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9)
2023(3818)
2022(3123)
2021(3087)
2020(2476)
2019(5555)
2018(5627)
2017(11527)
2016(6163)
2015(6814)
2014(6729)
2013(6890)
2012(6401)
2011(5932)
2010(6111)
2009(5780)
2008(5729)
2007(5401)
2006(5047)
2005(4445)
作者
(17511)
(15731)
(14890)
(14221)
(9304)
(7493)
(6673)
(6200)
(5796)
(5330)
(5262)
(5045)
(4697)
(4694)
(4637)
(4535)
(4413)
(4364)
(4244)
(4101)
(3974)
(3817)
(3815)
(3646)
(3517)
(3465)
(3451)
(3264)
(3151)
(3115)
学科
(43564)
(29760)
经济(29738)
农业(28985)
(26934)
业经(11568)
管理(10565)
农业经济(9678)
(8871)
农村(8865)
土地(8564)
方法(7717)
(7559)
(7171)
数学(6982)
数学方法(6936)
(6831)
企业(6831)
中国(6664)
(6528)
劳动(6528)
地方(6472)
发展(6378)
(6377)
农业劳动(6281)
人口(6101)
收入(6052)
(5933)
及其(5793)
动力(5762)
机构
学院(92286)
大学(85901)
(41589)
经济(40882)
(40577)
管理(36513)
理学(31834)
理学院(31591)
研究(31468)
管理学(31170)
管理学院(31033)
农业(30562)
中国(26444)
业大(22576)
科学(19178)
农业大学(18535)
(17320)
(16487)
中心(16018)
(15867)
研究所(14749)
(14664)
(14334)
经济管理(14092)
(12675)
财经(12426)
(11979)
科学院(11596)
(11359)
(11227)
基金
项目(60796)
科学(47925)
研究(47059)
基金(43961)
(38182)
国家(37721)
科学基金(32057)
社会(30579)
社会科(28438)
社会科学(28431)
(25358)
(25231)
基金项目(24066)
编号(21340)
(19588)
自然(19545)
教育(19066)
自然科(19013)
自然科学(19011)
自然科学基金(18675)
资助(16721)
成果(16122)
(14758)
(13994)
(13655)
重点(12996)
课题(12850)
(12827)
(12539)
国家社会(12452)
期刊
(53504)
经济(53504)
(48169)
农业(32570)
研究(23558)
中国(21448)
业经(16576)
科学(15063)
学报(14986)
(14409)
农业经济(13198)
农村(12889)
(12889)
大学(12322)
(12174)
金融(12174)
学学(12117)
(10042)
问题(8760)
农村经济(8726)
世界(7606)
管理(7531)
经济问题(7333)
(7135)
技术(6589)
资源(6416)
社会(6317)
社会科(5922)
社会科学(5922)
业大(5845)
共检索到139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淑斌  李帆  
基于云南流转地片调查样本,从交易物和交易者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交易媒介的使用及选择。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和负担交易媒介费用的能力决定着农地流转交易媒介的使用及选择。地块是否合并、流转期限长短、交易对象地缘关系远近和是否签订书面合同等因素对交易媒介的使用及选择影响显著,土地特征和农户户主特征的影响则不显著。村集体在地块合并、稳定农地使用权、沟通协调村庄内外交易者等方面具有优势。决策者应通过规范和发挥村集体的交易媒介功能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农地有序流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孔岳  
文章基于2007广东省10市50县211乡(镇)511村654份有效问卷,对影响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综合考察市场交易方式下,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对农地流转交易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合同没有进行公证、村干部对农地跨村流转的干预增加了农地流转过程农户行为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对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影响有限;农户行为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影响显著。
[期刊] 预测  [作者] 钟林  唐小我  倪得兵  
在农地流转市场中,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是卖方,对农地有需求的组织或个人是买方,政府或中介服务机构可视作拍卖商。为模型化这种经济定价机制,建立了一个双向拍卖模型,首先买卖双方分别报价,然后拍卖商根据双方报价确定成交价格,最后在这一价格下完成交易。模型的均衡分析表明,双向拍卖机制能够实现事后帕累托效率改进。进一步,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需求、供给和制度因素对农地流转交易成功的概率有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对农户利益关心程度来最大化农地流转交易成功的概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群峰  
根据2003~2013年28个省份《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和土地流转网实际流转交易数据设计农地市场化测算指标,利用Hansen(1999)提出的面板门槛模型回归方法,考察了农地市场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农地市场化水平跨越相应门槛值的省份,农地市场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否则,农地市场化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瑞  柳海燕  栾江  
本文在梳理目前农地流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东、陕西、浙江、吉林四省的实地调查资料,对中国农地流转的交易特征、交易过程及呈现出的区域差异做出整体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地流转交易行为在经济转型期间表现出独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农户仍以经营分到的土地为主,流转对象主要选择本村村民,流转的农地与自家地块大不相连,而且大多以非正式的口头协议为主,很少接受村委会监督;现金补偿方式是农地流转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召将  
国内各区域的农地流转规模与契约安排差异显著,转租抑或股份合作制,是农地流转契约安排的区域差异的典型体现。契约选择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可作为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区域差异分析的理论依据,通过广东省中山市和清远地区的典型案例差异比较,得到的政策含义在于,股份合作制作为农地流转交易中较为先进的契约安排,虽受到组织管理(费用)要素的严格约束,但并不意味着其不能成为后发展地区的自觉选择。政策推动的适应性自我完善存在乐观预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包宗顺  伊藤顺一  倪镜  
农业劳动力转移给中国农地市场孕育带来了契机,而农地制度改革特别是承包经营权的强化,又推动了农地市场的发展。本文在支持这些先期研究观点的同时,还分析了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在促进农地流转中的作用。本文依据江苏300个村的问卷调查资料,运用PSM方法来消除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等问题,采用Tobit等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地的流转和集中以及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并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新型交易媒介电子货币在自动柜员机上取款时,只需插入现金卡再输入一个几位数的代码,即可得到你所需数目的钱款。一般来说,自动柜员机设置在银行的店铺内,和银行的微机相联接,是一个与外部隔离并受到严格管理的封闭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整个系统的安全得到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  张光宏  
本文对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几种重要土地流转方式从公平与效率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慧  
用于集体建设的土地其流转模式根据政府及当地农民有关参与程度方面及作用力度方面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由政府进行主导流转和由农民进行自主流转两个类型。对集体建设相关用地进行流转的过程中,不论是节约交易所花费用还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都有其优劣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治理相关结构因素以及产权结构因素的影响。为提升要素配置方面的效率,使利益分配的相关结构更加合理,需为集体建设方面用地的土地流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并基于市场机制对其进行协调,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加强集体土地方面的产权制度革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慧  
用于集体建设的土地其流转模式根据政府及当地农民有关参与程度方面及作用力度方面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由政府进行主导流转和由农民进行自主流转两个类型。对集体建设相关用地进行流转的过程中,不论是节约交易所花费用还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都有其优劣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治理相关结构因素以及产权结构因素的影响。为提升要素配置方面的效率,使利益分配的相关结构更加合理,需为集体建设方面用地的土地流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并基于市场机制对其进行协调,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加强集体土地方面的产权制度革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德起  吴云勇  
作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参与者,政府的流转行为对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成熟度具有重要影响。以此为视角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可以得到政府行为下农地使用权市场流转的一般路径:农民自发流转阶段—政府获利阶段—农民流转意识与能力培养阶段—农民流转能力提高阶段—流转市场潜能开发阶段。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表明,其正处于农民流转意识与能力培养阶段。本文分析了政府补贴与价格干预两种政策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过程及其效果,认为政府补贴与最低限价政策可以较好地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新蕾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例,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科学评估农地资源的选择价值,将其纳入流转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减缓城市边缘区农地非农化的速度。研究结论: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地流转为其他不同用途土地的选择价值,拥有一期选择权的农地流转开发为综合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3.31元/m2,流转为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43.90元/m2,流转为居住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4.72元/m2,流转为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15.8...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彦彬  
随着市场经济向农村推进,农地金融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农村地区货币化的拓展必然带动农地的货币化。经过货币化的农地,具有融资和获利的功能,农地的资本化和证券化运作将成为必然选择。农地金融的这些创新形式可以为农地流转提供合理的模式——转让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以及证券化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