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4)
- 2023(13392)
- 2022(11356)
- 2021(10682)
- 2020(9290)
- 2019(21369)
- 2018(21253)
- 2017(41648)
- 2016(22514)
- 2015(25362)
- 2014(25358)
- 2013(25056)
- 2012(23344)
- 2011(20968)
- 2010(20775)
- 2009(19366)
- 2008(18934)
- 2007(17126)
- 2006(14913)
- 2005(12888)
- 学科
- 济(100347)
- 经济(100252)
- 业(68435)
- 管理(60496)
- 农(48800)
- 方法(48005)
- 企(46525)
- 企业(46525)
- 数学(43544)
- 数学方法(43056)
- 农业(32268)
- 财(24515)
- 业经(23832)
- 中国(23105)
- 地方(22279)
- 制(18306)
- 学(17851)
- 贸(17506)
- 贸易(17500)
- 易(16990)
- 务(15029)
- 财务(14987)
- 财务管理(14941)
- 企业财务(14199)
- 银(13858)
- 银行(13833)
- 技术(13648)
- 环境(13613)
- 融(13424)
- 金融(13421)
- 机构
- 学院(318730)
- 大学(314647)
- 济(133158)
- 经济(130512)
- 管理(127627)
- 理学(110999)
- 理学院(109891)
- 管理学(108000)
- 管理学院(107416)
- 研究(101984)
- 中国(79578)
- 农(69458)
- 京(64126)
- 科学(63181)
- 财(58706)
- 农业(53593)
- 业大(52976)
- 中心(51378)
- 所(50898)
- 江(49161)
- 财经(47244)
- 研究所(46195)
- 经(43082)
- 经济学(40423)
- 范(40347)
- 师范(39958)
- 北京(38965)
- 州(38297)
- 经济学院(36869)
- 经济管理(36355)
- 基金
- 项目(219317)
- 科学(173532)
- 基金(160393)
- 研究(159758)
- 家(139070)
- 国家(137895)
- 科学基金(119510)
- 社会(102175)
- 社会科(96666)
- 社会科学(96639)
- 省(88056)
- 基金项目(85639)
- 自然(77703)
- 自然科(75904)
- 自然科学(75885)
- 自然科学基金(74513)
- 教育(72857)
- 划(72140)
- 编号(65912)
- 资助(65550)
- 成果(51852)
- 部(49016)
- 重点(48926)
- 发(47478)
- 创(45388)
- 课题(43835)
- 科研(42641)
- 创新(42456)
- 国家社会(42290)
- 教育部(41875)
共检索到462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华超
利用三省五县的调查数据,构建"农地确权—意愿交易价格—转入合约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转入合约偏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提高了农户在转入农地时选择书面合约的概率,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交易价格机制来实现并因交易价格的高低而不同;农业生产投入越多,村庄转入交易频率越低,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意愿从亲戚和农户那里转入农地,并且期限越短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土地承包面积、农业收入比重等对合约偏好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户的转入合约偏好兼具差序格局与利益取向的双重特性。扎实推进农地确权工作、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能更好地保障农户的权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延雷 张正岩 王志刚
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但对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却有所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偏好的角度给予农地转入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解释,并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修正了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发现,农地转入显著促进了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调整,并且具有明显的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依赖特征,具体表现为农户的风险偏好会强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风险偏好的强化作用在农地转入规模方面显著,但在农地转入年限方面不显著。此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的调整效应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其中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农户的影响效应要显著大于没有村干部家庭成员的农户,并且该影响在非贫困户中显著,而在贫困户中不显著。本文认为,应警惕农地转入带来的种植结构"非粮化"趋势,确保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维 陈欢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并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本文分析农地确权、耕地转入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利用湖南省实地调研数据,构建Tobit模型,并进一步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显著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发生耕地转入的农户的农业技术效率高于未发生转入的农户;农地确权会促使农户耕地转入并带来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不同规模农户的技术效率呈倒"U"型分布,当实际耕地面积超过2公顷,农户的平均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岚岚 孔荣
探索性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金融素养—农地转入—农地抵押融资"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农民金融素养、农地转入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之间的关联机理,采用陕西、宁夏、山东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探究了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转入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参与及其规模、农地抵押融资参与及其规模均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还证实,农地转入规模显著促进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且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系统推进农民金融素养培育工程、协调深化农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和抵押融资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宁 刘凤芹 杨婵
本文利用浙江省11市52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确权、确权方式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确权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且对户主年龄超过55岁或户主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确权不确地比确权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且对户主年龄低于55岁或户主未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不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影响农地确权方式的选择,较高的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会激励农户采取确权不确地的方式。因此,各地不仅应积极推进农地确权政策的落实,而且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针对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因地制宜
关键词:
确权 确权确地 确权不确地 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蒋妍 李怡忻 崔益邻
研究目的:构建一个包含农户信贷需求和供给的理论框架,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供需的影响。研究方法: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从需求面看,农地确权对提升农户贷款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已完成确权村庄的农户贷款意愿比未完成的提升15.8%;(2)农地确权对农户贷款意愿的提升受农户投资需求的影响,农户投资需求越大,农地确权提升信贷需求的作用也越大;(3)从供给面看,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持有证书的农户申请农业投资贷款成功的概率比未持证的提升12.7%;(4)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受金融可及性的影响,农地确权对金融可及性较差农户的信贷供给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进一步增进农户产权意识和金融知识,构建多元风险分担机制,提升乡镇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推动农村信贷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进而巩固农地确权成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飞 吴雪彪 陈士银
本文基于广东省20个市、75个村,315户转入户问卷调查,分析了农地内部转入的农户行为与绩效。结果表明:农户转入农地的数量呈不平衡性,方式呈多样性;大多数农地转入行为发生在本村范围内与亲戚朋友之间;农户转入农地的合同以口头形式为主,年限以1~5年居多;农户转入农地的用途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转入农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继续转入农地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农地内部转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但社会绩效一般。
关键词:
农地内部转入 农户行为 绩效 广东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哲 李梦娜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和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直接增加农户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并未对农业生产收入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农地确权通过产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并通过土地交易价格对财产性收入起促进作用;农地转入和农地转出均能提高农户家庭的总收入,但农地确权仅通过农地转出实现总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农户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沁岚 陈文浩 罗必良
当前中国活跃的农地流转市场并未在整体上打破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经营格局,但农地转入户的生产行为却发了重大改变。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全国9省2704个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土地转入决策行为,并评价其对化解土地细碎化问题、改变农业经营格局以及改善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资源禀赋优势和信贷可得性对农户转入土地具有正向影响;其次,农户的土地转入行为是理性且有效的,即使是小规模转入,也对土地流转所表达的市场含义做出了积极响应,在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促进农业分工与提高土地经营收入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性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沁岚 陈文浩 罗必良
当前中国活跃的农地流转市场并未在整体上打破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经营格局,但农地转入户的生产行为却发了重大改变。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全国9省2704个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土地转入决策行为,并评价其对化解土地细碎化问题、改变农业经营格局以及改善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资源禀赋优势和信贷可得性对农户转入土地具有正向影响;其次,农户的土地转入行为是理性且有效的,即使是小规模转入,也对土地流转所表达的市场含义做出了积极响应,在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促进农业分工与提高土地经营收入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性增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陈志刚 钟太洋 孙晋坤 徐国良
在全国农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政策的推行是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有待检验和反思。论文基于来自我国中部5省925个转入户的调查数据,从3组模型全面考察了农地转入规模与农户农业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农地转入规模与农业收入呈正向关系,但农地转入规模的经济收益率仅为2.9%。2)农地转入规模对农业收入的作用在不同区域、流转方式、农户类型之间有明显差异:安徽、湖北和湖南较之河南、江西的规模经济收益率更高,农户自发流转下的规模经济收益率高于集体主导方式,农地转入规模对纯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兼业农户。3)农户平均收入水平随着转入规模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珊 洪名勇 钱文荣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流转中的政府作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贵州省608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政府作用对转出户的收入效应,并进一步对比不同干预形式影响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1)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受到两种干预的转出户分别占比82.21%和13.70%,当前以直接干预为主;(2)直接干预影响交易实施,促成农户与企业、合作社之间的流转,间接干预影响交易环境,促成农户与种植大户之间的自主流转;(3)政府干预农地流转中,转出户的租金收入未能完全补偿农业收入的减少,非农收入和总收入均未明显提高,即使将租金提高到农户期望水平,转出户土地报酬不再显著减少,总收入仍未明显增加;(4)与间接干预相比,政府直接干预下农户的农业收入更高,租金、非农收入和总收入的差异为正但不显著。研究结论:政府作用虽已内嵌于农地流转交易中,但政府干预下的对转出户的增收效应尚不显著,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果差异不大,仅依靠合理显化租金不足以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农户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更为重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朱文珏
土地确权登记是充分保护农民权益、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和促进农地经营权市场化交易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梳理学术界有关新一轮农地确权研究的主流观点及其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确权与农地抛荒的逻辑关系。在确权的不同阶段,确权政策使农地抛荒减少的影响存在差异:在确权实施阶段,确权引致的产权不稳定诱发农户对抛荒农地复耕;而在确权过后,随着产权排他性增强,农地流转交易费用的下降,农户会权衡收益对农地使用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基于来自四川、河南和山西3省645个农户的系统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减少了农户的农地抛荒行为。但是,农户减少农地抛荒主要是通过增加对自有农地的耕作,而非通过农地流转实现,表现出暂时性复耕的特征。必须将农地确权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地市场发育、规范农地使用立法以及提高群众认同教育相结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朱文珏
土地确权登记是充分保护农民权益、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和促进农地经营权市场化交易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梳理学术界有关新一轮农地确权研究的主流观点及其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确权与农地抛荒的逻辑关系。在确权的不同阶段,确权政策使农地抛荒减少的影响存在差异:在确权实施阶段,确权引致的产权不稳定诱发农户对抛荒农地复耕;而在确权过后,随着产权排他性增强,农地流转交易费用的下降,农户会权衡收益对农地使用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基于来自四川、河南和山西3省645个农户的系统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文声 杨超飞 王志刚
基于农户农地转出的视角,从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等四个方面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其作用取决于传导因素所形成的综合影响。其中,农地转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变动受到生产激励和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叠加效应的影响,而农地转出边际交易成本曲线的变动则取决于交易费用和交易价格的叠加效应。运用H省18市2009—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并存。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发率显著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而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率对农地经营权流转则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力配置与保障替代:兼业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研究——基于五省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金融、风险偏好与农户创业行为——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乡村社会嵌入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基于吉林省936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秦巴山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地流转滞缓:经济激励不足还是外部市场条件约束?——对4省600户农户2005~2008年期间农地转入行为的分析
农地流转何以促进农户收入增加——基于苏、桂、鄂、黑四省(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民参加村委会选举的行为研究——基于三省六县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辽西北三县170户农户的调查与分析
农地产权安全性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农户参与——基于江苏、湖北、广西、黑龙江四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