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8)
- 2023(7874)
- 2022(6744)
- 2021(6267)
- 2020(5325)
- 2019(12613)
- 2018(12466)
- 2017(24712)
- 2016(13661)
- 2015(15498)
- 2014(15863)
- 2013(15994)
- 2012(15138)
- 2011(13931)
- 2010(14213)
- 2009(13489)
- 2008(13567)
- 2007(12602)
- 2006(11107)
- 2005(9757)
- 学科
- 济(65914)
- 经济(65861)
- 农(45845)
- 业(41942)
- 管理(30982)
- 农业(30180)
- 方法(26386)
- 数学(23941)
- 数学方法(23770)
- 企(20718)
- 企业(20718)
- 中国(18073)
- 业经(16478)
- 地方(15584)
- 财(12537)
- 学(12500)
- 制(11992)
- 贸(11257)
- 贸易(11256)
- 发(11229)
- 易(10913)
- 农业经济(10116)
- 土地(9829)
- 环境(9386)
- 村(9098)
- 农村(9080)
- 发展(8591)
- 展(8576)
- 银(8467)
- 银行(8445)
- 机构
- 学院(206829)
- 大学(202634)
- 济(88089)
- 经济(86106)
- 管理(78437)
- 研究(71785)
- 理学(67688)
- 理学院(66904)
- 管理学(65837)
- 管理学院(65460)
- 农(58152)
- 中国(55058)
- 科学(45800)
- 农业(44875)
- 京(42944)
- 业大(39184)
- 所(37629)
- 财(36239)
- 中心(34522)
- 研究所(34213)
- 江(32296)
- 财经(28976)
- 农业大学(27694)
- 范(27385)
- 师范(27171)
- 经济学(26463)
- 北京(26354)
- 经(26236)
- 州(25241)
- 经济管理(24683)
- 基金
- 项目(136595)
- 科学(106672)
- 研究(99292)
- 基金(98268)
- 家(85794)
- 国家(85011)
- 科学基金(71904)
- 社会(63265)
- 社会科(59489)
- 社会科学(59465)
- 省(54877)
- 基金项目(53540)
- 自然(45901)
- 划(45264)
- 自然科(44731)
- 自然科学(44718)
- 自然科学基金(43872)
- 教育(43384)
- 编号(41860)
- 资助(38780)
- 农(32955)
- 成果(32652)
- 发(31435)
- 重点(30425)
- 部(30403)
- 课题(27757)
- 创(27520)
- 科研(25965)
- 国家社会(25928)
- 创新(25830)
- 期刊
- 济(102168)
- 经济(102168)
- 农(61415)
- 研究(57509)
- 农业(41427)
- 中国(39566)
- 学报(33790)
- 科学(32109)
- 财(26289)
- 大学(25484)
- 学学(24515)
- 业经(23037)
- 管理(20974)
- 融(20160)
- 金融(20160)
- 业(19905)
- 问题(17169)
- 技术(16443)
- 教育(15361)
- 农村(14052)
- 村(14052)
- 农业经济(13859)
- 财经(13532)
- 经济研究(13434)
- 版(12519)
- 资源(11902)
- 经(11577)
- 世界(11525)
- 经济问题(11286)
- 技术经济(10988)
共检索到303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海兵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农地城市流转中各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行为,得出结论中央政府要有效控制农地城市流转,应减少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农地流转的净收益,增加农民保护农地的权益。
关键词:
农地 城市流转 博弈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流转利益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进行交织复杂的利益博弈,作出各自的决策。本文对农地流转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农地流转,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户转出农地获得的总报酬不低于自己经营农地;转入方转入农地获得的报酬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报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利益主体 博弈 城乡统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在正交易费用与异质性主体的前提假设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农地流转-交易费用-产权管制"的理论范式,区分了约束农地流转的外生性与内生性两类交易费用,并阐释了产权管制放松节约内生性交易费用的制度逻辑。该范式认为,规模性、风险性和专用性等资源特性所引起的交易困难导致整个农地流转过程必然受到外生性交易费用的约束,但农地产权管制的大幅放松却能减少因租金耗散而衍生的内生性交易费用。所以,若内生性交易费用下降的幅度超过外生性交易费用增加的幅度,则总交易费用可实现最小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发现产权管制放松之后的各农地经营主体租金均得到提高,而政府效用又是农地经营主体租金的增函数,因此产...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产权管制 交易费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进云 乔荣锋
在已有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农户福利指数的基础上,参考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福利差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分布情况,发现农地城市流转后农户福利差异系数为0.255,而流转前为0.103,农户间福利差距拉大。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户福利变化程度各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被征土地占原有土地面积的比例、征地后是否安排工作、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民对补偿的心理满意度;而土地被征后的用途、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以及地均GDP并不是显著的影响因子,说明农民无法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由此可得出结论:对农民福利补偿不能单独采用货币补偿,而应采用提...
关键词:
武汉 农地城市流转 农民 土地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现象是土地在农地和城市用地两种用途之间竞争配置的结果。从某种角度看,农地资源向城市用地流转的实质,就是如何分配与使用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但为数有限的农地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程度各不相同的无限的用地需要。为此,文中采用经济学家通常提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和城市用地使用者四个主要的参与主体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中各自承担的作用,分析了农地城市流转合理配置的社会理性。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可能性边界 配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制度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的影响,辨识主导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岭回归法,应用SA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1)居民收入水平与耕地消耗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地城市流转有加剧趋势;(2)耕地消耗率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降低,这与中国各地区耕地资源禀赋有关,但同时表明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提高;(3)随着地均GDP的增加、征收耕地市价水平的升高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消耗率有上升趋势;(4)随着耕地利用效益的增加、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提高以及总人口的增加,耕地消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开丽 张鹏 张安录
以福利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权利主体的福利变化;通过建立农地城市流转的福利分配模型,得出结论:社会福利绝对量的大小和各权利主体所得相对量的大小均与一定阶段内农地城市流转的速度密切相关;政府应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征地价格,才足以弥补农民失地后损失的经济收益和社会保障;并通过构建农地城市流转的社会福利函数,分析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条件,结果表明:必须按照农业用地边际生产效益等于非农用地边际生产效益的原则配置土地资源,方可兼顾农地非农化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并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后,针对土地市场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楠 杨学军 文龙娇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地流转是多重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在转入方、转出方、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多方博弈中,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其土地权益难以保障。应构建合理的农户权益保障机制,约束企业、政府不合理的利益扩张行为,使土地流转博弈框架回归"帕累托优化"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本文从"反租倒包"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机理出发,建立了"反租倒包"参与主体关系模型,利用博弈论对参与主体的关联关系和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反租"环节,如果农户对掌权者的掠权行为采取容忍态度,结果必然导致农户土地权益受损,如果农户反抗,则存在三种可能的博弈结果:和解并取得和解金、上诉并可能取得赔偿金和继续容忍,博弈最终结果取决于农户采取行动的坚决性和谈判能力的高低。在"倒包"环节,设计了一个带有激励约束性质的合同形式,博弈结果表明:固定工资条件下,由于农户劳动的部分属性由自己控制,农业企业难以度量和监督,部分劳动属性会落入共有领域而被农户以较低的成本或无成本获取,表现为偷懒和不作为,而绩...
关键词:
反租倒包 农户行为 博弈 农地流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烈佳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被占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农地城市流转是通过土地征用而实现的,即我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属于政府行为,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得出,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农地流转的经济发展,村干部往往是政策的执行者,而农民在决策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地流转决策影响不大。可见,要控制农地过量向城市流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征地行为,提高农民参与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朱奎
在"三权分置"背景下,研究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对农地经营权流转及流转价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农地流转中承包户和经营户的价格博弈,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Hurwicz准则求得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然后以农地流转较为成熟的江苏省典型区域为例进行价格测算和验证,结果较为符合实际流转价格情况,说明本文关于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农地流转市场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农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伟
农地流转的效率是影响农地流转顺利实现的最终决定因素,农地流转的效率应当体现在有利于增进农民的整体福利,有利于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农地流转应当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相配合,随着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不断转出农地,留守农村的农民逐步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率。农地流转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农地流转的直接原因,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转入土地的收益性和收益的有效性,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农地供给的可能性、农地供给的收益性和供给收益的有效性,农地流转的供给和需求都会经过高→低→高的波浪形态,最后达到均衡。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效率 供求 效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明琦 王吉恒
农地流转取决于有效的农地需求和农地供给,我国农地流转态势既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同时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关键是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研究农地所有制又要充分关注农地产权,按照效率原则对农地产权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壁垒等途径,促进农地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市场 农地产权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珂 陈竹 张安录
研究目的:衡量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为优化土地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同时采用DEA与SFA法测度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比较分析不同内涵层次效率的时空差异;在利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法验证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运用Copeland计分排序法对两组结果进行组合。研究结果:(1)2001—2012年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偏低,其中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2)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在时间上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性;(3)随着与武汉市距离的增大,城市圈各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下降,面积较小城市的增量用地利用更加有效。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唐奇 李雪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业已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农民集体作为影响最为深刻的利益集团之一,其福利在农地城市流转中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均衡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民集体福利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然后论述福利均衡的概念,提出农民集体福利均衡分析的三个假设,在此基础上,对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集体福利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条件,结果表明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必要条件为农民集体获得的经济补偿大于或等于其福利损失。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前土地征收中农民集体获得的福利补偿不能弥补其福利损失,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集体福利呈现不均衡状态。最后提出农地城...
关键词:
农地城市流转 农民集体 福利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