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0)
2023(9848)
2022(7995)
2021(7865)
2020(6666)
2019(15075)
2018(15467)
2017(30777)
2016(16941)
2015(19392)
2014(19537)
2013(19408)
2012(17988)
2011(16445)
2010(17170)
2009(16488)
2008(16203)
2007(14826)
2006(13710)
2005(12504)
作者
(48796)
(40779)
(40504)
(38899)
(25777)
(19450)
(18317)
(15939)
(15360)
(14618)
(13890)
(13794)
(13112)
(12865)
(12500)
(12407)
(11911)
(11850)
(11834)
(11708)
(10503)
(10139)
(10114)
(9456)
(9331)
(9265)
(9216)
(9091)
(8320)
(7976)
学科
(72920)
经济(72843)
(51522)
(47192)
管理(40813)
农业(31208)
方法(30787)
(29756)
企业(29756)
数学(27990)
数学方法(27402)
中国(21673)
业经(19248)
(18003)
(15322)
(14413)
贸易(14401)
(14117)
(14103)
银行(14091)
地方(13579)
(13507)
(12923)
(11885)
金融(11883)
(11819)
(11777)
(11202)
农业经济(10688)
理论(10457)
机构
学院(247304)
大学(242812)
(103566)
经济(101280)
管理(94965)
研究(81105)
理学(80771)
理学院(80026)
管理学(78486)
管理学院(78070)
中国(68387)
(56782)
(51623)
(48793)
科学(47635)
农业(43289)
(41295)
业大(40509)
(39832)
中心(39802)
财经(37742)
研究所(36773)
(34029)
北京(32994)
(32174)
师范(31907)
(31697)
经济学(30416)
(28193)
经济管理(28007)
基金
项目(153720)
科学(120093)
研究(117605)
基金(109082)
(93819)
国家(92929)
科学基金(78797)
社会(73402)
社会科(69135)
社会科学(69118)
(61359)
基金项目(56757)
教育(54339)
编号(51258)
(50595)
自然(48615)
自然科(47420)
自然科学(47414)
自然科学基金(46533)
资助(46125)
成果(42262)
课题(34972)
(34927)
(34409)
重点(34227)
(31797)
(31456)
(30113)
教育部(29561)
国家社会(29507)
期刊
(122657)
经济(122657)
研究(76002)
(60081)
中国(52570)
农业(39970)
学报(35219)
(34676)
(34061)
金融(34061)
科学(33822)
管理(31655)
教育(29307)
大学(28358)
学学(26642)
业经(26070)
技术(22740)
(18715)
财经(18091)
问题(18033)
经济研究(17404)
农村(15556)
(15556)
(15422)
农业经济(14614)
统计(13482)
(13116)
技术经济(12841)
理论(12627)
经济问题(12502)
共检索到38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卫民  
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合作形式、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贵州省媚潭县、宁夏平罗县、重庆、山东等地也已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实践探索和实验试点。我国应该从修改完善立法,扫清农地抵押法律障碍;完善组织机构,组建农地抵押贷款银行;建立担保机制,创新农地抵押贷款模式;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农地抵押贷款程序;构建良好环境,培育农地抵押服务市场等方面入手,作为完善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坤  徐慧丹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试点地区存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和"自下而上"市场主导型两种模式,且当前大多数试点地区均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来发展。本文重点关注抵押贷款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向市场主导型模式变迁的路径。结果发现:(1)模式选择取决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给量,当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度较低时,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反之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2)政府主导型模式下贷款易陷入"停滞"状态,且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意愿也偏低,该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文章进一步讨论政府主导型模式变迁至市场主导型模式的速度和路径,发现最优变迁速度随时间推进呈衰减状态且衰减力度递增,最优路径依赖于最优变迁速度且随变迁速度递增。最后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提出模式变迁的相关建议。除农村土地经营权外,上述结论与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其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迅速,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涉农主体的抵押物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农地经营权作为融资抵押权益,成为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志宇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购房借款人的首付款比例。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组建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构,为广大中低收入者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保险,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此外,政府还可根据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鼓励、引导和扶持商业保险公司为中低收入群体以外的符合特定条件的借款人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惠春  徐霁月  
从抵押品功能的视角,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以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模式。在当前法律环境和产权制度约束下,农地经营权可抵押性不足,出于应付政绩考核压力以及规避风险的需要,开展"间接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成为大部分试点地区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从江苏的实践来看,实行"直接型"模式需要试点地区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较强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等条件。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应该分阶段逐步推进,应鼓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类型的试点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伟  赖华子  
我国学界对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多种学说,从农地抵押贷款所涉利益主体的复杂性来看,"风险分担说"与"保证与抵押双重担保说"最能平衡农地抵押贷款参与者与社会管理者的利益分配,同时辅之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信贷资金的风险、农民失地而影响生存的风险内化为农业经营者与信贷者的内部治理与激励机制,让天赋较少的农户得到更多的关怀,谋取商业利益者尽一份社会责任,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给予适当扶持,才能更好地化解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杨东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后,人民银行安庆市中心支行结合扶贫实际,选择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国家级贫困县宿松县的洲头、复兴、汇口3个乡镇,探索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精准扶贫试点,受到试点地区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5年9月末,累计发放18笔共计5600万元的农地抵押贷款,受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庆君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对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户+合作社+金融机构"的耕地抵押贷款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模式中存在合作社内部、合作社和其它外部组织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即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这给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建立适当的预防、监管和救助机制加以完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艳玲  苏岚岚  廖泓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系统开展风险研究是化解农地抵押贷款风险、充分发挥抵押担保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基于风险分担视角,论文探索性将农地抵押模式划分为四类,并分类阐释不同模式及其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差异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对川、渝、宁三省(直辖市/自治区)试点县不同模式开展风险评估及分担效果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地抵押贷款风险具有结构多元、层次复杂的典型特征,且总体可控。因素分析显示,农产品与产权交易市场因素是最主要的风险因子;农地交易市场成熟度、土地政策稳定性以及地方政府对农地改革的支持力度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关键点,且其风险缓释贡献凸显模式差异。此外,不同模式对整体风险分担、信用风险化解以及农业风险缓释作用各有差异。据此,提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协同治理的宏微观策略以优化既有模式及其运行环境,加快其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复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凯  靳瑾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简称 MBS),就是把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转化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然后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出售给投资者,以融通资金,并使住房贷款风险分散为由众多投资者承担。从本质上讲,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一种债权转让行为,即贷款发放人把对住房贷款借款人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丽琴  王熠  
国家设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放宽了对农地抵押贷款的法律限制,在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解决融资增效的同时,试点地区也出现了诸如农地抵押贷款政策与法律协调等困境。对此,可以选择的解决路径有,建立土地银行,加大银行融资放贷能力;强化政府涉农政策扶持力度与协调能力;制定专门的土地融资法律法规,规范农地抵押贷款程序;建立长期低利息与税收优惠等政策,强化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依此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在全国各试点地区推进。试点工作在各地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难点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抵押物价值评估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其价值评估工作的难点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条件、位置、产出能力等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王磊玲  
本文基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总体上讲,在控制了农户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变量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使农户农业收入平均提高7.99%,且该正向影响具有持续效应;进一步从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角度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内在根源,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资本要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劳动力要素投入无显著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会显著提高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但不会提高土地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此外,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要素投入产出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利用宁夏229个信贷员样本数据,运用O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政府与市场不同主导模式下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及影响因素,揭示了在自变量影响下,因变量不同类别取值的概率及其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现阶段西部地区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总体较高,政府主导模式下的供给意愿要高于市场主导模式,且供给意愿在逐年递减;经过稳健性检验后发现,农户特征和业务特征等是制约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的重要因素;市场主导模式下,家庭收入、家庭支出、文化水平、贷款违约后处置抵押土地弥补贷款本息的程度、贷款业务量、业务风险、政策措施健全程度对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有显著影响;政府主导模式下,农户特征、工作年限、抵押土地特征、业务特征、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时间因素对供给意愿有显著影响。为更好促进农地抵押贷款业务开展,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地抵押贷款业务、完善政策依据、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并改善农地估值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本文以同心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系统梳理了同心模式的运作过程,并刻画了该模式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信用社的定价策略与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同心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表明,同心模式采取了抵押与贷款相分离的融资机制及"农地抵押+团体贷款"复合型担保措施,通过组建融资中介、实施复合抵押、推动市场整合显著改善了普通农户的土地抵押信贷配给。同心信用社的统一定价和信贷配给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合作社将团体信用应用于内部治理意在明晰连带责任与共有信用的产权,从而促进团体间竞争,降低合作社监督及执行合约的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