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5)
2023(10489)
2022(8477)
2021(8176)
2020(6844)
2019(15769)
2018(15703)
2017(30619)
2016(16477)
2015(18725)
2014(18604)
2013(18282)
2012(17040)
2011(15500)
2010(16369)
2009(15565)
2008(14637)
2007(13180)
2006(11986)
2005(10897)
作者
(47427)
(39866)
(39160)
(37397)
(25101)
(19023)
(17811)
(15493)
(15109)
(14151)
(13635)
(13551)
(12626)
(12586)
(12270)
(12153)
(11485)
(11472)
(11452)
(11364)
(10048)
(9754)
(9720)
(9520)
(9045)
(8989)
(8794)
(8780)
(8227)
(7894)
学科
(69627)
经济(69551)
(51315)
(46567)
管理(36967)
农业(31127)
(30120)
企业(30120)
方法(28903)
(28002)
金融(28000)
数学(25659)
数学方法(25076)
(25062)
银行(25041)
(24330)
中国(23984)
业经(19265)
(17024)
(15848)
地方(15215)
(13997)
贸易(13985)
(13755)
(13701)
理论(12021)
(11351)
中国金融(11188)
(10941)
农业经济(10647)
机构
学院(236163)
大学(232350)
(99088)
经济(97008)
管理(88559)
研究(81515)
理学(75985)
理学院(75170)
管理学(73549)
管理学院(73152)
中国(70395)
(58583)
科学(49063)
(48901)
农业(44938)
(44185)
(41955)
业大(40692)
中心(40252)
研究所(38118)
(36167)
财经(34793)
(31665)
(31143)
师范(30857)
北京(30679)
经济学(29965)
(29314)
(27985)
农业大学(27576)
基金
项目(154152)
科学(120778)
研究(114693)
基金(110906)
(96745)
国家(95880)
科学基金(81224)
社会(72082)
社会科(68042)
社会科学(68022)
(61134)
基金项目(58061)
教育(52009)
自然(51417)
(50921)
自然科(50236)
自然科学(50226)
自然科学基金(49313)
编号(48299)
资助(46474)
成果(39493)
重点(34903)
(34699)
(34523)
课题(32952)
(32676)
(32152)
创新(30034)
国家社会(29688)
(29390)
期刊
(113284)
经济(113284)
研究(68103)
(62008)
中国(50536)
农业(41671)
(40561)
金融(40561)
学报(36601)
科学(34917)
(31158)
大学(28996)
管理(28252)
学学(27612)
教育(24828)
业经(23355)
技术(20192)
(20182)
财经(16305)
问题(16010)
经济研究(15649)
农村(14854)
(14854)
世界(13907)
农业经济(13894)
(13869)
(13290)
统计(12162)
国际(12085)
技术经济(11446)
共检索到364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剑朝  庸晖  庞玺成  
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德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进行了对比,认为发达国家(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较为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因地制宜的农地金融制度、以合作金融为主导的"三位—体"的农地金融机构设置、科学规范高效的农地估价体系、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以及全方位的财政支持投入保护制度;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可能导致农地过度集中,农村发展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三权分离"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模式的构建思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曹瓅  
我国农地抵押融资试点已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典型模式。两种模式在抵押实质、流转市场、政府财力、金融机构交易成本、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市场、抵押操作规范做出了相应要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仍然存在试点推广的可行性;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的流转市场、严密的操作规程是推广农地抵押融资的必备条件;抵押物价值、政府行政能力及财力、土地流转市场及群体信用差异是模式差异选择的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庆芬  
各地推动的农地抵押融资机制设计呈现出纷繁多样的表象,提炼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很重要,但已有研究存在缺陷。合约理论揭示出产权分割下农地融资局限,主要约束来自农地经营权抵押期限短,农地经营权理论和实际价值差异大,借款人违约的私人收益上升等。强化监督具有抵押品替代效果,三种监督形式中,同组监督的抵押品要求低于中介监督,中介监督的抵押品要求比银行直接监督低。四川经验以中介监督为特点,主要服务于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宁夏同心县是同组监督的典型,主要服务于小农家庭。两地试验绩效显示,强化监督的确能促进融资交易,区域模式选择共性在于强化监督;选择个性体现在监督形式差异。监督形式的选择受制于融资服务的目标群...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农民融资无有效抵押品的困境。然而,随着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逐步展开,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负面因素日渐凸显,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广步伐。本文以农村土地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模式为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进行了设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鲍静海  薛萌萌  刘莉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我国与美、德、日、韩四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提出了我国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方向是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由相关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商业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综合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江东  
完善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比较、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融资融券交易模式十分重要。目前,三种典型的融资融券交易模式分别是:美国的市场化分散授信模式、日本的专业化集中授信模式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双轨制集中授信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其形成的独特市场条件及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从发展趋势来看,以证券金融公司为核心的专业化模式日趋势微。当前,我国融资融券模式应着重借鉴日本式的单轨式集中授信模式,同时要为向市场化模式过渡留出空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蔡起华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呈倒U型影响,高陵、平罗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最优土地规模分别为12.67亩、56.50亩,分别是当地户均农地规模的2.68倍、3.00倍,农业主导产业差异导致最优土地规模有所不同。总体看来,样本农户的家庭规模、经营类型、往返金融机构的便利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对农户参与农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静粉  吕德宏  
农户生物资产抵押融资是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将生物资产引入农户抵押融资范畴,可以有效拓宽农户的融资渠道。针对"银行+保险+企业"、"银行+第三方担保+企业"、"银行+企业+农户"、浮动抵押四种典型的农户生物资产抵押融资运行模式,指出目前农户生物资产抵押融资尚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金融机构创新不足、风险保障机制以及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广军  杨遂全  
农村产权是由一系列集体土地权利组成的权利群,可分为核心层、基础层、扩展层,各农村产权在抵押权能上存在关联性。基础层的宅基地使用权及其衍生权利是主要的农村产权,也是最适宜的抵押物,但由于制度约束,其抵押权往往受到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直接抵押模式和转换后抵押模式都可扩大抵押物范围,将宅基地使用权转换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实现抵押是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惠春  姚珊  
由于农地使用权存在产权主体不明确和物权不完整等缺陷,农地所有权抵押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使用权抵押。本文对越南和泰国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运行模式及其成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产权性质的内在缺陷以及政策限制,农地使用权抵押价值较低;法律和政策支持是农地使用权可抵押的重要前提条件,但过度干预会影响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可持续发展;要使农地使用权良性发展需要注重对失地农民的保护。据此,中国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类型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惠春  姚珊  
由于农地使用权存在产权主体不明确和物权不完整等缺陷,农地所有权抵押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使用权抵押。本文对越南和泰国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运行模式及其成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产权性质的内在缺陷以及政策限制,农地使用权抵押价值较低;法律和政策支持是农地使用权可抵押的重要前提条件,但过度干预会影响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可持续发展;要使农地使用权良性发展需要注重对失地农民的保护。据此,中国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类型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满明俊  毛飞  
本文基于五省(市)调研数据,将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分为四类,并通过构建农户行为优化模型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各抵押替代模式的功能效果和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抵押替代功能取决于机制设计对农户行为监督的有效性。农户生产经营的收益空间和长期资金需求是保障抵押替代机制良性运行的条件。只有综合利用担保组织、龙头企业、小组联保强化监督者与借款者的互联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信用、同组监督以及声誉效应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优化抵押替代融资的效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剑朝  杨婷怡  
论文以宁夏同心县、陕西高陵县及杨凌示范区三个典型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为案例,总结各种试验模式的运行现状和进展,从主导模式、抵押物覆盖范围、抵押融资流程、风险防范机制等层面对各试验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模式的特点和异同,可以为完善和推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在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下,为了改善农村贷款难的困境,不少地区在探索农地抵押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在对各地农地抵押融资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挑选贵州湄潭县、山东省寿光市、宁夏同心县、辽宁省法库县等四类典型的农地抵押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纪秀江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农地经营权抵押功能实现难、抵押物处置难等制约瓶颈。枣庄市创新推出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结对融"模式,通过签订结对协议方式,有效盘活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结对融"模式的可行性,认为该模式对于前置解决农地抵押处置难题、破解银农信息不对称、经营权价值评估难等具有一定优势,但需要建立风险缓释机制等以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基于"结对融"模式的分析,从法律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上提出了推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