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1)
- 2023(15572)
- 2022(13366)
- 2021(12756)
- 2020(10537)
- 2019(24120)
- 2018(24188)
- 2017(45540)
- 2016(24931)
- 2015(28348)
- 2014(28458)
- 2013(27972)
- 2012(26062)
- 2011(23492)
- 2010(23514)
- 2009(21633)
- 2008(21173)
- 2007(18996)
- 2006(16920)
- 2005(14762)
- 学科
- 济(101425)
- 经济(101324)
- 业(68659)
- 管理(65987)
- 农(51884)
- 企(46824)
- 企业(46824)
- 方法(39836)
- 农业(34687)
- 数学(33991)
- 数学方法(33525)
- 中国(27233)
- 业经(26379)
- 地方(25639)
- 学(23268)
- 财(22263)
- 制(18772)
- 环境(17268)
- 贸(16819)
- 贸易(16806)
- 理论(16486)
- 易(16274)
- 发(16045)
- 和(15683)
- 技术(14741)
- 教育(14490)
- 银(14105)
- 银行(14066)
- 策(13990)
- 划(13839)
- 机构
- 学院(349536)
- 大学(346924)
- 管理(136358)
- 济(132946)
- 经济(129639)
- 研究(119703)
- 理学(117307)
- 理学院(115933)
- 管理学(113784)
- 管理学院(113171)
- 中国(90626)
- 科学(77182)
- 京(75715)
- 农(75334)
- 所(60593)
- 业大(59610)
- 财(58225)
- 农业(57569)
- 中心(56286)
- 研究所(55096)
- 江(53741)
- 范(49521)
- 师范(49115)
- 北京(47682)
- 财经(45683)
- 州(43523)
- 院(43416)
- 经(41477)
- 省(39494)
- 师范大学(39276)
- 基金
- 项目(239911)
- 科学(186639)
- 研究(178052)
- 基金(170392)
- 家(148614)
- 国家(147248)
- 科学基金(125299)
- 社会(109160)
- 社会科(102668)
- 社会科学(102640)
- 省(95400)
- 基金项目(91756)
- 自然(81198)
- 教育(80362)
- 划(79232)
- 自然科(79113)
- 自然科学(79095)
- 自然科学基金(77626)
- 编号(75916)
- 资助(68476)
- 成果(61110)
- 重点(53463)
- 发(52334)
- 部(51682)
- 课题(51563)
- 创(48693)
- 创新(45302)
- 科研(45149)
- 大学(44107)
- 国家社会(43756)
- 期刊
- 济(158565)
- 经济(158565)
- 研究(101225)
- 农(76390)
- 中国(75119)
- 学报(58888)
- 科学(54261)
- 农业(51914)
- 管理(46035)
- 大学(45045)
- 教育(44228)
- 财(42598)
- 学学(42124)
- 技术(31266)
- 融(31022)
- 金融(31022)
- 业经(30992)
- 业(25066)
- 问题(21608)
- 图书(21405)
- 经济研究(21370)
- 财经(20845)
- 版(19698)
- 资源(18762)
- 科技(17770)
- 经(17723)
- 业大(16703)
- 技术经济(16620)
- 理论(16427)
- 现代(16056)
共检索到526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爱请 王月霞 王晶
农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大多数地区将增加耕地面积作为农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忽略了生态景观建设。以尚义县七甲乡项目区为例,根据农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原理和保护思路,分析了项目区农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忽视和破坏生态景观的问题,提出将激光平地技术运用到土地平整中、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体系、加强生物措施的应用等有关生态景观建设的对策,从而实现农地整理过程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农地整理 生态景观建设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静 郑小刚 马忠社 陈景
通过开展尚义县坝上地区农业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取了土壤27项指标,灌溉水12项指标、西芹、白萝卜果实及其根系土共计15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对比分析蔬菜优势区土壤、灌溉水指标平均含量与全区平均值可知:西芹优势区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含量较高,B元素最为突出,灌溉水类型为氯化物型咸水;白萝卜优势区土壤中SiO2、K2O和Na2O含量偏高,SiO2尤为突出;灌溉水富硒。通过建立蔬菜适宜区地质地球化学模型,进行蔬菜种植区划并总结区划建议,为该县因地制宜地进行蔬菜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蔬菜种植区划 坝上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耀志 楼琦峰 徐珏燕
湿地乡村地区是我国普遍存在且分布极广的一类特殊地理单元。文章在综合分析湿地及其周边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的危机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基于生态系统安全的一体化景观格局是谋求湿地中的乡村("图")和乡村中的湿地("底")融为一体、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前提,也是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的关键。诸暨白塔湖湿地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分析其"图—底"危机的基础上,从控制和引导湿地乡村人类各项活动的视角,提出了土地利用模式、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管理三位一体的景观格局建构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英 董娜 李英
提高效益是农地开发整理的最终目标,效益评价是对项目实施有效性的客观检验,而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构建是保证效益评价客观、合理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在深入探讨农地开发效益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建设内容和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尝试建立多层次农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AHP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所建指标体系能够反映研究区实际。本文着重对指标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演,探寻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指标选取上力求指标的通用性,以便在不同项目区的推广和应用,以期为农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的标准化、可比化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地开发 效益评价 AHP法 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林峰 朱德举 刘黎明 付海英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以江西省信丰县大塘埠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斑块多样性(斑块大小和数量、斑块形状)、景观类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景观格局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等指标,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项目区景观多样性的变化:项目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基质的状况进一步加强,斑块类型和数目明显减少,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降低,土地集中连片,优势度和聚集度增加,项目区总体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多样性变化的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整理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效益的下降,以耕地数量增...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开群 金晓斌 周寅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格局粒度效应,探讨粒度变化对土地整理前后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结果:(1)对小尺度范围上的平原型土地整理区,除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对粒度变化的响应呈现弱敏感性外,其他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2)相关性强的景观指数变化趋势相近;(3)整理前后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可分为变化规律一致且无明显变化拐点、变化规律不一致且整理前后具有不同变化拐点、无规律变化三种类型。研究结论:为准确分析土地整理前后景观格局变化情况,首先应选择合适粒度,对于小尺度范围上的平原型整理项目区,选择10—25m粒度较为适宜;在景观分析指数选择上,应选择敏感...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景观格局 粒度效应 景观指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侯湖平 张绍良 闫艳 郭士永 顿德光 金玉洁
研究目的:探讨矿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以改善矿区景观格局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利用RS数据,采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标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87—2008年间,斑块连通度、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减低,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但耕地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最大,耕地的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水域用地的面积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斑块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采矿造成农地塌陷、地表积水、部分塌陷地被复垦为鱼塘用地等。为此,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措施,加大对矿区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志昂 程久苗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等差法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南丰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达到"良好"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效益评价 安徽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晓坤 陈百明
研究目的:建立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以江汉平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研究土地整理的生态影响。研究方法:景观生态评价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包括景观分类、数据处理和景观指数选择三方面内容;(2)整体景观尺度上,土地整理后景观变得更规则、结构更简单,但景观多样性下降;(3)景观类型尺度上,土地整理改变了耕地、坑塘、农村居民点、道路及沟渠等景观类型的特性,一方面可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坑塘等景观的生态作用。研究结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反映土地整理生态效应的方法,可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景观生态 评价 江汉平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陈爱莲 陈利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 问卷调查 公众理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
生态景观 城市形态 绿色空间 南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冬梅 郭忠兴 陈会广
城市生态景观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有显著贡献。由于城市生态景观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导致了定量估算城市生态景观的非市场价值所依据的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作者选择南京市著名的湖景-莫愁湖作为样本,应用Hedonic住宅价格模型P=f(L,S,N)定量估算了特定的湖景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模型包含了区位特征变量(公交线路数量)、建筑特征变量(面积、卧室数量、装修标准等)以及邻里景观特征(是否临街、是否看到湖景、能否进入湖边、与湖的距离)变量等。结果表明:莫愁湖对周边住宅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湖景的舒适性价值或生态服务价值在住宅价格中所占比例达到13%左右。显化生态景观的舒适性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等主观价值可以为开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向炜 徐晓莉 徐莹
衡水湖湿地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整个衡水湖由草甸、水域、沼泽、林地、滩涂等多种环境组成,有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近年来,衡水市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围绕着湿地周边建设了一些景观公园,在其建设与发展中融入了生态景观设计的思想。文章重在分析生态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在旅游景区建设中的意义及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并通过对衡水湖周边的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的分析,来说明旅游景区中生态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银利军
《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年)》为建设生态和谐的农村景观提供了战略支持,科学合理的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反过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应当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并坚持整体性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坚持地域文化保护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等角度展开设计。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景观 规划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以天津市七里海镇为例
农地整理对土地景观格局影响的定量分析
生态敏感区农地整理中的环境保护对策——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贵州荔波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
农用地整理对区域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影响研究——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
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效用研究——以四川省剑阁县正兴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公路环境原生态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旅游地景观传播中“知识沟”及其成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县大香林风景区为例
国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