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7)
- 2023(9983)
- 2022(8459)
- 2021(7697)
- 2020(6612)
- 2019(15165)
- 2018(14962)
- 2017(29412)
- 2016(15969)
- 2015(18103)
- 2014(18419)
- 2013(18649)
- 2012(17765)
- 2011(16401)
- 2010(16774)
- 2009(16182)
- 2008(15877)
- 2007(14750)
- 2006(13277)
- 2005(12052)
- 学科
- 济(93834)
- 经济(93772)
- 业(46939)
- 农(46444)
- 管理(37818)
- 方法(32293)
- 农业(30661)
- 数学(29141)
- 数学方法(28953)
- 企(25713)
- 企业(25713)
- 地方(22357)
- 业经(20017)
- 中国(19718)
- 学(17262)
- 财(15748)
- 制(15294)
- 贸(13922)
- 贸易(13918)
- 易(13464)
- 地方经济(13068)
- 发(12696)
- 银(11889)
- 银行(11867)
- 环境(11819)
- 融(11771)
- 金融(11769)
- 行(11358)
- 体(11337)
- 策(10485)
- 机构
- 学院(244977)
- 大学(240379)
- 济(115235)
- 经济(113047)
- 管理(90650)
- 研究(87877)
- 理学(77333)
- 理学院(76500)
- 管理学(75328)
- 管理学院(74889)
- 中国(70229)
- 农(61916)
- 科学(52861)
- 京(49990)
- 财(47855)
- 农业(47657)
- 所(46334)
- 业大(41984)
- 研究所(41829)
- 中心(41609)
- 江(38944)
- 财经(37895)
- 经济学(36093)
- 经(34168)
- 经济学院(32446)
- 北京(31415)
- 范(30905)
- 师范(30665)
- 州(29958)
- 院(29543)
- 基金
- 项目(154468)
- 科学(120559)
- 研究(113933)
- 基金(111168)
- 家(96521)
- 国家(95661)
- 科学基金(80565)
- 社会(73752)
- 社会科(69521)
- 社会科学(69498)
- 省(61731)
- 基金项目(59207)
- 划(50317)
- 教育(50071)
- 自然(49696)
- 自然科(48419)
- 自然科学(48403)
- 自然科学基金(47520)
- 编号(47108)
- 资助(45157)
- 成果(37654)
- 发(36248)
- 部(34764)
- 重点(34761)
- 农(34057)
- 课题(31850)
- 创(31254)
- 国家社会(30599)
- 发展(29797)
- 展(29378)
- 期刊
- 济(139352)
- 经济(139352)
- 研究(74081)
- 农(64306)
- 中国(48363)
- 农业(42731)
- 学报(38483)
- 财(35949)
- 科学(35814)
- 融(30544)
- 金融(30544)
- 大学(29419)
- 学学(28356)
- 管理(28227)
- 业经(26018)
- 技术(20928)
- 经济研究(20924)
- 业(20682)
- 问题(19405)
- 财经(19340)
- 教育(17864)
- 经(16686)
- 农村(15370)
- 村(15370)
- 世界(15344)
- 技术经济(14511)
- 农业经济(14254)
- 经济问题(13767)
- 版(13338)
- 统计(12642)
共检索到378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公齐
近年来,我国开展农地抵押贷款试点的区域越来越广,而农地抵押贷款的规模却没有明显增长,资金供需双方对农地抵押贷款的推行并不积极。本文深入探究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农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价值偏低,导致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意愿不足;金融机构给予农地抵押贷款授信额过低,导致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的融资需求不足;同时,政府在农地抵押贷款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职能错位的现象,过多地干预了农地抵押行为,也是导致农地抵押贷款供需"双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凯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银行和农户的博弈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结果表明需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率,进一步完善农权交易市场,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权交易平台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依此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在全国各试点地区推进。试点工作在各地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难点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抵押物价值评估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其价值评估工作的难点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条件、位置、产出能力等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然
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的改革,为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破解农业经营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能。文章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博弈行为,探讨当前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规范农地经营权抵押借贷行为、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名峰 杨川 吴郁玲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决策行为博弈模型,研究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贷款成本、贷款利率等对贷款决策的影响,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动态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贷款成本是影响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关键因素,贷款利率对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政府供给金融公共产品能有效提高贷款供需方的借贷意愿。由此提出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贷款在线办理,压低贷款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度向农地抵押贷款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名峰 杨川 吴郁玲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决策行为博弈模型,研究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贷款成本、贷款利率等对贷款决策的影响,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动态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贷款成本是影响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关键因素,贷款利率对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政府供给金融公共产品能有效提高贷款供需方的借贷意愿。由此提出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贷款在线办理,压低贷款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度向农地抵押贷款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嘉坤 宋坤
抵押物处置难是掣肘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首先采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推演政府、处置组织及金融机构在抵押物处置过程中的行为,从理论分析出影响抵押物处置效果的因素。然后基于四川的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从五个维度设计21个观察指标验证上述理论推导的结果。研究表明,政府实际支持力度和农地流转市场成熟度对抵押物处置效果有直接和间接的正向效应,抵押物清算评估情况对处置效果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银行的处置流程及规章制度、借款人及其他因素对处置效果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加强政府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统一评估标准,引入第三方处置组织并搭建多层级土地流转平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春江 付兆刚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已出台,但法律问题以及制度细节问题并不完备,由于金融机构和农户两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供需主体存在行为博弈,而导致农地抵押贷款政策背离了初衷,无法发挥预期效果。以抵押贷款供需主体的行为博弈为中心展开,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内生风险控制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庆康 林乐芬
探析不同农地抵押贷款机制设置下异质性农户面临的信贷配给情况,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农地抵押贷款目标机制下,存在较多农户面临着新的交易成本配给、风险配给以及数量配给,实践中农地抵押贷款设置了不同的增信机制,分为内部增信与外部增信两类,其中外部增信又分为信息甄别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不同增信机制对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相应的局限性,农户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供需型信贷配给。在推进以农地为代表等"估值难、处置难"的标的物抵押贷款可从,下沉信贷服务覆盖范围优化农村贷款流程,稳步推进政府引导下的预授信模式;增强标的物价值稳定性,完善农村农户信息体系建设,构建多元风险分担机制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户均收入的促进作用并无优势,但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惠春 祁艳
本文利用江苏省1315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发达地区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率较欠发达地区低34.78个百分点;由于不同地区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性质不同,其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兼业程度对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面积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在发达地区应着重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在欠发达地区应加大社会保障支持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奇才 谢璐 韩文龙
本文基于四川省首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案例分析得出,"确权颁证""还权赋能"和"三权分离"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产权基础,地方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组织和机制保障,以经营权为标的的权利担保和以地上附着物为标的的价值担保是实现农地经营权贷款的必要条件,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担保风险和租金损失风险是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健全经营权流转平台、形成复合型的抵押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是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降低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设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雪莹 安海燕
本文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来自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529份农户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农户养老保险参与度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结论显示:首先,农户养老保险参与度正向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其次,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都具有养老保险参与度的敏感性,其中东部地区的影响系数最高;再者,农户抵押贷款意愿还受到年龄、人均收入、农地经营规模、家庭人口数和政策认知程度的影响。结论进一步表明,健全基本养老保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顾庆康
研究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徐州、淮安、泰州、南京4市191个非试点村340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问卷调查的分析,检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Log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分析了4个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强烈需求;(2)银行较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性产品,享受农业政策性保险与贴息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较低;(3)这种潜在需求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固定资产规模、年贷款申请次数、贷款满足率、银行是否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是否享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否享有贴息贷款以及地区等因素的不同程度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