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9)
2023(14161)
2022(12258)
2021(11486)
2020(9630)
2019(21915)
2018(21818)
2017(41983)
2016(23076)
2015(25666)
2014(25409)
2013(25383)
2012(23224)
2011(21007)
2010(20876)
2009(19105)
2008(18461)
2007(16415)
2006(14416)
2005(12264)
作者
(69494)
(58404)
(57481)
(54627)
(36400)
(28039)
(25753)
(23094)
(22043)
(20471)
(19705)
(19614)
(18316)
(18167)
(17917)
(17720)
(17646)
(17094)
(16583)
(16279)
(14865)
(14151)
(14020)
(13375)
(13109)
(13038)
(12818)
(12691)
(11802)
(11727)
学科
(91197)
经济(91095)
(68483)
管理(61851)
(48256)
(46936)
企业(46936)
方法(39954)
数学(34927)
数学方法(34587)
农业(32026)
业经(24028)
中国(22216)
(21111)
(20980)
地方(18638)
(16992)
贸易(16986)
(16894)
(16528)
技术(14741)
环境(14516)
(13447)
理论(13187)
(13103)
(12800)
(12780)
财务(12741)
财务管理(12719)
(12676)
机构
学院(328077)
大学(326361)
管理(131188)
(127501)
经济(124776)
理学(114987)
理学院(113723)
管理学(111732)
管理学院(111179)
研究(110693)
中国(81889)
(80062)
科学(73758)
(69249)
农业(62431)
业大(62078)
(57116)
(53462)
研究所(52748)
中心(51002)
(47301)
财经(43668)
北京(42860)
(42239)
师范(41739)
农业大学(40049)
(39987)
(39233)
(38213)
经济管理(36408)
基金
项目(234469)
科学(182276)
基金(169485)
研究(165577)
(150858)
国家(149558)
科学基金(126654)
社会(103164)
社会科(97349)
社会科学(97320)
(92713)
基金项目(91795)
自然(85187)
自然科(83137)
自然科学(83111)
自然科学基金(81621)
(78086)
教育(73903)
资助(68316)
编号(68114)
成果(52829)
重点(52210)
(50820)
(50335)
(48610)
课题(45428)
创新(45347)
科研(45281)
计划(44680)
大学(42319)
期刊
(140372)
经济(140372)
研究(88207)
(79644)
学报(61798)
中国(61343)
科学(54554)
农业(54194)
大学(45609)
学学(43654)
管理(42132)
(37441)
教育(30370)
业经(29157)
(27110)
金融(27110)
(26077)
技术(25311)
财经(19909)
经济研究(19905)
问题(19869)
(18583)
业大(18312)
科技(17933)
(16844)
资源(16707)
图书(15805)
技术经济(15392)
理论(15237)
农业大学(15186)
共检索到464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微  徐雯  汪帆  杨帆  
灌溉设施的供给是农地整治工具理性的集中体现,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改进其供给机制。基于湖北省钟祥市、团风县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威廉姆森范式和Logistics模型,探讨农地整治对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灌溉组织方式上,采取合作供给的农户占44.6%,在灌溉水源选择上,利用渠道引地表水灌溉的农户占90.3%;67.7%的农户认为农地整治后灌溉设施利用行为有好转。灌溉设施利用行为受到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地理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维度要素的影响,基准模型中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变量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基准模型的稳健性通过调整控制变量(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耕地面积)、替换解释变量(水泵运行、下田交通时间、务农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反事实检验(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策略得到全面检验。因此,建议农地整治中应确保水泵、渠道、塘堰等设施的高质量供给,关注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利用的均等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裴少峰  
提高中国农业灌溉基础设施的输配水效率是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矛盾的重要途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的提高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从灌溉基础设施的公共资源角度看 ,中国农业灌溉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更是一个制度安排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户对其所在村灌溉设施投资状况满意度,以及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他们的这种评价。描述统计和OrderedLogit模型回归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教育程度、项目实施前是否公开预算、征求意见以及农户家庭是否参加了项目维护等因素都对满意情况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今后除了要加大投资力度外,还要增加项目投资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对保证投资的持续性和效果作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策规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盈  
在公共财政投入薄弱的条件下,公法人管理和非公法人管理都比较低效,但是前者低效的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不足,与自身管理无关;后者则存在严重的管理缺陷,且长期的管理绩效远远低于公法人管理。在公共财政投入充足时,公法人和非公法人管理的绩效都会有所增加,但是公法人更为有效。据此,我国新时期为实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应该进行管理制度的公法人化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文雄 余利红 刘凌览 杨钢桥 饶中一 罗冰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国勇  陈彤  
本文在对新疆焉耆盆地农户灌溉行为选择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Log it模型,分析研究了影响干旱区农户灌溉行为选择的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提高干旱区少数民族农户的科技文化水平、加强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培训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统一种植、加大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资金扶持力度等对于推进干旱区农户积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国亮  侯军岐  
对农户采纳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采用Logistic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因素的实证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中的中度缺水、初中、农业收入占比、村人示范、户主年龄、接收信息以及高中及以上等7项因素对采纳行为影响显著,而耕地面积和民间组织对农户采纳行为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亩水费等因素则影响不显著,并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刘书畅  杨建辉  
为了研究不同农地整治措施对土壤细菌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农地整治措施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种群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细菌多样性来看,实施农地整治的样点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提高;(2)从细菌种群结构来看,实施田块归并、平整土地、筑造沟渠以及土壤培肥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甲基暖菌属(Methylocaldum)、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脱硫线菌属(Desulfonema)等有益菌属的丰度;(3)通过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酸碱度、铜和铅含量是影响农地整治区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结构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证实了农地整治对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农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文雄  杨海霞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以湖北省咸宁市、鄂州市、安陆市、天门市、大冶市、嘉鱼县、沙洋县等市(县)14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在农地整治中参与权属调整的行动逻辑遵循"认知→意愿→行为"这一路径形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的行为意愿在其认知与行为响应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行为意愿是农户农地整治权属调整行动逻辑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农户关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对行为响应仅仅存在微弱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冬玲  邹志荣  
阐述了高效设施农业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中的水分环境调控要求和措施。认为设施农业中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应以水分环境调控要求为依据。并简介了当前我国高效设施农业中应合理选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形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林靖  
随着国家逐渐重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政府的关注点也不仅仅限于灌溉设施投资的数量,还包括投资的质量。本文使用2003年大样本调查获得的2459个村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灌溉设施投资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描述性统计分析的评估结果表明,灌溉项目投资对项目村的亩均农业收入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结合模型检验,证明该结果是显著的。但是,有灌溉项目的村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有关部门仍然需要大力关注农村基层的水利投资,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赵微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60份农民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分析农民监督对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的影响机理,以期为遏制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提供依据。结论表明:目前农地整治项目区工程质量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受益农民被排除在工程质量监督之外,难以发挥社会监督的效力,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合谋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而引入项目区农民参与施工监督,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层面探索并构建农民参与农地整治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有助于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整体功效的发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民  夏显力  
本文利用山东、河南两省的830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在考虑不可观测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偏误基础上,实证分析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并运用Fields分解法检验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第一,基于反事实假设,农户若未参与农地整治,其家庭总收入将下降13.1%,即农地整治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家庭总收入。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农地整治对农业收入的促增作用大于非农收入;第二,农地整治扩大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贡献率为26.4%,农地整治不仅没有实现矫正农业收入差距的初衷,反而产生了“逆向分配”的结果;第三,低收入农户参与农地整治程度不足和高收入农户在农地整治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是农地整治扩大农户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第四,农地整治引发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社会公平感的分化。因此,在考虑如何通过农地整治增加农户收入时,有必要将问题的焦点从效率延伸到公平,重点关注农地整治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增长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  王亚华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突破农村集体行动困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的暑期调查数据,以农户参与灌溉设施供给为例,对集体经济如何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体经济既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庄集体行动,也可以通过村民归属感影响村庄集体行动,还可以通过村干部领导力影响村民归属感,进而影响村庄集体行动。其中,村干部领导力是最主要的路径。进一步探讨发现,集体经济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的村庄差异。村庄治理失灵会削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领导力和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也会制约村干部领导力的发挥。只有在治理有效的村庄,集体经济才会促进村庄集体行动。本文深化了集体经济影响村庄集体行动的机制认识,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萍  汪文雄  杨海霞  杨钢桥  
农民有效参与是提升农地整治绩效的有效途径。厘清农民有效参与影响农地整治绩效的基本路径与效应,对农地整治绩效的提升及其相关政策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民有效参与、项目管理行为、农地整治项目绩效三个变量间的影响路径;然后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对所构路径及其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验证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有效参与主要通过项目管理行为这一中介变量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且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在农地整治项目全过程与各阶段中,农民有效参与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间接效应要远大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均占到了总效应的90%左右。因此,农民有效参与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