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0)
2023(6422)
2022(5027)
2021(4738)
2020(3842)
2019(8428)
2018(8312)
2017(16176)
2016(8969)
2015(9933)
2014(9792)
2013(9758)
2012(9252)
2011(8549)
2010(8674)
2009(8218)
2008(8246)
2007(7841)
2006(7097)
2005(6251)
作者
(26760)
(23320)
(22640)
(21667)
(14171)
(11369)
(10003)
(9181)
(8639)
(8056)
(7932)
(7789)
(7158)
(7126)
(7025)
(6901)
(6699)
(6648)
(6611)
(6371)
(5808)
(5749)
(5633)
(5417)
(5257)
(5232)
(5228)
(4904)
(4782)
(4686)
学科
(44706)
(43100)
经济(43054)
(33212)
农业(29752)
管理(19380)
方法(14791)
业经(14246)
数学(13164)
数学方法(12987)
(12620)
企业(12620)
中国(10611)
农业经济(9994)
(9062)
(9053)
(8955)
地方(8950)
农村(8947)
土地(8768)
(8252)
(7861)
发展(7474)
(7467)
(7303)
贸易(7299)
(7261)
收入(7221)
(7158)
(7143)
机构
学院(135273)
大学(130149)
(58762)
经济(57680)
管理(50826)
(48230)
研究(46416)
理学(44393)
理学院(43956)
管理学(43141)
管理学院(42932)
中国(37223)
农业(36810)
科学(29676)
业大(29204)
(26757)
(24252)
(23734)
中心(22923)
农业大学(22709)
研究所(21976)
(21437)
财经(18951)
(17940)
(17666)
师范(17509)
经济管理(17502)
(17325)
(17306)
经济学(17262)
基金
项目(91115)
科学(71935)
基金(66979)
研究(66736)
(59010)
国家(58387)
科学基金(49646)
社会(44304)
社会科(41584)
社会科学(41574)
(36607)
基金项目(36078)
自然(30970)
自然科(30227)
自然科学(30223)
自然科学基金(29667)
(29136)
(28556)
教育(28492)
编号(27958)
资助(26264)
成果(21152)
(20905)
(20670)
重点(19909)
国家社会(18973)
(18404)
(18288)
课题(17658)
(17584)
期刊
(71836)
经济(71836)
(54592)
农业(37059)
研究(36319)
中国(29962)
学报(24724)
科学(22991)
大学(19477)
学学(18878)
业经(18825)
(17033)
(15974)
(14950)
金融(14950)
管理(13452)
农业经济(13358)
农村(13208)
(13208)
问题(10951)
教育(10516)
技术(10227)
(9729)
世界(9341)
财经(8974)
农村经济(8872)
经济研究(8602)
业大(8459)
经济问题(8378)
资源(8331)
共检索到20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人地依赖关系中的情感依赖维度对禀赋效应的影响大于客观依赖维度,且情感依赖关系对客观依赖关系与禀赋效应间的作用关系起到中介作用;而农地确权则会缓解禀赋效应的存在性。从代际差异看,一方面,在禀赋效应存在性上,新生代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禀赋效应存在的可能性较低,表明禀赋效应会随着新老两代农民的更替而弱化;另一方面,在影响因素上,情感依赖维度的3个指标、客观依赖维度的土地保障指标正向影响老一代农民的禀赋效应存在性,但这两个维度的所有指标对新生代农民均无显著影响;农地确权则对老一代农民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减弱新生代农民禀赋效应的存在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人地依赖关系中的情感依赖维度对禀赋效应的影响大于客观依赖维度,且情感依赖关系对客观依赖关系与禀赋效应间的作用关系起到中介作用;而农地确权则会缓解禀赋效应的存在性。从代际差异看,一方面,在禀赋效应存在性上,新生代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禀赋效应存在的可能性较低,表明禀赋效应会随着新老两代农民的更替而弱化;另一方面,在影响因素上,情感依赖维度的3个指标、客观依赖维度的土地保障指标正向影响老一代农民的禀赋效应存在性,但这两个维度的所有指标对新生代农民均无显著影响;农地确权则对老一代农民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减弱新生代农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南光耀  诸培新  
农地流转市场发展滞后不仅有产权制度层面的原因,更有农民个体微观心理层面的因素。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农地流转中影响禀赋效应产生的相关因素,并利用江苏省射阳县和海安市的农户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中禀赋效应的产生主要受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农地的可替代性及农户面临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个体特征变量中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在农地流转中更容易产生禀赋效应,农民年龄与禀赋效应的产生概率呈正相关,而受教育程度及家庭非农收入提高则负向影响禀赋效应的产生。以上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只有充分考虑农地流转中影响禀赋效应产生的相关因素,弱化农民的损失规避心理,才能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文晶  罗必良  
本文构建"农户土地产权—农地禀赋效应—农地流转行为"的概念模型,目的在于揭示农地流转抑制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户普遍存在的禀赋效应是抑制农地流转的重要根源;而且,农户禀赋效应还具有人格依赖性、生存依赖性、情感依赖性以及流转对象的依赖性;农地流转市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要素市场,而是包含了亲缘、人情关系在内的特殊市场;农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人格化财产,并由赋权的身份化(成员权)、确权的法律化(承包合同)、持有的长久化(长久承包权)而使财产的人格化程度不断增强;赋予农民以土地财产权、推进农地资本化将有效弱化农户对农地生产性收入的依赖,有利于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地流转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柳建玲   彭开丽   李胜鹏   刘楠楠  
[目的]农地禀赋差异是影响区域农地流转的农户福利效应不平衡的关键因素,与流转价格和政府参与行为共同影响农户福利,本研究揭示农地禀赋对农户土地流转福利的影响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研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piecewiseSEM实证检验农地禀赋影响农户福利的路径。[结果](1)农地禀赋越高,流转价格越高,且非自发流转模式下流转价格高于自发流转模式,但流转模式在农地禀赋与流转价格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2)农地禀赋通过流转价格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福利,并通过流转模式的直接调节效应影响农户福利,非自发流转模式下农地禀赋越高、农户福利越高。[结论]研究认为不同农地禀赋条件下农地流转的农户福利效应差异明显,流转模式与流转价格在农地禀赋与农户福利间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扩大了这一差距,建议适当调控流转价格,并制定差别化政策,激励禀赋较差地区的农地发生流转,同时关注禀赋较差区域农地流转后农户福利的保障与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石安  
【目的】研究农户家庭土地禀赋、人力资源禀赋、财产禀赋的差异和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农地流转选择的影响,从而分析农地流转的根本动因。【方法】基于2010年全国8省、1 585个农户的微观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分位数选择模型和贝叶斯估计方法,测算不同初始禀赋和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转出和转入农地的选择影响。【结果】各种资源禀赋和政策变量对农户农地流转的选择并不具有稳定的单调关系,而是呈现明显的分位数效应。【结论】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地流转的增收效应存在替代关系,对于初始禀赋处于劣势的农户,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更加显著;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对农户转入农地的激励作用有限;农业补贴政策应与农村劳动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以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目的的农地流转能否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人顾虑。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数据分析对象,通过线性回归模型、SLM、SEM选择,对6个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现阶段农地流转不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离地失业或者滞留在农地是农民流转农地后可能的劳动力走向。在寻找农地流转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依赖的中间变量时发现:农地流转依赖于工业化解决农地流转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地区差异;农村工业化存在单独的以及与农地流转互补的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地占有禀赋的改善与降低不是实践可行的农地流转转移劳动力依赖条件;农地流转受农户户均耕地经营面积大小影响依赖于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推进(或阻滞)农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文珏  罗必良  
农户对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普遍存在的禀赋效应,将导致农地流转市场效率低下。对此,本文基于禀赋效应中"人对物"、"物对人"及"人对人"的3类互动关系,构建"农地确权—农地特性—交易对象—禀赋效应"的分析框架,揭示农地禀赋效应的成因及其对象歧视性根源。利用全国4105个农户样本构建IV-Tob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的禀赋效应具有对象选择性与歧视性。特别是当农地流转对象是规模经营主体时,农地确权是显著增加农户的禀赋效应的重要因素,即使强化外出就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以化解农户对农地保障价值的依赖性,亦无法降低其农地禀赋效应。由农户与农地的情感关联所决定的农地心理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是诱发农地禀赋效应的重要根源。本文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特殊性的认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阳  徐志刚  
在紧张的人地关系条件下,耕地流转是农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本文探讨耕地流转市场发育与农地规模经营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地块空间特征对流转市场资源配置影响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耕地丰裕度和细碎化程度引致的流转市场耕地空间连片的差异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利用资源禀赋差异明显的黑龙江、河南、浙江和四川4省的农户与村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中:使用农户层面的数据分析流转市场不同流向耕地的空间特征异质性,使用村庄层面的数据检验流转市场发育、资源禀赋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耕地丰裕度会强化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促进作用,而耕地细碎化会弱化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扩大耕地流转市场规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畅  
文章从一个综述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农村农地确权政策产生的资源禀赋效应。学界已有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主要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信贷资源三种资源禀赋效应。基于对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能够使得这三种资源禀赋效应发挥实际作用的启示性建议:为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增强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农民对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并提出了未来农地确权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华艳  
[目的]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家庭资源禀赋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农地节约利用水平提供一定科学参考价值。[方法]文章选择灵山县为例,采用7个行政村4个居委12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劳动力、收入水平和土地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流转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并简要分析了流转地块规模及其地理位置特征,最后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解析了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农地转入行为和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大;家庭劳动力以非农业为主;户主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初中为主;距离集市较远的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比集市周边农户多。﹙2﹚流转耕地主要是破碎,偏远,较贫瘠的地块。﹙3﹚农户转出行为与外出家庭劳动力数,户主文化程度及年龄与呈正相关;地块类型及面积,位置呈也正相关。农户转入行为与农户家庭种植业,畜牧业收入比,农业机械呈正相关,与农户劳均耕地地面积,距离集市距离等因素呈负相关。[结论]目前与农户耕地流转相关最重要的是农户家庭劳动力数,农户非农收入占比和农户家庭地块大小的自然特征,尤其是地块地理位置对农户流转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华艳  
[目的]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家庭资源禀赋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农地节约利用水平提供一定科学参考价值。[方法]文章选择灵山县为例,采用7个行政村4个居委12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劳动力、收入水平和土地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流转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并简要分析了流转地块规模及其地理位置特征,最后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解析了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农地转入行为和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大;家庭劳动力以非农业为主;户主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初中为主;距离集市较远的农户家庭耕地总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论文以湖北武汉、孝感为实证,构建农户家庭生计禀赋衡量体系,运用Log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户生计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户已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48.38%)及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61.99%)相对较高,且流转程序较规范;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参与率(46.72%)相对较高,但农户农地依赖程度高,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38.61%)相对最低;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流转实际比例较低(31.82%),但受农业种植低利益及非农产业高回报的诱导,受访农民未来流转意愿(45.87%)较强烈。2)自然资产及物质资产对农户参与农地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党红敏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代际差异来看,父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大于子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2)在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后,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下降,而对农地转入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这说明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如果不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现有研究高估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驱动效应。因此,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只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优势,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