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9)
- 2023(8168)
- 2022(7022)
- 2021(6561)
- 2020(5718)
- 2019(13255)
- 2018(13224)
- 2017(26034)
- 2016(14510)
- 2015(16482)
- 2014(16624)
- 2013(16901)
- 2012(15910)
- 2011(14538)
- 2010(14772)
- 2009(13924)
- 2008(14133)
- 2007(13148)
- 2006(11536)
- 2005(10232)
- 学科
- 济(65052)
- 经济(64982)
- 农(46244)
- 业(45767)
- 管理(33426)
- 农业(30447)
- 方法(27820)
- 数学(25012)
- 企(24886)
- 企业(24886)
- 数学方法(24794)
- 业经(17091)
- 财(15912)
- 中国(15128)
- 学(14145)
- 地方(13245)
- 制(13119)
- 贸(11843)
- 贸易(11840)
- 易(11517)
- 发(10346)
- 农业经济(10200)
- 收入(9735)
- 土地(9441)
- 银(9239)
- 银行(9209)
- 村(9158)
- 农村(9145)
- 体(9043)
- 策(9007)
- 机构
- 学院(216255)
- 大学(212154)
- 济(90233)
- 经济(88343)
- 管理(81196)
- 研究(75410)
- 理学(69904)
- 理学院(69154)
- 管理学(67937)
- 管理学院(67561)
- 农(62019)
- 中国(58999)
- 科学(49089)
- 农业(47922)
- 京(44646)
- 业大(41747)
- 所(40611)
- 财(39249)
- 研究所(36994)
- 中心(36310)
- 江(34424)
- 财经(30921)
- 农业大学(29419)
- 范(28017)
- 经(28008)
- 师范(27762)
- 北京(27612)
- 省(26711)
- 经济学(26699)
- 州(26410)
- 基金
- 项目(142576)
- 科学(110637)
- 研究(102586)
- 基金(102384)
- 家(90502)
- 国家(89685)
- 科学基金(74810)
- 社会(63967)
- 社会科(60099)
- 社会科学(60077)
- 省(57270)
- 基金项目(55264)
- 自然(48607)
- 划(47498)
- 自然科(47344)
- 自然科学(47329)
- 自然科学基金(46473)
- 教育(45325)
- 编号(43303)
- 资助(41167)
- 成果(34465)
- 农(34367)
- 重点(32257)
- 发(32204)
- 部(31883)
- 课题(28801)
- 创(28784)
- 科研(27729)
- 创新(26985)
- 计划(26970)
- 期刊
- 济(104870)
- 经济(104870)
- 农(64694)
- 研究(59231)
- 农业(43658)
- 中国(42561)
- 学报(38359)
- 科学(35112)
- 财(29599)
- 大学(28640)
- 学学(27528)
- 业经(23359)
- 管理(22716)
- 业(21621)
- 融(21543)
- 金融(21543)
- 技术(17402)
- 教育(17158)
- 问题(15660)
- 财经(14704)
- 农村(14153)
- 村(14153)
- 经济研究(14133)
- 农业经济(13917)
- 版(13526)
- 经(12473)
- 资源(12251)
- 世界(11912)
- 技术经济(11574)
- 经济问题(11368)
共检索到320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素芳
采用综合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对土地收益及其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供应过程中会产生巨额土地增值收益。(2)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所得份额偏低。如果让农民参与土地发展权价格的分配,农民应得的合理补偿标准会比现行补偿标准高出3~4倍。(3)不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且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鉴于此,应尽快构建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城市化顺利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开勤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建国初计划经济时期,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征地制度的弊端日趋显现:征地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有失公平、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欠妥、征地程序不合理以及征地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等等。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其中,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征用土地增值的原因入手,对征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培刚
农地征用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其实质是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过程。征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组织、用地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利益行动相关主体利用当前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争相竞逐土地高额利润,从而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多方参与主体反复博弈的局面,结果是村集体组织、用地单位、地方政府容易形成一个共同利益集团,在博弈过程中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征占大量农用地获取利益,使得中央政府调控失灵,而被征地农民只能被动接受集体土地被征占的失地补偿。
关键词:
农地征用 利益主体 博弈路径 地方政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岚 李明桥
本文通过建立征地效率评价标准模型来分析我国征地效率的高低及其原因,以及关于提高征地效率相关政策建议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征地效率的可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征地效率 评价标准模型 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本文立足江苏省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收益分配现实 ,指出目前存在“圈地”现象严重、征地补偿过低、失地农民未来生活无保障等问题 ,从政府、制度、城市建设三个层面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广开就业门路、健全法律体系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
江苏省 土地征用 收益分配 失地农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欧阳力胜
我国农地产权的残缺以及征地制度对农地所有权的强行征收,直接破坏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致使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清晰且有保障的农地产权制度是运用价格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应当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培育和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规范政府征地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关键词:
农地征用制度 产权 产权博弈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曹飞
基于地租理论分析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地租增值来源:自然增值、资本投入增值及超额需求引致的虚拟地租,其中后二者占据了地租增值的大部分。地方政府获得了第一次地租增值收益,房地产企业获得了社会平均利润和第二次地租增值收益,农民及农民集体获得农业地租。郑州市惠济区的案例表明:农民及农民集体、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分别获得地租增值部分的0.6%、58.8%和40.6%。由此说明当前的农地非农化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应当以土地供给制度改革为首,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来优化农地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地租增值 农地非农化 收益分配 利益主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平
本文探讨了日本农地征用过程中的争议裁决制度,并通过分析得出中日间农地征用程序中最大差异体现于对征地争议的仲裁上,而影响中国农地征用效果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相应的合理公正的征地争议仲裁机构。虽然中日两国在征地背景因素等方面上有所不同,但日本的有益经验仍对中国完善征地制度有所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农地征用 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素兰 高成凤 于丽娟
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地征用与增值收益分配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从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内涵、成因入手,针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利益失衡矛盾焦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冬梅
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着重研究制度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不难发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评价,中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都极不合理,甚至已经背离了"良好制度"的设计方向。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已经成为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从制度本身加以改革,这些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关键词:
制度经济学 农地征用 制度设计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勇 付时鸣
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农民获得的一种实物期权。按照实物期权的定价原理,给出一种征地的货币补偿标准;同时使用期权定价的"复制"思想,提出混合补偿的方式。这将为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不仅可以在土地征用中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土地征用 征地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洪乐
本文通过对浙江RA市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政府与农民集体间的增值收益分配相差悬殊,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不同,在其转为同样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后却以同一价格出让。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合理,实质上却损害了农民集体的利益,侵犯了集体土地所有权。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土地开发 协议出让 建设用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雯佳 赵森
对农民而言,土地具有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即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益和给予社会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用地被征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农用地被征用与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征地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期望能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线索。
关键词:
农用地 征用 失地农民 博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唐鹏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样本县市2006—2011年间农地征收与出让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约在3%~16%之间,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在75%以上。其根源是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是以农地的农用价值一次性补偿给失地农民及其集体,割断了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缩小征地补偿范围、市场化补偿、实物性补偿、失...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收与补偿 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