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3)
2023(12525)
2022(10198)
2021(9352)
2020(7347)
2019(16190)
2018(15638)
2017(29202)
2016(15354)
2015(16916)
2014(16299)
2013(16223)
2012(15406)
2011(14182)
2010(14825)
2009(14181)
2008(13176)
2007(12123)
2006(11139)
2005(10374)
作者
(44132)
(37411)
(36533)
(34375)
(23024)
(17875)
(16301)
(14419)
(14176)
(13155)
(12756)
(12426)
(11814)
(11749)
(11354)
(11275)
(10734)
(10606)
(10498)
(10489)
(9367)
(9200)
(8935)
(8720)
(8485)
(8356)
(8310)
(8028)
(7635)
(7430)
学科
(70468)
经济(70409)
(55986)
(49833)
管理(39832)
农业(33543)
(32730)
企业(32730)
中国(28845)
(26289)
金融(26289)
(24622)
银行(24607)
地方(24433)
(24028)
业经(22528)
(17340)
方法(17309)
技术(17199)
(15252)
(14655)
数学(14588)
数学方法(14476)
农业经济(12753)
发展(12131)
(12102)
(12024)
贸易(12007)
(11869)
(11621)
机构
学院(219551)
大学(210958)
(96745)
经济(94749)
管理(82153)
研究(81004)
中国(69488)
理学(69138)
理学院(68384)
管理学(67496)
管理学院(67083)
(55453)
科学(46804)
(44907)
(42453)
农业(41688)
(40695)
中心(39289)
业大(36829)
研究所(36395)
(35790)
财经(32185)
(29910)
师范(29672)
(29232)
(29144)
经济学(28489)
北京(28421)
(28340)
(27341)
基金
项目(140673)
科学(111617)
研究(109456)
基金(99682)
(86235)
国家(85321)
科学基金(72918)
社会(71425)
社会科(67398)
社会科学(67383)
(58464)
基金项目(52869)
(46765)
教育(46514)
编号(45802)
自然(42575)
自然科(41523)
自然科学(41518)
自然科学基金(40751)
(38285)
资助(37824)
成果(36271)
(32509)
课题(31922)
发展(31687)
重点(31593)
(31502)
(31159)
创新(30513)
(30130)
期刊
(122173)
经济(122173)
研究(69282)
(61543)
中国(56523)
农业(41245)
(39790)
金融(39790)
科学(32400)
学报(31580)
(29833)
管理(28985)
业经(26887)
大学(25544)
学学(24344)
教育(24094)
(19652)
技术(19310)
经济研究(16917)
问题(16461)
农村(15734)
(15734)
财经(15352)
农业经济(15337)
(13256)
世界(13057)
(12275)
经济问题(12126)
科技(11902)
技术经济(11808)
共检索到361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米运生  郑秀娟  曾泽莹  柳松  
兼具资本、不动产和商品三种属性的土地,可以作为陌生人社会中的声誉载体。它可以被商业银行接受为抵押品并用于控制借款者的违约风险。土地确权也可以因此促进农村金融的现代化发展。本文理论模型及其实证分析表明:土地确权可以从广度、交易环境、深度和宽度四个方面,促进农村金融的内生发展。本文研究还发现:土地确权不仅提高了制度信任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中的重要性,还降低了商业银行对人际信任和社会资本的过度依赖。通过促进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的模式转换,土地确权有利于农村金融的新古典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米运生  石晓敏  廖祥乐  
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环境层面的变革,农地确权帮助更多农户进入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宽度意义上的"量"变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但是,它是否可以提高农户贷款数量,缓解信贷配给并促进农村金融深度意义上的"质"变?这是一个重要但鲜有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价格、风险配给等角度,分析了农地确权缓解信贷配给、促进农村金融深度发展的理论机理,并通过有序多分类变量回归及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户金融参与深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降低信息成本而缓解价格配给,因弱化农户的损失规避心理而缓解风险配给;同时,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释缓作用尚未充分显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公茂刚  张梅娇  
利用CHFS数据,采用PSM和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对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通过促进经营权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的金融资产可得性,促进了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2)土地确权促进了土地流转,其中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农地确权对家庭金融包容指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土地转出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且不具有中介效应。(3)家庭总资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人口教育年限等对农户家庭金融包容指数具有正向影响,但家庭人口年龄的影响为负。建议利用农地确权成果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村金融发展包容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常青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户承包地的财产权利得以实现,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期以来,由于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界定和分解,农民从集体承包的土地的财产属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上,土地的财产权利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清晰界定农村土地的权属,让农户承包地的财产权利得以实现,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冷玥  
农地确权可以从交易环境、金融宽度、金融广度、金融深度四个层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实现农村土地的金融化。本文对土地确权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的模式转变进行了逻辑推理,并基于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可以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现代金融活动,改善农村金融交易环境,扩大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降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成本和贷款风险,全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冷玥  
农地确权可以从交易环境、金融宽度、金融广度、金融深度四个层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实现农村土地的金融化。本文对土地确权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的模式转变进行了逻辑推理,并基于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可以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现代金融活动,改善农村金融交易环境,扩大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降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成本和贷款风险,全面推动农村金融内生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志新  
目前现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的问题。因此必须转换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即农村金融成长方式必须由外生主导型转变成内生主导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魏倬加  李中  
农村金融的发展,既需要外部增量资金的投入,又需要基于熟人社会到陌生社会的社会治理结构的制度转换和制度信任的保障。农村土地确权可以推动农村金融的内生发展,实现农村金融的现代化。文章计量模型及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土地确权不仅有利于减弱农村金融对熟人社会的过度依赖,还可提升农民的参与机会,促进农村金融交易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贷款额度和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从金融宽度、广度、深度和交易环境四个维度推动农村金融发展。通过研究还发现,农村土地确权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农业经营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恒森  
一、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组织地位的再认识 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与创新是整个金融发展与创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组织担负起为农村经济提供不可或缺的各种金融服务,是目前和今后我国农村经济在现有科技水平下迈上新台阶的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所以,高度重视并不断改革、发展、创新、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既是金融改革的客观要求,又是农村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从金融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看。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金融的参与,并且要必然从金融抑制过渡到金融深化。通过金融深化,培育统一的资本市场和完善金融组织,推动各地区的资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丽水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精神,重点实施了"信贷支农、信用惠农、支付便农、创新利农"四大金融支农工程,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工作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丽水模式"。经中国人民银行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5月17日正式启动,丽水成为了中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关系到城乡金融均等化及山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本刊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劲松  邓永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則,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城乡经济面貌特别是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时,回顾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农村金融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事业的设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曙光  
一、引言:作为共同体的村庄:已有成果及其意义农户经常被视为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研究的逻辑起点,然而,从更为广阔的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杉  熊娇  
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农业绿色效率进行测算,实证探究了农村金融、农地规模经营以及农业绿色效率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效率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8.68%;农村金融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农业绿色效率,还可通过农地规模经营间接作用于农业绿色效率;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均存在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效率的提升作用呈边际递增特征。当农村金融效率跨过第二个门槛值后,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效率的提升作用减弱;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农村金融地区发展差异呈现出两升一降的N型态势,当前区域内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崇台  唐道远  
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没有考虑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更为紧密的农村金融需求,其实,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传导路径的中介变量,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湖北省襄阳市的县域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