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0)
- 2023(11377)
- 2022(10008)
- 2021(9560)
- 2020(7958)
- 2019(18408)
- 2018(18497)
- 2017(36065)
- 2016(19491)
- 2015(22068)
- 2014(22002)
- 2013(21926)
- 2012(20009)
- 2011(18048)
- 2010(17975)
- 2009(16462)
- 2008(15820)
- 2007(14026)
- 2006(12357)
- 2005(10519)
- 学科
- 济(79635)
- 经济(79545)
- 业(60943)
- 管理(52174)
- 农(47604)
- 企(39951)
- 企业(39951)
- 方法(34702)
- 农业(31663)
- 数学(30105)
- 数学方法(29797)
- 业经(21693)
- 中国(19004)
- 财(17107)
- 学(17028)
- 地方(16509)
- 制(14511)
- 贸(13175)
- 贸易(13169)
- 易(12820)
- 技术(12686)
- 理论(12112)
- 发(12045)
- 环境(12005)
- 和(11533)
- 策(11533)
- 农业经济(10893)
- 体(10599)
- 银(10507)
- 银行(10474)
- 机构
- 学院(276629)
- 大学(274628)
- 管理(116216)
- 济(109024)
- 经济(106624)
- 理学(101745)
- 理学院(100723)
- 管理学(99139)
- 管理学院(98672)
- 研究(89808)
- 中国(67400)
- 农(63306)
- 京(57998)
- 科学(57355)
- 业大(49316)
- 农业(48459)
- 财(45309)
- 所(44823)
- 中心(42026)
- 研究所(41072)
- 江(39659)
- 财经(36931)
- 范(36309)
- 师范(36045)
- 北京(36001)
- 经(33745)
- 经济管理(32383)
- 州(32169)
- 院(31749)
- 农业大学(30676)
- 基金
- 项目(195585)
- 科学(153908)
- 研究(144895)
- 基金(142021)
- 家(123178)
- 国家(122053)
- 科学基金(105281)
- 社会(90256)
- 社会科(84972)
- 社会科学(84949)
- 基金项目(77164)
- 省(77061)
- 自然(68924)
- 自然科(67272)
- 自然科学(67260)
- 自然科学基金(66051)
- 教育(64482)
- 划(63779)
- 编号(61398)
- 资助(57099)
- 成果(48296)
- 部(43128)
- 重点(42571)
- 发(41905)
- 创(40456)
- 课题(40067)
- 创新(37564)
- 科研(37051)
- 教育部(36403)
- 人文(36379)
- 期刊
- 济(123099)
- 经济(123099)
- 研究(76518)
- 农(65515)
- 中国(51870)
- 农业(44755)
- 学报(44478)
- 科学(42368)
- 管理(37139)
- 大学(34306)
- 学学(32575)
- 财(31456)
- 教育(28240)
- 业经(26172)
- 技术(23377)
- 融(23314)
- 金融(23314)
- 业(20707)
- 问题(17102)
- 财经(16552)
- 经济研究(16177)
- 版(14862)
- 图书(14435)
- 科技(14399)
- 农业经济(14348)
- 农村(13943)
- 村(13943)
- 技术经济(13893)
- 经(13865)
- 理论(13795)
共检索到393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农地整理项目实施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项目区的广大农民。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支持、关注和参与行动都会对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农民参与行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湖北省5个县区7个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知觉都对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行为控制知觉对行为态度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控制知觉有显著影响;行为态度在行为控制知觉对行为意向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行为控制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聪 胡银根 廖成泉
文章选取湖北省黄冈市的242户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动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农民的农业收入比、对农地整理的了解程度等对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的内部动机有显著影响。农民获得的好处对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的外部动机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如下:在目前农民真正参与较少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地整理的认识程度;发挥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保障农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引导农民规模经营;引入保障和激励机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参与 行为动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甜 杨钢桥 赵微 汪文雄
本文基于社会学角度运用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对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行为机理进行研究,构建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自主因素"与"嵌入因素"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农地整治项目区实地调查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行为嵌入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导致其行为决策受到"自主因素"和"嵌入因素"的双重约束;项目特征和参与者特质构成的"自主因素"与村庄特征、社会资本网络、政府支持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嵌入因素"均对农民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网络是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关键因素,体现了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民参与行为的强嵌入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田甜 杨钢桥 赵微 汪文雄 吴九兴
研究目的:揭示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行为决策机理,为今后制定激励农民参与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成本收益理论视角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行为决策模型,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农民参与行为决策由参与行为预期收益与成本所决定;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农民参与对项目工程质量影响的判断、周围村民意见、是否村干部、政府对农民参与所持的态度、项目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农民年龄等对农民参与行为决策影响显著。研究结论:在今后农地整理项目开展中要加大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力度,支持和引导项目区农民积极参与项目的各项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和谐"、"民主参与"等社会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微 周惠 杨钢桥 李金玉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农地整理建后管护农民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揭示农民参与的意愿—行为转化机理。研究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理论分析和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农地整理建后管护的农民参与意愿受到知觉控制的显著影响,农民参与行为则主要受到主观规范的显著影响;(2)从交易费用视角来看,对管护行为的监督难度是影响意愿—行为转化的显著性因素;(3)对管护行为的监督难度受到管护实施的激励效用和约束效用影响。研究结论:建议发挥乡村精英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制定农地整理建后管护的契约以降低交易费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利用农地整理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整体意愿、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分析农民参与评价农地整理项目的意愿,并对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较高,超过八成;不同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受访农民参与评价意愿存在差别;农业劳动力数量、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评价的认知程度、政府对农民的规划设计意见的重视程度和政府对项目政策宣传的重视程度等4个变量显著影响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性别、是否村干部和是否党员等8个变量对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改革现有项目评价制度,重视农民在项目各阶段评价中的作用,加大农民培训和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欣 王文玲
以湖北和湖南等实地调研数据为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回归分析法对农地整理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周边地区其他创收机会、非农劳力价格、农户对农地政策认知度、农户对已实施项目的满意度、项目宣传情况、政府是否合理引导农户参与等对农户参与意愿影响显著。因此,应引导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立科学的项目申报与遴选机制,拓宽认知渠道,建立有效的项目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健全农户全程参与农地整理的政府引导与激励机制,以提高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意愿。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户 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路荣荣 赵微 陆昊天 罗泽 彭珏 王艳青
研究目的:从农村社区存在的非正式制度驱动力要素和管护状态要素两方面出发,阐述农民参与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心理响应机制。研究方法: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非正式制度驱动力中农业收入、管护状态中决策参与程度等变量对管护响应影响显著;(2)驱动力要素和状态要素对管护态度和管护意愿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部分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和管护状态能够改变农民态度,但从积极的管护态度转移到管护意愿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结论:建议合理挖掘与发挥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管护决策工作,采取措施促进农民的积极态度转为管护意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筹措是保障后期管护效果的重要前提。利用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受访农民对后期管护的认知状况和投资意愿,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与后期管护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支付意愿分布,测算受访农民的平均支付意愿额度。研究结果表明,村干部身份、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收入、耕地经营规模、非农收入比例、对后期管护工作内容的认知水平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后期管护投资的意愿;研究区农户投资后期管护的年平均支付意愿金额为219.62元/户,7个农地整理区的农户投资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总额数量可观。最后,提出要重视村干部的带头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汪文雄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户有效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农户合作博弈模型,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53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农户参与意愿受村干部对农地整理项目的态度、村里是否有农业产业规划、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同程度、农户对种植作物市场预期等因素显著的正影响,受地块面积因素显著的负影响。因此,农地整理应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充分重视并发挥村委会在农地整理项目实施中的宣传、引导、沟通作用,提高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知程度,稳定农户对农业生产的市场预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文雄 王文玲 朱欣 杨钢桥
研究目的:以湖北省和湖南省实地调研数据为例,研究农地整理项目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专家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及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农户耕地块数、灌溉劳力机械等投入成本、对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项目信息公开程度、政府是否合理引导农户参与、地区差异等变量影响显著,其他因素不显著。其中"政府是否合理引导农户参与"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农户耕地块数"和"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地区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小。研究结论:针对显著和影响程度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农地整理项目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实施阶段 农户 参与程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文雄 杨钢桥 李进涛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的行为选择机理。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户主文化程度、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比例、项目后期管护认知程度、项目前期参与程度、后期管护资金来源、组织健全程度、监督检查机制、宣传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影响显著。研究结论:为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以显著性因素作为重点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整理 后期管护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赵微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60份农民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分析农民监督对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的影响机理,以期为遏制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提供依据。结论表明:目前农地整治项目区工程质量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受益农民被排除在工程质量监督之外,难以发挥社会监督的效力,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而引入项目区农民参与施工监督,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层面探索并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治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有助于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整体功效的发挥。
关键词:
农地整治 工程质量 合谋行为 农民参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微
研究目的:以耕地保护协会模式下农地整理建后管护机制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建后管护的制度结构对农民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制度构成的理论分析和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正式制度特征中的制度受益程度对农民意愿影响显著,非正式制度特征中的从众行为和劳动技能的影响相对强烈;(2)包含制度特征变量的计量模型对农民意愿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有效解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作用实现耦合。研究结论:建议完善制度设计的惩罚机制,引导形成农民积极参与后期管护的社会习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文雄 杨海霞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以湖北省咸宁市、鄂州市、安陆市、天门市、大冶市、嘉鱼县、沙洋县等市(县)14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在农地整治中参与权属调整的行动逻辑遵循"认知→意愿→行为"这一路径形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的行为意愿在其认知与行为响应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行为意愿是农户农地整治权属调整行动逻辑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农户关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对行为响应仅仅存在微弱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