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9)
2023(10848)
2022(9311)
2021(8577)
2020(7274)
2019(16461)
2018(16344)
2017(31850)
2016(17457)
2015(19583)
2014(19145)
2013(18977)
2012(17445)
2011(15905)
2010(16006)
2009(15308)
2008(15000)
2007(13829)
2006(12072)
2005(10605)
作者
(50416)
(42729)
(42489)
(40351)
(26389)
(20617)
(19238)
(16657)
(15767)
(15017)
(14442)
(14123)
(13273)
(13199)
(13174)
(13152)
(13099)
(12376)
(12224)
(12214)
(10807)
(10380)
(10361)
(9774)
(9693)
(9656)
(9553)
(9285)
(8707)
(8700)
学科
(74520)
经济(74459)
(53014)
(47848)
管理(42928)
方法(31875)
农业(31406)
(30900)
企业(30900)
数学(28583)
数学方法(28328)
业经(19595)
中国(18071)
(16933)
地方(15166)
(14713)
(14522)
(14399)
贸易(14396)
(13998)
(11525)
环境(11015)
农业经济(10708)
(10602)
银行(10576)
(10193)
(10090)
(10021)
技术(9782)
(9756)
机构
学院(251143)
大学(243556)
(105150)
经济(103054)
管理(94536)
研究(84596)
理学(81750)
理学院(80915)
管理学(79526)
管理学院(79093)
(66395)
中国(65287)
科学(53667)
农业(51528)
(50408)
业大(46164)
(44383)
(44168)
中心(40435)
研究所(40208)
(38852)
财经(35460)
(32376)
(32154)
师范(32067)
农业大学(31801)
经济学(31518)
北京(30665)
(30362)
经济管理(29167)
基金
项目(167418)
科学(130534)
研究(123384)
基金(119629)
(104626)
国家(103692)
科学基金(87557)
社会(78065)
社会科(73558)
社会科学(73532)
(68274)
基金项目(63984)
(55832)
自然(55543)
教育(55294)
自然科(54138)
自然科学(54123)
自然科学基金(53123)
编号(52519)
资助(47836)
成果(40868)
(38227)
重点(37825)
(37009)
(36420)
课题(34914)
(34901)
创新(32705)
科研(32325)
国家社会(31934)
期刊
(120379)
经济(120379)
(68839)
研究(67604)
中国(48169)
农业(46950)
学报(41332)
科学(38167)
(33349)
大学(31109)
学学(29857)
管理(27841)
业经(27057)
(23770)
金融(23770)
(23424)
教育(22335)
技术(21082)
经济研究(17550)
问题(17385)
财经(16548)
(14882)
农村(14842)
(14842)
农业经济(14800)
(14232)
世界(13791)
技术经济(12997)
资源(12796)
经济问题(12498)
共检索到365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倩  余劲  
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文章基于河南、山东、安徽、河北4省14县767户种粮户粮食生产2012年基准平滑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及数据包络分析,探究农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类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鼓励转入户种植粮食作物。小麦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效率是主要突破点。尽管农地流转有助于促进粮食生产效率,但粮食生产中"天花板"与"地板"的矛盾阻碍了该效用的发挥。建议加强对转出户的社会保障,注重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地转入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翔  孙文华  
加入 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 ,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 ,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 ,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雅婷  吕亚荣  王晓睿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我国农地流转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34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一步法"随机前沿函数(SFA)从总产值、亩均产值、劳均产值三个维度检测了有/无农地流转两类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检验了影响两类农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农地流转、农业劳动力质量、土地规模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农地细碎化程度、农地离城镇的距离对技术效率则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农地流转、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光泗  朱丽莉  
本文利用三大谷物数据,从生产要素关系变动角度,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投入及要素关系变动,进而考察新形势下粮食生产技术变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扩大,劳动对粮食生产影响日益凸显,耕地、劳动、机械、化肥的产出弹性均大于零,其中劳动对粮食生产的作用程度最大;从要素间替代弹性变动来看,机械、化肥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均较小,而耕地与劳动的替代弹性较大,粮食生产面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下降的不利影响;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劳动弹性均高于其他要素产出弹性,三大地区的耕地、机械、化肥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差异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倩  余劲  
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4省14县835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阶段回归及比较均值独立样本检验深入分析了农地转入行为对农户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土地租金的情况下,农地转入行为使农户粮食生产中流动资本投入增加,劳动时间投入减少;从产出角度来看,农地转入户的粮食单产更高,且小麦亩产增加明显。转入户通过农地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粮食增产方面效果显著。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应鼓励经营土地面积在25亩以上的转入户种植粮食作物,全面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完善粮食补贴政策,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刚  谭鑫  郑旭媛  陆五一  
本文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机制,并着重考察了耕地资源禀赋、农产品市场容量以及地形地貌引致的要素替代难易度三项约束条件对上述影响机制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提高会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例同时下降,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但这种负向作用在不同约束条件下会有所差异,在耕地资源比较丰裕、耕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平原地区以及远郊地区,上述负向作用会被不同程度地弱化。因此,在中国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粮食安全问题,还需要关注农户在生产结构调整中面临的资源禀赋约束、农产品市场容量与要素替代难易度等约束条件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刚  谭鑫  郑旭媛  陆五一  
本文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机制,并着重考察了耕地资源禀赋、农产品市场容量以及地形地貌引致的要素替代难易度三项约束条件对上述影响机制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提高会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例同时下降,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但这种负向作用在不同约束条件下会有所差异,在耕地资源比较丰裕、耕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平原地区以及远郊地区,上述负向作用会被不同程度地弱化。因此,在中国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粮食安全问题,还需要关注农户在生产结构调整中面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敏  曾以禹  
贵州省耕地资源稀缺、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本文在对贵州省粮食作物产量及其投入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对贵州省粮食生产有着积极作用,农业机械动力与农用地膜投入对粮食产量呈现规模效益递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劳动力转移、推广生态技术及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粮食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帆  
农业机械化有助于使得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完成机械对人工的替代,可有效应对农业劳动力匮乏对农业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能够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打牢基础。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平衡、组织服务能力不足、农业机械化门类品种存在缺陷等。从粮食安全视角出发,提出优化农业机械化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农机服务主体的培育力度、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等对策,以提高农业系机械化服务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兆华  褚庆全  
区域特别是主产区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山东省2002-2012年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全省粮食生产的总体状况,发现了山东省粮食安全贡献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揭示了"十连增"背后全省粮食生产潜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山东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珍彩  
化肥费用是粮食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识别化肥价格波动会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2002-2018年面板数据,重点分析化肥价格波动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位产量和种植面积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价格波动对水稻、玉米的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负向影响,而对小麦的单产有负向影响,对其种植面积却有正向影响;三种粮食自身价格对其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正向影响。因此,在化肥减量使用背景下,要建立化肥价格波动预警机制,提高我国化肥生产技术,鼓励粮农使用绿色化肥或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控制化肥价格波动风险,因势利导,分品种施策,这对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龙  袁航  刘景景  洪名勇  
本文基于2003—2012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调查,应用统计描述性分析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带来的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发现,2003—2012年全国层面粮食种植比例趋于下降。粮食内部结构也发生调整,水稻种植比例下降,小麦稳中微降,玉米的种植比例快速提升。描述性分析显示,转入户的粮食种植比例高于非流转户,而非流转户又高于转出户。固定效应面板拟合结果也证实,农地流转对粮食种植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农户的土地转入(转出)行为能够有效提升(降低)粮食种植比例。但农地流转对三大主粮种植结构的影响出现分化,转入(出)行为能显著增加(减少)农户的水稻种植比例,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在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的背景下,农业雇佣生产成为客观事实。本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思想,通过建立农业雇佣生产合约模型,从合约激励角度推演出三种典型的合约形式,即"固定工资+过程监督"、"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固定工资+收益分成+事后主(客)观评估"。进一步地,本文借助经验素材证实了上述合约形式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雇佣采茶情景下,采用"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会导致采茶工、茶农和社会三方出现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合约优于"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忠昕  郭翔宇  
2004—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正向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波动。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效率反而有所提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和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效率较低、生产要素投入冗余或不足、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未能达到最优配置等问题。超效率DEA投影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投入严重不足,耕地红线问题需要被高度关注。保障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横向协调机制;除经济直补外适当考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和补偿,探讨实施粮食虚拟水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补充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优化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粮食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慧  赵凯  
文章基于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视角,采用2004-2013年的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运用SFA模型,测算了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粮劳动力、种粮机械动力、种粮农药使用量和时间变量与粮食产出显著相关;三大流域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均表现出上升态势,但上升幅度逐年递减,且长江流域的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显著大于松花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排名相对稳定,技术效率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长江流域的湖南和江苏以及松花江流域的吉林,分别位列第一、第三和第二,排名最后三位的省份分别是湖北、安徽和江西,均属于长江流域;在省际层面,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较高和较低省份的技术效率差异变化较大,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化较小;在流域层面,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异由高到低依次是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不同流域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递减趋势,在总差异中,流域内差异占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