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1)
- 2023(9909)
- 2022(8509)
- 2021(7981)
- 2020(6930)
- 2019(15966)
- 2018(16158)
- 2017(31209)
- 2016(17596)
- 2015(19967)
- 2014(20542)
- 2013(20324)
- 2012(19352)
- 2011(17662)
- 2010(18177)
- 2009(17192)
- 2008(17341)
- 2007(16464)
- 2006(14592)
- 2005(13017)
- 学科
- 济(75225)
- 经济(75071)
- 业(52754)
- 农(47060)
- 管理(44226)
- 企(31983)
- 企业(31983)
- 农业(30944)
- 方法(30276)
- 数学(26097)
- 数学方法(25857)
- 中国(19655)
- 业经(19543)
- 财(18148)
- 制(17767)
- 学(17650)
- 地方(15509)
- 贸(13359)
- 贸易(13356)
- 体(13080)
- 易(12965)
- 银(12543)
- 银行(12511)
- 理论(12167)
- 行(11976)
- 发(11601)
- 融(11471)
- 金融(11462)
- 策(10890)
- 和(10627)
- 机构
- 学院(263340)
- 大学(260985)
- 济(105767)
- 经济(103301)
- 管理(96560)
- 研究(90928)
- 理学(81853)
- 理学院(80924)
- 管理学(79430)
- 管理学院(78960)
- 中国(70623)
- 农(67330)
- 科学(57853)
- 京(55918)
- 农业(52108)
- 财(49109)
- 所(48602)
- 业大(46888)
- 研究所(43864)
- 中心(43137)
- 江(43050)
- 财经(38033)
- 范(36708)
- 师范(36354)
- 北京(34868)
- 经(34226)
- 州(33689)
- 农业大学(32217)
- 省(31743)
- 经济学(31160)
- 基金
- 项目(166366)
- 科学(128470)
- 研究(123489)
- 基金(117376)
- 家(102610)
- 国家(101629)
- 科学基金(84763)
- 社会(76004)
- 社会科(71313)
- 社会科学(71287)
- 省(67061)
- 基金项目(62349)
- 教育(56115)
- 划(55626)
- 编号(53544)
- 自然(53334)
- 自然科(51976)
- 自然科学(51958)
- 自然科学基金(51012)
- 资助(47563)
- 成果(44767)
- 重点(37383)
- 部(37094)
- 发(36839)
- 课题(36492)
- 农(36216)
- 创(33425)
- 性(31614)
- 科研(31551)
- 创新(31273)
- 期刊
- 济(127630)
- 经济(127630)
- 研究(76932)
- 农(69370)
- 中国(57433)
- 学报(46810)
- 农业(46492)
- 科学(40876)
- 财(38972)
- 大学(35048)
- 学学(33061)
- 教育(30199)
- 管理(29690)
- 融(27019)
- 金融(27019)
- 业经(26335)
- 业(22962)
- 技术(22757)
- 财经(19733)
- 问题(18643)
- 经济研究(17314)
- 经(16887)
- 版(16277)
- 农村(15169)
- 村(15169)
- 农业经济(14428)
- 世界(13874)
- 图书(13645)
- 技术经济(13538)
- 经济问题(13007)
共检索到404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楠 杨学军 文龙娇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地流转是多重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在转入方、转出方、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多方博弈中,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其土地权益难以保障。应构建合理的农户权益保障机制,约束企业、政府不合理的利益扩张行为,使土地流转博弈框架回归"帕累托优化"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勇
农地流转实际上是相关利益主体谋取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交锋和博弈,而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消化吸收率以及统一的社会保障客观上决定着农地流转的进程。显然,农地的有序流转是必须的,而急躁冒进只能事与愿违。从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底线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看,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利益 诉求与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流转利益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进行交织复杂的利益博弈,作出各自的决策。本文对农地流转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农地流转,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户转出农地获得的总报酬不低于自己经营农地;转入方转入农地获得的报酬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报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利益主体 博弈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满明俊 毛飞 郭江
基于7省农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情况的调查,考察农地流转参与主体的行为倾向,并分析农地流转以及政府扶持政策对农户利益的影响。结论如下:农地具有多重功效,多数农户在农地上追求的是非生产性收益,而通过行政调整形成的农地流转价格未充分体现这部分收益。村干部主导的农地规模流转,由于其不是主要剩余索取者,很难有效保障农户流转权益。股权份额过于分散可能会促使土地合作社领导人追求更多职务消费,不利于合作社未来货币收益的增加,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激励机制可以减少土地合作社领导人职务消费的机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主体行为 流转规模 职务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沙 曾宇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近10年来,有关农地流转的政策层出不穷,但农地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集体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需要完善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通过规范农地流转机制、宣传农地流转理念等,实现农民权益的保障。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权益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本文从"反租倒包"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机理出发,建立了"反租倒包"参与主体关系模型,利用博弈论对参与主体的关联关系和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反租"环节,如果农户对掌权者的掠权行为采取容忍态度,结果必然导致农户土地权益受损,如果农户反抗,则存在三种可能的博弈结果:和解并取得和解金、上诉并可能取得赔偿金和继续容忍,博弈最终结果取决于农户采取行动的坚决性和谈判能力的高低。在"倒包"环节,设计了一个带有激励约束性质的合同形式,博弈结果表明:固定工资条件下,由于农户劳动的部分属性由自己控制,农业企业难以度量和监督,部分劳动属性会落入共有领域而被农户以较低的成本或无成本获取,表现为偷懒和不作为,而绩...
关键词:
反租倒包 农户行为 博弈 农地流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朋
农户在农地集合信托关系中相较于农地信托公司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保障农户利益是农地集合信托制度的核心。信托法为农户利益的保障提供了两种机制:受托人义务约束机制与受益人监督机制。农地信托公司需要负担信托法规定的以注意义务为核心的八项法定义务,以及公平对待农户与保护农地义务两项特殊义务。农户享有信托法规定的以知情权为核心的五项基本监督权利,建立受益人合议制和完善信息获取规则是农户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程世云
土地托管组织是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与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样构成了农民利益共同体的部分保障,且逐步建立健全了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囿于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局限,目前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完善该模式定位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农民权益保障功能,尤其在一些灾后重建地区,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社更有利于产业恢复与结构调整和农民权益保障。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土地流转 农民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中元
加快农地流转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引导农地逐步流入种粮大户、专业农产业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使耕地能够获得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但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极易受到损害,农民权益保障面临诸多困境,如农地流转租金较低,农地流转后一些农民面临失业困境等,主要原因在于流转主体权益不均衡以及土地流转监督机制缺失。要通过明晰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建立农地流转服务组织等完善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村民众权益保障体系。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农地流转 农民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平 钟涨宝 颜其松
农户兼业化制约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使当前农地流转陷入了一个新的困境。本文基于农户兼业的分析,以农户兼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来探讨农地流转新困境的形成过程,并由此提出了破解新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兼业 困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张建 张志林
研究目的:对比分析政府主导和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差异,衡量不同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研究方法:DID模型,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与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流转相比,农户主导型土地流转更能提高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转出户的人均非农业收入比政府主导下高出1266元。而土地资源配置效应因农户类型和流转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土地流转前以非农业为主的农户,政府主导下土地转出户人均土地资源报酬显著高于农户主导型土地转出户387.74元,但是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政府主导下农户转出土地面积过大,人均土地资源报酬低于农户主导型土地转出户。研究结论:(1)应当尊重农户土地流转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轶 魏朝富 尹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加剧扩张和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带来的农地非农化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非农化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政府应该加大给予地方政府和农民进行耕地保护的奖励以及提高违规的惩罚力度,抑制农地非农化的速度,遏制违法占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耕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缩小城乡土地价格差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建立公正的补偿机...
关键词:
非农化 不同利益主体 博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立娟 康晓虹 史俊宏
[目的]为清晰识别土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后期土地流转政策及农户生计引导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内蒙古4个市区的380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参与土地流转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生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客观评价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结果]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的生计转型产生了显著影响,拥有较低自然资本和较高金融资本的农户倾向混合型和务工型生计策略,同时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家庭更倾向于采取混合型生计策略,而不是采取农业型生计策略。[结论]农地流转后,农户从繁重的种植业活动中得以解放,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生计策略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从传统的主要依赖种植业到经营养殖业、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非农行业,多元化了农户的收入来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立娟 康晓虹 史俊宏
[目的]为清晰识别土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后期土地流转政策及农户生计引导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内蒙古4个市区的380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参与土地流转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生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客观评价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结果]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的生计转型产生了显著影响,拥有较低自然资本和较高金融资本的农户倾向混合型和务工型生计策略,同时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家庭更倾向于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进云 乔荣锋
在已有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农户福利指数的基础上,参考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福利差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分布情况,发现农地城市流转后农户福利差异系数为0.255,而流转前为0.103,农户间福利差距拉大。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户福利变化程度各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被征土地占原有土地面积的比例、征地后是否安排工作、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民对补偿的心理满意度;而土地被征后的用途、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以及地均GDP并不是显著的影响因子,说明农民无法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由此可得出结论:对农民福利补偿不能单独采用货币补偿,而应采用提...
关键词:
武汉 农地城市流转 农民 土地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