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9)
2023(11724)
2022(9789)
2021(9218)
2020(7722)
2019(17463)
2018(17265)
2017(33196)
2016(17906)
2015(19928)
2014(19408)
2013(19098)
2012(17545)
2011(15589)
2010(15455)
2009(14076)
2008(13330)
2007(11752)
2006(10420)
2005(9013)
作者
(49965)
(42272)
(41860)
(39768)
(26307)
(20368)
(18791)
(16684)
(16208)
(14778)
(14379)
(14336)
(13203)
(13028)
(13028)
(12898)
(12571)
(12362)
(12195)
(12030)
(10460)
(10320)
(10239)
(10076)
(9606)
(9497)
(9321)
(9188)
(8613)
(8595)
学科
(74731)
经济(74646)
(54513)
(50265)
管理(44356)
农业(33479)
(33127)
企业(33127)
方法(31519)
数学(28402)
数学方法(27993)
业经(21621)
中国(19706)
(17206)
地方(15457)
(14935)
(14580)
农业经济(12511)
(12470)
贸易(12463)
(12443)
(12185)
技术(10873)
(10854)
(10665)
(10429)
银行(10393)
环境(10217)
发展(10053)
(10039)
机构
学院(245038)
大学(240953)
(101558)
经济(99630)
管理(96047)
理学(83661)
理学院(82842)
研究(81330)
管理学(81326)
管理学院(80897)
中国(63548)
(62814)
科学(50853)
(49492)
农业(48278)
业大(45050)
(43439)
中心(40492)
(40283)
(37932)
研究所(36718)
财经(34607)
(31754)
(31243)
师范(30844)
经济学(30498)
农业大学(30204)
北京(29796)
(29253)
(29128)
基金
项目(173526)
科学(137246)
基金(127352)
研究(125819)
(112329)
国家(111311)
科学基金(95606)
社会(81241)
社会科(76597)
社会科学(76577)
(68927)
基金项目(67731)
自然(62397)
自然科(60932)
自然科学(60913)
自然科学基金(59812)
(57184)
教育(56631)
资助(51119)
编号(50934)
成果(39370)
重点(38878)
(38658)
(38422)
(36334)
(35669)
国家社会(34031)
创新(34030)
课题(33995)
科研(33784)
期刊
(113683)
经济(113683)
(66828)
研究(65767)
中国(51865)
农业(45609)
学报(41880)
科学(38992)
大学(33185)
(32430)
学学(31700)
管理(31681)
业经(25698)
(24006)
金融(24006)
教育(22395)
技术(21320)
(21129)
财经(16559)
问题(16472)
经济研究(15149)
(14990)
农业经济(14886)
农村(14841)
(14841)
(14229)
业大(12758)
世界(12665)
资源(12539)
经济问题(11998)
共检索到360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武  刘光辉  明娟  
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而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实施农地流转的关键。但农地流转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土地集中能否带来规模效益以及规模效益能否持续下去、土地集中后无地农民能否得到非农就业机会以及非农收入增长是否持续稳定都成为影响和制约土地持续规模经营的潜在威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曾福生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农地流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当下农民在新环境中的能力贫困状况,并能进一步促进收入效应,让农民脱贫的速度更快、可能性更大、返贫概率更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曾福生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农地流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当下农民在新环境中的能力贫困状况,并能进一步促进收入效应,让农民脱贫的速度更快、可能性更大、返贫概率更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以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目的的农地流转能否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人顾虑。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为数据分析对象,通过线性回归模型、SLM、SEM选择,对6个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现阶段农地流转不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离地失业或者滞留在农地是农民流转农地后可能的劳动力走向。在寻找农地流转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依赖的中间变量时发现:农地流转依赖于工业化解决农地流转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地区差异;农村工业化存在单独的以及与农地流转互补的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地占有禀赋的改善与降低不是实践可行的农地流转转移劳动力依赖条件;农地流转受农户户均耕地经营面积大小影响依赖于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推进(或阻滞)农村...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云奋  
在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土地流转关系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山东省6个市三个区域层次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系数。结果显示,山东省6个市的劳动力流动与土地流转耦合关系均处在颉颃时期。劳动力流动与土地流转的耦合关系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均具有密切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萍  罗宁  
"刘易斯拐点"之争,预示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更进一步要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改变现实中农村劳动力单一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外化和农村内化两个维度的转移;解决劳资间以及劳动者之间不平等劳动关系的矛盾冲突,获取合作剩余,构建一个合作博弈的制度环境;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对农村内化转移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仇童伟  罗必良  
农地调整是村庄地权界定的重要方式,却具有体现集体成员权公平和破坏经营权稳定的双重性。已有研究大多从其体现的经营权不稳定出发,认为农地调整会抑制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本文研究表明,农户的行为响应能够使农地调整的作用机制发生重要转变:一方面,农户改变农作物种植类型能够弱化经营权的不稳定,并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另一方面,家庭收入结构的非农化则降低了农户对农地经营的依赖性,从而使得经营权不稳定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作用趋弱。基于全国9省(区)2704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力流动性增强的背景下,农地调整会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其中,种植结构的"趋粮化"强化了农地调整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正向激励,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普遍化则弱化了农地调整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约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华  罗明忠  洪炜杰  
基于2016年江西省7个地区13个县(区)1 402份农户调查数据,以农地细碎化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提升农地产权强度、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预期、提高农地产权排他性能力直接促进,而且通过固化农地细碎化格局间接产生正向影响。为此,要继续推进并完善农地确权工作,充分发挥确权的积极效应,防止传统确权方式固化农地细碎化格局,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刚  
运用湖南省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 ,探讨了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结论是 ,没有证实耕地、收入和外出打工行为间的倒“U”关系以及没有证实在耕地和收入居中的家庭里农民更愿意外出打工的假说 ;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教育对农民外出打工行动具有促进作用 ;年龄和外出打工行动间具有反向关系 ;人口多的家庭中人员外出打工的较多 ;儿童和老人的人数越少、劳动力人数越多家庭的农民越发愿意外出打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明利  
随着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农地流转日益加快,二者关系也开始引起关注。本文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结合家庭分工理论和推拉理论对其进行学理分析,认为:在农户内部静态比较优势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并不一定带动农地流转;在农户间动态比较优势下,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关系因劳动力流动动因不同而有差异。最后给出相关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超  罗明忠  张苇锟  
基于广东省阳山县和新丰县2 232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OLS回归实证分析了农业分工调节下农地确权方式对农村劳动力农内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整合确权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农内转移,其中,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强了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农内转移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则削弱了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农内转移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农地产权界定实践中,应鼓励有条件地区实施土地置换整合,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建设,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农内转移进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超  罗明忠  张苇锟  
本文基于"产权界定方式——分工——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分析线索,利用广东省阳山县和新丰县223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分工调节下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内生性检验。结果发现,整合确权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正向激励。因此,发挥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既要考虑确权进度,也要关注确权方式,注重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