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1)
- 2023(18298)
- 2022(15824)
- 2021(14946)
- 2020(12855)
- 2019(29924)
- 2018(29877)
- 2017(57635)
- 2016(31646)
- 2015(36182)
- 2014(36335)
- 2013(36119)
- 2012(33308)
- 2011(29918)
- 2010(30176)
- 2009(28257)
- 2008(28274)
- 2007(25558)
- 2006(22476)
- 2005(19830)
- 学科
- 济(127036)
- 经济(126896)
- 业(96212)
- 管理(93778)
- 企(73035)
- 企业(73035)
- 方法(59886)
- 数学(51963)
- 数学方法(51275)
- 农(50907)
- 财(34834)
- 农业(33589)
- 中国(32611)
- 业经(30371)
- 学(28205)
- 制(26009)
- 地方(25657)
- 贸(22893)
- 贸易(22886)
- 务(22761)
- 财务(22668)
- 财务管理(22610)
- 易(22194)
- 银(21446)
- 企业财务(21393)
- 银行(21385)
- 理论(21110)
- 行(20144)
- 和(19421)
- 融(19318)
- 机构
- 学院(453532)
- 大学(453413)
- 管理(180498)
- 济(176759)
- 经济(172631)
- 理学(154483)
- 理学院(152749)
- 管理学(149878)
- 管理学院(149030)
- 研究(148094)
- 中国(117640)
- 京(97171)
- 科学(95095)
- 农(90023)
- 财(83252)
- 所(76020)
- 业大(73347)
- 中心(70902)
- 农业(69872)
- 江(69529)
- 研究所(69198)
- 财经(65796)
- 北京(61084)
- 经(59849)
- 范(59238)
- 师范(58659)
- 州(56191)
- 院(52803)
- 经济学(51987)
- 财经大学(48805)
- 基金
- 项目(305133)
- 科学(238148)
- 基金(220091)
- 研究(220034)
- 家(192196)
- 国家(190578)
- 科学基金(162964)
- 社会(135989)
- 社会科(128478)
- 社会科学(128438)
- 省(120055)
- 基金项目(117485)
- 自然(108150)
- 自然科(105575)
- 自然科学(105541)
- 自然科学基金(103624)
- 教育(100939)
- 划(100748)
- 资助(91489)
- 编号(91044)
- 成果(73481)
- 重点(67997)
- 部(66902)
- 发(64246)
- 创(62306)
- 课题(62054)
- 科研(58934)
- 创新(58216)
- 大学(56631)
- 教育部(56562)
- 期刊
- 济(197653)
- 经济(197653)
- 研究(130121)
- 中国(88142)
- 农(86034)
- 学报(75203)
- 科学(68746)
- 财(65477)
- 管理(63587)
- 农业(57821)
- 大学(56935)
- 学学(53854)
- 融(47374)
- 金融(47374)
- 教育(45784)
- 技术(39767)
- 业经(35873)
- 财经(31473)
- 业(30249)
- 经济研究(28523)
- 问题(26839)
- 经(26742)
- 版(24044)
- 图书(22908)
- 技术经济(22568)
- 理论(22328)
- 资源(21290)
- 科技(20987)
- 现代(20712)
- 统计(20623)
共检索到672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乐芬 孙德鑫
农地抵押贷款及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农村产权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全国第一批农村产权改革试验区——山东省枣庄市为例,就枣庄市农地抵押贷款的运作机制、运行绩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市农地产权改革和农地抵押贷款金融创新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风险高、贷款期限短、抵押物处置难、担保公司承担风险大等问题。因此,防范农地抵押贷款违约风险,需要进一步探究新型土地流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引入保险公司、放宽贷款期限、鼓励合作社预付土地流转金,落实贷后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奇才 谢璐 韩文龙
本文基于四川省首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案例分析得出,"确权颁证""还权赋能"和"三权分离"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产权基础,地方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组织和机制保障,以经营权为标的的权利担保和以地上附着物为标的的价值担保是实现农地经营权贷款的必要条件,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担保风险和租金损失风险是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健全经营权流转平台、形成复合型的抵押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降低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设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文轩
本文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防控对策等问题。基于风险范围和主体的二维视角,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包括:微观层面农民面临的生计风险Ⅰ与生计风险Ⅱ及银行面临的第一还款来源风险与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宏观层面农民群体面临的农村社会风险和银行体系面临的农村金融风险。整个风险体系中的各类风险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处于核心地位。按相关性与可控性对风险影响因素分类得到的风险影响因素矩阵,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提供了政策启示。近年来的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实践,在应对风险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完善银行授信体系、加快农地经营权相关制度...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风险分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宜民 邢衍栋
枣庄市适应农村土地流转经营需求,创新开办了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抵押贷款业务,"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产,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资本化,拓展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空间,满足了政银农三方的利益诉求,对破解农民贷款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伟 赖华子
我国学界对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多种学说,从农地抵押贷款所涉利益主体的复杂性来看,"风险分担说"与"保证与抵押双重担保说"最能平衡农地抵押贷款参与者与社会管理者的利益分配,同时辅之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信贷资金的风险、农民失地而影响生存的风险内化为农业经营者与信贷者的内部治理与激励机制,让天赋较少的农户得到更多的关怀,谋取商业利益者尽一份社会责任,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给予适当扶持,才能更好地化解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建云
农村贷款难的关键因素是按照现行的贷款规则和法律制度,农民难以向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资产。山东省枣庄市农村信用社积极探索,通过抵押品扩展方式——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缓解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由于抵押品缺乏面临的融资困境,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在贷款制度设计上,以不超过土地评估价值50%的贷款额度、小于3年的贷款期限以及引入政策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春江 付兆刚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已出台,但法律问题以及制度细节问题并不完备,由于金融机构和农户两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需主体存在行为博弈,而导致农地抵押贷款政策背离了初衷,无法发挥预期效果。以抵押贷款供需主体的行为博弈为中心展开,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内生风险控制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峰 黄惠春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产品,对农村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在其试点初期面临诸多现实风险,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和金融机构抵押权的实现风险。对此,应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按照发展顺序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分析各个环节中的风险分担和调控手段,提出相应的风险分担模式,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实践提供优化建议。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风险分担 调控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善杰 邢衍栋 纪秀江
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投入、缓解融资困境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枣庄市峄城区农联社创办了"活体畜禽抵押"贷款新模式,为破解畜禽养殖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活体畜禽 抵押 融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国海 黄惠春 张辉 王维全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近年来农村金融领域出现的重要融资创新,对江苏13个代表性试点地区的调查显示,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地流转平台建设等前端基础工作正稳步推进,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方法,农地抵押贷款的授信条件也明显优于同等条件其他贷款,贷款支持对象多为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管如此,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三种风险分担及补偿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从消除法律障碍、拓展二级流转市场、建立更加科学的抵押价值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农地抵押贷款的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 风险补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惠春 陈强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根据抵押农地的经营权类型,农地抵押贷款借款人可以划分为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笔者利用江苏省试点区9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户的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明显高于没有农地流入的原始承包户;由于经营户和原始承包户在经营权类型、农地规模、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原始承包户面临的抵押风险更高;不论是原始承包户还是经营户,抵押风险都是影响其参与农地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的资金需求特点,笔者认为农地抵押贷款更适合
关键词:
农地抵押贷款需求 抵押风险 风险偏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惠春 陈强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根据抵押农地的经营权类型,农地抵押贷款借款人可以划分为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笔者利用江苏省试点区9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户的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明显高于没有农地流入的原始承包户;由于经营户和原始承包户在经营权类型、农地规模、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原始承包户面临的抵押风险更高;不论是原始承包户还是经营户,抵押风险都是影响其参与农地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的资金需求特点,笔者认为农地抵押贷款更适合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的经营户,对于小规模的原始承包户应着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等产品。
关键词:
农地抵押贷款需求 抵押风险 风险偏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本文以江苏沛县的农土公司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的经营目标、制度设计和贷款流程。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与普通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创新模式在信贷支持上更具有优势,并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降低融资门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二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创新模式的优势来源于其独特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使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中获益,本文对该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法律框架;二是建立健全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三是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婷婷
本文以江苏沛县的农土公司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的经营目标、制度设计和贷款流程。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模式与普通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创新模式在信贷支持上更具有优势,并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降低融资门槛,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二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创新模式的优势来源于其独特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使大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中获益,本文对该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法律框架;二是建立健全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三是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琳 冯开文
农地流转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发展至今,农地流转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本文以创建全国首家土地流转有形市场与首家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的枣庄市为研究区域,利用时期加权的两阶段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该区域在农地禁止流转时期(1958-1977年)、农地自发流转时期(1978-2002年)、农地规模化流转时期(2003-2017年)等三个不同时期的农地流转制度对农业产出与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及其对农业资本的内生作用对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的经济绩效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