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9)
2023(11537)
2022(10221)
2021(9552)
2020(7991)
2019(18549)
2018(18687)
2017(36337)
2016(19813)
2015(22305)
2014(22368)
2013(22329)
2012(20249)
2011(18276)
2010(18153)
2009(16698)
2008(16029)
2007(14060)
2006(12501)
2005(10558)
作者
(57500)
(48225)
(47371)
(45167)
(29969)
(23256)
(21413)
(19230)
(18167)
(16869)
(16435)
(16102)
(14943)
(14888)
(14577)
(14516)
(14452)
(14021)
(13639)
(13355)
(12125)
(11706)
(11527)
(11066)
(10832)
(10778)
(10574)
(10478)
(9796)
(9570)
学科
(82792)
经济(82709)
(61613)
管理(52488)
(47409)
(40636)
企业(40636)
方法(37237)
数学(32760)
数学方法(32389)
农业(31603)
业经(21819)
中国(19403)
(17922)
地方(17473)
(17363)
(14502)
环境(13067)
技术(13001)
(12944)
贸易(12939)
(12567)
(12458)
理论(12022)
(11974)
(11661)
(10979)
财务(10919)
财务管理(10896)
农业经济(10864)
机构
学院(281280)
大学(278925)
管理(117275)
(111030)
经济(108656)
理学(102828)
理学院(101793)
管理学(100135)
管理学院(99674)
研究(91929)
中国(68220)
(65096)
科学(59561)
(58885)
业大(50849)
农业(49957)
(46080)
(45886)
中心(42899)
研究所(42397)
(40080)
财经(37549)
(36998)
师范(36730)
北京(36458)
(34313)
经济管理(33145)
(32673)
(32556)
农业大学(31587)
基金
项目(200073)
科学(156968)
研究(147197)
基金(144171)
(125384)
国家(124284)
科学基金(106817)
社会(91772)
社会科(86566)
社会科学(86539)
(79979)
基金项目(78332)
自然(69881)
自然科(68167)
自然科学(68153)
自然科学基金(66900)
(65976)
教育(65533)
编号(62036)
资助(58282)
成果(48400)
重点(44036)
(43952)
(43258)
(41260)
课题(40931)
创新(38427)
科研(38033)
人文(36903)
教育部(36849)
期刊
(122679)
经济(122679)
研究(77224)
(66580)
中国(51941)
学报(45838)
农业(45636)
科学(43267)
管理(36577)
大学(35054)
学学(33290)
(31709)
教育(28152)
业经(26216)
技术(24049)
(22750)
金融(22750)
(21374)
问题(17230)
财经(16591)
经济研究(16362)
(14950)
科技(14884)
资源(14774)
技术经济(14427)
农业经济(14265)
图书(14142)
(13902)
农村(13812)
(13812)
共检索到396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文雄 余利红 刘凌览 杨钢桥 饶中一 罗冰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文雄  余利红  刘凌览  杨钢桥  饶中一  罗冰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钢桥  陈梦华  汪文雄  
针对当前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效益发挥受到限制等情况,本文基于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工作实施过程,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分析,确定选址阶段各项工作的价值目标,构建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下的效率评价模型,并以湖北省孝南区为例对其进行验证,以期指导农地整治项目选址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效率测度模型可有效探寻选址工作的不足,并有利于其改进及效率提升;同时,该模型效率测度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客观且非兼容性强,其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文雄  李敏  杨钢桥  赵微  
为提高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的效率,充分发挥农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对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价值链增值的视角构建了包含项目的移交、机构与制度的建立、任务分解与主体确定、管护任务的实施、管护工作的考核5个准则层的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效率指标体系;依据标杆管理原理、后期管护的办法及标准等设置了效率指标的基准标杆,选取后期管护工作的典范邓州白牛农地整治项目作为实际最优标杆,从后期管护的动态性及提高管护水平的潜力角度设置了理论拓展标杆,构建了基于Minkowski距离函数的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效率测度模型。以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农地整治项目为例,对其后期管护阶段的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文雄  朱欣  余利红  杨钢桥  
论文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不同模式的农地整治项目区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同期未整治区土地利用效率,并采用双重差分计量模型研究了传统政府主导模式下农地整治项目区与未整治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农户主导模式与传统政府主导模式下农地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整治后,农户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项目区户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0.121 2,传统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项目区户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0.080 6,而同期未整治区户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0.040 1,反映出传统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可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农户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项目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文雄  罗冰  杨帆  杨钢桥  
研究目的:针对农户评价的不完全与不确定性,研究农户视角下农地整治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方法:证据合成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研究区随县农地整治项目的综合绩效值最高,潜江和孝南农地整治项目综合绩效值相对较低。研究结论:政府国土部门应树立农民在农地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注重农地整治与农业产业项目的紧密结合;从农户角度出发,严格加强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考核与管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洪义  李爽  吕添贵  刘春英  
以江西省宜丰县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选择斑块类型、景观类型、廊道特征3类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格局视角定量评价土地整治对农地细碎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水田的斑块密度由8.916 1个/hm~2下降至8.423 4个/hm~2,平均斑块面积由0.075 1 hm~2提升至0.076 9 hm~2,边缘密度由1 203.431 8降低至1 127.134 7,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由1.238 6下降至1.216 3,最大斑块指数由0.17%上升至0.18%,景观格局指数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旱地除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以外,其他指标均表明旱地趋于细碎化。(2)土地整治导致项目区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数量由3 530个提升至4 175个,平均斑块面积由0.070 6 hm~2增加至0.059 7 hm~2,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由1.672 3增加至1.816 0,最大斑块指数由2.06%降低至2.01%。(3)土地整治优化了农村道理和沟渠布局,廊道特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农村道路和沟渠的修建割裂了斑块,是导致项目区破碎化程度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需要注重旱地、农村道路、沟渠的景观格局设计,达到有效治理农地细碎化和提高土地整治景观生态效益的目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敏  刘一鸣  张雄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河南省及其下辖18个主要城市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时空变化趋势,继而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探究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DEA投影方法从投入要素的角度进行了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优化。结果表明:2005—2014年间,河南省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多数年份效率低下,区域间差异明显,多数城市的综合效率为一般或低下状态;而规模效率无效是导致综合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人均GDP、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三个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有正向影响,而人口城镇化率对农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文雄  陈梦华  杨钢桥  
在研究国内外农地整治项目效率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其价值链,并围绕着价值链增值这一核心建立了包含项目选址、可行性论证、勘测、权属调整及规划设计5个准则层在内的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指标体系。依据标杆管理原理和项目特征设置了32个效率指标的基准标杆、实际最优标杆及理论拓展标杆,构建了基于距离函数法的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测度模型。以鄂州市华容区蒲团高产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为例,对其前期阶段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度,针对测度结果分析了项目前期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也为其它农地整治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效率测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文雄  杨海霞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以湖北省咸宁市、鄂州市、安陆市、天门市、大冶市、嘉鱼县、沙洋县等市(县)14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在农地整治中参与权属调整的行动逻辑遵循"认知→意愿→行为"这一路径形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的行为意愿在其认知与行为响应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行为意愿是农户农地整治权属调整行动逻辑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农户关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对行为响应仅仅存在微弱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思瑾  汪文雄  余利红  
农户有效参与作为确保农地整治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受到高度重视,厘清不同类型农户有效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以湖北省农地整治项目区为例,引入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概念模型,测度了不同类型农户的有效参与度差异,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究了不同类型农户有效参与差异的成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赵微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60份农民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分析农民监督对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的影响机理,以期为遏制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提供依据。结论表明:目前农地整治项目区工程质量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受益农民被排除在工程质量监督之外,难以发挥社会监督的效力,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而引入项目区农民参与施工监督,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层面探索并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治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有助于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整体功效的发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民  夏显力  
本文利用山东、河南两省的830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在考虑不可观测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偏误基础上,实证分析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并运用Fields分解法检验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第一,基于反事实假设,农户若未参与农地整治,其家庭总收入将下降13.1%,即农地整治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家庭总收入。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农地整治对农业收入的促增作用大于非农收入;第二,农地整治扩大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贡献率为26.4%,农地整治不仅没有实现矫正农业收入差距的初衷,反而产生了“逆向分配”的结果;第三,低收入农户参与农地整治程度不足和高收入农户在农地整治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是农地整治扩大农户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第四,农地整治引发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社会公平感的分化。因此,在考虑如何通过农地整治增加农户收入时,有必要将问题的焦点从效率延伸到公平,重点关注农地整治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增长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微  徐雯  汪帆  杨帆  
灌溉设施的供给是农地整治工具理性的集中体现,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改进其供给机制。基于湖北省钟祥市、团风县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威廉姆森范式和Logistics模型,探讨农地整治对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灌溉组织方式上,采取合作供给的农户占44.6%,在灌溉水源选择上,利用渠道引地表水灌溉的农户占90.3%;67.7%的农户认为农地整治后灌溉设施利用行为有好转。灌溉设施利用行为受到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地理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维度要素的影响,基准模型中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变量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基准模型的稳健性通过调整控制变量(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耕地面积)、替换解释变量(水泵运行、下田交通时间、务农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反事实检验(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策略得到全面检验。因此,建议农地整治中应确保水泵、渠道、塘堰等设施的高质量供给,关注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利用的均等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权属调整是农地整治项目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农地整治治理细碎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试图改变农户承包地零散的现状,可使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于一处,便于经营管理。利用湖北省江夏区等区县农地整治项目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细碎化对农地整治中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块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承包地面积、农户对权属调整后果的担心程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现代化的态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农地整治中,应充分重视耕地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其他农户置换土地,进而归并平整,减少地块数量,同时达到增加地块面积和减小地块间的距离的效果,最终减轻耕地细碎化程度;并高度重视农地整治权属调整政策的宣传以及权属调整方案的制定,广泛征求农户意见,打消农户对权属调整的顾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