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2)
- 2023(11006)
- 2022(9265)
- 2021(8790)
- 2020(7273)
- 2019(16709)
- 2018(16699)
- 2017(32370)
- 2016(17607)
- 2015(19633)
- 2014(19233)
- 2013(18811)
- 2012(17172)
- 2011(15383)
- 2010(15474)
- 2009(14169)
- 2008(13695)
- 2007(12005)
- 2006(10661)
- 2005(9084)
- 学科
- 济(74316)
- 经济(74243)
- 业(53931)
- 农(47499)
- 管理(43035)
- 企(32196)
- 企业(32196)
- 方法(31961)
- 农业(31547)
- 数学(29401)
- 数学方法(28861)
- 业经(20010)
- 地方(17660)
- 中国(16877)
- 财(14573)
- 制(14171)
- 学(13766)
- 贸(13669)
- 贸易(13663)
- 易(13273)
- 发(11156)
- 环境(11034)
- 技术(10924)
- 农业经济(10815)
- 策(10582)
- 银(10172)
- 银行(10134)
- 土地(10010)
- 体(9885)
- 行(9604)
- 机构
- 学院(245844)
- 大学(238249)
- 济(97909)
- 管理(96389)
- 经济(95904)
- 理学(84568)
- 理学院(83642)
- 管理学(81859)
- 管理学院(81454)
- 研究(79720)
- 农(67267)
- 中国(62301)
- 科学(53767)
- 农业(52126)
- 京(49074)
- 业大(48715)
- 所(41088)
- 财(39631)
- 中心(38873)
- 研究所(37816)
- 江(37712)
- 农业大学(33330)
- 财经(31829)
- 范(31092)
- 省(30838)
- 师范(30696)
- 州(29536)
- 北京(29382)
- 经(28999)
- 经济管理(28899)
- 基金
- 项目(174125)
- 科学(135944)
- 基金(125125)
- 研究(122452)
- 家(111093)
- 国家(110088)
- 科学基金(94018)
- 社会(77587)
- 社会科(73149)
- 社会科学(73126)
- 省(72920)
- 基金项目(67719)
- 自然(63070)
- 自然科(61567)
- 自然科学(61548)
- 自然科学基金(60415)
- 划(58574)
- 教育(54440)
- 编号(50518)
- 资助(50221)
- 重点(38687)
- 发(38359)
- 成果(37529)
- 部(36930)
- 农(36799)
- 创(36294)
- 创新(33899)
- 课题(33628)
- 科研(33618)
- 计划(33491)
- 期刊
- 济(110592)
- 经济(110592)
- 农(69440)
- 研究(62157)
- 中国(48271)
- 农业(46882)
- 学报(44112)
- 科学(40077)
- 大学(33337)
- 学学(32094)
- 管理(29240)
- 财(28122)
- 业经(26548)
- 融(23233)
- 金融(23233)
- 业(22952)
- 技术(20818)
- 教育(19506)
- 问题(16097)
- 经济研究(15244)
- 版(14836)
- 资源(14631)
- 农村(14487)
- 村(14487)
- 农业经济(14088)
- 财经(14018)
- 业大(13729)
- 科技(12610)
- 统计(12599)
- 技术经济(12282)
共检索到352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周厚智
基于农户微观角度,首先运用经济学理论模型推导出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影响,然后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农地整理影响下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而得出劳动力转移和耕地流转的规模。结果表明,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受到农地整理的影响;农地整理区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大于现有农户农地规模,农地整理区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为1.96hm2;湖北省农地整理区户均应转入农地量为1.17hm2,户均劳力转移人数为1.25人。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机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通过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并加大农地整理力度和提高农地整理质量,从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
土地资源 适度规模 经济学分析 农地整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徐玉婷
农地整理的实施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为目标。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在森的福利理论框架下选取农地整理农户福利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度湖北省农地整理前后的福利变化,然后进一步分析农地整理变量对农户福利贡献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整理前的总福利值0.37,农地整理以后的总福利值为0.42,福利变化为0.05,方向为正。农地整理后比农地整理前农户福利有所增加。农地整理后农户福利仍低于0.50的福利评价值,也说明农地整理对农户福利改进的贡献不突出,农地整理还有提升农户福利的空间。教育水平、土地市场和劳力市场发育程度、区域差异、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知和农地整理的质量是影响农户福利的主要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辉 钟涨宝
本文在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襄阳市3县(市)6镇(街)13村312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了当地农地流转的现状。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要素禀赋及外部体制环境等方面对襄阳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来源、农地面积、农地承包期和户主年龄、职业等内部因素与农地的转入及转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介入、村委会对流转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信息发布的指导、对农地流转价格的合理确定等外部体制环境因素也会对农地流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强化农户主体地位、积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论文以湖北武汉、孝感为实证,构建农户家庭生计禀赋衡量体系,运用Log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户生计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户已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48.38%)及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61.99%)相对较高,且流转程序较规范;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参与率(46.72%)相对较高,但农户农地依赖程度高,未来愿意参与农地流转的比例(38.61%)相对最低;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流转实际比例较低(31.82%),但受农业种植低利益及非农产业高回报的诱导,受访农民未来流转意愿(45.87%)较强烈。2)自然资产及物质资产对农户参与农地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论:(1)主动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在经济预期上对流转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2)鼓励农业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耕种方法,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转移;(3)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高效、公开、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4)健全农村农地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土地处置管理平台,对农地撂荒等不良现象从法律层面上严格限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往往会伴随着农地边际化现象的发生。为了减轻农地边际化的不利影响,提高农地利用收益,农户在农地经营的模式、方法、规模等方面会作出相应的响应。而为了减缓农地边际化进程和促进边际农地的有效利用,我国目前的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强调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国华 蔡昉
在农地经营规模不断集中成为不可逆转之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仍陷于"反向关系"还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争论已无太大意义,尊重农户自身意愿并借助市场力量实现农地经营规模的逐步集中,成为未来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基于此,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及2012年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从如何实现家庭劳动禀赋和土地禀赋的最大化利用这一家庭决策视角,定量回答了"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这一核心问题,进而给出了农户视角的"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此类图谱在以往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从未见到,对于中国未来的宏观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以湖北省武汉、孝感的832个农户为例,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状况及影响农户流转决策的关键因素,探寻促进流转市场建设的差别化激励措施。结果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与生态功能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调研农户农地流转率依次为50.73%,70.50%,28.94%。(2)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较高区域租金水平及非农就业率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民生计转型依赖于收入水平能否满足家庭需求;活跃度较低区域家庭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雪 张俊飚 张露 程文能
基于农户经营规模的视角,利用湖北省395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探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被调查区域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呈正向变动趋势,大规模组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中规模组次之,小规模组最低;总体平均技术效率为71.88%,农户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尚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影响农户生产的技术效率因素中,年龄、受教育程度、灌溉条件、社会网络对小规模农户均有显著的影响,技术培训对中规模组农户有显著影响,土地细碎化对中规模与大规模组农户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嫚嫚 刘颖 陈实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家庭耕地经营规模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粮食供求、人口状况、耕地面积和政策调节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湖北省家庭耕地经营规模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对湖北省进行的初始预测表明,未来省内能够完全满足粮食自给自足,家庭经营面积也不断扩大,逐步实现规模经营;2)人口政策的开放短期内对湖北省粮食安全不会产生威胁。提高耕地安全基线,加大单位面积耕地资金投入和提高粮食种植比例都能够对粮食产量进行一定调节;3)上调耕地安全基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快速调节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但这种形式的调节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农村人口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钢桥 李岩 马广超 文高辉
在构建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户权益诉求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和湖南省部分粮食主产县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测算农地整治过程中不同类型农户的权益诉求强度。研究表明:各类农户对经济权益的诉求强度最大,其次是政治权益诉求,再次是社会文化权益诉求,最后是生态环境权益诉求;随着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例的上升,农户经济权益诉求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政治权益诉求、社会文化权益诉求和生态环境权益诉求的地位有所上升。提出在今后的农地整治实施中,不仅要尊重并保护农户的经济权益,而且要尊重并保护农户的政治权益、社会文化权益和生态环境权益,要根据农户各方面的权益诉求及其差异,因时因地确定农地整治的方向、内容及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闵敏
本文以2006-201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这一重要变量构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及效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农地城市流转驱动分析,探讨了区域年均人口增长额、人均建设用地、人均GDP等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城市年均人口增长额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影响显著且影响水平相当。通过测算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发现2006-2010年湖北省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大部分城市效率值下降趋势非常显著,部分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极其低下,效率值甚至低于0.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同山 吴刚
农村人口乡城迁移必然要求农地资源在剩余农业劳动力中再配置。将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调整需求、农业经营收益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黄淮海农区6省523户农户的一手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农地资源错配造成的收益损失。研究结果表明:与想减少农地规模的农户相比,想增加农地经营规模者的亩均净收益更高,农地在农户间的错配造成了收益损失,其具有较好稳健性。农户需求、制度与自然因素是造成农地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农地资源错配通过人、地和农作物影响务农收益。因此,为了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户的农业经营收益,需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消除农地资源错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中国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效应——基于湖北省360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种粮大户收益影响因素与适度种植规模探讨——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
中部粮食产区农户承包地经营与流转状况研究——以湖北省D市为例
转型时期农户兼业经营状况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农户最优经营规模研究——以湖北、江西山地丘陵区为例
农户资本禀赋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
农户家庭农地依赖度测算及多维生存状态评价——以湖北省武汉市和孝感市为例
转入农地经营规模及稳定性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以江苏四县(市)水稻生产为例
土地规模经营影响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机理——以湖北、四川等5省1034户种植农户为例
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常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