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0)
2023(12352)
2022(10101)
2021(9525)
2020(8167)
2019(18982)
2018(19168)
2017(37225)
2016(20567)
2015(23422)
2014(23709)
2013(23472)
2012(21488)
2011(19312)
2010(19905)
2009(18761)
2008(18694)
2007(17312)
2006(15233)
2005(13658)
作者
(60849)
(51537)
(51048)
(48722)
(32243)
(24554)
(23223)
(20313)
(19259)
(18342)
(17383)
(17231)
(16328)
(16241)
(15857)
(15785)
(15602)
(14941)
(14791)
(14747)
(12871)
(12838)
(12727)
(11801)
(11711)
(11644)
(11597)
(11318)
(10516)
(10379)
学科
(90490)
经济(90394)
(62558)
管理(51663)
(49682)
方法(40473)
(39626)
企业(39626)
数学(36335)
数学方法(35715)
农业(33417)
中国(23500)
业经(22815)
(19949)
地方(18031)
(17761)
(16718)
(15440)
贸易(15433)
(15009)
(13860)
理论(13364)
(12899)
银行(12869)
(12447)
(12241)
(11886)
金融(11884)
(11768)
环境(11726)
机构
学院(299364)
大学(294307)
(121854)
经济(119243)
管理(113940)
研究(100505)
理学(98266)
理学院(97230)
管理学(95037)
管理学院(94519)
中国(77964)
(70745)
科学(63980)
(62443)
农业(54597)
(53327)
(52673)
业大(52279)
中心(47921)
研究所(47830)
(46798)
财经(42169)
北京(39092)
(39009)
师范(38622)
(38157)
(36820)
经济学(36382)
(35099)
农业大学(33985)
基金
项目(197810)
科学(154378)
研究(143805)
基金(141461)
(123928)
国家(122855)
科学基金(104299)
社会(89539)
社会科(84371)
社会科学(84343)
(79817)
基金项目(74462)
自然(67629)
教育(66182)
自然科(66013)
自然科学(65999)
(65936)
自然科学基金(64768)
编号(60724)
资助(58586)
成果(48613)
重点(44728)
(43775)
(43469)
课题(41665)
(40537)
(38233)
科研(37932)
创新(37874)
国家社会(36600)
期刊
(138187)
经济(138187)
研究(82480)
(71919)
中国(61001)
学报(49206)
农业(48440)
科学(45645)
(40914)
大学(37520)
管理(37000)
学学(35544)
教育(31396)
(28821)
金融(28821)
业经(28542)
技术(27776)
(24566)
经济研究(20213)
财经(20008)
问题(19904)
(17151)
统计(17104)
(17089)
技术经济(16091)
农村(15323)
(15323)
(15267)
资源(14857)
农业经济(14778)
共检索到442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艳敏  张岩贵  
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触发了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重构社会机会配置格局实现社会分配正义,已经成为中国深化改革亟待破解的重大命题。吸纳益贫式增长理论的益贫思想并依据机会平等理论的机会补偿原理,提出了机会益贫化分配概念框架。基于此,挖掘和识别农民与土地分离后可能面临的机会风险,公平估算机会损失价值并纳入农地流转定价基础,运用WBS法识别农地流转全过程中的益贫机会,并采用正态云模型构建机会益贫化的农地流转估值模型。鉴于理论模型输出结果,提出了基于机会益贫思想的农地流转定价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艳敏  张岩贵  
中国日益深化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带动了农地向非农领域流转。在农户与土地分离后,将面临若干机会损失。本文遵循机会益贫思想,构建了基于机会排序的农户机会缺口货币当量的农地流转补偿估值模式。鉴于此,农地流转估值应关注失地农户被边缘化风险,充分考量其机会损失,予以公允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石淑芹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化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概率就会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3)反映其他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庆华  邓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在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的背景下,农业雇佣生产成为客观事实。本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思想,通过建立农业雇佣生产合约模型,从合约激励角度推演出三种典型的合约形式,即"固定工资+过程监督"、"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固定工资+收益分成+事后主(客)观评估"。进一步地,本文借助经验素材证实了上述合约形式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雇佣采茶情景下,采用"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会导致采茶工、茶农和社会三方出现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合约优于"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宏岳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政府和集体等异质性流转主体的非对称博弈模型,揭示了农地流转的演化机理和基本格局。研究表明:流转主体的地权关系表现为农民集体主要通过农地资产化获利,政府借助流转设计把其他流转主体纳入到农地资产化流转分利体系,流转分利失衡从而导致其他流转模式的兴起。流转资产分利状态取决于政府与集体的关系,其中政府行为起主导性作用。在既定假设下,当集体不能用流转权影响政府的流转创新时,农地流转经营模式将面临不确定性;当集体通过流转创新影响政府的流转创新时,不同流转模式可以实现稳态演进。对流转农地资产化博弈产生三层影响:一是流转资产化存在"财富效应"时,任何主体经营农业都存在"脱农向共""、脱实向虚"的演进趋势;二是政府从事流转创新、集体专注生产经营时,两种模式在流转上存在依附关系;三是若国家没有对集体专注流转生产进行补贴,则耕地撂荒为常态。因此,全面认识农地资产化、金融化流转的实质及其影响对农业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钟国辉  
通过考虑空间溢出性,构建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并利用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农地征收、农地流转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征收面积每提高1%,农民人均收入将会降低0.039%,表明农地征收会降低农民人均收入;农地流转面积每提高1%,农民人均收入将会提高0.011%,表明农地流转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农地在征收过程中,应提高土地补偿费及农民就业能力,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形成规模经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金晶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但由于土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的双重作用,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对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农户调查问卷,在测算农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有儿子、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地流转类型等都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民愿意选择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概率就增加38.2%;而性别、外出务工经历、子女数量、承包土地面积和对社会养老认知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艳敏  赵娟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地规模化经营"改革举措,正契合了当下农地生产方式适度调整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随机动态规划原理,构建了农地规模化经营收益估值体系,并基于益贫思想和机会平等理论的机会补偿原理,提出了在保证满足经营主体的参与性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条件前提下的农地规模化经营收益分配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玉敬  
对农村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诚信缺失行为进行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文章从相关法律法规,惩处概率、执法力度的选择,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分析了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着"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对失信的约束作用,促进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飞  孔祥智  
本文基于浙、川、皖3省18县调研资料,对农地规模化流转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是以劳动力转出为前提的。非农就业机会越多、劳动力转移障碍与摩擦越小、保险市场越完善越利于农户劳动力转出,从而越利于农户农地转出。农户农地转出主要受实际租金率的影响。在非农就业不稳定和保险市场不完全情况下,农户会倾向于保留或短期流转超过最佳经营规模的部分农地以建立家庭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时期风险分摊机制。现阶段农地确权的不到位、流转信息平台的缺失和不完善、农户规模小且分散、政府对基层政府和村集体的激励不当都增加了农地交易成本,从而不利于农地规模化流转的实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合林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本文认为农地非农化流转是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需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同时要求国家相关法规等制度的调整。基于上述认识和根据农地流转的宏观决策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以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目标、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程序与方法和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来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地非农化流转宏观决策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含义是:实现农地流转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其充分条件是国家对土地市场的科学宏观调控,即国家综合运用规划和税收等手段对土地流转利用的主体行为及其利益进行调节,使其达到一致性的均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永政  胡庆龙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运用双边治理的关系型合约模型分析,揭示农业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要素配置及其效率提升的内在逻辑或机理,为提高我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效率的政府农业政策制定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从而阐明推进我国农地流转不仅要重视实现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市场化调整,更要重视进行农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灿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流转绩效提升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农地规模流转绩效产生原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本量利分析模型,规模经营净收益与流转规模、产量、价格、变动性成本、固定性成本5个变量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并可以此模型来确定流转规模的盈亏临界点和最适度点,从而发现农地规模流转绩效的形成机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戚焦耳  郭贯成  陈永生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两步法详细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只有0.143,处于很低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低下;流转户(包括转出和转入)整体比无流转户效率高,转出土地和转入土地都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且转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要比转出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更为显著。因此,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政府要增加生产服务性投入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效率;多创造农地流转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转出土地,让其拥有最优比例的生产要素从而改善生产效率;鼓励种田能手转入土地以实现规模经营来进一步提高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