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6)
- 2023(15437)
- 2022(12702)
- 2021(11696)
- 2020(9696)
- 2019(22535)
- 2018(22085)
- 2017(42272)
- 2016(23084)
- 2015(26314)
- 2014(26617)
- 2013(26626)
- 2012(25131)
- 2011(22870)
- 2010(23072)
- 2009(21799)
- 2008(21395)
- 2007(19120)
- 2006(17415)
- 2005(15702)
- 学科
- 济(119067)
- 经济(118972)
- 业(62201)
- 管理(57408)
- 农(49269)
- 方法(41581)
- 企(39848)
- 企业(39848)
- 数学(36780)
- 数学方法(36498)
- 农业(32589)
- 中国(31426)
- 地方(30541)
- 业经(26257)
- 学(23795)
- 财(22772)
- 制(19577)
- 贸(18188)
- 贸易(18179)
- 易(17490)
- 发(16813)
- 环境(16208)
- 地方经济(15673)
- 融(15187)
- 金融(15184)
- 银(14995)
- 银行(14954)
- 和(14701)
- 体(14351)
- 行(14286)
- 机构
- 学院(337663)
- 大学(334576)
- 济(148776)
- 经济(145595)
- 研究(124000)
- 管理(123977)
- 理学(106000)
- 理学院(104645)
- 管理学(102811)
- 管理学院(102189)
- 中国(94794)
- 科学(76001)
- 农(73982)
- 京(71468)
- 财(64563)
- 所(64100)
- 研究所(58008)
- 中心(57066)
- 农业(57043)
- 业大(54807)
- 江(53893)
- 财经(50393)
- 范(46009)
- 经济学(45997)
- 师范(45629)
- 经(45619)
- 北京(44673)
- 院(43661)
- 州(41881)
- 经济学院(41264)
- 基金
- 项目(219982)
- 科学(172354)
- 研究(160689)
- 基金(158282)
- 家(138194)
- 国家(136967)
- 科学基金(116102)
- 社会(103596)
- 社会科(97672)
- 社会科学(97646)
- 省(87972)
- 基金项目(84737)
- 自然(73165)
- 划(72323)
- 自然科(71308)
- 自然科学(71291)
- 教育(71251)
- 自然科学基金(69946)
- 编号(65343)
- 资助(63190)
- 成果(52625)
- 发(50627)
- 重点(49994)
- 部(48278)
- 课题(45366)
- 创(44600)
- 国家社会(42889)
- 创新(41873)
- 科研(41541)
- 发展(41043)
- 期刊
- 济(178312)
- 经济(178312)
- 研究(104241)
- 农(73609)
- 中国(71562)
- 学报(54633)
- 科学(50999)
- 财(50041)
- 农业(49566)
- 管理(41617)
- 大学(41354)
- 学学(39115)
- 融(34088)
- 金融(34088)
- 业经(31643)
- 教育(30727)
- 技术(28694)
- 经济研究(27306)
- 问题(25624)
- 业(25190)
- 财经(25083)
- 经(21732)
- 世界(18690)
- 资源(18213)
- 技术经济(18080)
- 版(17944)
- 贸(17205)
- 经济问题(16303)
- 统计(16204)
- 现代(15899)
共检索到527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为探讨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本文依据湖北省1980年—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动态计量分析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农地非农流转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具有长期性。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均衡呈现一种反向修正机制,并且误差修正对于农地城市流转的短期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调整力度,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对农地城市流转影响的长期效应要大于短期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对城市化和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淑云 付振奇
本文以湖北省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性检验和脉冲函数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长期短期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存在为实现经济增长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现象,但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拉动作用有限,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并未很好地协调发展;就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来说,经济增长促进了房地产投资的增加,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力较弱,城市化推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增加,但房地产投资对城市化的推动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确定合理的房地产投资规模对于使房地产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房地产投资 经济增长 VEC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曼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利用湖北省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本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但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景 胡志明
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探究了湖北省现代物流业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文章阐述了湖北省现代物流的现状和经济增长的情况,并选用多种指标进行分析论述。其次,文章基于所取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湖北省物流里程数的提升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湖北省现代物流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松虎 金福子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各地城市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那么究竟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与影响?谁促进谁?谁先于谁?文章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并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增长是城市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产业化水平、生活质量是通过经济增长而间接地对城市化发展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河北省 格兰杰检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俊奇 张红伟
从城市化效率角度找出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的路径,使用DEA模型对我国2003~2013年城市化效率进行了评价;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变动分析,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效率 变动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朱庆莹 张安录 George Ayea Karnwie 李景旺
研究目的:从总量与结构视角探讨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熵权法和扩展C-D生产函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上显著为正,结构视角统计上显著为负;(2)本文分为2000—2007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段,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4年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大于2000—2007年的正向影响,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在两个时段的差异特征与总量视角相同;(3)将研究区分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表现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而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区>生态功能区。研究结论:研究区耕地多功能的总量效应比较明显,而多功能之间的多样化协同效应还未得到发挥;不同主体功能区需实施差异化的耕地多功能利用与管理策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国沛
文章通过对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总产值进行协整分析,观察到在短期内投资大于产出,而由短期的非均衡状态调整到长期的均衡状态的速度较慢。从生产性行业和非生产性行业的角度考察了湖北2009~2012年的投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效应 产业结构 协整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盈 高宝俊
本文利用1985—2008年湖北省GDP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湖北省地区GDP与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GDP的增长对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最大;而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湖北省GDP增长的主要潜在动力。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民 张建中 朱晓影
流通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要素的经济运行方式,以流通业为载体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是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1978~2007年湖北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计量分析了湖北省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平稳关系和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展湖北省流通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扬子 李孟哲
文章以湖北省2003—2016年的进口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湖北省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进口总额的增长能够有效推动湖北省的经济增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对经济作出了持续且累进的贡献。因此湖北省应该提高对进口贸易的重视程度,出台政策提升湖北省进口贸易的规模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湖北省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励
在城市化发展中,服务业能极大程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功能的提高,为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为了探索湖北省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关系,本文对湖北省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阐述城市化与三次产业的关系,通过分析证明,城市化与服务业的相关系数小于与第二产业的相关系数,湖北省城市化发展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最强,这与其他城市地区的发展规律不同,湖北省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特殊性;第二,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化与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是单向因果关系,可以看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的正向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城市化的发展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提升作用却并不明显;第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化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城市化与房产行业的相关系数最高,金融业次之,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相关系数最小,这与一般的经验规律相吻合。
关键词:
湖北省 城市化 服务业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瑞君 安虎森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有限。本文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观点相反,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反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而实现的,也就是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内需的扩大。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也进行了加快我国城市化的相关措施的讨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秦岭
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黄金律、AMSZ准则等三种方法对湖北省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自1979年以来湖北省的资本积累在绝大多数年度都是动态有效的,资本投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2011年起资本积累效率开始下降,出现动态无效的状态,这表明单纯依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提高资本产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水平等方式提高资本积累的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动态效率 资本积累 湖北省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