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4)
- 2023(16791)
- 2022(14376)
- 2021(13595)
- 2020(11273)
- 2019(25846)
- 2018(25887)
- 2017(49707)
- 2016(27118)
- 2015(30160)
- 2014(30211)
- 2013(29561)
- 2012(27125)
- 2011(24238)
- 2010(24109)
- 2009(21976)
- 2008(20868)
- 2007(18430)
- 2006(16135)
- 2005(13496)
- 学科
- 济(106461)
- 经济(106339)
- 业(75617)
- 管理(71296)
- 企(53380)
- 企业(53380)
- 农(52189)
- 方法(46641)
- 数学(41041)
- 数学方法(40485)
- 农业(34638)
- 业经(27417)
- 中国(27272)
- 财(25320)
- 地方(24065)
- 学(23506)
- 制(20652)
- 贸(17425)
- 贸易(17419)
- 易(16924)
- 理论(16815)
- 环境(16438)
- 技术(16347)
- 体(15592)
- 发(15384)
- 和(15264)
- 务(15019)
- 银(15000)
- 银行(14946)
- 财务(14939)
- 机构
- 学院(372412)
- 大学(368108)
- 管理(147491)
- 济(144164)
- 经济(140875)
- 理学(128438)
- 理学院(127011)
- 管理学(124577)
- 管理学院(123928)
- 研究(123782)
- 中国(91951)
- 农(80956)
- 科学(80017)
- 京(77197)
- 业大(64548)
- 财(63457)
- 农业(62564)
- 所(62013)
- 中心(58249)
- 研究所(56996)
- 江(55497)
- 财经(50835)
- 范(49727)
- 师范(49218)
- 北京(47324)
- 经(46504)
- 院(44768)
- 州(44313)
- 省(41798)
- 经济学(41633)
- 基金
- 项目(264820)
- 科学(207243)
- 研究(192970)
- 基金(190168)
- 家(166811)
- 国家(165369)
- 科学基金(141438)
- 社会(119937)
- 社会科(113168)
- 社会科学(113134)
- 省(106705)
- 基金项目(101895)
- 自然(92866)
- 自然科(90635)
- 自然科学(90608)
- 自然科学基金(88922)
- 教育(88108)
- 划(88065)
- 编号(80389)
- 资助(77053)
- 成果(63410)
- 重点(59256)
- 部(57598)
- 发(57169)
- 课题(54832)
- 创(54700)
- 创新(51067)
- 科研(50674)
- 国家社会(48679)
- 大学(48532)
- 期刊
- 济(159902)
- 经济(159902)
- 研究(102364)
- 农(81022)
- 中国(73443)
- 学报(64400)
- 科学(57590)
- 农业(55386)
- 管理(49463)
- 大学(49166)
- 财(46937)
- 学学(46742)
- 教育(41511)
- 技术(33133)
- 业经(32370)
- 融(31003)
- 金融(31003)
- 业(26307)
- 财经(23257)
- 经济研究(22489)
- 问题(22080)
- 版(20817)
- 经(19789)
- 科技(18852)
- 业大(18572)
- 资源(18297)
- 图书(18135)
- 技术经济(17149)
- 理论(16973)
- 现代(16329)
共检索到537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珍
本文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视角分析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理,以团结村为例,探析农地流转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变化。研究显示,村庄规模与成员结构是影响成员参与供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农地流转改变了村庄规模及成员结构,使村庄中经营农业的成员数量减少,村庄成员结构由同质性变为异质性,村庄从个体规模相等且规模很小的大集团变成个体规模不等的小集团,促进了集体行动的形成,最终提升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出了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有序稳定流转农地、农地应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发挥村委会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关键词:
异质性 集体行动 农户参与 影响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朱玉春
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一直是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领域探讨的焦点话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如何克服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所面临的集体行动困难将成为实现农村公共事务善治的重要方面。采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困难展开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应用两点分布对博弈模型进行了转换,并使用调研的1600户农户数据对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村民的思想意识、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对村民的社会理性程度有重要影响,是决定村民是否选择参与村庄小型农田水利供给集体行动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村庄集体行动 农田水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辉
本文以湖南省三县192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调查样本,通过建立二阶段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制度规则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越趋于平原湖区、治理主体产权界定越清晰,按顺序取水的分配规则越强化、农水使用者越按比例投入和政府投入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越好;小型农田水利的排他程度、管水员的管理和政府的监督也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制度规则 农田水利 治理绩效 湖南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进一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都比较显著,在农户参与意愿提升方面,强连接网络边际效应略大于弱连接网络,而在农户参与程度提升方面,弱连接网络边际效应远大于强连接网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本文基于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利用安徽省稻谷主产区村级调查数据分析村庄规模、收入不均等性、户均耕地规模以及外出打工户数比例等因素对村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之集体行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方向都是先正后负,呈"倒U型"特征,即只有在村庄规模和收入不均等性处于中等水平时,村庄集体行动才容易形成;户均耕地规模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外出打工户比例对村庄集体行动存在抑制效应。本文分析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含义:一是应合理设置村庄规模,不宜过小或过大;二是应认同适度的收入差距,防止收入均等化和两极分化;三是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户均耕地规模扩张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珍
村庄成员利益明显受到建设田间水渠和维护支渠工作的影响,研究在国家大规模投入农田水利设施的情况下,村庄成员是否会组织起来合作提供并维护这些小规模工程,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集体行为的行为人模型,通过案例研究,探讨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公平互利性)能否促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自愿合作供给。个案研究表明,在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上,回报性互利难以形成,而在破坏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上,村庄成员通过多回合博弈形成了畸形的“回报性互利”,惩罚性互利失效,其结果是末级渠道和田间工程配套的维护、管理等陷入了困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自愿合作供给难以实现。在国家提供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后,村庄成员难以组织起来合作提供并维护田间水渠与支渠,导致农田有效灌溉率低,农田灌溉成本较高。针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自愿合作供给困难的现象,本文建议,在鼓励农地流转的同时,通过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及重构共享规范,使村庄中经营规模小且地块分散的小农户合作供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珍
村庄成员利益明显受到建设田间水渠和维护支渠工作的影响,研究在国家大规模投入农田水利设施的情况下,村庄成员是否会组织起来合作提供并维护这些小规模工程,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集体行为的行为人模型,通过案例研究,探讨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公平互利性)能否促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自愿合作供给。个案研究表明,在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上,回报性互利难以形成,而在破坏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上,村庄成员通过多回合博弈形成了畸形的"回报性互利",惩罚性互利失效,其结果是末级渠道和田间工程配套的维护、管理等陷入了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 王亚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突破农村集体行动困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的暑期调查数据,以农户参与灌溉设施供给为例,对集体经济如何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体经济既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也可以通过村民归属感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还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民归属感,进而影响村庄集体行动。其中,村干部领导力是最主要的路径。进一步探讨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的村庄差异。村庄治理失灵会削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领导力和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也会制约村干部领导力的发挥。只有在治理有效的村庄,集体经济才会促进村庄集体行动。本文深化了集体经济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认识,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辉 陈思羽
本文以对湖南省粮食主产区47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两阶段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包括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户以何种方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访农民的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劳动力越短缺、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受访农民对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整体状况的评价越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的重要程度越高、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大,农户越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受访农民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差以及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农户越愿意以投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凌玲 阮建青
本文在集体行动理论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解释村庄特征影响村民形成集体行动,进而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内在机制;利用CGSS村级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表明,村庄规模显著负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村庄密度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而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社会关联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俊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其供给要素不同于其他大中型水利工程,需要结合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供给要素的具体特征进行研究。完善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应强化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保障各级政府有效投入,激励农民共管共用,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田水利 供给机制 水利设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威漩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与"三农"高度关联的自然属性、显著的公益性及运行的系统性。小农水治理主体结构应是政府+村庄基层组织+农户+水利专业化服务组织+灌区供水单位。小农水运行的内在机理在于小农水运行与制度环境之间、"建""管""用"之间、"建""管""用"各环节内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化解小农水运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应构建小农水耦合治理模式,搭建小农水耦合治理组织平台,完善相关平台运作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