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2)
2023(12790)
2022(11080)
2021(10360)
2020(8638)
2019(19838)
2018(19821)
2017(39173)
2016(21131)
2015(23628)
2014(23542)
2013(23678)
2012(21669)
2011(19566)
2010(19585)
2009(17821)
2008(17170)
2007(15251)
2006(13446)
2005(11459)
作者
(61184)
(51619)
(50633)
(48369)
(32120)
(24641)
(22801)
(20324)
(19313)
(18063)
(17431)
(17197)
(16151)
(15998)
(15602)
(15536)
(15319)
(15101)
(14578)
(14317)
(12810)
(12545)
(12376)
(11792)
(11519)
(11338)
(11286)
(11232)
(10394)
(10082)
学科
(92008)
经济(91922)
(65787)
管理(55378)
(48031)
(44091)
企业(44091)
方法(39543)
数学(34513)
数学方法(34195)
农业(32027)
业经(24475)
中国(21903)
地方(19993)
(19473)
(19097)
(16315)
(15083)
贸易(15077)
技术(14941)
(14641)
环境(13496)
产业(13109)
(13073)
理论(12793)
(12534)
(12334)
(12117)
(11906)
银行(11867)
机构
学院(303908)
大学(301078)
(125615)
管理(124997)
经济(123131)
理学(109773)
理学院(108652)
管理学(106987)
管理学院(106467)
研究(100770)
中国(74170)
(67120)
科学(63607)
(63174)
业大(52807)
(51897)
农业(51566)
(50168)
中心(46249)
研究所(46079)
(43482)
财经(42585)
(39145)
北京(39110)
(38885)
师范(38810)
经济学(36519)
(35909)
经济管理(35346)
(34868)
基金
项目(214993)
科学(169703)
研究(158357)
基金(156583)
(136167)
国家(134999)
科学基金(116282)
社会(100455)
社会科(94993)
社会科学(94968)
(85001)
基金项目(84766)
自然(75241)
自然科(73422)
自然科学(73409)
自然科学基金(72112)
(70084)
教育(70024)
编号(65462)
资助(63162)
成果(51127)
(47580)
(47493)
重点(47491)
(44771)
课题(43302)
创新(41692)
国家社会(41106)
科研(40579)
教育部(40283)
期刊
(138668)
经济(138668)
研究(85441)
(68336)
中国(54449)
学报(48847)
农业(46745)
科学(46300)
管理(40743)
大学(37499)
学学(35792)
(35557)
业经(29033)
教育(27967)
(25271)
金融(25271)
技术(24892)
(21888)
经济研究(19961)
问题(19688)
财经(19627)
(16768)
科技(15816)
(15487)
技术经济(15363)
农业经济(14631)
理论(14520)
资源(14393)
现代(14286)
农村(14170)
共检索到429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匡远配  周凌  
我国农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式,要素联动性变化深刻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本文在分析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机理框架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4年数据对农地流转的农业产业结构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正向的,且非常显著;消费需求、农业科技、劳动力和城镇化对农业结构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是其中城镇化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对农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是负向,且不显著,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对农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是反向的且显著。将农地流转置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中,稳步推进农地适度流转,促进农地流转与农民工市民化有效衔接,补支农资金不足短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元笃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农地流转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揭示结构偏离度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来探讨扩大农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应良   崔超  
农地流转可以促进农地的集中使用和规模化经营,会降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化学品和机械等生产性投入强度,并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进而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采用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检验农地流转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率提高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流转能够通过减少农业化学品和机械投入强度、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占比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因流转对象和形式的不同,农地流转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相比流入农户、企业的农地流转,流入合作社的农地流转具有更为显著的碳减排效应;相比采用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形式的农地流转,采用股份合作形式的农地流转具有更为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因此,应积极推动农地有序流转,不断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合理引导农地流转方向,并鼓励农地流转与农业碳减排项目相结合,以有效减少农业碳排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匡远配  陆钰凤  
农地流转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形成机理,并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投入因素方面,财政支农和农业劳动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负影响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在配置因素方面,城镇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增长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此外,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大财政支农强度,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1223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双重视角探讨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对减贫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的增收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地流转、兼业程度与农户家庭减贫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转入对农户家庭增收和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并不显著;农地转出和兼业程度能够增加农户家庭纯收入、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劳动力数、家庭负担和非农就业等因素同时显著影响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匡远配  陆钰凤  
农地流转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形成机理,并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投入因素方面,财政支农和农业劳动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负影响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在配置因素方面,城镇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增长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此外,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人地依赖关系中的情感依赖维度对禀赋效应的影响大于客观依赖维度,且情感依赖关系对客观依赖关系与禀赋效应间的作用关系起到中介作用;而农地确权则会缓解禀赋效应的存在性。从代际差异看,一方面,在禀赋效应存在性上,新生代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禀赋效应存在的可能性较低,表明禀赋效应会随着新老两代农民的更替而弱化;另一方面,在影响因素上,情感依赖维度的3个指标、客观依赖维度的土地保障指标正向影响老一代农民的禀赋效应存在性,但这两个维度的所有指标对新生代农民均无显著影响;农地确权则对老一代农民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减弱新生代农民禀赋效应的存在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人地依赖关系中的情感依赖维度对禀赋效应的影响大于客观依赖维度,且情感依赖关系对客观依赖关系与禀赋效应间的作用关系起到中介作用;而农地确权则会缓解禀赋效应的存在性。从代际差异看,一方面,在禀赋效应存在性上,新生代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禀赋效应存在的可能性较低,表明禀赋效应会随着新老两代农民的更替而弱化;另一方面,在影响因素上,情感依赖维度的3个指标、客观依赖维度的土地保障指标正向影响老一代农民的禀赋效应存在性,但这两个维度的所有指标对新生代农民均无显著影响;农地确权则对老一代农民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减弱新生代农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胡继连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分析了农地流转对耕地经营权配置的影响,并探讨了流转中耕地的流向。研究发现,农地流转能够促进耕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而且随着农地流转程度的提高,耕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也会相应提高;人均拥有耕地面积越多的家庭越有可能参与农地流转,人均纯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可能租出耕地,无地少地的低收入农户很难从农地流转中获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海莲  彭开丽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对国内外关于农地城市流转中福利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农地非农化的选择价值、不同权利主体在城市流转中的福利变化、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多,但在福利的定量研究方面,尤其是如何把福利测度方法运用到农地城市流转中福利效应的测度研究较少。因此,结合城市流转的特点,构建分析农地城市流转福利效应的理论框架,探寻农地城市流转社会福利效应的测度计量方法,对于促进我国农地有序流转、维护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米旭明  代单  
农村农业优先发展需要在制度上确保广大农民能够更加平等地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共享改革成果。这就要求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优化配置的制度体系,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重点关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功能,将地票制度改革作为一项自然实验,利用2000-2017年间的统计数据,客观评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够持续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的中间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社会消费与农民职业发展是重要的影响渠道。为此,政策部门应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下尽快形成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农民通过级差地租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新蕾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例,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科学评估农地资源的选择价值,将其纳入流转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减缓城市边缘区农地非农化的速度。研究结论: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地流转为其他不同用途土地的选择价值,拥有一期选择权的农地流转开发为综合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3.31元/m2,流转为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43.90元/m2,流转为居住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4.72元/m2,流转为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15.8...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农地流转作为生产要素的配置,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以观点为主线对国外相关研究做梳理,国外研究较多集中在农地价格与农地市场问题。同时,以时间轴为主线对国内研究的发展进行详细的论述,寻找国内研究的发展脉络,其研究特征是从宏观对象到微观对象,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为主,从经济学视角到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通过文献的研读发现,土地流转的后期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土地流转需要细分为农户间的流转以及农户流转给其他主体(企业、大户、合作社)两种,不同模式的关注点应有区别;其次,农地流转更应该关注交易成本的研究,农地流转中讨价还价以及维持关系的交易成本往往被忽略,但事实这些往往会影响土地流转的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张昆  
农地流转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文章从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农地流转的绩效评价、农地流转的模式比较、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促进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对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进而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