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0)
- 2023(15225)
- 2022(12763)
- 2021(11983)
- 2020(9924)
- 2019(22434)
- 2018(22020)
- 2017(42008)
- 2016(21905)
- 2015(24469)
- 2014(23945)
- 2013(23707)
- 2012(21839)
- 2011(19912)
- 2010(19651)
- 2009(18151)
- 2008(17177)
- 2007(14832)
- 2006(13237)
- 2005(11747)
- 学科
- 济(117238)
- 经济(117149)
- 业(60875)
- 管理(55356)
- 农(48678)
- 方法(43998)
- 数学(39988)
- 数学方法(39590)
- 企(37897)
- 企业(37897)
- 农业(32191)
- 中国(28845)
- 业经(24717)
- 地方(24270)
- 财(20785)
- 学(20386)
- 贸(19089)
- 贸易(19080)
- 易(18613)
- 制(18115)
- 环境(15819)
- 发(15673)
- 银(14281)
- 银行(14272)
- 融(14238)
- 金融(14237)
- 体(13900)
- 行(13805)
- 地方经济(13750)
- 和(13087)
- 机构
- 学院(313846)
- 大学(310385)
- 济(149291)
- 经济(146936)
- 管理(122105)
- 研究(111173)
- 理学(105789)
- 理学院(104708)
- 管理学(103102)
- 管理学院(102525)
- 中国(87533)
- 京(64531)
- 科学(63674)
- 农(63318)
- 财(61158)
- 所(54165)
- 中心(52426)
- 财经(49777)
- 研究所(49263)
- 农业(48405)
- 业大(48241)
- 经济学(47527)
- 经(45657)
- 江(45133)
- 经济学院(42731)
- 北京(40218)
- 院(39509)
- 范(39177)
- 师范(38873)
- 财经大学(36739)
- 基金
- 项目(214937)
- 科学(171663)
- 基金(160336)
- 研究(159183)
- 家(139495)
- 国家(138371)
- 科学基金(119454)
- 社会(106872)
- 社会科(101294)
- 社会科学(101272)
- 基金项目(84247)
- 省(81005)
- 自然(74075)
- 自然科(72343)
- 自然科学(72326)
- 自然科学基金(71029)
- 教育(70553)
- 划(67760)
- 资助(64826)
- 编号(63232)
- 部(49280)
- 成果(49015)
- 发(48229)
- 重点(47940)
- 国家社会(46508)
- 创(44276)
- 教育部(42462)
- 课题(41944)
- 创新(41629)
- 人文(41620)
- 期刊
- 济(166976)
- 经济(166976)
- 研究(92914)
- 农(64344)
- 中国(61012)
- 科学(44848)
- 农业(44163)
- 财(44029)
- 学报(44001)
- 管理(41879)
- 大学(35271)
- 学学(33774)
- 融(30811)
- 金融(30811)
- 业经(30026)
- 技术(27350)
- 经济研究(26731)
- 财经(24720)
- 问题(22970)
- 教育(22765)
- 业(21898)
- 经(21484)
- 世界(19832)
- 统计(17097)
- 技术经济(17062)
- 贸(16941)
- 资源(16193)
- 经济问题(15577)
- 农村(15240)
- 村(15240)
共检索到46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婕 蔡荣
【目的】农地流转是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途径,厘清农地流转背景下地块生产率差异及其成因,对高质量推进农地流转从而实现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方法】基于2020—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本文从地块层面构建外生转换回归、再中心化影响函数等计量模型分析不同产权地块的生产率差异及其成因。【结果】研究发现:(1)转入地块与承包地块相比在均值上存在3.5%的生产率优势,在控制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后,优势依然存在;(2)转入地块存在的生产率优势并非来自与承包地块之间的生产要素投入差异,而是形成于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产权地块的禀赋特征差异,二是农户在不同产权地块上的管理投入差异。【结论】应继续推进农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其成为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宗耀 仇焕广 纪月清
农户经营规模和土地生产率关系是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议题之一。本文在土地流转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讨论了我国农户经营规模扩大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测量两者之间关系面临的种种干扰。除了农户规模本身的作用外,理论和实证检验均表明存在土地流转市场时不同规模农户在土地生产率上的差异还可能源于农户和土地的异质性,譬如土地更多流向经营能力强的农户、流转多劣地等等。基于固定农户的固定地块数据可以有效控制异质性的实证策略,本文利用4个省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来自固定农户固定地块的证据表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并不会影响粮食单产,而不控制固定地块时往往会得到两者负相关的伪结论,并且仅控制固定农户时上述伪结论更为明显。这一结果意味着不必担心规模经营会威胁粮食供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明凤 李容 杨宇
从我国土地细碎化现象与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并存的矛盾出发,利用11个省市的调研数据,运用随机效应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沃尔德检验实证分析了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对农机购置的抑制效应,不同地块作物生产趋同和机耕道修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作业地块面积而非产权地块面积是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块合并、交换、流转等产权调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地块的面积足够大,农户也有积极性购置和投资农业机械;而随着作业地块面积的增加,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明凤 李容 杨宇
从我国土地细碎化现象与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并存的矛盾出发,利用11个省市的调研数据,运用随机效应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沃尔德检验实证分析了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对农机购置的抑制效应,不同地块作物生产趋同和机耕道修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作业地块面积而非产权地块面积是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块合并、交换、流转等产权调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地块的面积足够大,农户也有积极性购置和投资农业机械;而随着作业地块面积的增加,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明凤 李容 杨宇
从我国土地细碎化现象与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并存的矛盾出发,利用11个省市的调研数据,运用随机效应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沃尔德检验实证分析了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对农机购置的抑制效应,不同地块作物生产趋同和机耕道修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作业地块面积而非产权地块面积是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块合并、交换、流转等产权调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地块的面积足够大,农户也有积极性购置和投资农业机械;而随着作业地块面积的增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非仅仅是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便利外出打工将是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应鼓励地块相邻农户共同生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旨在推动共享地块规模经济的政策取向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农户获取地块规模经济的可得性并促进其对农业机械的购置和投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朱莉芬 李敏 石永明
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而且一户经营多块土地的现象较为普遍;农地确权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的投入决策和土地流转决策对农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因而深入探讨农地确权对农户最大地块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文献对此缺乏研究。本文认为,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是农地确权作用于农地利用效率的主要路径之一,单从这条路径来看,农地确权不仅要促进土地流转,而且要使农地向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集中、要改善农户的分散经营状态,才能显著提升农地利用效率。然而,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对该路径形成阻碍,导致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基于2019年在吉林、江苏、四川三省297个村庄抽样调查的1 058份问卷,运用DEA-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显示:相比未确权的农户,已确权农户最大地块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反映出当时样本村庄的农地确权还未有效促进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相比未确权的农户,已确权农户在确权后的土地转入概率较高,但最大地块面积较小,而有土地转入的农户比没有土地转入的农户、最大地块面积较大的农户比最大地块面积较小的农户最大地块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更高,表明在农地确权影响农地利用效率中土地转入具有遮掩效应、最大地块面积具有中介效应。可见,农地确权提高了已确权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土地的转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农地确权与农户最大地块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之间的负相关性,但并没有加大最大地块的面积,由此带来的经营分散加剧可能正是已确权农户最大地块利用效率低于未确权农户的原因之一。相比已有文献,本文对农地确权影响农地利用效率的土地流转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针对农户最大地块利用效率进行了经验分析,深化了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研究,也细化了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研究表明,不但要继续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持续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还应扫除阻碍农户土地流转的其他障碍,加强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引导和农村土地整治,促使农地向高效率经营主体集中,并努力解决农户多地块分散经营的问题,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农地利用效率提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朱莉芬 李敏 石永明
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当前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而且一户经营多块土地的现象较为普遍;农地确权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的投入决策和土地流转决策对农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因而深入探讨农地确权对农户最大地块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文献对此缺乏研究。 本文认为,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是农地确权作用于农地利用效率的主要路径之一,单从这条路径来看,农地确权不仅要促进土地流转,而且要使农地向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集中、要改善农户的分散经营状态,才能显著提升农地利用效率。然而,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对该路径形成阻碍,导致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基于2019年在吉林、江苏、四川三省297个村庄抽样调查的1058份问卷,运用DEA-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显示:相比未确权的农户,已确权农户最大地块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反映出当时样本村庄的农地确权还未有效促进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相比未确权的农户,已确权农户在确权后的土地转入概率较高,但最大地块面积较小,而有土地转入的农户比没有土地转入的农户、最大地块面积较大的农户比最大地块面积较小的农户最大地块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更高,表明在农地确权影响农地利用效率中土地转入具有遮掩效应、最大地块面积具有中介效应。可见,农地确权提高了已确权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土地的转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农地确权与农户最大地块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之间的负相关性,但并没有加大最大地块的面积,由此带来的经营分散加剧可能正是已确权农户最大地块利用效率低于未确权农户的原因之一。 相比已有文献,本文对农地确权影响农地利用效率的土地流转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针对农户最大地块利用效率进行了经验分析,深化了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研究,也细化了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研究表明,不但要继续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持续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还应扫除阻碍农户土地流转的其他障碍,加强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引导和农村土地整治,促使农地向高效率经营主体集中,并努力解决农户多地块分散经营的问题,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农地利用效率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郭霞 常向阳
本文通过实际数据检验了当前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浙江和甘肃两省的结果。研究发现,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浙江省,农地流转明显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而在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甘肃省,农地流转效果不明显。因此,农地流转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流转市场发育程度高,农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生产率 农地流转市场发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王荣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本文基于江苏599份地块调查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农地流转的中介和担保使用做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村集体发挥中介和担保作用能促进地块合并、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拓宽农地交易范围,以行政村为中心建设农地流转市场,规范村集体行为,是相关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 村集体 中介 担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倩 余劲
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文章基于河南、山东、安徽、河北4省14县767户种粮户粮食生产2012年基准平滑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及数据包络分析,探究农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类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鼓励转入户种植粮食作物。小麦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效率是主要突破点。尽管农地流转有助于促进粮食生产效率,但粮食生产中"天花板"与"地板"的矛盾阻碍了该效用的发挥。建议加强对转出户的社会保障,注重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地转入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定的土地使用权,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张文秀
本文以成都市和重庆市农村地区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因素不尽相同: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影响显著;家庭收入及构成、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和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等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训波 武康平 贺炎林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份农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出现生产率差异的内在原因。实证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的平均生产率只有0.28,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农地流转会降低农业的技术效率,但是会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率,且规模效率的正效应大于技术效率的负效应,因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率;94.5%的农户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因此,土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农地流转会显著增加劳动生产率,但是会降低土地生产率;转出土地的农户在生产时更多地使用劳动和资本,而转入土地的农户则更多地使用土地和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