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2)
- 2023(11048)
- 2022(9717)
- 2021(9221)
- 2020(7685)
- 2019(17750)
- 2018(17973)
- 2017(35012)
- 2016(19071)
- 2015(21589)
- 2014(21564)
- 2013(21636)
- 2012(19743)
- 2011(17808)
- 2010(17788)
- 2009(16357)
- 2008(15708)
- 2007(13823)
- 2006(12219)
- 2005(10416)
- 学科
- 济(78473)
- 经济(78385)
- 业(59996)
- 管理(50990)
- 农(47294)
- 企(39041)
- 企业(39041)
- 方法(34260)
- 农业(31494)
- 数学(29765)
- 数学方法(29468)
- 业经(21234)
- 中国(18589)
- 财(17133)
- 学(17044)
- 地方(16347)
- 制(14334)
- 贸(13235)
- 贸易(13230)
- 易(12873)
- 技术(12579)
- 环境(12362)
- 发(12039)
- 理论(11671)
- 和(11456)
- 策(11291)
- 农业经济(10791)
- 务(10529)
- 体(10523)
- 财务(10472)
- 机构
- 学院(271777)
- 大学(269449)
- 管理(112792)
- 济(107109)
- 经济(104756)
- 理学(98672)
- 理学院(97681)
- 管理学(96126)
- 管理学院(95667)
- 研究(88718)
- 中国(66541)
- 农(63476)
- 京(56976)
- 科学(56907)
- 业大(49061)
- 农业(48539)
- 财(44697)
- 所(44580)
- 中心(41320)
- 研究所(40783)
- 江(39118)
- 财经(36381)
- 北京(35418)
- 范(35395)
- 师范(35137)
- 经(33235)
- 经济管理(31707)
- 州(31632)
- 院(31427)
- 农业大学(30665)
- 基金
- 项目(191370)
- 科学(149879)
- 研究(141683)
- 基金(138304)
- 家(120105)
- 国家(119023)
- 科学基金(102127)
- 社会(87881)
- 社会科(82802)
- 社会科学(82778)
- 省(75554)
- 基金项目(75104)
- 自然(66828)
- 自然科(65131)
- 自然科学(65116)
- 自然科学基金(63934)
- 教育(62771)
- 划(62394)
- 编号(60088)
- 资助(55823)
- 成果(47402)
- 部(42210)
- 重点(41754)
- 发(41244)
- 创(39377)
- 课题(39297)
- 创新(36616)
- 科研(36292)
- 教育部(35531)
- 人文(35463)
- 期刊
- 济(120874)
- 经济(120874)
- 研究(75603)
- 农(65643)
- 中国(50623)
- 农业(44846)
- 学报(44445)
- 科学(41752)
- 管理(35642)
- 大学(34079)
- 学学(32380)
- 财(30986)
- 教育(26861)
- 业经(25846)
- 融(23163)
- 金融(23163)
- 技术(22621)
- 业(20901)
- 问题(17232)
- 财经(16308)
- 经济研究(15793)
- 版(14697)
- 农业经济(14338)
- 图书(14173)
- 科技(14070)
- 农村(13904)
- 村(13904)
- 资源(13795)
- 理论(13643)
- 经(13634)
共检索到387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从农地外部效益角度,探讨农地保护产生机制及其政策缺陷,寻求改进措施。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保护实质主要是出于农地外部效益的考虑,政策缺乏公平补偿的经济激励而易失效。对症下药的构想是:增设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农民,国家筹资组织购买以实现补偿。研究结论:界定与保障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是未来农地保护政策改进值得思考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农地农用产生显著的外部效益,只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知以及在经济上实现激励补偿才有助于农地的有效保护并持续供给,增进社会福利。本文详述了农地对全社会的外部效益,进而探讨了相应补偿的构想,最后提出了实施补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部效益 农地保护 补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地保护外部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可为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制定及实施农地生态保护政策,探寻农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均衡点提供理论及决策依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估算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表明:①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受访居民已意识到农地外部效益的存在,85.50%的受访居民对农地有正的支付意愿;受访居民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老年人口、参加工作人口)、经济状况(土地面积、月生活开支、职业)等特征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②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年均总支付意愿达28.05×10~8元,折合单位农地的保护效益为48 658元/hm~2;区内现有农地目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外部效益约1 246.82×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农地比较效益低下,但具有显著的外部效益,不考虑外部效益的农地城市流转个体决策与考虑外部效益的社会决策不一致是实行农地保护的重要依据,其政策失灵部分在于保护区农民无偿提供外部效益而缺乏保护诱因,改进思路是在运用强制性管理手段的同时,农地外部效益经济内在化,提高农地效益,具体运作包括保证农民享有较大决策权、全面评价农地效益、增设农地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保护区农民并支付农地保护补偿专项基金以及使保护区获得更多的公平发展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小红 郭忠兴 陈兴雷
"农地保护"的准公共物品属性造成的产权缺失是农地保护外部收益产生的根源。为此,增设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是降低农地保护效率损失的有效措施;将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界定为农户所有是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较优策略;国家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保证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的实现,最终使得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这种公共物品的配置尽可能地达到帕累托有效率。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分配机制包括三部分,即税收及补偿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这一分配机制对农地保护外部收益进行有效分配,可实现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内部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外部性 外部收益权 收益分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广成 孟庆香 常庆瑞
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的研究很薄弱。确立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提出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十分重要,可以对今后的农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恒 胡智超 刘彦随
构建了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益评价模型,测算了2001—2008年中国沿海地区农地非农化的配置效益。结果表明:(1)除海南省外,沿海各省均处于农地过度非农化状态,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土地非农化的强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利用的低效益;(2)沿海各省份的农地非农化均有较大的净收益,即农地非农化的效益远大于农地本身的效益;(3)快速城镇化的需求和农地资源的稀缺性对农地非农化在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出了紧迫要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在农地征用过程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很不合理,这是导致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根本原因。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地征用制度,即严格控制土地征用的范围;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征地程序,赋予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起诉权;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农地征用 农民权益 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峻
台湾地区从1958年办理农地重划整理以来,面积已经超过48万公顷。重划整理的效益很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农田道路、灌溉、排水等进行了妥善配置;重划整理后农地产权明晰,土地权利由复杂趋于单纯,减少了产权纠纷,改善了人际关系。土地整理促进了区域均衡发展,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缩小了城乡差距。
关键词:
农地 土地整理 效益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农地融资流转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资源增值,激发农地潜力。文章通过对农地抵押、农地银行以及农地信托三种融资流转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农地融资流转对农地资本增值、农民增收、资金筹措、农业信贷、新型农民培养、就业、体制协调等产生积极效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及一系列的效益约束因子。因此,应通过建立农地融资保证机制来促进农地融资流转的有序进行,保证农地融资流转的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文宝 刘佳琪 刘国勇
[目的]从农户经营角度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成因,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农户投入产出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和处置效应模型研究造成经济效益差异的成因。[结果]耕地流转后的地块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单位面积产出减少;耕地流转后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增加,导致单位耕地净收入低于非流转耕地;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土地确权对单位耕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耕地地块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民族属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地区差异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土地流转风险认知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过高的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是导致耕地流转后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去粮化"问题突出;提高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合理配置投入生产要素、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有利于提高单位流转耕地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文宝 刘佳琪 刘国勇
[目的]从农户经营角度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成因,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农户投入产出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和处置效应模型研究造成经济效益差异的成因。[结果]耕地流转后的地块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单位面积产出减少;耕地流转后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增加,导致单位耕地净收入低于非流转耕地;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土地确权对单位耕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钢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和民主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效价格发现机制和监管及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实现土地规范、有序、健康流转,需要构建配套的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他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搭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有效体现农民权益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及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发挥制度功效,最大限度保护好农民多方面的土地权益。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权益保护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竹 张安录
外部性是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和土地资源配置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采用文献回顾法、归纳法对农地城市流转外部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外部性测算和考虑外部性的土地配置优化两方面分析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其中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已经产生了不少有关农地外部性的研究,但对外部性区域划分、线性可加性、决策主体假定、土地异质性、外部性内生等重要问题重视不够,易使测算和配置出现偏差;在评述的基础上,围绕外部性研究需要指导和实现农地-实地配置优化的这一关键目标,讨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外部性 土地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