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0)
2023(14865)
2022(13160)
2021(12340)
2020(10506)
2019(24454)
2018(24572)
2017(48091)
2016(26464)
2015(30157)
2014(30587)
2013(30540)
2012(28210)
2011(25580)
2010(25600)
2009(23771)
2008(23580)
2007(21362)
2006(18603)
2005(16242)
作者
(79135)
(66387)
(65748)
(62756)
(41692)
(31846)
(29919)
(26294)
(24898)
(23537)
(22546)
(22319)
(20823)
(20736)
(20521)
(20365)
(20354)
(19490)
(18938)
(18778)
(16785)
(16208)
(16075)
(15099)
(14928)
(14919)
(14716)
(14668)
(13547)
(13307)
学科
(111503)
经济(111393)
(77859)
管理(72339)
(56152)
企业(56152)
方法(52238)
(49746)
数学(46013)
数学方法(45555)
农业(32638)
(26603)
业经(26408)
中国(26308)
(24573)
地方(22379)
(20133)
贸易(20127)
(19832)
(19522)
(16845)
财务(16776)
财务管理(16733)
环境(16680)
理论(16648)
(16033)
技术(15866)
企业财务(15642)
(15336)
银行(15271)
机构
学院(384780)
大学(383733)
(153140)
管理(152387)
经济(149744)
理学(132683)
理学院(131236)
管理学(128979)
管理学院(128311)
研究(127547)
中国(95117)
(83308)
科学(82468)
(81161)
(66775)
业大(66414)
(65974)
农业(64863)
研究所(60296)
中心(59485)
(57169)
财经(54035)
北京(50626)
(50256)
师范(49796)
(49142)
(45613)
经济学(44797)
(44771)
经济管理(42207)
基金
项目(262922)
科学(204832)
研究(190090)
基金(189192)
(165437)
国家(164041)
科学基金(139540)
社会(117497)
社会科(110990)
社会科学(110953)
(104382)
基金项目(101932)
自然(92123)
自然科(89863)
自然科学(89837)
自然科学基金(88239)
(86990)
教育(86340)
编号(79363)
资助(77642)
成果(63680)
重点(58630)
(57857)
(56464)
(53869)
课题(53397)
科研(50605)
创新(50290)
教育部(48631)
大学(48518)
期刊
(168125)
经济(168125)
研究(107158)
(81344)
中国(70464)
学报(65624)
科学(59329)
农业(55297)
(50205)
管理(49171)
大学(48980)
学学(46450)
教育(38208)
(32558)
金融(32558)
业经(32330)
技术(32281)
(27114)
财经(25314)
经济研究(24630)
问题(23574)
(21467)
(20634)
理论(19901)
技术经济(19539)
图书(19162)
科技(18568)
实践(18453)
(18453)
业大(17893)
共检索到552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农地流转是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农地流转需要谈判,需要讨价还价,从而形成真实的土地价格。谈判和讨价还价形成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发现价格,或者说交易成本是发现流转价格的价格。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当今农地流转过程中交易成本与流转价格关系,以此考察农地流转市场的成熟程度和交易成本发现价格的功能发挥程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郜亮亮  
农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尽管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但农户在流转市场上能否转入自己想要转入数量的土地尚无人关注。本文利用全国6省1200户2000年和2008年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户的流转意愿多大程度上可以在流转市场上得以实现,进而考察流转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性、对称性和动态性。研究表明,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存在明显的交易成本,因此流转市场是不完善的。具体结论:第一,流转市场存在明显进入门槛,进入市场后农户也无法实现完全调整,转入户2000年和2008年分别能实现调整意愿的24%和37%,高于转出户的19%和18%;第二,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存在非对称性,转入户比转出户面临的交易门槛高,但进入市场后转入户调整意愿实现程度高于转出户;第三,从2000年到2008年,流转市场的交易门槛显著降低了,但进入市场后调整意愿实现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第四,农资设备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不完善程度更严重,因此农地流转市场发挥了将土地这种"不能移动"的要素移动起来以迎合那些"本该移动"的要素功能,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农地产权稳定性,降低流转市场交易成本,加快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发展,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张安录  付海英  胡永进  
研究目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路径。研究方法:指数函数模型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随着征地地块面积的增大,地价也增大,而用途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与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过程中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不一致,政府的期望对征地价格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微观角度对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是可行的。目前中国征收集体土地市场虽然主要是政府定价,但随着征地制度的逐步改革,征地补偿逐渐引入市场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微观手段调控征地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朱奎  
在"三权分置"背景下,研究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对农地经营权流转及流转价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农地流转中承包户和经营户的价格博弈,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Hurwicz准则求得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然后以农地流转较为成熟的江苏省典型区域为例进行价格测算和验证,结果较为符合实际流转价格情况,说明本文关于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农地流转市场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农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安乔治  
把“一田二主”与“三权分置”置于一个连贯的历史过程看,两者分别对应着农地市场发育的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田面价格由投在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等成本决定,经营权流转价格受流转率、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考虑到市场发育过程中自给自足的社会意义以及交换替代自给自足引致的社会分工,消费者对价格决定的作用凸显出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申云  朱述斌  邓莹  滕琳艳  赵嵘嵘  
本文以在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实际调查得到的786户样本农户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耕种意愿、农地平整度、农地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出价格;而户主年龄、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和社保参加状况显著负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出价格。农地平整度、流转时间长短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入价格;而户主年龄、家庭务农收入所占比重、流转后是否改种其他作物和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显著负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入价格。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农地面积大小、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土壤肥力、未...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召将  
国内各区域的农地流转规模与契约安排差异显著,转租抑或股份合作制,是农地流转契约安排的区域差异的典型体现。契约选择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可作为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区域差异分析的理论依据,通过广东省中山市和清远地区的典型案例差异比较,得到的政策含义在于,股份合作制作为农地流转交易中较为先进的契约安排,虽受到组织管理(费用)要素的严格约束,但并不意味着其不能成为后发展地区的自觉选择。政策推动的适应性自我完善存在乐观预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飞  孔祥智  
本文基于浙、川、皖3省18县调研资料,对农地规模化流转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是以劳动力转出为前提的。非农就业机会越多、劳动力转移障碍与摩擦越小、保险市场越完善越利于农户劳动力转出,从而越利于农户农地转出。农户农地转出主要受实际租金率的影响。在非农就业不稳定和保险市场不完全情况下,农户会倾向于保留或短期流转超过最佳经营规模的部分农地以建立家庭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时期风险分摊机制。现阶段农地确权的不到位、流转信息平台的缺失和不完善、农户规模小且分散、政府对基层政府和村集体的激励不当都增加了农地交易成本,从而不利于农地规模化流转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黎霆  赵阳  辛贤  
本文基于三县(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ogit模型对农户转出和转入农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基本上符合理性假设,在当前一系列新的政策条件下,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经济特征变得更加显著。另外,新形势下农地流转的"去粮化"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制度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的影响,辨识主导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岭回归法,应用SA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1)居民收入水平与耕地消耗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地城市流转有加剧趋势;(2)耕地消耗率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降低,这与中国各地区耕地资源禀赋有关,但同时表明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提高;(3)随着地均GDP的增加、征收耕地市价水平的升高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消耗率有上升趋势;(4)随着耕地利用效益的增加、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提高以及总人口的增加,耕地消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方卫  康姣姣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业补贴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农地细碎化、规模过小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现状并未改变。文章从理论角度将现有农业补贴分成普惠类、资本类及奖励类三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补贴对要素相对价格及农地流转的影响,并利用2011年和2018年的千村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小农户的农地租出率呈下降趋势,自主经营和撂荒比率呈上升趋势,而种植大户的农地租入率则越来越高。资本类补贴降低了资本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促进了农户资本投入的增加,进而提高了种植大户租入农地的意愿;奖励类补贴类似于效率工资,其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相对于非农就业的收益,降低了小农户租出农地的意愿或者使得小农户在转让的过程中抬高农地租金进而提高了种植大户租入农地的成本,由此降低了奖励类补贴对种植大户租入农地的促进作用;普惠类补贴则类似于生息资产产生的红利,对农地流转具有正向的影响。资本类补贴和普惠类补贴对农地流转的正效应在非主产区的正影响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燕  朱道林  
农用地流转方式决定了交易中存在的农地价格形式,农地价格是流转过程中产权经济关系的反映。为了控制和引导农地流转市场价格,在政府层面应建立包括农地质量基准地价、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标定地价在内的农地价格体系,实现国家对农地市场的宏观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伟  
农地流转的效率是影响农地流转顺利实现的最终决定因素,农地流转的效率应当体现在有利于增进农民的整体福利,有利于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农地流转应当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相配合,随着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不断转出农地,留守农村的农民逐步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率。农地流转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农地流转的直接原因,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转入土地的收益性和收益的有效性,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农地供给的可能性、农地供给的收益性和供给收益的有效性,农地流转的供给和需求都会经过高→低→高的波浪形态,最后达到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