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1)
2023(9265)
2022(7832)
2021(7523)
2020(6103)
2019(14344)
2018(13775)
2017(26139)
2016(14091)
2015(15779)
2014(15087)
2013(15107)
2012(14243)
2011(12839)
2010(12371)
2009(11470)
2008(10906)
2007(9327)
2006(8314)
2005(7228)
作者
(38038)
(32928)
(31969)
(30934)
(20248)
(15815)
(14454)
(12804)
(12482)
(11379)
(11065)
(11011)
(10279)
(10100)
(9973)
(9720)
(9648)
(9408)
(9190)
(8999)
(8162)
(8004)
(7807)
(7751)
(7436)
(7315)
(7059)
(6926)
(6620)
(6529)
学科
(64564)
经济(64521)
(47590)
(38516)
农业(31514)
管理(27841)
方法(23159)
数学(21547)
数学方法(21404)
地方(18543)
中国(17068)
业经(16921)
(15696)
企业(15696)
(11999)
(11189)
(10959)
贸易(10953)
(10917)
农业经济(10771)
(10699)
(10622)
土地(9975)
环境(9477)
(9328)
农村(9311)
收入(8811)
发展(8566)
(8562)
(8181)
机构
学院(188781)
大学(182074)
(85048)
经济(83506)
管理(70972)
研究(68898)
理学(61719)
理学院(61000)
管理学(60021)
管理学院(59687)
(55706)
中国(54436)
农业(42633)
科学(42596)
(37682)
业大(36240)
(34931)
(34683)
中心(34018)
研究所(31593)
(29702)
财经(27307)
农业大学(26277)
经济学(25711)
(25620)
师范(25444)
(25238)
(25130)
(23951)
经济学院(23585)
基金
项目(133867)
科学(105731)
研究(100287)
基金(97065)
(84823)
国家(84008)
科学基金(71554)
社会(65771)
社会科(62015)
社会科学(62002)
(55442)
基金项目(52865)
自然(43946)
(43665)
自然科(42802)
自然科学(42795)
教育(42509)
自然科学基金(41962)
编号(41747)
资助(37256)
(32002)
成果(31659)
(31434)
重点(30104)
(29565)
国家社会(28063)
(27547)
课题(27100)
创新(25891)
发展(25623)
期刊
(98753)
经济(98753)
(59831)
研究(54873)
中国(41517)
农业(41219)
学报(30941)
科学(28770)
(24644)
大学(24089)
业经(22973)
学学(22861)
(19902)
(19207)
金融(19207)
管理(18926)
问题(15168)
技术(15060)
教育(14579)
农业经济(14349)
农村(14246)
(14246)
经济研究(13676)
资源(13214)
世界(12161)
财经(12144)
(11220)
经济问题(11039)
(10564)
农村经济(9653)
共检索到290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金玲  匡远配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农地流转促进粮食增产吗?利用"脱钩"的理论,建立"脱钩"方程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湖南省农地流转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脱钩关系,基本态势为扩张性负脱钩型,但是2010、2013和2016三年表现为强负脱钩型,而2007年为强脱钩型。可以说,农地流转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粮食增产目标,原因包括:农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流转效率和效益较低;农地流转存在"小农复制",没有实现规模经营;农地流转带来"非粮化、非农化";与农地流转相适应的社会化、组织化服务水平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欣  张安录  杨欣  李超  
研究目的:从农户微观收入视角和收入差距变化视角,分析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对不同参与农户增收及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基尼系数测算法。研究结果:(1)农地流转有效增加了参与流转的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且转出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转入户。(2)农地流转对转入户家庭人均收入、人均种植业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家庭纯务农比例、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农业投入增加值;对转出户家庭人均收入、非农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家庭在外打工比例、固定资产值、补偿金支付;其中土地流转面积和签订转租合同对流转户收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家庭财富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政策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粮食保障政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奇修  黄迈  董志勇  
本文从我国粮食主产区——湖南粮食市场的波动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的演进过程。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的激励功能。文中提出了在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各粮食主产国严控出口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尽快构建并完善我国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以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和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贺林波  黄巧琪  
农地流转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利用2018-2020年湖南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概率回归模型和截尾回归模型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构建中介及调节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农户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农地流转;农户社会资本以非农就业为中介有助于促进农地流出,抑制农地流入。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政府通过实施产业项目,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了农地流转的市场需求,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调节效应,促进农地流出,抑制农地流入。因此,为提升农地流转效率,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出台引导性的政策措施,保持转移支付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扩大农地流转市场需求,弱化社会资本对农地流转决策与行为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明权  李龙  尹少华  
农地不仅具有基本的经济产出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其市场机制的缺陷,对农地资源价值认识不充分,将会导致农地征收过程中农地补偿标准过低和农民权益损失。基于农地资源三类不同的价值,分别运用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湖南省2005—2014年的10年被征收农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过去10年农地征收过程中,湖南省农地资源价值非市场价值损失高达56亿多元,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今后必须要重视农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提高农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旗  刘培培  
粮食直接补贴的增产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增加生产性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笔者通过对河南省2004年~2009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大于非主产区;对扩大种植面积而言,直接补贴效应系数低于价格效应系数;粮食增产依靠种植面积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补贴政策与价格政策配合使用,才能促使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性投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胡敢  郭娴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应采用的根本措施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防治土地资源退化,加强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建立复合高效农田生态经济系统,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滕永忠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充分挖掘资源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和作物资源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和全国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聪  邓正苗  谢永宏  陈心胜  李峰  
通过收集1984-2013年湖南省人口总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等数据,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分析预测,研究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湖南省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粮食总产量呈现波动增长态势;Smin和K值在1984-1999年波动下降,2000年之后波动上升,耕地压力逐渐增大;从各区域的耕地压力指数(K)来看,长沙市、张家界市、娄底市、郴州市、怀化市和湘西州耕地压力较大(K>1),粮食供需紧张;株洲市、邵阳市和衡阳市耕地压力处于临界点附近(0.8≤K≤1),粮食生产基本能自给;湘潭市、益阳市、永州市、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应龙  谢永生  江青龙  王辉  李晓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指出粮食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粮食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得不到补偿。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除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论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省祁阳县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该区域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6.55%;早、中、晚稻的完全成本分别达到4.27、3.84和4.40元.kg-1,其中资源环境成本分别为1.38、1.65和1.64元.kg-1,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2.89、2.19和2.76元.kg-1,而实际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龙方  杨重玉  彭澧丽  
本文首先对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进行了描述,然后以湖南省粮食生产为例,利用波动指数分析了湖南省粮食产量波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化肥使用量、自然灾害、农机具总动力、粮食收购价是影响粮食产出的显著因素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方   李姗姗  
基于湖南省512户种粮大户数据,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来检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在模型的因果识别下,政策实施后扩大了规模农户的粮食播种面积,对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起着显著地促进作用,且经模型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2)通过模型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种植面积350亩以下的规模农户政策效应的效果最好,但对面积超过350亩的规模农户存在政策激励不足;(3)控制变量中化肥农药费、人工成本及土地流转承包费对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呈负相关,代表化肥农药、人工成本和土地流转承包费用越高相反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值越低。为此,政府需适当的增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政策弹性,实行生产资料成本及土地成本的最高限价,来实现粮农的增产增收协调发展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关于湖南省粮食放开情况的调查湖南省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处1993年是湖南省放开粮食经营、放开粮价的第一年。粮食,这种曾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的时间最长、最死,并一直被视为改革“禁区”的农产品,如今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将给各方面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和影响呢?围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杨重玉  龙方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机理;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农业机械化因素——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机配备系统、农机协调系统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从调整农机结构、创新农机技术、加大农机宣传力度三方面提出提高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