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8)
2023(17693)
2022(14864)
2021(13820)
2020(11768)
2019(26706)
2018(26549)
2017(51601)
2016(27974)
2015(31531)
2014(31073)
2013(30504)
2012(27789)
2011(24906)
2010(25147)
2009(23541)
2008(23019)
2007(20654)
2006(17558)
2005(15298)
作者
(79575)
(66996)
(66649)
(63371)
(42308)
(32320)
(30312)
(26226)
(25085)
(23859)
(22623)
(22552)
(20944)
(20934)
(20634)
(20570)
(20353)
(19627)
(19305)
(19058)
(16518)
(16443)
(16350)
(15305)
(15088)
(15058)
(14906)
(14778)
(13651)
(13336)
学科
(117303)
经济(117186)
(83509)
管理(77868)
(61763)
企业(61763)
方法(57310)
数学(51325)
数学方法(50550)
(49732)
农业(32871)
(29902)
中国(28241)
业经(27770)
(22744)
(21666)
(21555)
贸易(21548)
地方(21405)
(20962)
(19225)
财务(19157)
财务管理(19110)
理论(18297)
企业财务(18165)
技术(17709)
(17209)
银行(17178)
(16501)
金融(16498)
机构
学院(398762)
大学(392113)
(161142)
经济(157856)
管理(155130)
理学(135494)
理学院(134104)
管理学(131379)
管理学院(130672)
研究(126195)
中国(95910)
(80494)
(80097)
科学(79200)
(72288)
业大(64476)
(63476)
农业(62553)
中心(60757)
(59013)
财经(58682)
研究所(57815)
(53537)
(50332)
师范(49793)
经济学(49301)
北京(48942)
(46861)
(45093)
经济学院(44881)
基金
项目(273437)
科学(216084)
基金(199521)
研究(197242)
(174236)
国家(172790)
科学基金(149329)
社会(125283)
社会科(118629)
社会科学(118596)
(108728)
基金项目(105302)
自然(98316)
自然科(96087)
自然科学(96062)
自然科学基金(94350)
教育(92358)
(90428)
资助(82576)
编号(80641)
成果(63503)
重点(61472)
(60468)
(58413)
(57152)
课题(55014)
创新(53344)
科研(53043)
教育部(51823)
国家社会(51798)
期刊
(170785)
经济(170785)
研究(105822)
(78615)
中国(72173)
学报(63311)
科学(58361)
(56208)
农业(53265)
管理(52514)
大学(48520)
学学(46315)
教育(39624)
(36449)
金融(36449)
技术(35927)
业经(33971)
财经(28203)
(27166)
经济研究(26849)
(24142)
问题(23589)
统计(21352)
(20830)
(19707)
技术经济(19536)
商业(18277)
科技(17785)
决策(17638)
资源(17425)
共检索到56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文珏  罗必良  
农户对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普遍存在的禀赋效应,将导致农地流转市场效率低下。对此,本文基于禀赋效应中"人对物"、"物对人"及"人对人"的3类互动关系,构建"农地确权—农地特性—交易对象—禀赋效应"的分析框架,揭示农地禀赋效应的成因及其对象歧视性根源。利用全国4105个农户样本构建IV-Tob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的禀赋效应具有对象选择性与歧视性。特别是当农地流转对象是规模经营主体时,农地确权是显著增加农户的禀赋效应的重要因素,即使强化外出就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以化解农户对农地保障价值的依赖性,亦无法降低其农地禀赋效应。由农户与农地的情感关联所决定的农地心理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是诱发农地禀赋效应的重要根源。本文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特殊性的认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在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的背景下,农业雇佣生产成为客观事实。本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思想,通过建立农业雇佣生产合约模型,从合约激励角度推演出三种典型的合约形式,即"固定工资+过程监督"、"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固定工资+收益分成+事后主(客)观评估"。进一步地,本文借助经验素材证实了上述合约形式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雇佣采茶情景下,采用"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会导致采茶工、茶农和社会三方出现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合约优于"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俊  张华容  
对华反倾销是否存在歧视性,为什么存在歧视性,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中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对华反倾销的历史背景及其动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全球反倾销与对华反倾销的关联性进行对比认为,对华反倾销存在严重的歧视性。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对华反倾销可能会减少,但对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诉讼可能增加。只有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最大限度消除对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困扰,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才能保障对外贸易渠道的畅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文晶  罗必良  
本文构建"农户土地产权—农地禀赋效应—农地流转行为"的概念模型,目的在于揭示农地流转抑制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户普遍存在的禀赋效应是抑制农地流转的重要根源;而且,农户禀赋效应还具有人格依赖性、生存依赖性、情感依赖性以及流转对象的依赖性;农地流转市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要素市场,而是包含了亲缘、人情关系在内的特殊市场;农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人格化财产,并由赋权的身份化(成员权)、确权的法律化(承包合同)、持有的长久化(长久承包权)而使财产的人格化程度不断增强;赋予农民以土地财产权、推进农地资本化将有效弱化农户对农地生产性收入的依赖,有利于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地流转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灿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流转绩效提升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农地规模流转绩效产生原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本量利分析模型,规模经营净收益与流转规模、产量、价格、变动性成本、固定性成本5个变量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并可以此模型来确定流转规模的盈亏临界点和最适度点,从而发现农地规模流转绩效的形成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珂  张安录  张雄  
采用三阶段DEA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中国17个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环境影响因素作用,提出优化配置方案。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但城市群间差异较大;环境因素对效率影响显著,拥有高新科技、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群对农地城市流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合理;剔除环境和随机影响因素后,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由技术效率变为规模效率,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城市群数量变多。政府应加强城市群间联系与交流,推广和运用节能环保技术,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注重城市用地内涵挖潜,抑制城市土地过度扩张,从而提高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文声  杨超飞  王志刚  
基于农户农地转出的视角,从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等四个方面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其作用取决于传导因素所形成的综合影响。其中,农地转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变动受到生产激励和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叠加效应的影响,而农地转出边际交易成本曲线的变动则取决于交易费用和交易价格的叠加效应。运用H省18市2009—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并存。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发率显著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而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率对农地经营权流转则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戚焦耳  郭贯成  陈永生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两步法详细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只有0.143,处于很低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低下;流转户(包括转出和转入)整体比无流转户效率高,转出土地和转入土地都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且转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要比转出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更为显著。因此,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政府要增加生产服务性投入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效率;多创造农地流转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转出土地,让其拥有最优比例的生产要素从而改善生产效率;鼓励种田能手转入土地以实现规模经营来进一步提高农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戚焦耳  郭贯成  陈永生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两步法详细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只有0.143,处于很低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低下;流转户(包括转出和转入)整体比无流转户效率高,转出土地和转入土地都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且转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要比转出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更为显著。因此,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政府要增加生产服务性投入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效率;多创造农地流转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转出土地,让其拥有最优比例的生产要素从而改善生产效率;鼓励种田能手转入土地以实现规模经营来进一步提高农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胡军辉  何英姿  
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利用大规模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职业异质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歧视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职业所造成的工资歧视超过14%,其中职业的稳定性、人力资本结构、性别歧视与工资歧视程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而职业的竞争性越强则越有助于强化这种歧视效应。同时,职业特征对个体特征工资歧视效应的结构性调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倩  余劲  
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文章基于河南、山东、安徽、河北4省14县767户种粮户粮食生产2012年基准平滑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及数据包络分析,探究农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类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鼓励转入户种植粮食作物。小麦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效率是主要突破点。尽管农地流转有助于促进粮食生产效率,但粮食生产中"天花板"与"地板"的矛盾阻碍了该效用的发挥。建议加强对转出户的社会保障,注重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地转入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冬平  郭震  
利用2012年全国31个省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歧视性工资结构进行了分析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从与个人相关的户籍工资差距、性别工资差距、民族工资差距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仍是工资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教育在缩小户籍工资差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技术水平在缩小性别工资差异方面不容忽视,工作经验可以缩小民族工资差异。从歧视性工资结构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区域,流动人口在教育上的歧视、女性在年龄上的歧视、少数民族在教育和工作经验方面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重峰  
中国现行税制中存在歧视性规定,本文从课税对象差异、纳税主体差异、区域税收待遇差异、城乡不对称税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三条政策性建议,认为可以通过调整个体生产者税收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税收体制、取消区域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建立公平的税收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宗豪  吴冰洋  
在银行业竞争中,转移成本能够锁定消费者,使银行能够对锁定的消费者定一个较高的价格,但是,转移成本也使银行对没有被锁定的消费者的竞争更加激烈。研究发现,转移成本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利润,并且转移成本越高,银行从信贷中获得的利润越高。但是,当存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竞争时,由于价格歧视的存在,银行的利润随着转移成本的增加而降低,转移成本没有给银行带来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何学松  孔荣  
本文阐释了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机理,并引入农地确权颁证变量,根据陕西90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流转选择及流转规模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民是否流转农地及农地流转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大于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证实,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通过提升农地产权强度和强化农地禀赋效应等抑制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出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增强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因此,需从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推进农地确权颁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改革措施等方面促进农民农地流转参与理性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