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1)
2023(18735)
2022(16185)
2021(14980)
2020(12713)
2019(28723)
2018(28483)
2017(55141)
2016(29891)
2015(33323)
2014(32811)
2013(32357)
2012(29632)
2011(26668)
2010(26460)
2009(24098)
2008(23301)
2007(20410)
2006(18050)
2005(15259)
作者
(88274)
(73807)
(73073)
(69602)
(46409)
(35605)
(33034)
(29077)
(27968)
(25822)
(25037)
(24911)
(23328)
(23080)
(22769)
(22661)
(22384)
(21873)
(21123)
(21018)
(18551)
(18096)
(17963)
(17032)
(16641)
(16329)
(16280)
(16213)
(14910)
(14646)
学科
(117329)
经济(117197)
(84520)
管理(80437)
(62632)
企业(62632)
方法(53584)
(50044)
数学(47139)
数学方法(46529)
农业(33142)
(30085)
中国(29606)
业经(28994)
(27614)
地方(22991)
(22270)
(21594)
贸易(21584)
(20970)
技术(18344)
(18047)
财务(17978)
财务管理(17941)
环境(17938)
理论(17760)
(17246)
(17128)
银行(17047)
企业财务(17011)
机构
学院(420344)
大学(419106)
(165169)
管理(163422)
经济(161786)
理学(143152)
研究(142859)
理学院(141562)
管理学(138737)
管理学院(138033)
中国(105976)
科学(93980)
(91853)
(88162)
业大(73804)
(73211)
(73031)
农业(71777)
研究所(67350)
中心(65752)
(60625)
财经(59438)
北京(54518)
(54405)
(54251)
师范(53536)
(51841)
经济学(49182)
(48621)
农业大学(45863)
基金
项目(300142)
科学(234493)
基金(218242)
研究(211126)
(194368)
国家(192768)
科学基金(163791)
社会(132563)
社会科(125309)
社会科学(125274)
(117792)
基金项目(116320)
自然(109929)
自然科(107377)
自然科学(107346)
自然科学基金(105426)
(99795)
教育(95814)
资助(89395)
编号(85004)
重点(67945)
成果(66716)
(65317)
(64374)
(62068)
科研(58627)
创新(58066)
课题(57755)
计划(57264)
国家社会(54805)
期刊
(177338)
经济(177338)
研究(116609)
(88467)
学报(77992)
中国(75251)
科学(68417)
农业(60068)
大学(58218)
学学(55622)
管理(54963)
(52855)
教育(39528)
(34744)
金融(34744)
业经(34404)
技术(33861)
(29389)
经济研究(27545)
财经(27514)
问题(24096)
(23529)
(22851)
业大(21929)
科技(21625)
资源(19615)
技术经济(19144)
图书(18717)
理论(18492)
商业(18481)
共检索到59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大哲  钱文荣  
文章利用浙江大学CRHPS2013-2017面板数据中的农村住户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总量和结构视角实证检验农地征收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从消费总量来看,农地征收显著增加了农户的总消费水平,且倾向得分匹配结果也仍然稳健。(2)从消费结构来看,被征地农户的消费结构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农地征收并没有显著提高被征地农户健康、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也没有提高休闲娱乐旅游等享受型消费。总体来说,农地征收没有促进农户消费结构的实质性转变和升级。(3)机制检验表明,获得非货币补偿的被征地农户的消费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征地通过工资性收入对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也是有限的,征地消费效应的主要来源仍是征地的货币补偿。(4)异质性分析表明,征地货币补偿显著缓解了年轻人为主农户及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征地补偿对农户消费的促进作用仅能维持在5年以内。本文的研究启示未来农户应对征地补偿进行合理配置,也启示我国未来征地制度改革需更加注重为被征地农户提供多元化的非货币补偿和社会保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大哲  钱文荣  
文章利用浙江大学CRHPS2013-2017面板数据中的农村住户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总量和结构视角实证检验农地征收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从消费总量来看,农地征收显著增加了农户的总消费水平,倾向得分匹配结果仍然稳健。(2)从消费结构来看,被征地农户的消费结构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农地征收并没有显著提高被征地农户健康、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也没有提高休闲娱乐旅游等享受型消费。总体来说,农地征收没有促进农户消费结构的实质性转变和升级;(3)机制检验表明,获得非货币补偿的被征地农户的消费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征地通过工资性收入对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也是有限的,征地消费效应的主要来源仍是征地的货币补偿;(4)异质性分析表明,征地货币补偿显著缓解了年轻人为主农户及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征地补偿对农户消费的促进作用仅能维持在5年以内。本文的研究启示未来农户应对征地补偿合理配置,也启示我国未来征地制度改革需更加注重为被征地农户提供多元化的非货币补偿和社会保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月季  许海平  刘玲  
土地征收势必会导致农户生活消费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土地被征农户维持并改善家庭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土地征收对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支出和健康支出)的影响。研究显示:土地征收显著提升了农户生活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且农户户主特征、健康与保障状况也对生活消费、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土地征收使得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上升幅度为19.0%~22.2%;土地征收使得农户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支出分别提高了9.6%~15.5%和20.6%~20.9%;并且,东部地区农户相对中西部地区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更高、教育和健康投资力度更大。由此提出政府在实施土地征收制度过程中应注重农民家庭差异,进一步引导农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帮助不同地区农户实现生活平稳过渡,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玉成   王宁柯   张瑞  
农地确权政策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兼业有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探究农户兼业化程度的提升路径,为克服中国农业规模发展局限性、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政策依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单期影响农户兼业的最优化数理模型,借助华中三省897个农户微观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PSM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兼业选择及兼业化程度的影响,检验农地流转在农地确权对兼业化程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明晰的农地产权使农户更有可能选择兼业,同时显著提升农户兼业化程度;农地流转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1.67%,且主要来源于农地转出;农地确权对小规模农户、农地细碎化程度高及农资投入低等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提升效果更明显,且进一步发现在兼业类型上农户可能选择务工而非自种或自营;在兼业地区上农户可能选择本县外的区域。因此,要切实做到“确权到户、确权到位、精准确权”,通过结合农地流转更好发挥确权对农户兼业的提升效果,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军  闻勇  
近年来,中国征地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但由于细微琐碎的变革没有触及到改革本质,因此征地实践中仍存在补偿不公平、程序混乱及矛盾冲突加剧的国家治理危机,而征地补偿较低的问题几乎被所有研究提及。为此,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从效率和公平角度出发,以政府征地用于公益性项目为例,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政府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为目的时,低于市场价值的征地补偿是既满足效率同时满足公平的征地补偿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晓刚  
实现公平补偿是解决农地征收中现存问题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欲达公平补偿之目的,必须明析农地价值内涵、科学测算农地价值并进而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然后将之在征收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合理分配。本文研究表明,农地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和发展权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农地价值各构成部分的测算应据其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如发展权价值可以农地用途转换后的价值减去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和公共投资成本获得。合理的补偿标准应包含农地价值各构成部分。生态价值和粮食安全价值补偿给国家,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在集体和失地农民之间分配,发展权价值在国家、集体和失地农民之间分配,具体分配情况因农业内部安置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富堂  
农地征收作为交易行为应该是一种合作博弈,这种合作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的。农地征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优势,进而能够创造更多的合作剩余,是农地征收制度存在的根本经济动因。农地征收合作剩余的合理分配是农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根据效率与公平原则的要求,本文给出了对失地农民合理补偿的"线性补偿规则"以及实施这一规则的基本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张路瑶  罗必良  
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土地功能-收入结构-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人均消费和人均商品性消费;农地确权消费效应在兼职农民家庭中最为显著,但农地确权政策并未带来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出挖掘农户消费背后的产权含义将有助于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民消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张路瑶  罗必良  
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土地功能-收入结构-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人均消费和人均商品性消费;农地确权消费效应在兼职农民家庭中最为显著,但农地确权政策并未带来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出挖掘农户消费背后的产权含义将有助于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民消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刚  任宏  陈磊  
研究目的:建立农地价值模型,为合理确定农村土地征收补偿费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不确定性下的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研究结果:数值分析表明,期权价值占农地价值比例范围在23.7%—76.9%,即当考虑不确定性下的期权价值时,农地价值是确定性下的1.33—4.33倍。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征收补偿费取决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经济的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清华  伍国勇  宋珂  欧雪辉  李中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并实证分析影响被征地农户福利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异系数增大,农户个体福利分化明显;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区域发达程度、教育状况因素等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正向影响,征地面积比重、劳动力年龄等因素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负向影响,二者的作用程度呈递减态势。显著提升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减少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的差异性,需要从完善被征地农户的社会保障程度、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模式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月蓉  李永清  
农地产权制度不仅影响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而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土地征收冲突的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土地征收过程中征收权的扩张和农地产权的缺位。分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和程序,农村土地产权的缺位集中表现在:公共利益模糊、产权主体参与程度不够深入、补偿机制不合理、救济途径缺失。最后,从保障农地产权的角度提出我国农地征收制度的完善必须在理念上确立制约征收权、保障农地产权的立法精神,在法律程序的设计上必须强化对征收权的制约和农地产权的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宋绯  
农地征收是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利益与私权利益实现再分配的过程。重新构建征收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征收补偿程序、引入司法最终裁决机制将是克服农地征收过程中征收利益分配不合理、补偿标准低、农民在补偿定价机制中话语权缺失等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有益探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迎春  文贯中  
我国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因其固有的缺陷,不仅导致了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基于对中美两国农地征收的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补偿对象的比较,我们发现,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美国的农地征收补偿经验,通过采用公正补偿原则、拓宽补偿范围、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标准、完善补偿形式、改革集体土地所有制,渐进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云  任力  
本文通过构建农地流转制度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框架,利用田野调查的数据对该框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的地权稳定性效应、地权流动性效应和农地利用政策效应会导致转入地农户的农地利用方式和短期投资发生改变,种植同种农作物的转入地农业面源污染水平更低,但转入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方式和技术的采用以及种植对象的变化,会使转入地总体面源污染水平更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转入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平均年龄和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等方面与自家地农户相比均有优势,如果给予合理引导和帮助,转入地也会比分散经营的自家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更可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