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0)
2023(8749)
2022(7070)
2021(6481)
2020(5140)
2019(11474)
2018(11020)
2017(20766)
2016(11456)
2015(12227)
2014(11788)
2013(11863)
2012(10799)
2011(9543)
2010(9428)
2009(8794)
2008(8616)
2007(7711)
2006(6815)
2005(5603)
作者
(34060)
(29291)
(28619)
(26955)
(17823)
(14286)
(12681)
(11542)
(10898)
(10031)
(9935)
(9444)
(9106)
(9054)
(8806)
(8800)
(8515)
(8344)
(8344)
(7907)
(7577)
(7011)
(6833)
(6718)
(6647)
(6500)
(6410)
(6134)
(5961)
(5856)
学科
(48861)
经济(48811)
(48765)
(41079)
农业(32447)
管理(26976)
(19709)
企业(19709)
业经(17717)
方法(17019)
数学(15555)
数学方法(15483)
(15121)
农业经济(12327)
中国(11627)
收入(11390)
(10415)
地方(10145)
(9889)
(9596)
贸易(9592)
(9438)
农村(9419)
(9410)
(8955)
土地(8821)
发展(8809)
(8807)
(7994)
(7484)
机构
学院(163049)
大学(156495)
(69136)
经济(68022)
管理(62039)
(58405)
研究(55367)
理学(55103)
理学院(54555)
管理学(53722)
管理学院(53474)
农业(44932)
中国(43550)
业大(37343)
科学(36494)
(31315)
(28791)
农业大学(28396)
(28100)
中心(26647)
研究所(26517)
(23688)
财经(22557)
(22069)
(20825)
经济管理(20809)
(20781)
经济学(20336)
(19424)
科学院(19278)
基金
项目(117362)
科学(91730)
基金(86240)
研究(81805)
(77958)
国家(77167)
科学基金(64945)
社会(54749)
社会科(51511)
社会科学(51495)
(47588)
基金项目(47236)
自然(42177)
自然科(41167)
自然科学(41153)
自然科学基金(40439)
(38625)
教育(34266)
(33671)
编号(32499)
资助(32432)
(26572)
重点(26128)
(25575)
(24683)
(24529)
成果(23685)
国家社会(23375)
创新(23088)
科研(22926)
期刊
(79219)
经济(79219)
(64711)
农业(43907)
研究(39528)
学报(33564)
中国(32746)
科学(29648)
大学(25498)
学学(25113)
业经(21851)
(19924)
(19880)
(15976)
金融(15976)
管理(15259)
农业经济(14497)
农村(13815)
(13815)
(12513)
问题(12224)
业大(11649)
经济研究(10581)
农业大学(10539)
财经(9996)
世界(9902)
技术(9759)
资源(9522)
农村经济(9279)
经济问题(9127)
共检索到230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超  李强  王会  刘霞婷  宋中丽  
在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居高不下和社会阶层趋于固化的双重背景下,农地流转能否缩小收入差距以及低收入家庭能否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利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和收入转移矩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根据所处地区、农地流转数量和租金支付形式(有偿流转或无偿流转)探索其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从静态维度考察,农地流转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整体的收入差距,但把收入差距拆解成两极、高端和低端三个局部来看,加剧和缓解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存在。从动态维度考察,参与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的收入流动性,能够改善趋于僵化的动态收入分配格局,并且农村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从异质性维度考察,农地流转对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这一效果并不明显;大规模转入农地和有偿转出农地均会大幅缩小整体的静态收入不平等程度。因此,政府在继续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同时要注重交易方式的规范化和市场化以推动有偿流转,对不同流转规模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乐荣  唐丽霞  李小云  
笔者基于2000年~2010年各省的面板数据,采用GE指数和GINI系数及分项收入分解方法,实证研究公共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论表明作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之一的转移性收入,并未缓解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状况,特别是对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政府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以及转移支付在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不均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三化  李华  
在农民收入不断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的背景下,农村居民之间收入不平等问题相对凸显。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以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 (RIF)实证探索了家庭金融资产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金融资产比重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关系,当前我国农村处于倒U形曲线的左侧,尚未到达拐点;非西部地区倒U形曲线的临界点高于西部地区;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农户收入不平等程度更低。因此,农村金融政策不仅要致力于降低农户获取金融资源的门槛,让更多农村家庭跨过倒U形曲线的拐点,还须呈现区域性特征;此外,应重视提高农户的金融知识、风险偏好与风险投资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乐荣  李小云  
文章采用模型分析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分省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及贫困减少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的减贫效应,并探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及来源。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依然对农村贫困减少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收入分配的恶化会部分抵消收入增长的减贫作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营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则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邢鹂  樊胜根  罗小朋  张晓波  
与以往使用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不同,本文利用在贵州省普定县随机抽取三个村庄的全户调查数据,运用三种针对不平等指数的分解方法,旨在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内部不平等状况、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原因,以便为瞄准住户的扶贫战略提供新的实证依据。研究发现,即使在村级层面,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和支出的不平等状况仍然很严重,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44,GE指数为0.34;通过对运用组内组间收入和支出GE指数分解方法发现,村内的不平等程度(贡献率为90%左右)比村间(贡献率为10%左右)的更为严重;通过运用收入来源和支出构成GE指数分解方法发现,农业和非农收入都是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总收入的41.1%和42....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东宁   赵增力  
使用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结合全国范围内分省份实施的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政策,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颁证政策如何改变农户家庭的要素配置,进而影响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研究发现:领取农地确权证书后,家庭的收入相对剥夺指数显著下降,说明农地确权颁证政策能够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农地确权颁证政策的效果受到农地资源禀赋的影响,对平原地区和土地破碎化较为严重的农户家庭而言,农地确权颁证政策的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农地确权颁证政策主要通过促进低收入农户家庭流转土地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和非农就业收入,实现农村内部相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扩展性分析也发现,农地确权颁证政策对收入相对剥夺指数的降低作用会受到农户家庭社会保障状况和地区要素市场发育水平的调节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以制度改革释放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生产活力,推动低收入农户家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一条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曲兆鹏  赵忠  
本文从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出发,考察了我国农村消费及收入不平等与年龄及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CHIP 1988年、1995年和2002年三年的微观数据,利用方差分解和回归分解方法,将我国农村总的消费和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出生组间不平等、出生组内不平等和老龄化效应。结果发现,在我国农村,消费不平等要低于收入不平等;其次,在各个时期,组内不平等都占主导地位;最后,老龄化对不平等的效应很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鹏峰  顾海英  
采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基于Kakwani相对剥夺指数测度农户层面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检验农地确权对农户粮食作物收入和农户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后,农户收入提高了21.3%,农户间收入不平等程度缩小了0.041,并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从机制来看,农地确权促进农户购置农机、提高农户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进而推动农户增收与共同富裕。基于此,应大力推行农地确权,明晰农地权属,并且通过农机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户实施机械化生产,切实提高农户粮食作物收入,助力农户摆脱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对家庭总收入、不同来源收入和收入不平等都存在有差别的影响。未来扶贫工作的难度增大,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的同时,要基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采取有差别的扶贫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田士超  徐志刚  邵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也在持续扩大。而在现有众多的研究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文献中,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却很少涉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安排之下,土地"按人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因而必然带来土地的细碎化,本研究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其次,现有的很多关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一般都采用指数分解的方法,这样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有很大的偏差,而在本研究中,最新的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将被采用,这将克服常规指数分解分析的局限。经过实证研究,本文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据CHIP家庭微观调查1988—2007年的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分解以及非参数分解等多种方法,本文试图对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从业模式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从整体的收入分布来看,早期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多伴随着不平等程度提高,而后期经济增长则带来更多福利改善;其次,家庭主要非农收入来源是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所得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而本地非农就业则具有扩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程度也有所改变;最后,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不同群体,但并非平均分配,不同群体获益情况不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明忠   岳凤姣   魏滨辉  
充分释放劳动力回流的人才红利是实现农村家庭收入均衡增长的重要途径。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模型,分析劳动力回流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在劳动力回流影响农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劳动力回流比例为21.7%,相比于无劳动力回流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回流的农村家庭收入增加0.362万元,农村收入不平等水平下降0.09个单位。可见,劳动力回流能够显著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劳动力回流主要是通过增加家庭层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来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力回流更有助于缓解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同时这种缓解作用在中低收入、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村家庭中更为明显。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鼓励人才回流政策宣传和资金支持力度,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培训,提升农户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  
利用1989~2011年的农户微观家计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解和回归分解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收入不平等的总体变化主要是由组间效应引起的,即不同出生组之间不平等程度的加剧是收入不平等的主因;无论采用方差分解法还是回归分解法得到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确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效应有增强之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广川  马超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村内部医疗保健消费不平等及其与收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4-2011年数据,本文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和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对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医疗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118,表现为缺乏弹性。2004-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不平等保持在较高水平,基尼系数均超过0.8,其中收入的贡献介于10%-13%之间,且在所有因素中其重要性排在第四、五位。这一结论在不同的不平等指标下依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