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7)
- 2023(11696)
- 2022(10079)
- 2021(9778)
- 2020(8135)
- 2019(18974)
- 2018(18867)
- 2017(37141)
- 2016(20534)
- 2015(23216)
- 2014(23652)
- 2013(23348)
- 2012(22388)
- 2011(20448)
- 2010(21139)
- 2009(20097)
- 2008(20469)
- 2007(19127)
- 2006(17103)
- 2005(15447)
- 学科
- 济(87202)
- 经济(87100)
- 业(61632)
- 管理(53213)
- 农(48368)
- 企(40338)
- 企业(40338)
- 方法(35185)
- 农业(31831)
- 数学(29945)
- 数学方法(29509)
- 中国(22927)
- 业经(22090)
- 财(20913)
- 学(19406)
- 制(19222)
- 地方(17661)
- 贸(17451)
- 贸易(17444)
- 易(16961)
- 策(15494)
- 银(15144)
- 银行(15111)
- 行(14478)
- 理论(14038)
- 融(13966)
- 金融(13964)
- 发(12874)
- 和(12661)
- 体(12655)
- 机构
- 学院(303606)
- 大学(301538)
- 济(126936)
- 经济(124064)
- 管理(114205)
- 研究(106904)
- 理学(97085)
- 理学院(96000)
- 管理学(94293)
- 管理学院(93720)
- 中国(84300)
- 农(69178)
- 科学(65241)
- 京(64362)
- 财(58919)
- 所(56208)
- 农业(53462)
- 研究所(50525)
- 中心(50404)
- 业大(49574)
- 江(48738)
- 财经(45368)
- 范(41757)
- 师范(41415)
- 经(40981)
- 北京(40753)
- 州(38393)
- 经济学(37731)
- 院(36965)
- 省(34316)
- 基金
- 项目(189119)
- 科学(147343)
- 研究(141619)
- 基金(134971)
- 家(116982)
- 国家(115888)
- 科学基金(97640)
- 社会(87738)
- 社会科(82516)
- 社会科学(82490)
- 省(74199)
- 基金项目(70771)
- 教育(64291)
- 划(62172)
- 自然(61600)
- 编号(60898)
- 自然科(60077)
- 自然科学(60058)
- 自然科学基金(58990)
- 资助(55737)
- 成果(51638)
- 部(42670)
- 重点(42412)
- 发(41968)
- 课题(41059)
- 创(38281)
- 农(36965)
- 性(36778)
- 教育部(35849)
- 创新(35736)
- 期刊
- 济(151653)
- 经济(151653)
- 研究(91015)
- 农(70751)
- 中国(64072)
- 学报(47937)
- 农业(47618)
- 科学(44506)
- 财(44325)
- 管理(38017)
- 大学(36642)
- 融(34554)
- 金融(34554)
- 学学(34415)
- 教育(34398)
- 业经(28733)
- 技术(25411)
- 业(23852)
- 财经(22099)
- 经济研究(21686)
- 问题(20904)
- 经(19099)
- 版(16893)
- 世界(16674)
- 贸(15943)
- 农村(15793)
- 村(15793)
- 图书(15374)
- 技术经济(15373)
- 农业经济(14862)
共检索到472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武舜臣 姜常宜 赵策
农地流转中的农户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农业规模经济研究的热点,且基本形成了农户在农地流转中处于劣势,多会因农地流转遭受损失的论断。基于已有文献的回顾与反思,本文归纳比较了农地流转市场中“农户劣势”论断的理论可能和实践悖论,并对基于“农户劣势”论断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可能影响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在无政府干预情形下,不存在足够证据支撑“农户劣势”论断。与真伪难辨的“农户劣势”不同,为应对“农户劣势”的有关措施反而导致“农户劣势”的真实发生,对农户利益造成实际的伤害,基于此,文章提出政府应减少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直接干预,应以完善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为抓手,推动农户利益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双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明礼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一般性分析 本文将从资本结构一般公式分析入手,说明公式中各个因素的相互联系关系。股东权益价值(V_股表示)的计算公式: 其中:EBIT为公司息税前利润:I为负债利息;K_v为股东权益(普通股)资本成本,T为公司所得税,NI为税后利润(净利润)。 式(1)告诉我们,股东权益价值(V_股)首先受股东净收益(NI)的影响,其次受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闵桂林
农地流转市场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争论是当前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化政策准确定位的关键。本着"农民本位"、"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市场正义对其进行辨析,该文断定:农地流转市场化前提是清晰产权或稳定承包权,而非经常性或定期性调整;农地流转市场发展呈现从"有市无场"向"有市有场"渐进转变;"离土不离权"还是"离土又离权"取决于农民自愿与机会成本高低;健全与完善农保,增加补贴,削弱农地保障功能,杜绝以农地换取保障的做法;把握规模"大"与"小"的辩证法,让农民有能力和敢于自觉流转,实现农地适宜经营规模。
关键词:
农地流转市场化 理论与实践 正义辨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琳 夏英
[目的]通过分析现行种粮农户耕地流转的基本特点,探讨如何完善现有耕地流转政策,以适应耕地流转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方法]文章利用河南、黑龙江、四川、浙江等4省调查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农户耕地流转率逐年上升,经营规模1.33hm~2以下的农户比重显著下降;耕地流转主要方式是流转双方自由协商,以口头协议为主,租金以现金为主;针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地方补贴省际差异较大。[结论](1)土地流转、集中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省际差异明显,其中2012~2014年4省样本村耕地流转率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2011~2015年经营规模在1.33hm~2以上的农户显著增加;(2)样本村耕地流转基本上遵循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主要以自发形式为主,以熟人关系为纽带,是嵌入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符合我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传统;(3)4省针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补贴总体不足,并且省际之间补贴差异较大。
关键词:
种粮农户 耕地流转 基本特点 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琳 夏英
[目的]通过分析现行种粮农户耕地流转的基本特点,探讨如何完善现有耕地流转政策,以适应耕地流转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方法]文章利用河南、黑龙江、四川、浙江等4省调查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农户耕地流转率逐年上升,经营规模1.33hm2以下的农户比重显著下降;耕地流转主要方式是流转双方自由协商,以口头协议为主,租金以现金为主;针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地方补贴省际差异较大。[结论](1)土地流转、集中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省际差异明显,其中20122014年4省样本村耕地流转率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2
关键词:
种粮农户 耕地流转 基本特点 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继红 钟涨宝
中日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处在不同的水平,但同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地制度改革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两国农地制度变革中,分别实施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农地流转政策,取得了成功经验。日本近现代进行了集中——分散——集中的(包含三次阶段性流转)农地流转,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农地的土地改良、良种优化、化学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对中日农地流转政策的比较分析,以期获得对我国目前农地流转问题之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匡远配 刘洋
农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是违背农地流转初衷的,不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也有损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基于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动机差异,本文对二者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通过土地用途改变的可逆程度区分,对农地"非粮化"和"非农化"影响土地生产率和粮食安全程度等进行了辨析。最后提出需要重视"非粮化"危害,划分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禁止耕地"非农化",建立城乡之间的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修复和恢复耕地土壤,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非粮化” “非农化” 农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若菲
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步伐加快要求以农地流转为契机来化解制约我国城乡发展的人地矛盾,同步实现农户收益提升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目标。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政策优化对促进农户收益增进的意义;从农地流转前的市场机制风险,流转中的利益争夺风险和流转后的社会保障风险等方面来分析农地流转中的若干问题;给出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机制,创新农地流转服务机制和健全农地流转保障机制等若干有效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收益 土地流转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罗锦涛
对于确权所引致的农地流转效应,政界学界的舆论期待非常高。但是土地确权一定能促进农地流转吗?基于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存在"确权促进农地流转"、"确权不一定促进甚至抑制农地流转"的两派观点。这两派观点背后所对应的分别是产权理论的解释逻辑和行为经济学的解释逻辑,二者在"确权与农地流转"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由此认为,有必要借鉴两派理论的合理见解与学术贡献,为构建一个直面问题本身的跨学科农地流转研究框架提供新的视野,拓展农地流转问题研究的理论空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克春
本文认为,比较国内外农地流转,中国农地流转率偏低,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有效土地市场的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地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农地市场的发育不仅取决于农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中国土地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租赁市场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清
日本通过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在农地流转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地流转制度和支持政策。本文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日本农地流转的主要动因,阐述了对我国农地流转启示意义。
关键词:
日本农地流转 动因分析 回归分析 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祖昌
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份制造业19个二位数行业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效应对产业国际化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与行业特性、区域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样本来看,专业化经济对产业国际化具有显著正影响;而竞争效应和多样化集聚效应对产业国际化具有负效应。不同行业的影响方向、大小及机理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专业化集聚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化的正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劳动拥挤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倩 黄蕊 双星
在《京都议定书》面临失效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不以其它国家减排为条件的减排承诺及相关实证研究的缺乏,加重了人们对三种"低碳陷阱"的忧虑。理性地辨析"碳陷阱",关系到中国发展模式及相关政策的选择。本文基于低碳经济与金融发展理论指出,即使国际强制碳减排不复存在,中国的低碳发展目标不仅仍需坚持而且可行。相对"低碳陷阱","高碳陷阱"是中国面临的更现实的风险。基于欧盟14个国家2005—2009年面板数据建立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证实:相对减排目标是可行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实现相对减排目标,碳金融对降低碳排放强度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自主碳排放强度的区域结构则说明中国应在碳博弈中增强自主性。
关键词:
碳陷阱 碳排放强度 碳金融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云 蔡银莺 张安录
文章先从农地农用价值、农地转用价格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所有者在面对政府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选取了武汉市周边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部分农户在面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大多倾向于保有农地。文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培育农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其参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保障农地所有者利益及今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当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小燕 肖碧林 陈印军
农民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研究农户行为直接反映具体情况,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客观的政策依据。该文从浙江、河北两省356农户调查结果出发,分析当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情况与呈现的特点,总结了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要防止"非粮化"等4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农地 流转 现状 问题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