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1)
- 2023(12279)
- 2022(10710)
- 2021(10014)
- 2020(8262)
- 2019(19165)
- 2018(19202)
- 2017(37693)
- 2016(20413)
- 2015(23118)
- 2014(23055)
- 2013(23076)
- 2012(20966)
- 2011(19023)
- 2010(19012)
- 2009(17530)
- 2008(17038)
- 2007(14920)
- 2006(13340)
- 2005(11367)
- 学科
- 济(86447)
- 经济(86358)
- 业(63062)
- 管理(54686)
- 农(47432)
- 企(41837)
- 企业(41837)
- 方法(36209)
- 农业(31588)
- 数学(31415)
- 数学方法(31100)
- 中国(23180)
- 业经(22472)
- 地方(19232)
- 财(18355)
- 学(18072)
- 制(15208)
- 贸(13766)
- 贸易(13761)
- 环境(13544)
- 发(13419)
- 易(13353)
- 理论(13092)
- 技术(12864)
- 和(12343)
- 策(12003)
- 务(11357)
- 财务(11297)
- 财务管理(11279)
- 体(11160)
- 机构
- 学院(293321)
- 大学(291134)
- 管理(120550)
- 济(116687)
- 经济(114064)
- 理学(105575)
- 理学院(104466)
- 管理学(102814)
- 管理学院(102307)
- 研究(96633)
- 中国(71322)
- 农(64359)
- 京(61805)
- 科学(61540)
- 业大(50799)
- 农业(49287)
- 财(48874)
- 所(47969)
- 中心(44399)
- 研究所(43947)
- 江(41981)
- 财经(40009)
- 范(39288)
- 师范(39016)
- 北京(38310)
- 经(36528)
- 院(34490)
- 州(34155)
- 经济管理(33569)
- 经济学(33038)
- 基金
- 项目(205987)
- 科学(162348)
- 研究(152368)
- 基金(149446)
- 家(129626)
- 国家(128464)
- 科学基金(110868)
- 社会(96051)
- 社会科(90533)
- 社会科学(90507)
- 基金项目(81125)
- 省(80945)
- 自然(72074)
- 自然科(70320)
- 自然科学(70308)
- 自然科学基金(69025)
- 教育(67782)
- 划(67189)
- 编号(64075)
- 资助(59835)
- 成果(50542)
- 部(45333)
- 重点(45150)
- 发(44668)
- 创(42446)
- 课题(42318)
- 创新(39455)
- 国家社会(38846)
- 科研(38667)
- 教育部(38367)
- 期刊
- 济(130291)
- 经济(130291)
- 研究(83491)
- 农(65775)
- 中国(52983)
- 学报(46060)
- 农业(44806)
- 科学(44161)
- 管理(38311)
- 大学(35395)
- 财(34080)
- 学学(33650)
- 教育(29445)
- 业经(27047)
- 融(24109)
- 金融(24109)
- 技术(23905)
- 业(20861)
- 问题(20124)
- 财经(18114)
- 经济研究(17666)
- 经(15254)
- 版(15240)
- 资源(14735)
- 科技(14662)
- 图书(14479)
- 农业经济(14418)
- 技术经济(14244)
- 现代(14182)
- 理论(14170)
共检索到416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新蕾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例,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研究方法: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科学评估农地资源的选择价值,将其纳入流转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的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减缓城市边缘区农地非农化的速度。研究结论: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地流转为其他不同用途土地的选择价值,拥有一期选择权的农地流转开发为综合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3.31元/m2,流转为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43.90元/m2,流转为居住用地的选择价值为34.72元/m2,流转为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为15.8...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农地城市流转 选择价值 武汉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新蕾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土地资源竞争配置的结果,本质上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农业用途和非农业用途的合理分配。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3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采用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对农地选择价值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得出农地流转为其他不同用途地类的选择价值,拥有一期选择权的农地,流转为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最高的为173.95元/m2,最低的为4.44元/m2;流转为居住用地的选择价值最高的为158.40元/m2,最低的为4.16元/m2;流转为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最高的为39.52元/m2,最低的为3.58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新蕾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土地资源竞争配置的结果,并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并建立农地城市流转的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将农地选择价值考虑进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模型中,农地是否流转将取决于农地使用价值、开发成本及相关费用和选择价值之和与农地流转为市地的潜在预期价值的差值;②在同一时期,农地流转为城市不同用途地类的选择价值不同,在流转期内,住宅用地的选择价值>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农地流转为城市某一类型用地时,随着流转时间延迟,...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选择价值 决策 武汉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农地保护与城市发展被认为是一对矛盾。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现行决策的片面性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农地的盲目流失,直接影响到我国土地资源的后续利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文章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通过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和外部性的分析及评价,优化了农地城市流转决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慧
用于集体建设的土地其流转模式根据政府及当地农民有关参与程度方面及作用力度方面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由政府进行主导流转和由农民进行自主流转两个类型。对集体建设相关用地进行流转的过程中,不论是节约交易所花费用还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都有其优劣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治理相关结构因素以及产权结构因素的影响。为提升要素配置方面的效率,使利益分配的相关结构更加合理,需为集体建设方面用地的土地流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并基于市场机制对其进行协调,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加强集体土地方面的产权制度革新。
关键词:
农村流转对象 选择 流转绩效 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慧
用于集体建设的土地其流转模式根据政府及当地农民有关参与程度方面及作用力度方面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由政府进行主导流转和由农民进行自主流转两个类型。对集体建设相关用地进行流转的过程中,不论是节约交易所花费用还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都有其优劣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治理相关结构因素以及产权结构因素的影响。为提升要素配置方面的效率,使利益分配的相关结构更加合理,需为集体建设方面用地的土地流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并基于市场机制对其进行协调,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加强集体土地方面的产权制度革新。
关键词:
农村流转对象 选择 流转绩效 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湃 凌雪冰 张安录
为全面评估农地总价值、进一步深入研究农地城市流转过程中的选择价值,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选择价值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研究发现,国内外关于选择价值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研究成果也有差距。国内学者将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遗产价值三者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内容较为单一,研究方法也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国外学者偏重于将选择价值单独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选择价值的概念、内涵及估算方法,并将选择价值应用到是否保护资源以及是否进行投资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当中。可见,国外对于选择价值的研究比较成熟,我国学者应在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上吸取国外的研究经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土地价值评估的研究中去...
关键词:
土地资源 选择价值 研究进展 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绍文 张东红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农地城市流转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社会经济现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问题,其中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就是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应用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评估了河南开封市农民因农地城市流转发生的福利变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福利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失地农民 福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张月 孙直祥
流转农地是否可持续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户的经济收益,还对农地利用过程中所伴随的一系列外部性收益有影响。本文将流转农地进行改良性投资的收益分为经济收益和外部性收益,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经济收益,运用结构分解法分别估算增加有机质价值、增加肥力价值、减少化肥造成水污染价值和减少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价值,最终确定外部性收益;结合改良性投资成本,通过实物期权模型确定流转农地进行改良性投资的最优时机,并提出鼓励流入方进行改良性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 农地流转 外部性 投资时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名勇
契约选择是契约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通过构建一个空间距离、信任与契约选择的分析框架,并用对贵州5个县的调查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一是农户的个体特征不一样,其契约选择不一样。二是流转双方之间的空间距离(自然空间距离和社会空间距离)对契约选择有影响,空间距离越远,选择书面契约的可能性越大,选择口头契约的可能性越小。三是信任对契约有影响,农地流转双方之间的信任度越大,选择口头契约的可能性越大,选择书面契约的可能性越小。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要使流转在低成本的社会环境下顺利进行,一是政府部门应该多对农地流转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召将
国内各区域的农地流转规模与契约安排差异显著,转租抑或股份合作制,是农地流转契约安排的区域差异的典型体现。契约选择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可作为农地流转契约选择区域差异分析的理论依据,通过广东省中山市和清远地区的典型案例差异比较,得到的政策含义在于,股份合作制作为农地流转交易中较为先进的契约安排,虽受到组织管理(费用)要素的严格约束,但并不意味着其不能成为后发展地区的自觉选择。政策推动的适应性自我完善存在乐观预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名勇
借鉴空间经济学的研究思想,将"空间"引入到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研究之中,构建一个农地流转空间、声誉与契约选择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贵州5县505户农地流转农户的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空间距离越近,农户越倾向选择口头契约,农地流转空间距离越远,农户越倾向选择书面契约;对方声誉越好,农户越倾向选择口头契约;如果对方声誉越差,农户越倾向选择书面契约。农户年龄越大,选择口头契约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受教育年限越多,选择书面契约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得到启示,应挖掘、弘扬和培育声誉资产,使农地流转市场能够低成本运行。
关键词:
流转空间 农地流转 声誉 契约选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名勇
契约选择是契约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通过构建一个空间距离、信任与契约选择的分析框架,并用对贵州5个县的调查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一是农户的个体特征不一样,其契约选择不一样。二是流转双方之间的空间距离(自然空间距离和社会空间距离)对契约选择有影响,空间距离越远,选择书面契约的可能性越大,选择口头契约的可能性越小。三是信任对契约有影响,农地流转双方之间的信任度越大,选择口头契约的可能性越大,选择书面契约的可能性越小。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要使流转在低成本的社会环境下顺利进行,一是政府部门应该多对农地流转过程中的诚信农户进行宣传,形成一种人人讲信用的环境。二是在自然空间距离没有缩短的前提下,缩短社会空间距离,增加流转双方之间的信任度。通过交易频率、交往频率的增加,提高契约履约率,增强互信,形成流转双方利益共同体,促进农地顺利流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彦彬
随着市场经济向农村推进,农地金融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农村地区货币化的拓展必然带动农地的货币化。经过货币化的农地,具有融资和获利的功能,农地的资本化和证券化运作将成为必然选择。农地金融的这些创新形式可以为农地流转提供合理的模式——转让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以及证券化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海兵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农地城市流转中各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行为,得出结论中央政府要有效控制农地城市流转,应减少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农地流转的净收益,增加农民保护农地的权益。
关键词:
农地 城市流转 博弈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