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7)
- 2023(4633)
- 2022(3831)
- 2021(3667)
- 2020(3038)
- 2019(6858)
- 2018(6919)
- 2017(13402)
- 2016(7563)
- 2015(8331)
- 2014(8295)
- 2013(8526)
- 2012(8135)
- 2011(7519)
- 2010(7849)
- 2009(7365)
- 2008(7474)
- 2007(6933)
- 2006(6510)
- 2005(5721)
- 学科
- 农(44212)
- 济(34332)
- 经济(34293)
- 农业(29367)
- 业(28498)
- 管理(13269)
- 业经(12425)
- 农业经济(9836)
- 方法(9799)
- 村(8963)
- 农村(8953)
- 土地(8706)
- 数学(8528)
- 数学方法(8403)
- 制(8258)
- 企(8232)
- 企业(8232)
- 中国(8136)
- 发(8122)
- 学(8067)
- 地方(7302)
- 劳(6870)
- 劳动(6868)
- 发展(6743)
- 展(6734)
- 策(6454)
- 收入(6418)
- 人口(6340)
- 农业劳动(6312)
- 及其(6305)
- 机构
- 学院(114544)
- 大学(110219)
- 农(47236)
- 济(47142)
- 经济(46200)
- 研究(42655)
- 管理(42176)
- 理学(36663)
- 理学院(36237)
- 农业(35964)
- 管理学(35512)
- 管理学院(35334)
- 中国(34240)
- 科学(28285)
- 业大(27373)
- 京(23362)
- 所(23197)
- 农业大学(21949)
- 研究所(21261)
- 中心(20644)
- 江(19271)
- 财(18593)
- 业(17388)
- 省(16367)
- 范(16179)
- 师范(16048)
- 科学院(15177)
- 经济管理(15078)
- 财经(14600)
- 州(14397)
- 基金
- 项目(76854)
- 科学(60186)
- 研究(56572)
- 基金(55588)
- 家(49727)
- 国家(49194)
- 科学基金(40717)
- 社会(35768)
- 社会科(33250)
- 社会科学(33236)
- 省(31245)
- 基金项目(30231)
- 农(27911)
- 自然(26112)
- 划(25611)
- 自然科(25434)
- 自然科学(25425)
- 自然科学基金(24957)
- 编号(24301)
- 教育(23816)
- 资助(21411)
- 成果(19251)
- 发(18083)
- 部(17465)
- 重点(17234)
- 业(16103)
- 课题(15811)
- 创(15493)
- 国家社会(14678)
- 性(14667)
共检索到175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本文基于江苏省684份农户调查样本,考察了农地租金分布,分析了农地流转障碍。研究表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分别从相反方向影响农地租金,农地细碎化和禁止农地买卖使农地未能在不同用途之间充分流动,导致农地租金分布趋于分离,农地流转呈现"租金分层"现象。这表明农地资源并未实现有效配置,农地细碎化和农地制度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建立地籍管理制度和改革农地制度是促进农地流转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伟 邢娇阳
农地流转租金关联着流转双方的切身利益,决定着流转双方的意愿、流转规模和流转期限。由此,笔者在对四川、安徽和河北一些地方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地流转中的租金计算方式进行考察,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农地所具有的功能,借鉴《农地估价规程》,把农地流转租金修正为结合本地市场粮食主要作物的租金锁定法。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租金实践 模型修正 租金锁定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庆 饶清玲 张宽
以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集中流转,逐渐成为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取向下农地流转模式的新兴趋势与重要构成,并影响农地租金定价决策。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2017年和2019年的两期混合截面数据,从农地转出与转入双重维度考察集中流转对农地租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集中流转会通过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来提高转出方农地租金要价,同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强契约稳定性两条路径诱使转入方接受较高租金。这意味着,现阶段集中流转所推升的农地租金既能保障承包户农地流转收益,又能稳定经营方生产经营预期。这一结论为新时期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与保障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学兵 尚旭东 何蒲明
政府补贴被认为是推动农地流转的有效途径,但其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1781户农地转出户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农地有偿流转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农户分化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随着农户人情交往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选择在城市生活,农户倾向选择无偿流转,这主要归咎于土地产权安全的考虑。据此提出:侧重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保险和担保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培育农地流转中介市场,构建农地流转定价机制;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退出和农业生产托管。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完善政府补贴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甲 徐静文 张红霄
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农地市场中租金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不完善。以转出方面临的流转事后交易费用为理论分析起点,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收集的1648个农地流转样本,采用OLS、2SLS和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关系治理对流转租金的影响以及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对关系治理格局的改变和租金决定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流转双方的关系越紧密,信任和声誉机制约束发挥作用的强关系治理能够减少事后交易费用,双方就这部分交易费用进行博弈使得流转租金低于市场价格;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流转,替代了关系治理在减少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改变了熟人社会的关系治理格局,流转租金接近于市场价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甲 徐静文 张红霄
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农地市场中租金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不完善。以转出方面临的流转事后交易费用为理论分析起点,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收集的1648个农地流转样本,采用OLS、2SLS和CMP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关系治理对流转租金的影响以及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对关系治理格局的改变和租金决定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流转双方的关系越紧密,信任和声誉机制约束发挥作用的强关系治理能够减少事后交易费用,双方就这部分交易费用进行博弈使得流转租金低于市场价格;县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第三方介入流转,替代了关系治理在减少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改变了熟人社会的关系治理格局,流转租金接近于市场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亚辉 李秀彬 辛良杰
近年来山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零租金现象较为普遍,厘清土地零租金流转的规模及其原因对于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重庆市永川区、忠县和酉阳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地块尺度测算了土地零租金流转的规模,并构建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交易费用对土地零租金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案例区零租金转出地块的比例达到78.62%,其中75.47%的地块转给了亲人或熟人;实证模拟显示,事前、事中和事后3类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土地零租金流转的重要原因,低成本的流转中介组织、第三方协调机构的存在以及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均能显著降低土地零租金流转的概率;规模偏小、质量等级较低、灌溉条件较差和地理位置偏远的劣质地块的零租金流转概率普遍较高。目前,山区土地边际化导致的地租下降是零租金现象的根源,而交易费用偏高则是土地零租金流转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今后应着重降低山区土地流转中面临的各类交易费用,建立以乡镇为网络节点的低成本流转平台,引导双方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同时,还应关注山区耕地撂荒和农户耕地资产贬值等现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源 林文声
采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实证分析农产品价格政策对村庄农地流转租金及农户农业经营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政策显著提高了农地流转租金,正向影响农户农业经营规模。但农产品价格政策抬高农地流转租金会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为18%。对于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较多的村庄,农产品价格政策更能通过抬高农地流转租金来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4%和3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源 林文声
采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实证分析农产品价格政策对村庄农地流转租金及农户农业经营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政策显著提高了农地流转租金,正向影响农户农业经营规模。但农产品价格政策抬高农地流转租金会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为18%。对于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较多的村庄,农产品价格政策更能通过抬高农地流转租金来间接减少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农地流转租金上涨侵蚀政策规模扩大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4%和32%。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旺 周聪 陈风波
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大量熟人间“零租金”和“低租金”形式的人情租现象,这往往被认为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从而讨论人情租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角度出发构建农户收益理论模型,利用微观农户地块层次农地流转数据和村级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指标,探究了不同市场环境下农户农地流转中人情租金变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中依然普遍存在人情租现象,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对人情租产生了显著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越完善,亲缘和地缘关系对农地租金的影响越弱。本文结论对于重新认识农村中存在的农地人情租现象及未来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正规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情租金收敛 农地流转对象 农地市场发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鹏鹏 罗必良
已有研究从农地产权安全感知的角度发现,农地调整经历会弱化确权农户的租金要价上涨效应。但笔者认为,由于农地无调整农户的特殊性,导致产权安全感知无法逻辑一致地解释农地确权的租金要价决定,并基于地权调整将诱发确权农户更加珍惜土地的逻辑主线解释确权农户的租金要价上涨效应。本文构建“农地确权—调整经历—租金要价”的分析框架,探讨不同类型的农地调整经历对确权农户租金要价的影响机理。本文使用全国9省调查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与农地调整经历均会诱发农户租金要价上涨,且租金要价分别上涨39.2%和16.9%;农地调整经历会影响确权后农户的农地转出要价,无农地调整经历和农地小调整经历均会诱发确权农户对土地的珍惜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租金上涨效应;而经历过激烈地权争夺的确权农户将更加珍惜土地并显著强化其流转租金上涨意愿。农地调整经历的强烈程度对确权农户租金要价的影响呈现线性上升的趋势。笔者强调,农地确权的租金要价决定具有情境依赖性,地权调整经历将诱导农民更加珍惜所获得的农地产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鹏鹏 罗必良
一、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农业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6])。农业生产成本增幅远超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急剧挤压农业生产获益空间。其中,土地流转租金上涨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高成本的重要原因~([7])。杜挺和朱道林~([8])发现,中国土地流转租金在2009—2017年上涨了33.3%。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显示,2005—2015年,中国农地流转率以年均20.53%的速度提升,但明显低于同期地租年均24.60%的上涨速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纪月清 顾天竹 陈奕山 徐志刚 钟甫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直是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在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同时,扩大地块规模也是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面。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一些广为人知的影响是它既表现出妨碍规模经济效率的一面也表现出有利于范围经济的一面。很少被提及的另一个影响是在紧挨着的小地块上如果不同步生产相同作物将会有强烈的外部性,因此个体决策自由度和配置效率受限,即无法迅速地将地块配置到高价农产品的生产中。基于租金可以简单而全面反映地块价值的假设,不同地块规模的经济价值差异应当表现为每亩地租的差别,本研究利用8省调查数据评估当前条件下地块规模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山
结合人情社会的交换特征和差序格局下的交换媒介,指出亲友之间的人情是中国的一种农地租金形态,农户在人情租和货币(或实物)租之间进行选择,无偿流转的实质是农户采用隐性的人情租替代显性的货币或实物租。通过将人情租引入农户决策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选择租金形态的四个影响因素:货币的边际效用、人情的边际效用、货币租金率、人情租金率,并将分析结论应用于解释为何20世纪初没有广泛存在无偿流转现象、而现阶段却广泛存在,进而判断未来的租金形态演变。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农地流转的主要租金形态演变次序可归纳为:实物、货币→人情、货币→货币。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地租形态 产权安全 人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峰 王坤沂 路瑶
土地零租金流转在"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特征明显的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了土地流转中的零租金现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边际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零租金流转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土地效率和劳动效率并扩大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无效率部分,尤其是对转入方向为普通农户和种植类型为经济作物以及土地租约期限过短或者过长的转入户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更加明显。具体的作用路径有两条:一是"零租金—农业生产投资不足—农业生产效率损失",其中零租金对长期农业生产投资的挤出效应显著大于短期农业生产投资;二是"零租金—土地保护意愿下降—农业生产效率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指导对零租金引致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具有缓解作用;农地确权并不能抑制土地流转中的零租金现象,但土地流转中介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农户的土地零租金流转行为。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提高农业投资补贴,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积极构建统一开放、秩序规范、双向开放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减少土地零租金流转引致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