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3)
- 2023(6731)
- 2022(5618)
- 2021(5370)
- 2020(4556)
- 2019(10099)
- 2018(10272)
- 2017(19432)
- 2016(11051)
- 2015(12285)
- 2014(12677)
- 2013(12343)
- 2012(11348)
- 2011(10392)
- 2010(10692)
- 2009(10246)
- 2008(9865)
- 2007(9251)
- 2006(8332)
- 2005(7353)
- 学科
- 农(44677)
- 济(42747)
- 经济(42696)
- 业(35106)
- 农业(29746)
- 管理(22957)
- 企(14970)
- 企业(14970)
- 业经(13995)
- 方法(13842)
- 数学(12160)
- 数学方法(11992)
- 制(11957)
- 中国(11478)
- 地方(10056)
- 农业经济(10045)
- 学(9959)
- 体(9604)
- 村(9077)
- 农村(9067)
- 财(9044)
- 发(8978)
- 土地(8913)
- 银(8679)
- 银行(8659)
- 行(8293)
- 策(7722)
- 融(7550)
- 金融(7543)
- 发展(7248)
- 机构
- 学院(154282)
- 大学(147407)
- 济(59744)
- 经济(58265)
- 管理(57538)
- 研究(55179)
- 农(53979)
- 理学(48755)
- 理学院(48252)
- 管理学(47365)
- 管理学院(47121)
- 中国(46953)
- 农业(41354)
- 科学(36166)
- 业大(33579)
- 京(31803)
- 所(29543)
- 中心(27844)
- 研究所(26871)
- 江(26299)
- 财(26014)
- 农业大学(24921)
- 省(22054)
- 业(20916)
- 州(20433)
- 范(20366)
- 师范(20129)
- 财经(19686)
- 北京(19332)
- 院(19247)
- 基金
- 项目(103658)
- 科学(79619)
- 研究(77395)
- 基金(71527)
- 家(63475)
- 国家(62808)
- 科学基金(52063)
- 社会(46970)
- 省(44135)
- 社会科(43858)
- 社会科学(43844)
- 基金项目(38296)
- 划(35542)
- 编号(34456)
- 教育(33794)
- 自然(32749)
- 自然科(31884)
- 自然科学(31871)
- 自然科学基金(31249)
- 农(30131)
- 资助(28475)
- 成果(27455)
- 发(23665)
- 课题(23358)
- 重点(23149)
- 部(22315)
- 创(20961)
- 业(20230)
- 计划(19715)
- 性(19671)
共检索到243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岩 黄惠春 陶雯岩
通过构建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体系,为贷款申请人信用资质的判定提供客观标准。借鉴Z评分模型,使用Bootstrap方法筛选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指标,并使用基于离差最大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信用评价模型建立后,通过贷款户和申请被拒农户信用评分的差异,划定优质借款人的信用评分范围,最后对该信用评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岩 黄惠春 陶雯岩
通过构建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体系,为贷款申请人信用资质的判定提供客观标准。借鉴Z评分模型,使用Bootstrap方法筛选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指标,并使用基于离差最大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信用评价模型建立后,通过贷款户和申请被拒农户信用评分的差异,划定优质借款人的信用评分范围,最后对该信用评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岩 黄惠春 陶雯岩
通过构建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体系,为贷款申请人信用资质的判定提供客观标准。借鉴Z评分模型,使用Bootstrap方法筛选农地抵押贷款信用评价指标,并使用基于离差最大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信用评价模型建立后,通过贷款户和申请被拒农户信用评分的差异,划定优质借款人的信用评分范围,最后对该信用评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依此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在全国各试点地区推进。试点工作在各地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难点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抵押物价值评估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其价值评估工作的难点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条件、位置、产出能力等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本文以同心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系统梳理了同心模式的运作过程,并刻画了该模式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信用社的定价策略与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同心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表明,同心模式采取了抵押与贷款相分离的融资机制及"农地抵押+团体贷款"复合型担保措施,通过组建融资中介、实施复合抵押、推动市场整合显著改善了普通农户的土地抵押信贷配给。同心信用社的统一定价和信贷配给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合作社将团体信用应用于内部治理意在明晰连带责任与共有信用的产权,从而促进团体间竞争,降低合作社监督及执行合约的费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静
本文结合我国退休人员养老的具体需求和现实选择,提出我国住房反向抵押体系的构建,并讨论了保险公司在其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要求下,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可以成为保险公司创新方向的一个选择。
关键词:
住房 金融 反向抵押贷款 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嘉鸿 兰庆高 于丽红
本文以辽宁省昌图县288个农户为样本,基于农户视角对农地抵押贷款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增强农户贷款及还款能力的心理预期、改善生产经营及收入状况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满意度水平较高。进一步地,实证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农地抵押贷款绩效,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农业收入,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农户而言,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抵押贷款 绩效 昌图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阳旸 马晨峰 杨彩林 刘姝雯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不仅是可以使农户手里的土地流转,更可以进行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变成“活资产”。但因各类风险导致实践开展中存在诸多困境。文章通过深入走访湖南双峰县试点县,从贷款农户的需求方辨识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抵押品处置风险、民生风险。进一步根据层次分析法与调研数据判断发现不同农户对四类风险的认知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性,民生风险最大,抵押品处置风险次之,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分别是第三大和第四大风险。因此,防范化解农户面临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需要加强政策法规的顶层设计、健全农业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抵押物评估与处置机制、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风险评价 需求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长琦
我国农地抵押贷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扶持,并没有实现政策制定者的预期目标。本文从我国农地抵押贷款的现状出发,以广东为视角,分析了推行农地抵押贷款的体制障碍和预期效果。本文认为,农地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约束限制了农地抵押贷款的供求意愿。如何突破农地抵押规模、农地抵押权、责、利关系以及农地流转制度约束,将取决于推行农地抵押贷款的政策目标取向。要确保农地抵押贷款政策实施效果,理论上需要摒弃地方政府主导的、以土地财政为目的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构建和完善保护农民、农地交易市场和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农地抵押贷款 体制障碍 农地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迅速,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涉农主体的抵押物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农地经营权作为融资抵押权益,成为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文轩
本文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防控对策等问题。基于风险范围和主体的二维视角,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包括:微观层面农民面临的生计风险Ⅰ与生计风险Ⅱ及银行面临的第一还款来源风险与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宏观层面农民群体面临的农村社会风险和银行体系面临的农村金融风险。整个风险体系中的各类风险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处于核心地位。按相关性与可控性对风险影响因素分类得到的风险影响因素矩阵,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提供了政策启示。近年来的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实践,在应对风险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完善银行授信体系、加快农地经营权相关制度...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风险分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奇
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是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地(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房,下同)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财产,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是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最早在贵州省湄潭县试行,在中央和地方资金、政策的支持下,该县于1988年成立土地金融公司,向土地经营者发放农地使用权抵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伟 赖华子
我国学界对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多种学说,从农地抵押贷款所涉利益主体的复杂性来看,"风险分担说"与"保证与抵押双重担保说"最能平衡农地抵押贷款参与者与社会管理者的利益分配,同时辅之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信贷资金的风险、农民失地而影响生存的风险内化为农业经营者与信贷者的内部治理与激励机制,让天赋较少的农户得到更多的关怀,谋取商业利益者尽一份社会责任,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给予适当扶持,才能更好地化解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凯俊 张建平
2015年12月,陕西省宜川县被列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试点以来,人民银行宜川县支行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涉农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立足制度、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设施建设,助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杰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地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申请流程繁杂、贷款金额少、宣传不到位、农民财产性收益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大范围开展。应大力加强地方政府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强化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真正实现保障土地权利下的农民财产性收益的增加。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金融创新 农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