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5)
2023(9850)
2022(8393)
2021(7978)
2020(6924)
2019(15852)
2018(15790)
2017(31043)
2016(17376)
2015(19599)
2014(20038)
2013(20016)
2012(19129)
2011(17343)
2010(17646)
2009(16591)
2008(16936)
2007(15957)
2006(13984)
2005(12558)
作者
(53036)
(45143)
(44449)
(42771)
(28235)
(21883)
(20356)
(17688)
(16715)
(16095)
(15428)
(15082)
(14252)
(14137)
(14116)
(14058)
(13745)
(13044)
(12909)
(12845)
(11382)
(11248)
(11014)
(10338)
(10203)
(10192)
(10147)
(9965)
(9314)
(9275)
学科
(75426)
经济(75275)
(53722)
(46949)
管理(42620)
方法(32720)
(32181)
企业(32181)
农业(30896)
数学(28957)
数学方法(28609)
业经(18833)
中国(18686)
(18004)
(17093)
(16012)
地方(14843)
(13751)
贸易(13747)
(13399)
(11785)
银行(11754)
(11332)
(11194)
(10996)
(10872)
金融(10870)
(10843)
(10443)
财务(10384)
机构
学院(258192)
大学(255891)
(104835)
经济(102470)
管理(94722)
研究(89774)
理学(81563)
理学院(80597)
管理学(78962)
管理学院(78505)
中国(69346)
(68616)
科学(58132)
(54291)
农业(53283)
(48102)
业大(47722)
(47083)
研究所(43596)
中心(42869)
(40681)
财经(37115)
(34483)
师范(34117)
(33682)
北京(33666)
农业大学(33046)
(32029)
经济学(31392)
(30847)
基金
项目(167840)
科学(130119)
研究(120616)
基金(120539)
(106349)
国家(105371)
科学基金(88076)
社会(75323)
社会科(70790)
社会科学(70766)
(66765)
基金项目(64353)
自然(57174)
自然科(55773)
自然科学(55751)
(55592)
自然科学基金(54754)
教育(54503)
编号(50066)
资助(49363)
成果(40986)
重点(37918)
(37656)
(36935)
(36791)
课题(33915)
(33830)
科研(32463)
(32244)
创新(31711)
期刊
(121740)
经济(121740)
研究(71757)
(70741)
中国(54239)
农业(47741)
学报(47579)
科学(42069)
(36484)
大学(35714)
学学(34062)
管理(29057)
(26478)
金融(26478)
教育(25343)
业经(25229)
(23477)
技术(20970)
财经(18417)
问题(17740)
经济研究(16986)
(16322)
(15775)
农村(14639)
(14639)
农业经济(14181)
世界(13597)
业大(13567)
技术经济(13172)
资源(12788)
共检索到387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委  
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而将其推向市场进行流转成为土地经营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流转的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权利始终是脆弱的。失地农民权利保护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经济发展中效率和公平两种价值冲突的主要表现之一。诉讼是保证社会公正的最终防线,但是在农地流转纠纷案件中,失地农民或是对诉讼程序不熟悉,或是对诉讼的结果失去信心,从而不信任诉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莎莎  
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权利始终是脆弱的。失地农民权利的保护问题实质就是经济发展中效率和公平两种价值相冲突的主要表现之一。诉讼是保证社会公正的最终防线,对于失地农民权利的诉讼保障要明确诉讼程序,增强法院判决的公信力,同时建立起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司法监督体制,保证司法判决的公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祖伟  
农地发展权是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时而产生的土地增值利益,是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地征收变得越来越普遍,由征地引发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农地发展权的缺失。农地发展权制度在国际上以已被普遍适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构建和完善该制度,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陈茵茵  
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本文认为,过速的农地非农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即由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使得农地用途转变后巨大的土地增值分配混乱,引起土地权利相关主体的无序争夺,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巨大。当前,我国的农地发展权就是为适应土地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和防止征地权被滥用的需要而设立的,是一项可以兼顾国家、农民集体及农民权益的独立支配的财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代伟  
伴随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失地农民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保障,已经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明确法学视野下失地农民内涵及其权利法律保障缺失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失地农民权利法律保障缺失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与改进新时期失地农民权利法律保障的基本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臧俊梅  张文方  朱一中  
本文认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不可或缺的农地发展权理念,因此,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过速的农地非农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即由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使得农地用途转变后巨大的土地增值分配混乱,引起土地权利相关主体的无序争夺,导致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巨大。而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依据农地产权进行补偿,即可以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又可以使农地转用之后的巨大土地价差有了合理的解释,引起诸多争议的土地增值问题也可以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得到有效解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晓  任文松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涌现亦不可避免。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劳动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在为城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后,其基本合法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和予以落实。解决失地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从宪法的维度给予失地农民完整的公民待遇,赋予失地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真正的劳动就业权和有效的社会保障权。如此,才能有效化解快速城镇化与失地农民权利保障之间的内在张力,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但由于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失地农民的财产和财产权利、就业权以及社会保障权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因此,为了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地征用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以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失地农民法律援助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珍  
文章从失地农民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在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补偿机制及其局限性,探讨我国针对失地农民建立起来的安置模式,并提出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朝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 ,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维护其合法权益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社会保险机制、就业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农地创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继宏  郭建军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具备就业、经济收益、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本文从失地农民流失的权益入手,分析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从政府是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主体、规范公共权力及政府行为和提供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传统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综合作用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体制原因,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政府职能错位与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短缺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进征地补偿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程世云  
土地托管组织是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与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样构成了农民利益共同体的部分保障,且逐步建立健全了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囿于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局限,目前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完善该模式定位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农民权益保障功能,尤其在一些灾后重建地区,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社更有利于产业恢复与结构调整和农民权益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勇  
农地流转实际上是相关利益主体谋取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交锋和博弈,而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消化吸收率以及统一的社会保障客观上决定着农地流转的进程。显然,农地的有序流转是必须的,而急躁冒进只能事与愿违。从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底线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看,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