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1)
- 2023(9711)
- 2022(7992)
- 2021(7464)
- 2020(6268)
- 2019(13831)
- 2018(13924)
- 2017(25969)
- 2016(14616)
- 2015(16437)
- 2014(16500)
- 2013(15953)
- 2012(14668)
- 2011(13447)
- 2010(13686)
- 2009(13006)
- 2008(12716)
- 2007(11892)
- 2006(10710)
- 2005(9692)
- 学科
- 济(54942)
- 经济(54848)
- 业(48483)
- 农(45805)
- 管理(40413)
- 农业(30382)
- 企(28049)
- 企业(28049)
- 业经(18477)
- 制(17573)
- 方法(17004)
- 中国(15641)
- 财(15217)
- 数学(14278)
- 数学方法(14091)
- 体(13847)
- 学(12670)
- 地方(11149)
- 银(10346)
- 银行(10321)
- 农业经济(10295)
- 发(10288)
- 行(9946)
- 土地(9775)
- 策(9764)
- 体制(9483)
- 融(9424)
- 金融(9417)
- 村(9273)
- 农村(9261)
- 机构
- 学院(207207)
- 大学(201705)
- 济(83188)
- 经济(81334)
- 管理(76510)
- 研究(72938)
- 理学(65393)
- 理学院(64703)
- 管理学(63587)
- 管理学院(63235)
- 农(58052)
- 中国(57374)
- 科学(45045)
- 农业(44538)
- 京(42744)
- 财(39744)
- 业大(39123)
- 所(37757)
- 中心(34555)
- 江(34104)
- 研究所(34010)
- 财经(30035)
- 农业大学(27589)
- 经(27096)
- 省(26802)
- 范(26525)
- 师范(26216)
- 州(26129)
- 院(25974)
- 北京(25952)
- 基金
- 项目(138591)
- 科学(108313)
- 研究(103961)
- 基金(98621)
- 家(86994)
- 国家(86138)
- 科学基金(72564)
- 社会(65529)
- 社会科(61554)
- 社会科学(61540)
- 省(56529)
- 基金项目(52440)
- 教育(46481)
- 划(46285)
- 自然(45301)
- 编号(44253)
- 自然科(44168)
- 自然科学(44154)
- 自然科学基金(43369)
- 资助(38692)
- 成果(36230)
- 农(32349)
- 重点(31379)
- 制(31310)
- 部(30805)
- 发(30732)
- 课题(30600)
- 创(28790)
- 性(27121)
- 国家社会(27078)
- 期刊
- 济(102310)
- 经济(102310)
- 农(62325)
- 研究(58928)
- 中国(51139)
- 农业(41854)
- 学报(36388)
- 科学(32848)
- 财(31177)
- 大学(28284)
- 学学(27101)
- 管理(25202)
- 教育(23323)
- 业经(22967)
- 融(22514)
- 金融(22514)
- 业(19940)
- 技术(17670)
- 财经(14796)
- 问题(14511)
- 农村(14347)
- 村(14347)
- 农业经济(13995)
- 版(13284)
- 经济研究(13036)
- 经(12678)
- 世界(11560)
- 业大(11332)
- 经济问题(10531)
- 科技(9932)
共检索到322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威漩
农地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农地所有权属性及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在农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续期内,农地承包经营权以有偿的方式,依法、自愿地从一方农户转让给另一方农户的行为。本文分析了农地流转机制及制约农地流转的不同制度安排,提出实现农地顺畅流转就要构建包括农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业投入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农地交易市场制度在内的制度支撑体系。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机制 制度支撑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舜臣 曹丹丘 王兴华
农地所有权归属集体以来,产权拆分及农民产权份额的扩大和强化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然而,理论上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却在农地流转的推动成效方面呈现时段上的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演进,改革对农地流转的正面作用渐衰,甚至表现出对农地流转的抑制。为解释理论与现实的偏差,聚焦改革路径的形成逻辑,重点阐述了改革历程及改革对农地配置的影响成效,提炼出改革成效不足的系统性成因。研究认为,产权理论的引入为确定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过去的改革经验为决策层延续产权赋予式改革提升了信心,规模经营路线的确立加强了坚持并推进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后,农地产权制度朝着扩大集体成员权能的方向不断推进,却在现阶段表现出抑制农地流转并冲击农地承包权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对此,构建了涵盖政策有效性、农地多功能性以及中央决策层认知调整在内的解释框架。认为在追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扩大集体成员的土地权能并不可取,增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作用并以社会保障弥补农户对农地的非生产性寄托是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现有研究大多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某些方面进行局部研究。基于对有关所有制调整产权管制放松、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等文献的分析,提出一个逻辑自治的经济分析框架。其中,研究对象是产权与所有权,约束条件为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实质是交易费用最小化的制度创新路径。在研究内容上,农地改革中的交易费用生成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思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宏伟 王红波
托底性医疗保障是满足贫困家庭基本医疗保障需要、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重点内容。以商业医疗保险为重要特点的美国,却建立了规范、齐整、有效的托底性医疗保障体系,其制度经验值得研析。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结合社会保护底限的内涵,文章构建了包括制度目标、制度设计和制度效能三个层面、九个维度的托底性医疗保障政策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美国托底性医疗保障的直接制度基础以及基本医保中内嵌的托底保障功能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最后,在分析美国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文章归纳启示并提出了我国托底性医疗保障应明确覆盖全员和多样化托底保护的制度目标,优化多重保障、权责清晰、管理流畅的制度设计,并通过强化托底倾斜、融入预防和投资功能改善托底性医疗保障的制度效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柏乃 褚立波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制度的建设是根本性的问题,只有构建一流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长与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包括一流的图书馆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教学服务支撑体系,一流的科研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及一流的校长和管理支撑体系。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制度支撑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雅萍聪 郑启聪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浙江等许多中心城市或省份先后有50多个高教园区(大学城)拔地而起,研究高教园区公共支撑体系的内涵、特征及现状,探索建立高教园区公共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对实现社会办学资源的优化、有序配置和使用,促进高教园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伟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从而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框架。皖南F区的经验表明,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是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该模式包含了农地产权变革、农地流转政策实践、农业经营主体选择、农地租金调整和市场风险防控等多个维度的内容,形成了整体性的农地流转制度设置和运作体系。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以村社集体为核心载体,通过政府引导下的行政资源承接、以动员为基础的公意统合和基于村民自治的民主过程等机制,明确了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和农民的权责关系,推动了农地流转秩序的有效运转。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能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班集体作为我国高校独特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诸多制度要素(高等教育学年制、统包制和政治辅导制)构建基础上才得以确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班集体所赖以存在的核心制度要素发生了变迁。从符应论分析我国高校班集体制度变迁的趋势,发现作为一种社会化体系班集体从基于社会控制的外化式模式向基于个体构建的内化式模式转变。而从个体身份认同理论分析则发现加强学生的集体性身份认同,帮助他们完成与群体和社会进程的意义连接,既是我国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教育目标,亦是我国高校班集体建设的路径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
高校班集体 自我身份认同 集体性身份认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竹林 王征兵
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在职业、地域和身份上向市民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时序环节。每一环节的推进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支持。由于特殊的二元制度使然,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制度不当同时并存,阻碍了市民化的进行。以正义与公平为逻辑起点,以制度变迁的低成本为原则,进行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退出制度、户籍进入制度、社会保障融合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支撑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燕 朱道林
农用地流转方式决定了交易中存在的农地价格形式,农地价格是流转过程中产权经济关系的反映。为了控制和引导农地流转市场价格,在政府层面应建立包括农地质量基准地价、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标定地价在内的农地价格体系,实现国家对农地市场的宏观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宇 刘芳 欧名豪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各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如何发挥土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是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尽管各地围绕土地管理创新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索,但主要集中在供地、地价等环节,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有限,且不利于土地长效利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前瞻性。从产业特点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衔接出发,现行土地管理应在土地使用流程关键环节创新,从规划、出让、审批、地价、退出等环节建立全方位、循环式土地利用制度支撑体系,形成不同环节土地管理的差异化组合模式,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土地管理 制度支撑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帮达
禁渔是《长江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准确理解其立法逻辑和支撑体系是确保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长江保护法》规定的禁渔制度是将党和国家长江保护政策法律化与制度化的体现,蕴含着修复长江生态、保障渔业资源永续可用的立法理念。该制度由相互协同的捕捞空间限制规范、捕捞时间限制规范、捕捞方式限制规范和法律责任规范构成,体现了对以往相关规范的衔接和补强,但不够细化。该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层面双重统筹协作的体制机制支撑,还需要包括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制度、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制度、捕捞许可制度、禁捕补偿制度和养殖管控制度在内的配套制度以及由相关法律、配套行政法规或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支撑。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禁渔制度 立法逻辑 支撑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社梅 王慧莹
发展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对于拓展农业创新和农业科技开发、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政府为引导,构建我国农业风险投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多元化的农业风险资本体系;二是完善农业风险投资市场运行机制;三是完善政府对农业风险投资扶持的各项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 风险投资 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