投资贷款成功的概率比未持证的提升12.7%;(4)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受金融可及性的影响,农地确权对金融可及性较差农户的信贷供给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进一步增进农户产权意识和金融知识,构建多元风险分担机制,提升乡镇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推动农村信贷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进而巩固农地确权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石淑芹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化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概率就会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3)反映其他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南  许玉韫  刘俊杰  张龙耀  
理论而言,精确记录且可转让的土地产权能够增加正规信贷供给。然而,理论预期的农地确权对信贷供给的正效应在国别研究中并不具备普遍性。本文利用江苏省9市18县(市、区)786户两期面板数据,结合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设置和不同县(市、区)之间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差异,采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正规信贷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仅单方面推进农地确权或允许农地抵押并不能改善农户正规信贷获得,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正的信贷获得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农地确权和农地抵押这两个前提条件同时得到满足。另外,信贷获得效应的大小还受到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存在规模偏好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景荣  姜美善  米运生  
农地作为农户的自然资源禀赋,兼具资本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具有投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而它作为抵押物容易被金融机构接受。在特定条件下,农地可以缓解农户的融资困境,提高农户获得的贷款数额,但允许抵押的前提是农地必须具有明晰的产权,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实证研究发现:农地确权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贷款可获性,农地价值也对农户贷款可获性具有正向影响,且农地产权与农地价值对农户贷款可获性具有交互影响效应。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快农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缓解农户信贷配给,促进农村金融的内生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运生  廖祥乐  吴怡  
农地产权变得日益强化而完整,农地流转也正在常态化;农地流转既标志着农户要素配置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着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的优化也可能产生金融影响:既提升农户信贷可得性,也改变其融资渠道。利用广东、江西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于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其对于农户融资渠道选择等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从几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营格局从细碎化转变为规模化;生产目的从自给自足转变为商品生产,种植品种从以消费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升级为利润导向的经济作物。此外,农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进而从改善供给与增加需求方面提升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并促使农户在选择融资渠道时更偏向于正规金融机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方超  董继刚  
基于泰安市22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认知特征、贷款特征、国家政策五个方面选取13个变量,运用Logistic-isM模型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借贷经验、贷款公平性以及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等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贷款额度、贷款用途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分析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借贷经验、贷款额度和贷款用途是中间层因素,农户收入来源、贷款公平性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为了深入理解中国的农地流转问题,本文从流动性约束的视角出发,全面考察了信贷可得性、融资规模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金融排斥推高了流动性资本的影子价格,导致农地流转的潜在发生率远低于完全市场下的流转水平,而获得信贷支持能够明显促进农户的农地流转,并且该促进作用在农地流入规模方面更为显著。信贷可得性对农地流转的"净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全部样本而言,信贷支持使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概率提高了8.53%,流入面积增加了1.09亩;对于获得信贷支持的农户而言,信贷支持使其参加农地流转的概率增加了9.11%,流入面积增加了1.15亩。因此,现阶段在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哲  李梦娜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和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直接增加农户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并未对农业生产收入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农地确权通过产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并通过土地交易价格对财产性收入起促进作用;农地转入和农地转出均能提高农户家庭的总收入,但农地确权仅通过农地转出实现总收入的增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何学松  孔荣  
本文阐释了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并依据陕西省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非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variate Probit和分组回归模型,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及农民分化、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知识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而农地抵押贷款供给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分化、农地确权颁证均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农民分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运生  钱颖  杨天健  谢祎  
确权在整体上增加了农户的信贷机会,但在农户之间这种机会并不是均匀分布的。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对低收入农户来说,确权因强化了土地"禀赋效应"而只能有限地提高信贷可得性。对经营能力强的高收入农户而言,确权可通过土地"安全效应"而较大程度提高信贷可得性。本文利用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确权之前,高收入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比低收入农户高46.03%;确权之后,高收入农户信贷可得性是低收入农户的106.88%,两者信贷可得性的差距增加了一倍多。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之所以扩大了不同收入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相对差距,主要是因为农地流转的调节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娟娟  许时蕾  刘晶  张寒  
利用9省18县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实证分析了林地细碎化程度变动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考虑到林地细碎化程度的变动具有内生性,倾向值匹配方法被采用。结果显示,林地细碎化程度的改善对农户营林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13年,林地细碎化程度的改善引致了农户单位面积林地的投劳量增加了约10%,单位面积的资本投入量增加了约35%,且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上述处理效应的释放是一个较为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在集体林改的初期阶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估计结果显示,资本投入的处理效应大于劳动投入的处理效应,这种现象与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