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39)
- 2023(20586)
- 2022(17462)
- 2021(16336)
- 2020(13524)
- 2019(31464)
- 2018(31334)
- 2017(60863)
- 2016(32763)
- 2015(37294)
- 2014(37575)
- 2013(37052)
- 2012(34455)
- 2011(31199)
- 2010(31821)
- 2009(29324)
- 2008(28862)
- 2007(26020)
- 2006(23464)
- 2005(21010)
- 学科
- 济(141408)
- 经济(141198)
- 业(95210)
- 管理(91779)
- 企(71165)
- 企业(71165)
- 方法(61353)
- 数学(53836)
- 数学方法(53022)
- 农(52182)
- 中国(40883)
- 农业(34595)
- 财(33487)
- 业经(32522)
- 地方(31734)
- 制(28866)
- 学(27708)
- 贸(25625)
- 贸易(25602)
- 易(24779)
- 银(23956)
- 银行(23910)
- 行(22966)
- 融(22482)
- 金融(22478)
- 理论(21987)
- 技术(21316)
- 环境(20525)
- 和(20373)
- 务(19697)
- 机构
- 学院(476273)
- 大学(475784)
- 济(194619)
- 经济(190397)
- 管理(186592)
- 研究(161262)
- 理学(160387)
- 理学院(158624)
- 管理学(155596)
- 管理学院(154752)
- 中国(125160)
- 京(102208)
- 科学(97866)
- 财(90595)
- 农(86840)
- 所(81263)
- 中心(75184)
- 研究所(73278)
- 业大(72429)
- 江(72032)
- 财经(71764)
- 农业(66748)
- 经(65264)
- 北京(65146)
- 范(63605)
- 师范(63030)
- 经济学(58263)
- 州(58250)
- 院(58026)
- 财经大学(53103)
- 基金
- 项目(315944)
- 科学(248414)
- 研究(232566)
- 基金(228334)
- 家(198632)
- 国家(196925)
- 科学基金(168978)
- 社会(146416)
- 社会科(138443)
- 社会科学(138405)
- 省(122797)
- 基金项目(119932)
- 自然(109069)
- 教育(107527)
- 自然科(106511)
- 自然科学(106486)
- 自然科学基金(104568)
- 划(103340)
- 编号(96326)
- 资助(95356)
- 成果(78647)
- 重点(70599)
- 部(70287)
- 发(69431)
- 课题(66307)
- 创(64715)
- 创新(60397)
- 教育部(60266)
- 科研(59999)
- 国家社会(59982)
- 期刊
- 济(220005)
- 经济(220005)
- 研究(143515)
- 中国(97367)
- 农(83376)
- 学报(73688)
- 科学(69107)
- 管理(68476)
- 财(67195)
- 大学(57287)
- 农业(56388)
- 教育(55225)
- 学学(53894)
- 融(49964)
- 金融(49964)
- 技术(43200)
- 业经(39354)
- 财经(35259)
- 经济研究(33869)
- 经(30126)
- 问题(29811)
- 业(28205)
- 图书(24249)
- 统计(23783)
- 技术经济(23508)
- 理论(23064)
- 版(22637)
- 贸(22038)
- 科技(21660)
- 商业(21589)
共检索到722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石淑芹 吴冠岑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基于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但由于土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的双重作用,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农民阶层分化必然会对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农民阶层分化与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的众多因素中,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民阶层分化分别在5%和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民所从事职业越偏离纯农业,该阶层农民越倾向于选择社会化养老方式,而且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民愿意选择社会养老保障的概率就增加29.6%。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郭玉燕
本文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养老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商业养老、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家庭养老则对土地流转有负向影响,而年龄、非农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人数、社会养老和是否具有抵押权则对土地流转决策没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与职业技术素质、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职业分化 养老保障 土地流转 南京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金晶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但由于土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的双重作用,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对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农户调查问卷,在测算农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有儿子、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地流转类型等都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民愿意选择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概率就增加38.2%;而性别、外出务工经历、子女数量、承包土地面积和对社会养老认知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石淑芹
农地使用权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户是农地流转中主要的土地供给者,他们的意愿和行为直接影响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然而,当前农民已经分化为不同阶层,有其各自的阶层属性与认知,这对农地流转意愿必然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在反映农民分化程度的两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程度和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忠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笔者对江苏省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职业分化、产权偏好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业类别、非农收入比重、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是否拥有转让权、地权稳定性、地区虚拟变量对土地流转有正向影响,年龄则对土地流转有负...
关键词:
农民分化 产权偏好 土地流转 阶层特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罗明忠 黄莎莎 邹佳瑜
基于广东省部分地区427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表与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创业行业选择和地域选择的代际传承因素。结果表明:父辈的人力资本与农民创业行业选择不存在显著相关;父辈的社会资本及其周围环境对农民创业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父辈的创业类型与农民创业的选择具有显著相关性,且父子两代农民的创业类型趋同;父辈拥有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及其周围环境影响农民创业的地域选择。可见,要推进农民创业,应该鼓励和扶持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回乡创业,充分发挥农民创业的激励和示范效应,重视创业氛围的培育及其文化传承性。
关键词:
农民创业 代际传承 行业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雪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体是农户,其健康发展应以尊重农户的意愿为前提,以满足农户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本文以四川为例,在1200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农民的经济合作需求意愿,揭示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因素,并对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意愿 需求 调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玉婷 杨钢桥
研究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投入意愿的影响,对完善农地整理绩效评价和农地整理政策意义重大。依据湖北省3个县(市、区)的188份农地整理区域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投入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农地整理的满意度是影响农户流动资本投入意愿和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关键因素,农户对农地整理的满意度越高,其流动资本投入意愿越弱,固定资本投入意愿越强;(2)农地整理的效果在不同土地规模、不同年龄和不同兼业类型农户中有所差异,土地规模大、非老龄、纯农户以及第一类兼业农户的固定资本投入意愿更强。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户农地投入 意愿 问卷调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玉婷 杨钢桥 赵京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资本投入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提出了理论假设,然后以3个县(市、区)的185份农地整理区域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资本投入(流动资本和农业机械投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农地整理对农户私人投入同时具有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表现在农地整理对农户私人不同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公共投入呈互补关系的私人投入提高,与公共投入呈替代关系的私人投入降低;(2)各因素在流动资本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之间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3)各因素在流动资本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内部的作用大小有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文宝 刘佳琪 刘国勇
[目的]从农户经营角度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成因,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农户投入产出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和处置效应模型研究造成经济效益差异的成因。[结果]耕地流转后的地块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单位面积产出减少;耕地流转后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增加,导致单位耕地净收入低于非流转耕地;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土地确权对单位耕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耕地地块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民族属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地区差异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土地流转风险认知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过高的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是导致耕地流转后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去粮化"问题突出;提高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合理配置投入生产要素、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有利于提高单位流转耕地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文宝 刘佳琪 刘国勇
[目的]从农户经营角度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成因,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农户投入产出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和处置效应模型研究造成经济效益差异的成因。[结果]耕地流转后的地块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单位面积产出减少;耕地流转后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增加,导致单位耕地净收入低于非流转耕地;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土地确权对单位耕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夏玉莲
本文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olynomial Distributed Lags,简写为PDLs)对农地流转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是新型农民培养的有效渠道与动力;短期内农地流转表现出积极的文化效益与技术效益,而经营效益受短期投入成本的影响呈挤出状态;长期内则表现为积极的技术效益和经营效益,长期的文化效益受我国体制因素的约束而不确定。因此,必须在体制与政策上进行改进与完善,要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制度二元性;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育,丰富新型农民的培养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石淑芹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化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概率就会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3)反映其他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王光远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农民对耕地非生产性功能的认知程度及其量化水平,以期为提升中国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价格支付意愿(WTP)法。研究结果:农民对耕地的维持社会稳定、生态功能、农民就业、保持农田特有文化等非生产性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认可。农户对全社会支付的耕地非生产性功能价格主要受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家中耕地数量和年龄的影响,对个人支付的耕地非生产性功能价格则主要受收入水平、家中耕地数量、住房是否靠近绿地或农田的影响。研究结论:就业功能是农民最认可的非生产性功能;社会支付价格意愿远高于个人支付价格意愿,为加大中国耕地保护的社会化扶持力度提供了一个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春芳
本文以韦伯"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化理论为基础,以职业、收入、财富为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阶层分化进行了定量评估,并采用OrderedLOgit模型对影响农民阶层分化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经分化为三个群体,且呈现"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其中,个体的文化程度、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家庭拥有的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是影响农民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因而,政府应提供更加均等化的教育资源,优化制度环境,打通农民阶层流动的渠道,以提高我国社会的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农地流转契约形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45份问卷调查数据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湖北、浙江等地的农户问卷调查
交易费用、农户认知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农户问卷调查
保障依赖、养老阶段与农村老人转出农地意愿——基于对湖北省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
农民收入多元化与农地产权偏好:约束与动态选择——理论框架与来自赣、苏、桂三省578份农户问卷调查的经验
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联动的内在逻辑与传导路径
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的问卷调查
农户视角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富顺县农户问卷调查为例
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基于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
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福利变化分析——基于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与村级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