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4)
2023(14102)
2022(12229)
2021(11605)
2020(9756)
2019(22207)
2018(22335)
2017(42494)
2016(23159)
2015(26210)
2014(25573)
2013(25386)
2012(23016)
2011(20787)
2010(20948)
2009(19355)
2008(18967)
2007(17145)
2006(15318)
2005(13237)
作者
(65244)
(54643)
(53807)
(51126)
(34420)
(26068)
(24266)
(21424)
(20508)
(19273)
(18551)
(18326)
(17148)
(17113)
(16463)
(16439)
(16238)
(15986)
(15553)
(15337)
(13610)
(13428)
(13075)
(12576)
(12375)
(12152)
(12096)
(11994)
(11003)
(10806)
学科
(88833)
经济(88743)
(79508)
管理(74264)
(59244)
企业(59244)
(47866)
方法(37760)
农业(31900)
数学(31580)
数学方法(31245)
业经(25490)
(23517)
中国(23390)
技术(20659)
(18906)
(18779)
地方(18573)
理论(15701)
(15118)
(15084)
财务(15013)
财务管理(14982)
(14578)
贸易(14567)
(14560)
银行(14523)
企业财务(14205)
(14187)
(14157)
机构
学院(320337)
大学(318113)
管理(135332)
(125950)
经济(123057)
理学(116065)
理学院(114872)
管理学(113193)
管理学院(112589)
研究(103182)
中国(80852)
(68049)
(66624)
科学(64579)
(56476)
业大(53315)
(51162)
农业(50888)
中心(48896)
(48675)
研究所(46460)
财经(44133)
北京(42548)
(41704)
师范(41394)
(40254)
(39356)
(36736)
经济管理(36473)
经济学(34886)
基金
项目(218642)
科学(172491)
研究(163793)
基金(157547)
(136395)
国家(135122)
科学基金(117001)
社会(102222)
社会科(96480)
社会科学(96453)
(87316)
基金项目(85003)
自然(75573)
自然科(73770)
自然科学(73756)
教育(73383)
自然科学基金(72461)
(71758)
编号(68705)
资助(62694)
成果(54792)
(49157)
重点(47935)
(47694)
(47028)
课题(45936)
创新(45161)
国家社会(41210)
科研(40942)
教育部(40574)
期刊
(145997)
经济(145997)
研究(92002)
中国(68197)
(67468)
管理(49871)
学报(49122)
科学(47465)
农业(45724)
(43098)
大学(38238)
教育(36615)
学学(35941)
(30341)
金融(30341)
业经(29090)
技术(28957)
(24077)
财经(20592)
经济研究(19519)
问题(19268)
科技(18030)
图书(17655)
(17494)
技术经济(16919)
(16602)
理论(15721)
现代(15701)
资源(15000)
农村(14668)
共检索到47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静  刘勤  
农地抛荒是个存在已久的现象。抛荒农地的原因不是税赋沉重,也非比较收益低下,而是总收益不足。农村人口数量、非农就业和食品结构变化的三大契机交汇为从根本上提高农地总收益提供了可能。现阶段,可探索通过建立农地承包经营的退出机制,依托职业农民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地改变种植结构等层面提高农地总收益,从而遏制农地抛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中豪  
我国农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应该说与农地制度有着较深的关联。本文从农地的投入产出太低、农地流转不畅、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某些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农地抛荒的生成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新土改"运动献计献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发展农地流转市场被认为是减少耕地抛荒的重要举措,但农地转入主体往往对细碎偏远地块缺乏兴趣,这是否会诱发新的耕地抛荒值得深入探讨。利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耕地抛荒的影响。结果显示,农地转出户更可能抛荒耕地,致使耕地闲置荒芜。当村庄存在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农地流转诱发的抛荒将进一步加剧,而村集体组织实施的流转则有助于缓解该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机服务发展增强了农地流转对抛荒的激励作用,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使得耕地抛荒问题更为普遍,这是由细碎偏远地块的作业成本高造成的。随着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细碎偏远地块更容易被市场放弃,应重视公共干预在农地配置和高效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认为,农地抛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提供较低的级差地租、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当前农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润秋  宋艳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地抛荒呈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环境都造成很大危害。本文从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3个方面对农地抛荒的深层次原因加以探析,从而得出解决农地抛荒的对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沃林  罗必良  
已有研究缺乏从产权激励的角度,剖析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传导机制。为了进一步明确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文章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13 750名受访者的数据,分别使用Logistic、Probit、OLS以及T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投资在农地确权颁证情景下对农地抛荒的产权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农地确权颁证存在明显的产权激励效应,能够显著减少农地抛荒现象,而农业投资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在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时,应重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正向作用,出台相对应的农业投资政策,激励农户对抛荒地进行复耕或者流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波  
本文首先在一种假定的制度下对农村土地供求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经济理论中的边际原理给出了土地供给和需求的原则。接着在分析农村土地供求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进行了实证解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卓  刘子玉  张连刚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经济组织,其具备的农户增收效应备受学界关注,但鲜有研究关注合作社对农地抛荒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1)合作社使村庄出现农地抛荒的概率降低了20.4%,这初步表明合作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载体。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合作社对农地抛荒的负向影响仍具有稳健性。(2)机制检验表明,合作社通过为村庄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抑制农地抛荒。(3)村庄内合作社数量和合作社覆盖农户比例,均会强化合作社对农地抛荒的抑制作用。(4)与村民自发创办型合作社相比,政府扶持型合作社抑制农地抛荒的效果更加显著。(5)合作社的农地抛荒抑制效应对耕地质量更好、耕地数量更多的村庄影响更强。因此,应重视合作社在抑制农地抛荒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合作社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景帅  韩青  
基于2016年、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抛荒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是否抛荒及抛荒程度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节的生产性服务对抛荒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种植规划服务、机耕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灌溉服务和生产资料购买服务影响不显著。与单环节生产性服务相比,"种植规划+机耕""种植规划+病虫害防治"和"机耕+病虫害防治"等多环节生产性服务对抛荒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与以村集体为主导的供给模式相比,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增强生产性服务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缓解劳动力约束和弱化耕地资源禀赋的限制来抑制农地抛荒;从农户禀赋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抛荒的抑制作用在家庭务农收入占比较低、有65岁及以上老人、土地产权模糊的农户中表现更加明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千禧  徐植兰  
本文针对近年来农地弃耕抛荒的现象和现状,总结了农地弃耕抛荒的几个特点,分析了产生弃耕抛荒的主要原因和生态经济代价,并对遏制农地弃耕抛荒,进一步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湖北  戴晶晶  刘天宇  
文章以甘肃省Y县J村的农地抛荒现象为个案分析,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典型的抛荒案例,运用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个以交易成本分析农地抛荒原因的解释框架。实证研究表明,农户选择抛荒农地最重要的原因是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与缔约成本、执行成本与违约成本以及运输成本)过高。通过分析农地抛荒的生成机理,提出必须推广"土地银行"、成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解决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交易费用,缓解农村耕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总结了当前农地抛荒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的地租更低、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城市化进程中农地抛荒的根本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恒科  
"三权分置"政策的法制化,需要妥善处理中国农地权利制度的独特性与立法规范表达之间的关系。从理论阐释层面来说,"三权分置"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要体现为公法和社会法属性的终极处分权,包括发包权和收回权;土地承包权是派生出土地经营权之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代称;土地经营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生成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是一种用益物权。从法律表达层面来说,"三权分置"的制度建构需要以现行立法确立之"两权分离"权利框架为基础,应从权利登记、长久不变和扩充权能三方面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尚难以塑造为用益物权,而应一般采用债权的规范表达形式,同时赋予登记的土地经营权以对抗第三人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键  陈雩桢  肖红林  齐保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雷海章  王雅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