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2)
- 2023(4998)
- 2022(3833)
- 2021(3571)
- 2020(2595)
- 2019(5746)
- 2018(5581)
- 2017(10571)
- 2016(5755)
- 2015(6216)
- 2014(6127)
- 2013(6344)
- 2012(5948)
- 2011(5557)
- 2010(5716)
- 2009(5396)
- 2008(5162)
- 2007(4905)
- 2006(4457)
- 2005(3951)
- 学科
- 农(47956)
- 农业(32098)
- 济(29674)
- 经济(29644)
- 业(24794)
- 业经(13959)
- 农业经济(12336)
- 村(9377)
- 农村(9358)
- 发(9089)
- 土地(8320)
- 地方(8108)
- 发展(7927)
- 展(7921)
- 管理(7710)
- 中国(7556)
- 建设(6985)
- 收入(6776)
- 制(6630)
- 劳(6597)
- 劳动(6597)
- 农业劳动(6322)
- 及其(6172)
- 人口(6158)
- 方针(5975)
- 分配(5972)
- 策(5893)
- 动力(5779)
- 劳动力(5758)
- 方法(5727)
- 机构
- 学院(86607)
- 大学(79100)
- 农(41956)
- 济(38107)
- 经济(37422)
- 管理(32681)
- 农业(31382)
- 研究(31286)
- 理学(28440)
- 理学院(28183)
- 管理学(27801)
- 管理学院(27672)
- 中国(25992)
- 业大(22591)
- 科学(19560)
- 农业大学(19088)
- 所(16054)
- 京(16030)
- 中心(15764)
- 业(14663)
- 研究所(14475)
- 江(14255)
- 财(14014)
- 省(13352)
- 经济管理(13201)
- 发(12601)
- 科学院(11709)
- 范(11579)
- 发展(11529)
- 师范(11513)
- 基金
- 项目(58958)
- 科学(46408)
- 研究(46108)
- 基金(42142)
- 家(37056)
- 国家(36574)
- 科学基金(30658)
- 社会(30346)
- 社会科(28160)
- 社会科学(28155)
- 农(26262)
- 省(25068)
- 基金项目(23038)
- 编号(20575)
- 划(19231)
- 教育(18024)
- 自然(17822)
- 自然科(17304)
- 自然科学(17302)
- 自然科学基金(16983)
- 成果(15406)
- 发(15186)
- 资助(14925)
- 村(13390)
- 业(13369)
- 部(13054)
- 课题(12786)
- 国家社会(12774)
- 重点(12750)
- 发展(12641)
共检索到134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鹏 陶彦君
本文利用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hinese Family Database, CFD),从常住地、人地关系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定义了四类农户样本,并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农地确权与农户收入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对长期务农家庭的农业经营收入和土地流转租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不过,农地确权会激励土地承包户提高务农概率,从而提高整体上的农业经营收入;他也会促使非农就业家庭将闲置土地转出,从而增加土地租金收入。研究还发现,农地确权对抵押土地贷款的影响不显著,因而很难通过间接途径增加农户收入。本文认为农地细碎化、土地流转的非正规化、农业生产的低机械化以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农地确权增收效力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更加深入的土地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激发农民增收活力并最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业经营收入 土地流转收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彩云
当前,我国农地顺畅流转面临着障碍约束,确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地产权缺陷,但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农地流转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因此,确权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执行力度,而且取决于农地流转的自由度。从提升流转自由度看,农地股份合作化、流转市场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期选择。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流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刘志彪
现有农地制度安排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土地流转,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障碍。自2011年开始全国试点的农地确权制度首次在实测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地进行登记颁证,从而为农用地的大规模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为了探讨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在此框架下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地确权使得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显著上升约4.9%,平均土地流转量上升了约0.37亩(将近1倍),土地租金率则大幅上升约43.3%。因此,农地确权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土地流转;同时也增强了农地的产权强度,从而提高...
关键词:
农地确权 交易成本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远胜 王童
农地具有生产资料和家庭资产的双重特性,可从农业生产和家庭资产配置两个方面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积累。本文在理论分析农地确权通过农地增值、风险资产配置两个渠道产生的财富效应,以及通过信贷获得的中介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7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调查(CRHPS)的大样本数据,采用农地租金还原法估算农地的财产价值,运用2S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了农地确权的财富效应、财富积累机制以及信贷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地确权可以通过农地增值而直接提高农户家庭财富积累;第二,信贷获得在土地确权的财富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且这一效应占总效应的22.38%;第三,借助农地租金还原法重新计算家庭财富后,中介效应提高到30.04%,间接证实了农地确权的增值效应。研究印证了农地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对促进农户财富积累的基础性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家庭财富 财富积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超 罗明忠 张苇锟
本文基于"产权界定方式——分工——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分析线索,利用广东省阳山县和新丰县223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分工调节下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内生性检验。结果发现,整合确权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正向激励。因此,发挥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既要考虑确权进度,也要关注确权方式,注重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进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佩红 李琴 李大胜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和2015年数据及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确权进度信息,从农户视角出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确权使农地转出可能性降低7.3%,户均转出面积减少0.66亩,转出租金每亩提高44.9元/年;使农地转入可能性提高1%,但对户均转入面积和租金率无显著影响。可见,要建立高效的农地流转市场,仅通过农地确权还远远不够,还需加快推进职业农民培育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市场构建、主体培育和行业优化三管齐下。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户 农地流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小宇 杨钢桥 陈爱丽
学界关于农地确权是否促进农地流转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构建农地确权、农地依赖影响农地转出行为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政策效应,以及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户对土地的禀赋效应并非完全存在,农地依赖呈现分化特征;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促进效应;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与农地转出行为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效应,农地依赖会抑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促进效应。未来中国应加快运用和拓展农地确权成果,推动农地流转和保障农地产权;依据农户的农地依赖程度,因户制宜、分类治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农地流转市场。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利用广东、江西两省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及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农户转出的实际行为来说,确权尚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就农户的选择意愿而言,确权会显著促进其流转意愿,确权对农户提高流转租金、采用正式合约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确权会诱导农户合约短期化、对象选择非身份化的意愿取向。从总体上看,确权会促进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从关系情感转向理性计算,从非市场化转向市场化。将确权工作所诱导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冰
"确权"是将原本属于集体的"非排他"的多种土地财产权利,逐项"排他性"地界定("量化")给农户的改革举措。通过进一步地确权改革,农地排他性经营权的转让权和长久拥有权又相继赋予了农户。至此,中国集体农地"不及性"效率问题已基本解决,农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土地体制障碍基本解除。农地确权正促使中国小农经济的土地占有体制向规模化、集约化占有并经营的体制转变。
关键词:
集体产权 确权 不及性 农地流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利用湖北、山东、广西三省(区)五县7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农地确权-中介变量-农地转出的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方法,本文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政策实施前地权状况的影响,农地确权对发生过农地调整、村委会流转作用较小村庄的农户转出行为影响效应更大;农地确权通过劳动力流动、交易费用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正向作用,而通过意愿交易价格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负向作用。从三种机制来看,交易费用的中介效应最大,意愿交易价格机制次之,劳动力流动的效应最小。未来在强化农地确权政策,发挥其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其对农地流转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海平 黄宝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华 罗明忠 洪炜杰
基于2016年江西省7个地区13个县(区)1 402份农户调查数据,以农地细碎化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提升农地产权强度、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预期、提高农地产权排他性能力直接促进,而且通过固化农地细碎化格局间接产生正向影响。为此,要继续推进并完善农地确权工作,充分发挥确权的积极效应,防止传统确权方式固化农地细碎化格局,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地确权 细碎化 非农就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利 马晓丽 吉伟卓
河北省农业正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现代农业要求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进行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农地流转模式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一贯方针。借鉴别国模式,结合我国实践,进行模式创新,可以多方位促进农地流转健康发展。农地信托流转模式既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符合新时期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有利于土地资源资本化,形成多元、长期的农业投入机制。
关键词:
模式创新 信托流转 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鸣 魏佳朔
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短板和弱项在农民农村。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仍有缩小空间,也还需将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仍有发展空间。对此,中央及有关部门、部分地区已有一些政策安排,但在范围上和内容上还有优化空间。面向2035年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优先向农业农村投入支持的长效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并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林羽 安同良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虽然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但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可以通过变革农村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等方式,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同时强调了政府在推动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农民 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