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8)
- 2023(16889)
- 2022(14558)
- 2021(13878)
- 2020(11519)
- 2019(26705)
- 2018(26808)
- 2017(51895)
- 2016(27965)
- 2015(31429)
- 2014(31492)
- 2013(30515)
- 2012(27768)
- 2011(25009)
- 2010(25042)
- 2009(22970)
- 2008(22244)
- 2007(19178)
- 2006(17160)
- 2005(14684)
- 学科
- 济(110817)
- 经济(110690)
- 业(80971)
- 管理(77116)
- 企(59594)
- 企业(59594)
- 农(49910)
- 方法(47983)
- 数学(42119)
- 数学方法(41526)
- 农业(33060)
- 中国(29040)
- 财(28175)
- 业经(28137)
- 制(23834)
- 地方(22554)
- 学(21717)
- 贸(19840)
- 贸易(19834)
- 易(19315)
- 策(17868)
- 理论(17693)
- 银(17288)
- 技术(17271)
- 银行(17254)
- 体(17060)
- 环境(16523)
- 行(16489)
- 务(16455)
- 财务(16382)
- 机构
- 学院(385895)
- 大学(383339)
- 济(157184)
- 管理(155401)
- 经济(153837)
- 理学(134856)
- 理学院(133461)
- 管理学(131160)
- 管理学院(130443)
- 研究(128384)
- 中国(97076)
- 京(80231)
- 科学(78028)
- 农(73172)
- 财(71914)
- 所(62925)
- 业大(60216)
- 中心(59725)
- 研究所(57195)
- 江(56765)
- 财经(56721)
- 农业(55961)
- 经(51910)
- 范(51724)
- 师范(51334)
- 北京(50270)
- 院(46530)
- 经济学(45835)
- 州(45276)
- 经济管理(42021)
- 基金
- 项目(265609)
- 科学(209645)
- 研究(199190)
- 基金(192343)
- 家(166202)
- 国家(164748)
- 科学基金(142404)
- 社会(124930)
- 社会科(118066)
- 社会科学(118034)
- 省(103625)
- 基金项目(102148)
- 自然(91557)
- 教育(91493)
- 自然科(89360)
- 自然科学(89340)
- 自然科学基金(87718)
- 划(86663)
- 编号(83533)
- 资助(78352)
- 成果(67395)
- 部(59257)
- 重点(58978)
- 发(57284)
- 课题(56442)
- 创(55071)
- 创新(51308)
- 教育部(51009)
- 国家社会(50968)
- 科研(50295)
- 期刊
- 济(174527)
- 经济(174527)
- 研究(114650)
- 中国(74596)
- 农(72586)
- 学报(57501)
- 科学(54316)
- 管理(54010)
- 财(53112)
- 农业(49309)
- 教育(46282)
- 大学(45372)
- 学学(42623)
- 融(37006)
- 金融(37006)
- 技术(34287)
- 业经(33613)
- 财经(26583)
- 经济研究(26003)
- 问题(23584)
- 业(23423)
- 经(22724)
- 图书(18770)
- 版(18757)
- 理论(18338)
- 科技(18147)
- 技术经济(18109)
- 现代(17582)
- 资源(17065)
- 世界(16873)
共检索到56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
农地流转政策是繁荣农村经济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研究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契机,基于法律法规、会议公报和政府报告三个层面的形式考察,旨在揭示农地流转政策获得政府关注的程度,并从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项目会议等视角阐释农地流转政策的学术成果与研究进展。鉴于既有文献的深入反思,研究认为,在农地流转政策的研究中,除却农地流转的实践层面分析之外,还应该注重政策理论的构建和剖析,从学理层面提高学术文献质量,以此推动农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和乡村社会振兴。
关键词:
农地流转政策 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远胜
土地是一个国家核心生产要素,在农业社会十分重要,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本制度。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有四个构成要素:农地产权和经营制度、土地征收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为了方便分析,较多的经济学者把农地制度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婷 徐继存 王爱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经过初兴、发展与深化三个发展时期,形成了稳定独立的研究领域,总结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反思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研究主体性缺失、课堂教学研究的视野窄化、研究者的研究素养匮乏。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应多维建构研究共同体,丰富研究主体;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实现多学科研究视域的融合;通过自主与他助相结合的方式,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国力 李天健 孙文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始终高度关注区域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差距由迅速扩大到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韧性不断增强;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和壮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乡村振兴迈出扎实步伐。但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行政区划分割壁垒仍然阻碍区域竞合协同发展,区域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区域政策差别化、精准化水平明显不足,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等。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展示日趋多元、协调互动的前景,应明晰区域四大板块发展重点,加强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融合,促进主体功能区、经济类型区、开放平台区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水平均等化建设,完善差异化区域政策体系和区际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区域发展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王宁
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纵向梳理,本文将其演进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全面重建的恢复时期(1978-1988)、稳中求进的探索时期(1989-1996)、拓展延伸的调适时期(1997-2011)以及守正出新的转型时期(2012-至今)。在此进程中,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在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及政策话语四个方面呈现出特定的演变逻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应坚持开放性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新的转型。
关键词:
特殊教育政策 政策演变 政策文本视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验,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出口、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国内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转换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技术创新 全球创新网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婷 张辉蓉 宋乃庆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深化九年义务教育四个阶段。经过四十年改革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从普及初等教育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发展速度赶超许多发达国家,创造了世界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从基本均衡正走向优质均衡,义务教育逐步进入"后均衡时代";从教育弱国到世界瞩目,义务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反思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应继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落实十九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思平
三、深圳改革开放实践的基本经验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深圳不仅建成了2000万人口的全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经济中心城市,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质量,还在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为中国四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转变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客观的总结分析深圳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进一步将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新
关键词:
物价局 中国改革开放 改革创新精神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思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海南省成立2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总结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未来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将会以更大的步伐继续稳步向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取得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应该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归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川 刘巍 林广维
1978~2017年广州宏观经济态势经历了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转变,实证分析发现,转变的时点约在1996年左右。1978~1996年总供给能力受制于资本存量的匮乏而难以满足潜在的总需求,外资和外贸共同促进了该阶段广州的资本形成,最终于1997年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1997年至2017年广州的总供给能力不仅可以覆盖总需求,并且在覆盖完以后还有剩余,有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此间,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共同决定了消费品企业的投资需求,进而决定了资本品企业的投资意愿,因此出口、FDI和合作经营利用外资在利用外资总额中的占比成为了此阶段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广州经济 供给约束 需求约束 外资 外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昕然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四十年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四十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继续指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四十周年历史时点上,全面描绘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发展动力,全面把握改革开放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海红 张在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科技体制及农产品流通体制不断变革,成效明显。中国农业依赖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改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40%左右,属于技术进步引致型增长模式。未来农业新旧动能转换面临要素、效率、环境、结构、创新等约束,需要挖掘老龄化、女性化人口等传统要素的潜力,嫁接知识、信息等新生产要素,并不断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利用效率,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 改革开放 四十年 动能 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海红
中国农业科技改革历经恢复期、市场化改革探索期、改革深化期和创新体系建立期四个阶段,改革的成效斐然,科技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数量和结构逐渐合理,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推体系多点覆盖。改革累积了成功经验,顶层设计需遵循农业科技本身的特点,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需求倒逼"双重驱动,在"渐进式"改革中实现了"先破再立"。农业科技体制仍存在政府和市场的主导作用扭曲,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科技创新绩效水平薄弱,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导向偏颇等弊端。下一步需建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农业创新体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优化平衡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平台化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体制,重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业科技 体制改革 创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从2012年起,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已经逐渐消失。在未来,随着经常账户内部货物贸易顺差继续下降以及服务贸易逆差继续上升、人口老龄化以及高杠杆导致国内储蓄投资缺口收窄甚至倒挂,中国的经常账户可能呈现出短期顺逆差交替、中期转为持续逆差的格局;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以及资本管制程度的下降,中国的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可能呈现出余额变动不居的特点;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常账户余额最终由正转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藏汇于民格局的形成,中国的外汇储备存量中期内有望逐渐下降。中国国际收支格局变化导致的政策涵义至少包括:第一,无论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还是中国国内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在未来均会显著增强;第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将会发生深刻改变;第三,各种资金频繁的大进大出将会增加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内外部冲击;第四,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投资需求将会发生趋势性下降,中期内美国国债市场存在显著调整的风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姿曲 祁占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培训政策的演进历经了强调职业中学教师和校长岗位培训工作阶段(1978年至1998年)、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主要目标阶段(1998年至2010年)、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我国职业培训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渗透了以注重效率为取向的职业培训政策价值导向,形成了以师资投入和资金投入为抓手的政策实施保障,反映了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我国职业培训政策应不断调整,其价值取向应向"多元取向"转变,过程保障应向强化监督与保障转变,话语的文化规则应向尊重和引导民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