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73.13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9)
2023(8892)
2022(7037)
2021(6710)
2020(5637)
2019(12968)
2018(12868)
2017(25308)
2016(13451)
2015(15289)
2014(15122)
2013(14873)
2012(13576)
2011(12336)
2010(13047)
2009(12607)
2008(11438)
2007(10453)
2006(9408)
2005(8562)
作者
(38504)
(32516)
(31717)
(30414)
(20113)
(15511)
(14355)
(12582)
(12273)
(11481)
(11041)
(11009)
(10291)
(10129)
(9946)
(9916)
(9295)
(9292)
(9222)
(9185)
(8064)
(7958)
(7953)
(7621)
(7346)
(7342)
(7083)
(7032)
(6669)
(6360)
学科
(59525)
经济(59470)
(46368)
(45630)
管理(30739)
农业(30566)
(26122)
金融(26121)
(25557)
企业(25557)
方法(25103)
(23614)
银行(23601)
数学(23087)
(22937)
数学方法(22553)
中国(21191)
业经(17381)
(15018)
地方(13718)
(13359)
中国金融(11031)
(10590)
贸易(10578)
农业经济(10407)
(10381)
(10143)
(10119)
(9777)
理论(9458)
机构
学院(192697)
大学(186155)
(82049)
经济(80365)
管理(74481)
理学(64279)
理学院(63716)
研究(62595)
管理学(62339)
管理学院(62043)
中国(56698)
(52394)
农业(39987)
(38316)
科学(37640)
业大(35582)
(35571)
中心(32353)
(31848)
(29231)
研究所(28840)
财经(28279)
(25708)
农业大学(24694)
经济学(24617)
(23922)
北京(23863)
经济管理(23220)
(22942)
师范(22721)
基金
项目(127416)
科学(99652)
研究(94619)
基金(91436)
(79420)
国家(78697)
科学基金(67374)
社会(60023)
社会科(56651)
社会科学(56636)
(51670)
基金项目(47963)
自然(42571)
教育(42151)
(41742)
自然科(41588)
自然科学(41583)
自然科学基金(40824)
编号(40149)
资助(38597)
成果(31304)
(30130)
(28928)
重点(28373)
(28103)
课题(26783)
(26699)
创新(24922)
国家社会(24703)
科研(24068)
期刊
(92968)
经济(92968)
(57159)
研究(53000)
中国(40705)
农业(38372)
(35924)
金融(35924)
学报(29546)
科学(27736)
(25151)
大学(23901)
学学(23128)
管理(22868)
业经(21493)
(17765)
技术(17213)
教育(16923)
农村(14351)
(14351)
农业经济(13626)
财经(13282)
问题(13193)
经济研究(12543)
(11264)
(11067)
世界(10850)
统计(10803)
技术经济(9950)
经济问题(9873)
共检索到29206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曹瓅  
我国农地抵押融资试点已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典型模式。两种模式在抵押实质、流转市场、政府财力、金融机构交易成本、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市场、抵押操作规范做出了相应要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仍然存在试点推广的可行性;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的流转市场、严密的操作规程是推广农地抵押融资的必备条件;抵押物价值、政府行政能力及财力、土地流转市场及群体信用差异是模式差异选择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剑朝  庸晖  庞玺成  
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德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进行了对比,认为发达国家(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较为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因地制宜的农地金融制度、以合作金融为主导的"三位—体"的农地金融机构设置、科学规范高效的农地估价体系、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以及全方位的财政支持投入保护制度;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可能导致农地过度集中,农村发展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三权分离"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模式的构建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庆芬  
各地推动的农地抵押融资机制设计呈现出纷繁多样的表象,提炼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很重要,但已有研究存在缺陷。合约理论揭示出产权分割下农地融资局限,主要约束来自农地经营权抵押期限短,农地经营权理论和实际价值差异大,借款人违约的私人收益上升等。强化监督具有抵押品替代效果,三种监督形式中,同组监督的抵押品要求低于中介监督,中介监督的抵押品要求比银行直接监督低。四川经验以中介监督为特点,主要服务于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宁夏同心县是同组监督的典型,主要服务于小农家庭。两地试验绩效显示,强化监督的确能促进融资交易,区域模式选择共性在于强化监督;选择个性体现在监督形式差异。监督形式的选择受制于融资服务的目标群...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农民融资无有效抵押品的困境。然而,随着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逐步展开,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负面因素日渐凸显,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广步伐。本文以农村土地经营权直接抵押融资模式为视角,在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性制度和机制进行了设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剑朝  杨婷怡  
论文以宁夏同心县、陕西高陵县及杨凌示范区三个典型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为案例,总结各种试验模式的运行现状和进展,从主导模式、抵押物覆盖范围、抵押融资流程、风险防范机制等层面对各试验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模式的特点和异同,可以为完善和推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满明俊  毛飞  
本文基于五省(市)调研数据,将农村抵押替代融资模式分为四类,并通过构建农户行为优化模型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各抵押替代模式的功能效果和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抵押替代功能取决于机制设计对农户行为监督的有效性。农户生产经营的收益空间和长期资金需求是保障抵押替代机制良性运行的条件。只有综合利用担保组织、龙头企业、小组联保强化监督者与借款者的互联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信用、同组监督以及声誉效应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优化抵押替代融资的效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蔡起华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呈倒U型影响,高陵、平罗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最优土地规模分别为12.67亩、56.50亩,分别是当地户均农地规模的2.68倍、3.00倍,农业主导产业差异导致最优土地规模有所不同。总体看来,样本农户的家庭规模、经营类型、往返金融机构的便利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对农户参与农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在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下,为了改善农村贷款难的困境,不少地区在探索农地抵押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在对各地农地抵押融资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挑选贵州湄潭县、山东省寿光市、宁夏同心县、辽宁省法库县等四类典型的农地抵押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纪秀江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农地经营权抵押功能实现难、抵押物处置难等制约瓶颈。枣庄市创新推出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结对融"模式,通过签订结对协议方式,有效盘活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结对融"模式的可行性,认为该模式对于前置解决农地抵押处置难题、破解银农信息不对称、经营权价值评估难等具有一定优势,但需要建立风险缓释机制等以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基于"结对融"模式的分析,从法律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上提出了推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丽红  池丽旭  兰庆高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发达国家乃至世界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为世界的金融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土地证券化的一种形式,作为一项创新的农村金融制度,它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长期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各种障碍,需要创造一个适合农地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在简单透明、风险可控的思路下循序渐进地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证券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晓冬  罗剑朝  牛晓琴  
利用实地调研的2 959户农户数据,分别采用OLogit、二元Logit和Poisson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响应决策及可得性,发现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认知和农村金融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户经营类型、生产投资比是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农户社会资本、贷款经历、是否购买保险和主办金融机构数目是阻碍农户获得农地抵押融资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同一组变量在补充双对数和截断泊松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影响程度、方向以及影响个数都存在差异,说明农户能否获得农地抵押融资贷款比其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锋  
本文运用土地抵押信贷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提高土地产权权能,可以提升土地抵押价值,提高农户信贷能力,缓解农村金融贫乏,增加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蔷  
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和投入不足的突出矛盾。因此,农民最重要的土地成为探索农村金融借贷抵押最为关键的抵押融资品。通过分析农地抵押融资产生的现实背景,提出当前在农地抵押融资实践探索中土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具有规避现行法律障碍,避免农民失地的风险,对土地收益权的评估更易操作,处置变现更加容易,贷款风险相对可控,担保体系更易搭建等比较优势,继而对推动农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卫民  
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合作形式、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贵州省媚潭县、宁夏平罗县、重庆、山东等地也已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实践探索和实验试点。我国应该从修改完善立法,扫清农地抵押法律障碍;完善组织机构,组建农地抵押贷款银行;建立担保机制,创新农地抵押贷款模式;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农地抵押贷款程序;构建良好环境,培育农地抵押服务市场等方面入手,作为完善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马九杰  
出于"德·索拖效应"和"锡文担忧"的考虑,我国实行农地经营权抵押。农地经营权获取方式不同,其权属完备性不同,抵押价值及处置难度也不同,从而抵押效果也不同。承包地农户拥有完整的农地经营权,但抵押价值低、交易成本高;租入的农地若多年租金一次性支付,则期限内权属完备,是较好的抵押物;入股方式取得的农地经营权具有完整的物权属性和较好的担保属性,但"保租分红"尤其是"保租"年付合约又降低了其抵押性能。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