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8)
2023(10030)
2022(8525)
2021(7829)
2020(6696)
2019(15538)
2018(15555)
2017(30033)
2016(16827)
2015(19198)
2014(19704)
2013(19521)
2012(18516)
2011(16931)
2010(17332)
2009(16259)
2008(16283)
2007(15145)
2006(13339)
2005(11752)
作者
(51236)
(43653)
(42939)
(41134)
(27169)
(20861)
(19661)
(17223)
(16276)
(15337)
(14756)
(14534)
(13755)
(13592)
(13494)
(13441)
(13395)
(12573)
(12456)
(12367)
(10985)
(10818)
(10708)
(10136)
(9879)
(9777)
(9736)
(9492)
(9000)
(8885)
学科
(75110)
经济(75016)
(47166)
(46860)
管理(39427)
农业(30796)
方法(29294)
数学(26181)
数学方法(25953)
(25675)
企业(25675)
中国(21790)
业经(18284)
地方(17893)
(15996)
(15987)
(15696)
(12540)
贸易(12539)
(12316)
(12139)
(11966)
(11079)
银行(11046)
环境(10670)
(10587)
农业经济(10423)
(10340)
金融(10331)
土地(10251)
机构
学院(249166)
大学(244849)
(101962)
经济(99509)
管理(91418)
研究(88651)
理学(78132)
理学院(77215)
管理学(75790)
管理学院(75351)
中国(67534)
(66093)
科学(56788)
(52852)
农业(51250)
(46671)
业大(45829)
(44626)
研究所(42428)
中心(41995)
(39796)
财经(34971)
(33804)
师范(33465)
北京(32698)
农业大学(31818)
(31624)
(30945)
(30788)
经济学(30518)
基金
项目(164037)
科学(127306)
研究(119657)
基金(116535)
(102384)
国家(101464)
科学基金(85002)
社会(74636)
社会科(70142)
社会科学(70117)
(66085)
基金项目(62569)
(54928)
自然(54229)
教育(53649)
自然科(52848)
自然科学(52832)
自然科学基金(51841)
编号(50760)
资助(46682)
成果(40900)
(37189)
重点(37019)
(36183)
(35998)
课题(34884)
(32919)
科研(31008)
创新(30893)
国家社会(30451)
期刊
(119740)
经济(119740)
研究(71220)
(68151)
中国(52418)
农业(45836)
学报(43117)
科学(39035)
(33522)
大学(32221)
学学(30785)
管理(26586)
业经(25344)
教育(24609)
(24331)
金融(24331)
(22400)
技术(20861)
问题(19068)
经济研究(16639)
财经(16612)
(15060)
农村(14753)
(14753)
(14303)
农业经济(14278)
资源(13282)
世界(13105)
经济问题(12395)
技术经济(12322)
共检索到37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唐奇  李雪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业已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农民集体作为影响最为深刻的利益集团之一,其福利在农地城市流转中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均衡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民集体福利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然后论述福利均衡的概念,提出农民集体福利均衡分析的三个假设,在此基础上,对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集体福利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条件,结果表明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必要条件为农民集体获得的经济补偿大于或等于其福利损失。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前土地征收中农民集体获得的福利补偿不能弥补其福利损失,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集体福利呈现不均衡状态。最后提出农地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开丽  张鹏  张安录  
以福利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权利主体的福利变化;通过建立农地城市流转的福利分配模型,得出结论:社会福利绝对量的大小和各权利主体所得相对量的大小均与一定阶段内农地城市流转的速度密切相关;政府应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征地价格,才足以弥补农民失地后损失的经济收益和社会保障;并通过构建农地城市流转的社会福利函数,分析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条件,结果表明:必须按照农业用地边际生产效益等于非农用地边际生产效益的原则配置土地资源,方可兼顾农地非农化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并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后,针对土地市场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绍文  张东红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农地城市流转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社会经济现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问题,其中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就是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应用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评估了河南开封市农民因农地城市流转发生的福利变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福利改进意见和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敏  陈青  
农地城市流转是土地资源要素在城市化进程中重新配置的必然过程。为探明异质化日益明显的农民群体的福利水平在此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差异性变动,采用湖北省武汉市所辖6个远城区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积分评价方法对纯农业生产者、半工半农者和经商兼农者等3种分化类型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福利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整体福利水平在农地城市流转后略有上升;3种分化类型农民的福利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存在差异,改善幅度由大至小依次为经商兼农类农民、半工半农类农民和纯农业生产类农民;提升纯农业生产者和半工半农者这两个分化类型的福利水平是改善农民整体福利状况的关键;此外,影响这两类群体福利水平的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继同  
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 ,是经济保障与生活  福利问题 ,是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问题。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  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农民福利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是由集体福利模式转变为市场福利  政策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淑莉  
在公有制的土地框架下,政府必然是土地管理的主体,但在现行的农地管理制度和法律下,村集体的性质与地位、村集体与村干部制度以及农民现有的地位就决定了我国农地管理的各项政策缺乏明确的微观执行基础,因此,政策的效力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释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进云  乔荣锋  
在已有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农户福利指数的基础上,参考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福利差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分布情况,发现农地城市流转后农户福利差异系数为0.255,而流转前为0.103,农户间福利差距拉大。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户福利变化程度各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被征土地占原有土地面积的比例、征地后是否安排工作、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民对补偿的心理满意度;而土地被征后的用途、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以及地均GDP并不是显著的影响因子,说明农民无法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由此可得出结论:对农民福利补偿不能单独采用货币补偿,而应采用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雯  
强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村集体决策对农民意愿的影响,旨在解释欠发达地区村集体在村务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发挥直接影响到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差异决定其村集体决策作用空间,而农地流转中农民意愿则受到村集体决策的推动和约束。因此,农地流转中农民意愿取决于村集体决策及其所处场域的资源状况。研究通过对粤东两个村庄案例的对比性分析,解读欠发达地区村集体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行动逻辑及作用机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雄  张紫芬  
由于现行的农地非农化补偿仅仅对农用地经济价值进行补偿,忽视了对农用地其他价值进行补偿,导致农地非农化效率不高,针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承担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的研究已成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农用地综合价值的角度出发,以耕地为例,基于农民利益视角,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群体成本收益的构成并对农地非农化效率进行估算,立足实际提出提高农地非农化效率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分别是:陕西卢县为0.26、贵州盘县为0.26、广西兴业县为0.35、湖北咸宁为0.35、湖南吉首为0.51。以上五个地区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小于1,且各地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存在差异。估算结果说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负担的成本远大于农民获得的收益,农民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玉敬  
对农村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诚信缺失行为进行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文章从相关法律法规,惩处概率、执法力度的选择,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分析了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着"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对失信的约束作用,促进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云  蔡银莺  张安录  
文章先从农地农用价值、农地转用价格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所有者在面对政府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选取了武汉市周边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部分农户在面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大多倾向于保有农地。文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培育农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其参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保障农地所有者利益及今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当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开丽  朱海莲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为制定差别化的征地补偿政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武汉市江夏区、东西湖区、新洲区和洪山区为研究区域,将失地农民分为小于45岁、45—65岁、大于65岁三个年龄阶段,然后以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依据,利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变化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1)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存在差异。45—65岁失地农民的福利变化最大,其福利水平下降了18.69%;其次是小于45岁的失地农民,下降了16.62%;大于65岁的失地农民下降了12.74%。(2)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各功能性活动指标在农地城市流转后的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安录  杨钢桥  
农地城市流转、农地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问题。资源丰富、国土广阔、经济发达的美国在其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对农地城市流转控制、农地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鸿渊  
在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缺失的条件下,政府介入农地流转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具有积极的探索性意义。而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能否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是农地集体流转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现有的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模式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农业生产、农村内部分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现实,对政府主导下的农地集体流转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普适性意义进行了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健  韩一军  金书秦  
挖掘村集体在农地流转市场中的中介服务潜能对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从村集体中介服务职能视角出发,构建村集体中介服务对农地流转市场和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12省(自治区)931份流转户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从农地流转数量看,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对流转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该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表现为仅促进了转入规模的扩大;(2)从农地流转质量看,对于流转双方,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均有效促进了流转期限的增加和书面契约的实现,即村集体中介服务职能的发挥能够有效引导农地实现规范化、长期化流转;(3)从增收效应看,采用村集体中介服务有效促进了流转双方的收入提升,且对转入户收入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的农地流转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的中介服务职能、让村集体做好农地流转的“裁判员”,从而实现农地高效流转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