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2)
- 2023(13452)
- 2022(11556)
- 2021(10693)
- 2020(9208)
- 2019(20910)
- 2018(20805)
- 2017(39937)
- 2016(21801)
- 2015(24505)
- 2014(24038)
- 2013(23734)
- 2012(22131)
- 2011(20166)
- 2010(20417)
- 2009(19468)
- 2008(19655)
- 2007(18201)
- 2006(16125)
- 2005(14367)
- 学科
- 济(88668)
- 经济(88559)
- 业(76497)
- 管理(67818)
- 企(55591)
- 企业(55591)
- 农(47843)
- 方法(36085)
- 农业(31536)
- 数学(31202)
- 数学方法(30900)
- 财(25628)
- 业经(24848)
- 制(23742)
- 中国(23234)
- 技术(19900)
- 地方(17439)
- 学(17218)
- 贸(16354)
- 贸易(16345)
- 体(16326)
- 易(15917)
- 银(15876)
- 银行(15842)
- 务(15426)
- 财务(15393)
- 财务管理(15352)
- 行(15088)
- 企业财务(14571)
- 策(14308)
- 机构
- 学院(312884)
- 大学(309335)
- 济(131588)
- 经济(128863)
- 管理(122274)
- 理学(104859)
- 研究(104072)
- 理学院(103772)
- 管理学(102216)
- 管理学院(101622)
- 中国(82486)
- 农(68306)
- 京(64381)
- 科学(62706)
- 财(61944)
- 所(53076)
- 农业(52538)
- 业大(50912)
- 江(49918)
- 中心(49579)
- 财经(47980)
- 研究所(47596)
- 经(43390)
- 北京(40129)
- 经济学(39215)
- 范(38868)
- 州(38813)
- 师范(38514)
- 院(36714)
- 经济学院(35372)
- 基金
- 项目(204250)
- 科学(161596)
- 研究(151974)
- 基金(147642)
- 家(128197)
- 国家(127012)
- 科学基金(109031)
- 社会(97565)
- 社会科(92169)
- 社会科学(92139)
- 省(82280)
- 基金项目(79130)
- 自然(68915)
- 教育(68737)
- 划(67699)
- 自然科(67255)
- 自然科学(67236)
- 自然科学基金(66093)
- 编号(62357)
- 资助(58104)
- 成果(50340)
- 创(47332)
- 重点(45896)
- 部(45770)
- 发(44703)
- 创新(43526)
- 制(42817)
- 课题(42701)
- 国家社会(40089)
- 业(39451)
- 期刊
- 济(153720)
- 经济(153720)
- 研究(91171)
- 农(69420)
- 中国(68448)
- 财(49716)
- 学报(47987)
- 农业(46368)
- 科学(45928)
- 管理(43882)
- 大学(37287)
- 学学(35433)
- 融(33583)
- 金融(33583)
- 教育(31462)
- 业经(30156)
- 技术(27369)
- 业(24019)
- 财经(23918)
- 经济研究(21724)
- 问题(21123)
- 经(20524)
- 版(17026)
- 技术经济(16998)
- 科技(16334)
- 农村(15675)
- 村(15675)
- 世界(15571)
- 农业经济(14654)
- 经济问题(14406)
共检索到477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鸣
中国农地法律制度与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相关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自我发展、关系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发展问题。现有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带有浓厚的"成员权"与"土地型社会保障制度"色彩,存在明显的产权残缺。农地难以实现规模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地所有权,但在现阶段农地二元化制度的背景下,只能从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层面上考虑制度创新,核心是从立法上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关键词:
农地 承包经营权 物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杰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创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具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良性增值,有效保障承包方的利益和防止土地的抛荒现象。在构建这一制度时,应对受托人的资格、信托登记、受托人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地流转 信托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安娜
本文在厘清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基础上,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基础性条件,深入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总结省内外农地抵押的探索经验,提出进一步推动浙江农地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修订相应法律法规;在省级层面将农地入股和土地信托作为农地金融创新的突破口,具体而言,要以确权赋权改革为基础,明确农民土地权力;建立有效的农村土地估价体系;建立财政配套政策体系;健全农业保障机制;搭建配套平台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禁止到引导,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对不同时期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较有代表性的文件、决议和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政策法规视角来审视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变迁和发展。结果表明,要发展并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仍必须着重解决农用土地保护、土地流转规范化、农民保障机制、土地流转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 制度变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傅晨 刘梦琴
本文界定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以及必然性和可能性,描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现状,分析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经济原因,认为现阶段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经济原因主要是土地流转的租金低,土地在转入方没有产生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没有明显提高务农收入,无力支付高租金。由于流转土地的双方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利得,因而缺乏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承包经营权 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刘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在行政和立法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农村集体组织内部设置的权利(对内权)逐渐上升为一种对世权,成为一种可以流转的物权。这一改革是基于人口城市化的需要而开展的,与乡村的发展、村落社会的稳定、乡村公益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矛盾。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三权分置 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刘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在行政和立法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农村集体组织内部设置的权利(对内权)逐渐上升为一种对世权,成为一种可以流转的物权。这一改革是基于人口城市化的需要而开展的,与乡村的发展、村落社会的稳定、乡村公益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矛盾。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三权分置 城市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海钦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陷入困境的客观环境、政策影响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农地国有、所有权与产权相分离、农庄经营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杰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实现土地经营的市场化以及农业的现代化。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是流转客体的单一性、流转范围的封闭性、流转方式的债权性。本文认为,现行农地承包权债权式流转是低效的,应建立物权式农地承包权流转法律制度。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 目标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朋
农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是指众多农户将其享有承包经营权的农地委托给专业的农地信托公司,由其为农户利益对所汇集的农地进行经营管理的行为。农地集合信托改变了政府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的弊端,有利于发挥信托公司的强大的信托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有利于发挥农地集合功能,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更加有利于对农户利益的保障。农地集合信托具有委托人的集合性、委托人与受益人同一性、信托财产的特殊性以及信托管理运用的集合性等特点。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信托 集合信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农地流转中存在强制流转、农地非农化、流转期限较长、中介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等问题,制约了流转。本文用制度变迁理论、地租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风险理论等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璐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运用,并不是农民要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我国在法律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所限制,针对此,我国应积极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相关规定,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保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玉珍
依托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层与制度结构理论,充分吸纳社会学研究农地权利配置所用的主体行动者、社会规范、社会结构理论,提出我国农村存在"被建构"的农地制度和"被执行"的农地制度,进而研究农地制度被建构、被执行的路径、原则,分析被建构制度与被执行制度的关系、两者规则的碰撞。采用在多个观测点长达2年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研案例及访谈实录,描述农地制度被建构与被执行的冲突,分析导致冲突的原因。尝试跨学科融合研究,既关注供给侧被建构的制度,又注重现实需求中被执行制度的实施与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