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6)
- 2023(4289)
- 2022(3507)
- 2021(3509)
- 2020(2849)
- 2019(6286)
- 2018(6411)
- 2017(12334)
- 2016(7033)
- 2015(7854)
- 2014(7936)
- 2013(7936)
- 2012(7649)
- 2011(7011)
- 2010(7259)
- 2009(6989)
- 2008(7098)
- 2007(6885)
- 2006(6347)
- 2005(5665)
- 学科
- 农(43893)
- 济(31817)
- 经济(31779)
- 农业(29169)
- 业(27849)
- 管理(13070)
- 业经(12032)
- 农业经济(9751)
- 村(8903)
- 农村(8895)
- 方法(8717)
- 土地(8408)
- 发(8016)
- 企(7884)
- 企业(7884)
- 制(7862)
- 中国(7822)
- 数学(7466)
- 数学方法(7318)
- 劳(7038)
- 劳动(7036)
- 地方(6859)
- 学(6798)
- 发展(6746)
- 展(6740)
- 策(6366)
- 农业劳动(6289)
- 及其(6232)
- 体(6225)
- 人口(6208)
- 机构
- 学院(105154)
- 大学(99767)
- 农(44615)
- 济(43174)
- 经济(42243)
- 管理(38729)
- 研究(37372)
- 农业(33891)
- 理学(33178)
- 理学院(32855)
- 管理学(32190)
- 管理学院(32035)
- 中国(31419)
- 业大(25447)
- 科学(24487)
- 京(21416)
- 农业大学(20686)
- 所(20324)
- 中心(18809)
- 研究所(18228)
- 江(17729)
- 财(16791)
- 业(16364)
- 省(15561)
- 经济管理(14218)
- 范(14117)
- 师范(13997)
- 州(13531)
- 科学院(13391)
- 发(13180)
- 基金
- 项目(66639)
- 科学(51510)
- 研究(50122)
- 基金(47160)
- 家(41602)
- 国家(41097)
- 科学基金(34126)
- 社会(31175)
- 社会科(28883)
- 社会科学(28876)
- 省(27654)
- 农(26508)
- 基金项目(25471)
- 编号(22683)
- 划(21727)
- 自然(21371)
- 自然科(20794)
- 自然科学(20791)
- 教育(20783)
- 自然科学基金(20401)
- 资助(18516)
- 成果(17704)
- 发(15711)
- 部(14784)
- 重点(14442)
- 业(14390)
- 课题(14175)
- 性(13169)
- 创(13151)
- 制(13071)
共检索到16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处于这样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大量农户因缺乏金融机构所认可的抵押物而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大门之外,另一方面,农民所拥有的最大的资本——农地(本文专指耕地、宅基地)因被法律禁止抵押而"沉睡"。2008年底,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开始以试点的方式尝试通过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的抵押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些试点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于农地是否应该被抵押的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农村金融创新、解决农民贷款难是否一定要允许农地抵押?其二,农地抵押,是否会导致农民失去生活保障、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在本期一线话题中,我们分别邀请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和处于争议漩涡中的实践者,围绕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永利 李静 李杰
南郑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总人口56.8万,其中农业人口41.12万,耕地总面积45.34万亩,是陕南经济强县、农业大县。2015年12月该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按照协同推进、坚守底线、农民自愿、风险可控的原则,多措并举,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主要工作成效加强领导,认真安排部署。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县上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永利 李静 李杰
南郑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总人口56.8万,其中农业人口41.12万,耕地总面积45.34万亩,是陕南经济强县、农业大县。2015年12月该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按照协同推进、坚守底线、农民自愿、风险可控的原则,多措并举,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主要工作成效加强领导,认真安排部署。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县上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泉 黄惠春 祁艳
农户在进行农地抵押贷款时存在丧失抵押物的可能性即失地风险,这一风险及其预期损失会影响农户的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本文利用江苏省试点区9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抵押风险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年龄、风险偏好以及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这三个与农地抵押风险相关的变量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均具有显著影响,抵押风险是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参与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户生产规模以及农地抵押价值对农户的农地抵押需求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了推进农地抵押工作稳妥健康发展,应完善现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农业保险并建立失地农民公积金等为农户提供外部风险补偿,缓解农地抵押风险。
关键词:
农地抵押风险 农地抵押贷款需求 风险偏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俊 王凯
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是否通过缓解家庭农场的融资约束降低其生存风险?基于2013—2021年共计68125个家庭农场的123480个微观数据,采用Cloglog生存模型分析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表明: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稳健性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抵押贷款试点能显著降低位于非艰苦边远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以及自身发展状况较好、盈利能力强的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以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文轩
本文研究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防控对策等问题。基于风险范围和主体的二维视角,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包括:微观层面农民面临的生计风险Ⅰ与生计风险Ⅱ及银行面临的第一还款来源风险与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宏观层面农民群体面临的农村社会风险和银行体系面临的农村金融风险。整个风险体系中的各类风险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处于核心地位。按相关性与可控性对风险影响因素分类得到的风险影响因素矩阵,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提供了政策启示。近年来的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实践,在应对风险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完善银行授信体系、加快农地经营权相关制度...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农地抵押 风险分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依此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在全国各试点地区推进。试点工作在各地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难点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抵押物价值评估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其价值评估工作的难点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条件、位置、产出能力等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荣 闫啸
针对农地抵押贷款中农作物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厘清市场法、成本法与收益法的理论来源、公式应用以及适用的农作物类型,利用果树抵押案例分析三种方法的实际使用,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农民获得贷款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农作物价值评估对确定农地抵押贷款额度,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云松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尹云松建立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阐明笔者的管窥之见,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一、建立以农地使用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彬 靳聿轩
运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农地评估失灵影响下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农地抵押借贷博弈进行分析。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利于破解农业规模经营融资难题,但在农地评估价值虚高和农地价值波动预测失误的影响下,处置农地经营权抵押物不能完全补偿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损失,会制约金融机构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和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需求。
关键词:
农地评估 农地抵押借贷 博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迅速,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涉农主体的抵押物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农地经营权作为融资抵押权益,成为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伟 赖华子
我国学界对农地抵押贷款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多种学说,从农地抵押贷款所涉利益主体的复杂性来看,"风险分担说"与"保证与抵押双重担保说"最能平衡农地抵押贷款参与者与社会管理者的利益分配,同时辅之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信贷资金的风险、农民失地而影响生存的风险内化为农业经营者与信贷者的内部治理与激励机制,让天赋较少的农户得到更多的关怀,谋取商业利益者尽一份社会责任,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给予适当扶持,才能更好地化解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奇
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是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地(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房,下同)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财产,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是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最早在贵州省湄潭县试行,在中央和地方资金、政策的支持下,该县于1988年成立土地金融公司,向土地经营者发放农地使用权抵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庆芬
各地推动的农地抵押融资机制设计呈现出纷繁多样的表象,提炼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很重要,但已有研究存在缺陷。合约理论揭示出产权分割下农地融资局限,主要约束来自农地经营权抵押期限短,农地经营权理论和实际价值差异大,借款人违约的私人收益上升等。强化监督具有抵押品替代效果,三种监督形式中,同组监督的抵押品要求低于中介监督,中介监督的抵押品要求比银行直接监督低。四川经验以中介监督为特点,主要服务于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宁夏同心县是同组监督的典型,主要服务于小农家庭。两地试验绩效显示,强化监督的确能促进融资交易,区域模式选择共性在于强化监督;选择个性体现在监督形式差异。监督形式的选择受制于融资服务的目标群...
关键词:
农地产权 抵押融资 机制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